陈家湾人的习武之风始于明朝并一直延续至今
北征武士落户鹤壁 后世子孙已过万人
据清朝光绪十年编印的《陈氏家谱》记载:“始祖讳管三,祖籍浙江宁波府北关,明永乐年间随贡帝征北至此……”
“南有陈家沟,北有陈家湾”。山城区鹿楼乡陈家湾村素有“武术之乡”的美誉,发源于陈家湾的陈式通背拳与温县陈家沟的陈式太极拳齐名,六百年来,习武之风沿袭至今,其民间武术队更是名震四方,武林中人常来这里观摩、切磋。
武术之乡六百年
记者在村民陈兴亮的粉坊里看到了十几口大缸,其中两口大缸里浸泡着绿豆,旁边还有一台电磨。今年73岁的陈兴亮说,他们家祖祖辈辈经营粉坊,陈家湾的粉坊名声在外,可如今经营粉坊的人越来越少,所以他们家生产的粉皮用不着到外面推销,全靠顾客上门购买,逢年过节时还供不应求。陈兴亮现在和儿子一起经营粉坊,他打算把粉坊一直办下去。
尚武之风历久弥坚 武术之乡名不虚传
陈家湾人依靠粉坊起家,但他们更愿意以“武术世家”自称。说到陈家湾的武术,村民用一句老话进行了概括:“上至八十三,下至刚会站,都学陈管三。”说的就是陈家湾人的尚武之风。
记者在村里采访时,看到四五个大人正带领一群孩子在陈氏祠堂前的空地上操练武术。据村民介绍,村里常年开办武术学校,免费教授武术,大家都很愿意学,有学太极拳、九节鞭、流星锤的,有学杨家枪、罗家枪、秦琼锏的,也有学马武双刀和关公大刀的。村民说,相比之下,村里人对陈式通背拳更有兴趣,就像温县陈家沟人喜爱他们祖上传下来的陈式太极拳一样。
陈式通背拳是历代陈家湾人根据传统套路不断摸索、创新,自成一体的一套独特的武术套路。今年67岁的陈秉义几十年来一直在村里义务担任武术教练,他告诉记者,传统的通背拳虽然刚劲有力,但舒展不足,且套路生硬,动作不连贯,应变也不够灵活,陈式通背拳摈弃了这些弊端,使拳法变得舒展大方,虚实分明,刚柔相济,套路更为系统化、规范化和整体化,这样一来,大家学起来更容易。
今年67岁的村民陈秉义,多年来一直义务担任村里的武术教练
|
|
|
陈秉义说,陈家湾人数百年来崇尚习武,一方面是因为始祖陈管三是武士出身,更主要的是与他们祖祖辈辈开办粉坊有关。陈家湾人历代靠制粉为生,外出卖粉常常要往返数百里路程,遇上兵荒马乱或自然灾害的年景,路上常有土匪出没,村民经常遭遇袭击。据说在1888年,村里一对父子赶着一头骡子和一头驴到宜沟卖粉,走到鹿楼乡后营村附近时遇到30多个土匪打劫,父子二人虽说练就了一身功夫,无奈对方人多势众,只好丢下牲口逃跑,被土匪追打时还都受了重伤,其中一人被土匪砍掉了一只胳膊,牲口和货物全部被抢。此外,从前村里有很多人靠经营粉坊发了家,有些土匪甚至明目张胆进村抢劫。所以,为了防匪自卫,陈家湾人从小就开始习武,渐渐形成了人人习武的风气,进而远近闻名,此后不论走到哪里,只要说是陈家湾人,便不再受他人欺负,就连外村人出门时也总爱谎称自己是陈家湾人。
关于习武,陈管三给后人留下一条祖训: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现在看来,这条祖训在陈家湾已经不再适用了。陈秉义说,从前练武主要是为了自卫,现在练武是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武术,主要是用来健身的,所以现在他们村的武术学校,学员不分男女,也不分本族外姓,只要爱好武术,随时可以学习。
陈家湾人世代习武,为陈家湾赢得了“武术之乡”的称号。村民告诉记者,鹤壁建市后,陈家湾民间武术队曾多次代表鹤壁到外地表演和比赛,这些年也常有武林人士来村里观摩学习陈式通背拳,切磋技艺。上世纪电影《少林小子》筹拍期间,剧组人员还专程到陈家湾挑选武术演员,他们观看了陈家湾人的武术表演后赞不绝口。67岁的陈秉义老人由于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成绩突出,1984年曾获得“河南省武术发掘贡献奖”。
今天的陈家湾是个城中村,古老的汤河穿村而过,世代养育着这里的百姓。陈家湾村的村干部告诉记者,村里现有1400余户人家,其中陈管三的后人占99%以上,大家都知晓始祖陈管三来鹤壁前后的一些情况。当年,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洪武三年被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就藩后多次受命参预北方的军事行动。朱元璋晚年时,太子朱标和朱棣的两个哥哥先后去世,因此朱棣在军事实力和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王之首。朱元璋死后,朱棣的侄子继位,即建文帝。由于建文帝实行削藩政策,朱棣于是发动靖难之役,由北京起兵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朱棣当上皇帝后不久,为解除北方军事势力对明朝的威胁,屡次御驾北征。当年陈管三作为北征部队的一名武官,随朱棣北上征讨。
北方平定后,陈管三随军返乡经过鹤壁时留了下来,在陈家湾村开荒耕种,开办粉坊,教授武艺。后来,陈管三娶妻生子,由于他身怀武艺,而且在家乡浙江时擅长制粉,便将制粉技术和一身的武艺传授给后人,从此,陈家湾的武术以及凉粉、豆腐逐渐远近闻名,至今不衰。在上个世纪计划经济年代,鹤壁市民必须凭票才能买到陈家湾的豆腐、粉条和粉皮,陈家湾的民间武术队也曾多次代表鹤壁到各地参加表演和比赛,屡获殊荣。
今年77岁的陈兴灿是陈管三的第十六世孙,他曾主持了1997年《陈氏家谱》的编纂。据陈兴灿介绍,始祖陈管三落户鹤壁六百年来,陈氏后世子孙已过万人,现在生活在陈家湾村的近6000余村民中,大部分都是陈氏后代。
古老的宅院见证了陈家湾600年的风风雨雨
陈家湾的陈式通背拳与温县陈家沟的陈式太极拳齐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