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语·
按照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鹤壁的总体部署,经市委宣传部同意,本报决定集中一个时期,组织实施大型系列报道“文化鹤壁行”,通过实地寻访全市的文化遗存、文化名人,真实记录我市发掘、保护、利用文化资源的丰富实践,全面展示鹤壁文化积淀,整合鹤壁文化元素,使报道和版面成为地方社会经济对外交往中的一张名片,为全市发展文化产业、打响文化品牌、扩大招商引资提供舆论支持。
本月中旬,“文化鹤壁行”报道组记者已经奔赴我市各县(区)乡(镇)。本期报道是他们发回的开篇之作。
金山:让美丽的传说更加动人
出新区驱车向西北行约3公里,就到了黑山的一个朝阳山坳,千年古刹———金山嘉祐禅寺就坐落其中。寺院坐北向南,三面依山,一面临水,神秘的黑山如巨人一样伸出双臂将古刹揽在怀中。
黑山是太行山余脉,“形如展箕”,因山上岩石色泽苍黑而得名,又称墨山,当地人也称金山。我国四大神话传说之一的《白蛇传》就起源于此。
跨入寺门,我们不由得在心中暗自佩服古人的眼光。寺内一座座巍峨的大殿坐北朝南,红墙、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闪着光芒,大殿檐角上悬挂的铜铃随风摇曳,清脆而有节奏的铜铃声在寺院上空回荡。近观寺院周围,阳光、绿柳、鲜花,让人顿感心旷神怡。抬头远眺,黑山峰峦叠嶂,云雾缭绕,神秘莫测。寺院内除了一些正维修庙宇的工人外,少有香客走动,整个寺院出奇的幽静,安静得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滔滔河水漫向金山时的喧嚣声。此情此景,我们很难将古时“僧众上千,游人过万”的壮观场面与这座寺院联系在一起。
曾经的辉煌
“过去的庙宇多毁于战乱,现在的大殿是在原地基上重建的,寺院内外的路面也全是后来重铺的。”曾担任过原庞村镇镇长的齐法卿告诉我们。
69岁的齐法卿是金山寺的常客。多年来,他热衷于金山寺、黑山文化方面的研究,对这里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提起寺内的一草一木,如数家珍。
对于金山寺的始建年代,老齐有着自己的说法。
据他讲,原来金山寺内的石碑很多,随着寺庙的败落,多数石碑或遭毁坏或不知去向。鹤壁建市之初,一些有价值的石碑被运往枫岭公园集中保护。“文革”开始后,这些石碑毁的毁、丢的丢。幸亏当时文物部门留下了蒙汉石碑的拓片,才有了现在寺内根据拓片复原的蒙汉碑。
“我曾经在寺院内见过一通唐朝石碑,碑上有“贞观”和“敬德监工”字样。另外,冷泉寺内一通唐朝石碑上有“南有金山寺,北有固县寺”字样,这说明金山寺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已经存在了。还有庙中现存的一些塔基、塔座也可推定是唐朝的建筑物。”齐法卿说。
另外一些学者与老齐观点不同,他们认为,《鹤壁志》中《金山嘉祐禅寺碑文抄全录》一文有“宋朝初建,大元重修”的记载,所以金山寺的始建年代应在宋朝嘉祐年间。
为弄清金山寺的始建年代,有关部门多次组织专家进行论证。但有一点,专家是认可的:无论金山寺始建于唐还是宋,从当地一些传说和至今仍在沿用的一些地名来分析,在唐宋之前,黑山上就已经庙宇广布了。
在黑山东侧,有三个山坳,当地人称为大庙圪道、二庙圪道、三庙圪道。上世纪70年代,曾有农民在那里发现了一些庙院的地基、砖砌地面、碗盆碎片、战车和大量的瓦砾,这足以证明在这些山坳曾经有过很多庙宇,而且香火旺盛,山坳也因此得名。但这些庙宇与金山寺有何关联,叫什么,目前已经无从考证。
相传,黑山上的庙宇与一位风云人物有关,他就是淇县人于毒,一位黄巾起义军的将领。
据《鹤壁志》记载:东汉中平二年,黄巾起义失败后,博陵张牛角、常山张燕与朝歌农民起义军领袖于毒等部在黑山会合,聚众百万,号称“黑山军”,纵横河北、河南。义军所至, “郡县莫能制,朝廷不能讨”。
很多民间学者认为,大庙圪道、二庙圪道、三庙圪道曾为义军屯兵处。初平四年,袁绍率部攻黑山军,激战五日,于毒战死,黑山军被杀万余。山上的庙宇很可能是义军失败后,当地人为纪念他们而修建的。
“殿宇巍巍,阁楼荡荡……僧众五百员,禅林数千亩。”“规模阔大,不近居民。北座金山,南迎浮岭。龙虎岗镇之于左,鹰嘴山距之于右。群峰拱向,淇水环潆,庙貌巍峨。于山光于四面,泉流澄澈,隐然霞蔚云蒸。且广堂曲槛,台榭参差。翠柏与苍松并茂,经声偕钟韵常清。”这是史料上对金山寺辉煌时期的描述。
后小屯村村民乔福信说,在他记忆中,金山寺的面积南至福山,北至冷泉,东至帽山,西至青山。
在寺院内,记者还见到了一个槽碾,直径约3米,石槽已经不知去向。据考证,此种碾米工具产生的年代可追溯到汉代以前。但无论槽碾产生在什么朝代,单单从石碾的大小,就可推断出,使用此碾时寺院的僧众已经很多。
附近一些村民说,以前金山寺内有一个钟楼,高10多米,钟楼内的大钟高2米,三个人也无法合抱,当时有“一钟响三县”之说。
谈到“一钟响三县”,淇滨区林业局干部傅玉林介绍,金山寺附近的村庄有王滩、马圪垱、杨小屯、后小屯、蔡庄、冷泉等,这些村庄分属淇县、浚县、汤阴等三县,加上当时人烟稀少,出现“一钟响三县”的现象也不奇怪。
当地人胡景华说,他小时候经常在寺院附近拾柴,见过那口大钟。新中国成立前,先是有人将钟耳砸坏,后又有人将大钟彻底砸碎,从此大钟消失。
在寺院内,记者也见到了一口悬挂的铜钟。寺院里的人告诉记者,这口钟是2005年才挂上去的,与当年的钟无法相比。
还有一个关于钟的传说。相传,金山寺铸钟时,从周边村庄中挑选了一位漂亮的少女,祭钟时将少女投入沸腾的铜液,所以大钟铸成后,声色凄惨、沉重。有一天,一个小和尚因贪睡误了撞钟时间,匆忙之中裸身而出,正要撞钟时,发现钟上坐着一位少女,慌忙之中将钟耳撞坏,从此大钟再也无法撞响。
金山寺是什么时候达到鼎盛的?又是什么时候开始败落的?现在仍是个谜。相传,金山寺发展到鼎盛时,由于疏于管理,寺内一些僧人开始作恶,由于民愤极大,官府不得不下令除恶。至今在当地仍留有“十八亩地耙和尚”的传说。
据周边村庄一些老人回忆,新中国成立前,金山寺已没人管理,当时寺中仅有两名僧人,很多庙宇已经被毁。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民间曾多次对寺院进行修缮,才有今天的规模。
神秘的金山
在黑山一带传说很多。千百年来,这些亦真亦幻的故事让黑山变得更加神秘。
相传,因黑山有黄金,又产宝石,所以被人称为金山。现在山上还有淘金人留下的大坑。新中国成立初期,附近村庄的村民曾见过大批苏联专家在此山活动,这让当地人更愿意相信山中有黄金的说法。
在当地3位老人的带领下,记者翻过一道山梁,来到当地人所说的产红绿宝石的“杂面糁”沟。放眼望去,只见悬崖上荆棘遍布,沟中油菜花盛开,整条沟都弥漫着浓浓的花香。老人指着沟北岸微微发绿的沙土说,这里面就有宝石。
拨开松软的沙土,果见土中夹杂着一块块五彩斑斓的碎石。胡景华老人说,他小时候常在这里捡石头,曾见有人捡到过宝石,大的如绿豆,小的如小米粒。这条沟中至今仍留有外地人在此“淘宝”的大坑。
老人指着悬崖上一层薄薄的白色结晶物说,这东西扔到火中会膨胀,村民都叫它明晶石,这条沟也叫明晶沟。
不管黑山上是否有黄金,是否产宝石,但山上特有的玄武岩让附近村民尝到了甜头。
相传,黑山内有一位金姑娘,每天都会赶着一头金牛磨金豆,昼夜不停,年复一年。不料山中发出的声音惊动了盗贼,于是盗贼就在山上挖洞,想盗取金牛和金豆。当盗贼想尽办法打开山门时被金姑娘发现。惊慌之下,金姑娘骑上金牛,装起金豆随风而去,从此在金山上留下一黑风洞。
齐法卿说,关于黑风洞,《汤阴县志》中是这样记载的:金山寺倒坐观音脚下有一黑风洞,隔60年洞中冒一次黑烟,风出草平。据称,原庞村镇有位牛姓村民曾见过黑风洞冒黑烟,由于这位村民瘫痪多年,目前已经无法讲述当时的情景。
也有人说,新中国成立前黑风洞还在,土匪扈全禄逃走时,将大量的枪炮弹药藏于洞中,将洞口封死后杀死了所有的知情人,只给后人留下一个神秘的传说。
历经战乱,历经沧桑,关于黑山和金山寺的一些有价值的文物已经寥寥无几,唯有寺内的“三步两井”千年不枯。
相传,“三步两井”是一放牛娃和一采药女分别挖制的,因采药女常年采药,双手苦涩,挖出的井水也苦涩,所以虽然两井仅三步之遥,但一个甘甜,一个苦涩。
清道光九年,有人在井边竖起两通石碑,一“甘泉”碑,一“苦泉”碑,目前仅存有“甘泉”碑,“苦泉”碑已不知去向。目前,“三步两井”已经成为金山寺一景,来此游玩的客人都喜欢在这里装点井水带走。
流传千古的故事
厚重的淇河文化给黑山留下了许多优美的传说。如“连眉女恋犊子”、“五彩石的传说”、“一担谷子担二米”等,最有名的当属《白蛇传》。
一条成精的白蛇,一个清秀的后生,在断桥上留下一段佳话。在淇河边,在黑山上,一个个奇特的地名也成了人们心中渴望他们曾经来过的依据。至今提起上淹、淹坡、借雨亭、金山寺这些地名,人们就会想起白蛇与许仙。
关于《白蛇传》有很多版本,人们根据自己心中的愿望演绎白蛇和许仙的故事,虽然大致相同,但也各有区别。
对于白蛇、许仙和金山寺方丈法海之间的恩恩怨怨说法不一。有的说,许仙是法海的学生,法海得知白蛇与许仙结婚后,害怕许仙受到伤害,才擒拿白蛇。
也有的说:白蛇与许仙结婚后,在黑山下开药店,因生意兴隆影响了金山寺的香火,所以惹怒法海。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视,学术界和民间对《白蛇传》的起源也争论不休。就在前不久,“白蛇闹许仙传说”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蛇传》的起源就在黑山。”傅玉林说。今年53岁的傅玉林热衷于金山寺、《白蛇传》的研究。他说,我们这里有故事构成因素,有金山寺、许家沟、青岩绝白蛇洞,特别是青岩绝白蛇洞至今还经常会有蛇出没,这都给故事情节的构成留下合理的想象依据。
“以前淇河水很大,水漫金山寺是有可能的。”杨小屯一位村民说,他小时候,淇河沿岸有很多泉眼,清澈的泉水日夜不停地注入淇河。当时的河面宽有80米,常有大船在河中行驶,那时,金山寺下全是水。胡景华说,他记事时,坡上还有一座坍塌的石塔,他认定那就是雷峰塔。
当年的石塔已经变成一片平地,一棵棵长势旺盛的小柿树整齐地排列着,唯有残留于土中的瓦砾,还能使人想起过去的故事。
许沟原名许家沟,位于黑山脚下,相传是许仙的家乡。远在商代,许姓祖先就已来到这里居住,村里以许姓为主,故称许家沟。
许沟村村民许中礼说,他从小就知道白蛇与许仙的故事,但许仙的真名叫什么无人知晓,白蛇与许仙的故事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
一位姓郑的村干部说,原来村里的许姓人很多,后来,由于战乱、瘟疫等灾难,许姓人越来越少了,目前村里姓许的人只有120多口。
位于许沟村东头的许家大院,是一处老宅子,目前多间老房子已经坍塌,但从建筑的外形和结构上还能看出许家当年的风光。
离开许家大院时,我们的心平静了许多。许仙和白蛇是否真有其人?许仙的真名又叫什么?又是谁的先人?这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来源:淇滨晚报07-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