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二卷(2007)

 

《桃花庵》故事的发生地在鹤壁鹤山区姬家山乡张家沟村

作者:陈志付

2007 年 8 月 8 日 

桃花庵演绎旷古情缘 

   传统戏剧《桃花庵》和电影《桃花庵》都是根据民间流传的桃花庵的故事改编的。故事讲的是桃花庵里的尼姑陈妙善与富家子弟张才之间的爱情故事。尽管剧中的故事发生在苏州,但是鹤山区和山城区一些地方的百姓,却依据剧情对号入座,认为《桃花庵》其实就来自他们这里流传已久的一个故事,故事里的几位主人公曾经就生活在这里,由于陈妙善、张才的爱情故事有悖于传统礼教,所以历来被族人视作伤风败俗、有辱家门之举。因此,这一带历来拒演《桃花庵》这出戏,老人们也忌讳公开谈论这个故事。

  7月25日,记者来到传说中《桃花庵》故事的发生地——鹤山区姬家山乡张家沟村及周边的一些村庄采访。 

   桃花庵的故事 
 

  姬家山乡张家沟村的庵子沟,藏在一道深山沟里,这个村在上个世纪土地改革时期有20户107口人,现在只剩下一户姓秦的5口之家居住在这里,其他人家早已迁移别处,将一座座空荡、破旧的房屋留在了山沟里。

  庵子沟以前有座远近闻名的尼姑庵,名叫桃花庵。如今,桃花庵成了一片废墟,引领记者采访的村民,只能指着这片废墟讲述桃花庵的故事了。

  这是一个在当地流传甚广的爱情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桃花庵的尼姑陈妙善原是山城区鹿楼乡某村人(应村民要求隐去村名),其他几位主人公张才、王尚氏、施大人和窦夫人,则分别是现在的姬家山乡张家沟村、老望岩村、施家沟村与鹤壁集乡窦马庄村人。

  桃花庵是一座很小的尼姑庵,自从庵里的尼姑陈妙善与书生张才产生爱情并生下孩子后,桃花庵随之远近闻名,陈张二人的爱情故事也开始流传。

  传说明代初期,桃花庵里住着师徒老少两位尼姑,某年的农历二月初十这天,老尼姑带着弟子陈妙善来到距桃花庵几里外的张家沟村苇泉山静居寺赶庙会,与书生张才不期而遇。张才被陈妙善的俊俏、秀美所吸引,陈妙善也对举止大方、温文儒雅的英俊书生张才十分欣赏。此后,陈妙善瞒着师父和张才来到了桃花庵,两人互诉衷肠,很快坠入爱河。此时的张才正准备进京赶考,遇到妙善后,将赶考一事抛到了九霄云外。为了长相厮守,两人商议,张才乔装成尼姑在桃花庵住了下来,两人如胶似漆并偷尝了禁果。

  不料,数日后张才一病不起,不久便死在了桃花庵。妙善悲痛欲绝,把张才偷偷埋在了桃花庵的香火池下面。 

     张才死后的第八个月,妙善生下了她与张才的儿子。尼姑生子被视为大逆不道,妙善找到附近老望岩村的王尚氏,暗托王尚氏为婴儿寻找人家抚养。儿子是母亲的心头肉,母子离别时,妙善用张才生前穿过的蓝衫包住儿子,并咬破手指,把鲜血滴在蓝衫上留作纪念。

  妙善把儿子交给王尚氏后,王尚氏把孩子卖给了在县衙做官的施大人。施大人年近五十,膝下无子,这天他从静居寺烧香求子归来,看到王尚氏怀中的婴儿面相吉祥,遂用十两银子将婴儿买下。王尚氏对施大人说,卖菜不卖筐,卖儿不卖衫,把包在婴儿身上的蓝衫留下了。施大人把婴儿抱回家中,取名施宝玉,并大摆筵席庆贺。 

一门两不绝  

  转眼,施宝玉15岁了。一天,施宝玉路过张才生前的家,张才的妻子窦夫人偶然发现,眼前的施宝玉与失踪多年的丈夫很像,便将施宝玉引进家门并认为义子,还把张才当年的一件蓝衫送给了他,说还有一件蓝衫当年张才进京赶考时穿走了。提起失踪多年的丈夫,窦夫人十分悲伤,施宝玉对此深表同情,表示今后要像亲儿子一样照顾窦夫人。

  这年,住在老望岩村的王尚氏已经70岁了,家中遭灾,无柴米度日,于是她想起了当年留下的那件蓝衫,据说可以兑换二两银子,就取出蓝衫找人出售,不料却恰巧被窦夫人看到,窦夫人拿起蓝衫仔细端详后大吃一惊,这件蓝衫正是当年张才的衣裳。于是,她用两倍的价钱买下蓝衫,然后不动声色盘问蓝衫的来历,王尚氏于是向窦夫人道出了实情。

  窦夫人来到桃花庵找到妙善,质问她与张才当年的事。妙善见有王尚氏在场,只好承认了当年她与张才的私情。窦夫人斥责妙善身为出家之人却行苟且之事,妙善则哭诉张才对自己隐瞒了已有家室的实情。两个女人一阵痛哭之后,都理解了对方的苦衷,怨恨张才的花心。最终,窦夫人和妙善这两个苦命的女人结成了姐妹。

  接下来,窦夫人拿着蓝衫与妙善一起找到施大人,说明真相并要认领儿子。施大人和老伴得知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要被别人夺走,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无奈之下,施大人找到官府中人从中调解,最后与窦夫人达成了“一门两不绝”的协议,约定窦夫人作为张才的妻子为施宝玉娶一妻,施大人作为养父为施宝玉再娶一妻,婚后,施宝玉在两家各住半月,在张家所生之子姓张,在施家所生之子姓施。

  如此,张、施两家争子风波得以平息,而桃花庵的故事却一直流传至今。 

一寺管三庵 

   张家沟村村民康海全向记者介绍,很早以前,张家沟村的人多数姓张,由于发生了张才与妙善的故事,族人为顾及脸面,渐渐都搬出了张家沟村,后来村里连一户姓张的人家也没有了。

  记者在老望岩村采访时,村里的两位老人很不情愿向记者谈及当年王尚氏卖孩子的故事,说这事传到外面不好听。

  位于张家沟村苇泉山的静居寺,始建于唐代,是彰德府(今安阳市)黎阳县(今浚县)天宁寺的下院。静居寺建寺以来“高僧辈出”,至今寺院依然香火旺盛、钟声不绝,长年有来自各方的僧人在这里参禅诵经,记者前往寺院采访时,几公里外便听到寺内传来悠扬的钟声。记者来到静居寺的钟楼,只见一位僧人正在撞钟。

  康海全介绍,静居寺每年二月初十的传统庙会人山人海、异常热闹。寺内有座杨五郎庙,多年来,庙会上却没人敢唱《杨五郎出家》这出戏,传说从前每唱这出戏时,便狂风四起、雷雨交加,赶会的人顿时都成了落汤鸡,从此这里便不再唱《杨五郎出家》这出戏了。

  静居寺周围曾有三座尼姑庵,分别为桃花庵、杏花庵和梨花庵。三座庵与静居寺相距都在一两公里,都毁于上世纪60年代的破“四旧”风潮中,如今仅存部分墙基和房屋的柱顶石。

  据村民介绍,桃花庵、杏花庵和梨花庵均属静居寺管辖,被当地人称为“一寺管三庵”。桃花庵的故事由于被后人编成了戏文,因此知晓的人更多。村民说,尽管戏文里把桃花庵故事的发生地改成了苏州,把施大人改成了苏大人,王尚氏成了王桑思,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并始终恪守着传统的是非观念,这一带至今无人演唱《桃花庵》。 

       来源:淇滨晚报2007-8-8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