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孙真人洞外的残碑。 |
|
|
|
孙真人洞内的钟乳石。 |
|
|
药王洞。 |
|
|
五岩山一瞥。 |
|
古人有诗咏端午:“樱桃桑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在诗人眼里,桑葚被看作是祛瘟避邪的上品。实际上海拔500多米的五岩山间的桑葚,直到端午过后的当下才成熟。
五岩山位于鹤山区姬家山乡沙锅窑村附近,古亦称苏门山。《汤阴县志》曰:“五岩山在县西四十里。山有五谷,故名。”由山腰间依盛唐风格新修的药王大殿拾级而上,一棵枝繁叶茂的桑树正可为造访者遮阴,紫红如玛瑙般的桑果盈满枝头,触手可及,谁不垂涎?
桑葚早在2000多年前就是御用补品,桑树通体皆可入药。五岩山的这株桑树,被当地人唤作“忘年桑”,据传,原株为孙思邈所植,至今已历三代,新桑亦有六七十年的历史了。
孙思邈,隋唐时期著名的医药学家。他一生遍尝药草,独创24种药方,著书30多种,但大多亡佚,仅见书名尚存于《新唐书》之《艺文志》。孙思邈留下的医学书籍中,完整的只有《千金方》和《千金翼方》各三十卷,成为世代相传的中医药学宝典。
《千金方》本名《备急千金要方》,是根据孙思邈“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慈悲救人之意而命名的。《千金翼方》则是孙思邈晚年的著作,取两书“比翼齐飞”之意,内容主要是对《千金方》的全面补充。两部巨著共收录方剂6500多个,以及与之相关的方论和处方之法。这些方剂大多出自前代医家的经验方,并包括了当时名医、少数民族、文人学士、修炼界人士中流传的,甚至从国外传入的医方和秘方,可谓“囊括海内,远及异域”,堪称我国最早的临床实用百科全书。孙思邈也因其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广博的学识、不倦的实践和丰富的著述成为医家的千秋典范、万世楷模。唐太宗封孙思邈为“药王”,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宋徽宗追封他为“妙应真人”。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一(方伎)孙思邈传》、《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一(隐逸)孙思邈传》均载,孙思邈为京兆华原人,即今陕西耀县孙家塬人。但无论是宋仁宗认为“卑弱浅陋”的《旧唐书》,还是他命翰林学士欧阳修等勘修的《新唐书》,都对孙思邈的生平事迹及活动处所记述不多,甚至对其生卒年月亦语焉不详,这为后世学人争鸣留下了无限空间。
五岩山“忘年桑”是否为孙思邈亲手所栽,恐难考证,但五岩山区与孙思邈有关的文化遗存和口头传说倒俯拾皆是。
五岩山谷峭壁之上有孙真人洞,旧称仙人洞,为一天然石灰岩溶洞,现已贯通,全长400余米,幽暗曲折,洞中有洞,终年保持15℃左右恒温。洞口原有石门,门楣刻有“大唐名医”楷书横匾,为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所为;洞内有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刻造孙真人石座像;洞内侧壁有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相州人游孙真人洞题字,另有金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3年)摩崖石刻一方,记述在此洞重修孙真人像事宜。
作为内外丹兼修的名道至少是有道之士的孙思邈,当真曾与五岩山结缘?孙真人洞北口西侧一通大部残存的“彰德府”人所刻石碑,对孙思邈“隐居而学道”的经历作有比较全面的考证,对五岩山“真人炼丹处”及“仙人洞”等都有记述。碑刻所具年号已损,但彰德为府时间明晰,应该在金章宗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到1932年间。
关于仙人洞,碑文与《汤阴县志》所载一致:“五岩山北有仙人洞”,“仙人洞在北,万历三十年间霖潦辟出,箐林鸟道攀缘而上,洞内有石床石磴及炼丹之具。”
今人对孙思邈行踪的系统考究者,当推河南省中医研究院张金鼎、曹鸿云等人。张、曹曾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由修武沿东太行北行至五岩山区实地寻访,又参考清乾隆三年《续汤阴县志·地理》、明崇祯十年《汤阴县志·山川》等文献资料,认定孙思邈晚年出长安,游太行,居五岩,采百草,济苍生,补《千金方》之不足,成《千金翼方》之巨制的史实,其研究成果还曾在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第二届全国学术会议上交流。
实际上,千百年来五岩山一直就是一处上好的天然药库。虽经1947年大规模的伐木烧荒,这里直到如今仍保有杏树近千棵,柴胡、生地、黄连、冬凌草等千余种野生中药材,一年四季更是吸引晋、冀、鲁、豫等省份的采药者纷至沓来。“药王”的成就,无疑得益于“药库”,当然更多的还得益于他的“草根情结”。
关于药王孙思邈,新旧《唐书》都有同样的记述:“隋文帝辅政,以国子博士召,不拜。密语人曰:‘后五十年有圣人出,吾且助之。’太宗初,诏诣京师,年已老,而听视聪嘹。帝叹曰:‘有道者!’欲官之,不受。显庆中,复召见,拜谏议大夫,固辞。上元元年,称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居之。”孙思邈不仅不屑“跑官要官”,甚至再三辞官不居,坚持“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必“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而且有别于大多数修道人炼丹只为自己白日飞升。他把炼丹作为一种制药手段,利用丹剂的速效特点来救急扶危,难怪重修唐书时“孙思邈在方伎,改入隐逸,以其人品高,不仅以医见也。”
五岩山下村寨的老百姓习惯尊称孙思邈为“孙圣爷”,他们坚信其祖辈都是孙思邈行医为道的受益者。“听老辈人讲,孙圣爷以前就在村后七十亩地的大寺院里修行,俺村才有了沿用到现在的村名”,孙圣沟村82岁的老者郝金华告诉“文化鹤壁行”记者。同村71岁高龄的王永生证实,郝金华所说的寺院在抗战前就已损毁,他年少时曾见耕作七十亩地过程中翻拣的砖头瓦块堆积有几间房子大小。村人陈传禄认为,孙思邈选择孙圣沟,同时还因为村外有清澈甘洌、汩汩不息的荡源泉。《志》云,汤水本名荡水,唐贞观初,以水微温,改曰汤。
孙思邈因其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加之社会风气所致,死后不久,即被神化。王永生等即给我们讲述了一则当地妇孺皆知的“药王伏虎当坐骑”的神话传说。说是孙思邈当年出门行医时,百姓赠予毛驴一头,一次毛驴驮药归途中中了老虎埋伏。虽然驴肉香嫩,但不巧老虎梗骨在喉,欲死不得,欲活不能,只得求救于驴的主人。孙思邈尽管痛失坐骑,十分气恼,还是虎口拔骨,留下了老虎一条性命,但并没有放虎归山,而是把它留在身边代替毛驴成了坐骑。如今与孙思邈有关的石雕、壁画等大都有老虎的形象,皆与此传说同源。
实际上自晚唐时期,五岩山一带就开始出现以纪念孙思邈为主题的民间活动,后逐渐固定为农历正月初十、三月初八、五月初十、八月十五等日。孙圣沟荡源桥头的三教堂,崔村沟村西的孙真殿等均供奉有孙思邈像。宋徽宗元年(公元1102年)《苏门山重修真人像记》曰:“孙真人晦迹韬藏,名扬四海,民众不忘,塑造仪像万古不朽,岁月同于五岩山阴”,即很好地表达了民间对孙思邈的敬重之情。
千年造化出神奇。如今的“药学圣地”五岩山,又被赋予了新的生气。自2002年始,鹤山区政府斥资近千万元开发五岩山文化旅游资源,或援引典籍,或取材民间,修建、复原了山门、望鹤亭、药王大殿和碑廊、孙思邈故事百图等一批人文景观,打造了药王洞、炼丹洞、著书阁、晾书台、藏药库、练功石、捣药臼、撵池、杏林等数十处“药味”十足的自然景点,形成了宣传药王孙思邈、弘扬祖国传统中医药学文化的浓厚氛围。
(本版照片均为本报记者车国胜摄)
来源:淇滨晚报
2007年6月28日星期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