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二卷(2007)

 

鹤壁名字的由来您知道吗?(附:相关链接)

作者:admin

  2006-8-10

鹤壁的传说

王俊智 盂建军  07-03-13 

   鹤,自古以来,象征着美丽吉祥。鹤飞鹤舞的地方,无疑为世人所向往。鹤壁,曾是仙鹤的故乡,史书记载“古有仙鹤栖于南山峭壁”,由此,鹤壁这一美好名字驰名神州大地。
  鹤壁市区北部鹤壁集镇南边有座访子山,因周文王寻找被殷纣王残害的儿子至此而得名,当地百姓俗称南山。此山虽非祟山峻岭,奇峰凌云,但它西依太行群山,东望无际平原,北枕潺潺羑河,南连秀美丘山,历史名人贤士游此都称风水宝地。古时候山上草青林碧,松柏郁郁,奇花怒放,群鸟竞鸣。朝初彩虹挂空,暮晚夕岚飘渺,山中溪流涓涓,泉声叮咚作响,素有“只闻泉声金环动,泉处何人数得清”的美称。据老百姓讲,这美好怡人的自然风光,曾引来第一户姓陶的人家。户主陶老汉,性情温和,心地极善,信佛修道,食素吃斋,勤劳朴实,热心好客。自从他选定羑河岸边南山脚下,筑院建房,安顿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数不清接待了多少游客行人,久而久之,人们都叫他陶善人。
  一天黄昏,陶老汉刚关柴门准备就寝,忽然隐隐约约听到有人轻轻敲门。他急忙开门,笑吟吟迎客人进屋,灯光下细观来人是位道士。道士其貌不扬,身矮体弱,衣衫破旧,面黄饥瘦,白发长须,但两眼炯炯有神。手握着—把长长的道拂  好似生光,格外显眼。陶老汉忙向前施礼,问寒问暖,师父长师父短地十分热情。当听到道士还没吃饭时,陶老汉很快取出从南山摘采的木耳、蘑菇,山菜,端锅拿盆,烧火做饭。不大功夫,陶老汉把热乎乎的饭菜端上来,道土也不客气,呼呼哧哧吃了起来。
  茶足饭饱后,道士来到院里仔细端祥一番,不紧不慢地对陶老汉说:“施主心地善良,待人厚道,贫道出家之人,无啥相送,我看你这院中影壁墙上甚是干净,如不嫌弃,贫道愿在这墙壁涂抹一幅字画相送,作个纪念,不知施主意下如何?”陶老汉喜不自禁,忙从屋里取出笔墨送与道士。只见道士沉吟片刻,又面向南山拱手相拜,便挥毫泼墨勾画起来。片刻功夫,影壁墙上使出现一幅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仙鹤图。道士画完刚搁笔,转眼腾空跃上南山,向陶老汉拱手相别,刹时无影无踪,惊得陶老汉慌忙跪拜院里,高声大喊;“仙人慢走,仙人慢走。”可听到的只是南山的风声和羑河潺潺的水声。他漫慢站起来,恨自己有眼无珠,不识神仙下凡,只想着自己是不是慢待了神人。想着想着,猛一抬头,只见影壁墙上的仙鹤图熠熠生辉,接着—缕一缕金光从墙上射下来,落地变戒成8只丹顶如朱、洁白似玉的仙鹤,在院里翩翩起舞,引颈长鸣。陶老汉高兴地简直忘了自己,与仙鹤同歌共舞起来,直到天将拂晓,仙鹤霎时上到影壁墙。接连7天,天黑仙鹤从画中走出飞舞,天亮上图入眠,喜得陶老汉整日乐哈哈的。
  时间一长,画中仙鹤成真善舞的奇闻不胫而走,游客、行人听此决意多留几天,方圆数百里的百姓熙熙攘攘,络绎不绝,都想目睹这一世间奇观。仙鹤也真解人意,观赏人越多,它们越兴致勃勃,振翅起舞,不仅夜间下图,有时白天晴日也下墙飞舞一番。就这样,七七四十九天过后,陶老汉坐在影壁墙前仔细端洋,自言自语说:“天长日久,墙裂画毁咋办?不如我搭棚盖房把它护起来。”一说不当紧,只听墙中“吱吱”作响,顷刻间墙倒尘起,8只仙鹤从墙中飞出,直冲南山峭壁,个个伸颈齐鸣,声脆响彻山林,音鸣震击长空,霎时东西南北成千上万的仙鹤从空中飞到南山上空,有的空中翱翔,有的松柏挺立,有的山上展翅,形态各异。至此,山上仙鹤不断,景致格外引入。有人说:“陶老汉吃斋行善,要成仙。”有人讲:“南山风水好,要出贵人。”山南海北的人闻讯都争相到此安家建寨。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了集镇,老百姓起名“鹤壁集”。鹤壁——这一个名字也就这样问世了。 (收集、整理:王俊智  盂建军)

 http://www.hbrb.com.cn/news/tcwh/2007/3/13/07313810066945437IBJ09B2K0A33.html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因相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195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建市,是河南省省辖市之一。现辖两县(浚县,淇县),三区(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和淇滨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总人口140多万。鹤壁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各具特色,是河南省重要的旅游观光地区。境内大伾山、浮丘山、云梦山、五岩山各具特色。华北地区唯一未被污染的淇河从境内蜿蜒流过,两岸景色秀丽,为《诗经》所咏唱。这里有许多较为完整的古文化遗迹,战国至汉代冶铁遗址、宋代古瓷窑遗址、宋代采煤遗址具有很高的考古历史价值,被列入省市文物保护单位。上峪火山地幔窗口被称为"中华奇观",可以探视地球千米以下深处的奥秘。浚县古称黎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建于1600年前的天宁寺大石佛倚山而凿,高22.7米,佛足在佛楼地下丈余,形成"八丈佛爷七丈楼"的奇观。淇县古称朝歌,是殷商古都。境内云梦山素有"云梦仙境"之称,战国时鬼谷子王禅在此授徒讲学,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古军校"。

      鹤壁市,简称鹤城(并非法定之名称——主持人注),是河南省省辖市。位于河南省北部,淇水之滨,太行山东麓,因世传“双鹤栖于南山之峭壁”而得名,1957年3月建市。现辖两县(浚县、淇县)、三区(山城区、鹤山区、淇滨区)和淇滨经济开发区,管辖面积2182平方公里,人口140余万,市区人口40万。 
      鹤壁是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这里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文明史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先民们就在此耕耘生息,辛村文化遗址、鹿楼汉代冶铁遗址、鹤壁集宋代古瓷窑遗址等,充分反映了这里古文化的发达,经济的繁荣。殷商时期殷王武丁、武乙、帝乙、帝辛曾先后在辖区内建都,战国时期公元前425年赵国曾在此建都达39年。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13(误,应为39——主持人注)篇专门描绘淇河两岸人民的劳动、爱情生活。这里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以及孔子的高足子贡的故乡。 
      鹤壁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现已发现矿藏30多种,煤炭、水泥灰岩、白云岩、天然矿泉水均有较高的工业开采价值。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花生等,淇河鲫鱼、缠丝鸭蛋、冬凌草被誉为“淇河三珍”,享誉中外,久负盛名。建设中的盘石头大型水库总库容量6.08亿立方米,控制淇河流域面积1915平方公里。鹤壁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 
      鹤壁是一片秀丽多姿的土地。这里名胜古迹荟萃,自然景观奇特。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54处。华北地区唯一未被污染的河流----淇河从境内蜿蜒流过,水阔流缓,清澈碧透,沿河景点密布。所辖浚县、淇县均为历史文化名城。大伾山、浮丘山、云梦山风景优美,摘心台、鹿台、万鹤台闻名遐迩,天宁寺、双塔寺、金山寺美丽宜人,千佛洞、玄天洞、药王洞、鬼谷子洞诡支波谲(应为“波谲云诡”——主持人注),上峪火山地幔窗口世所罕见。 
      鹤壁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土地。经过40多年的建设,鹤壁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各项事业涌现勃勃生机。工业生产形成了较好的基础,农业发展方兴未艾,高效农业园区建设成绩喜人。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科教兴鹤战略取得新的成就,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市容市貌整洁卫生,城市绿化美化引人注目,是河南省政府命名的省级卫生城市:被国家体委、国家地掷球协会授"中国地掷球之乡"的称号,是全国首家享有这一殊荣的城市。 
      鹤壁是一片开发开放的热土。这里位置适中,位居兵家逐鹿、商家必争的中原地区,既是豫北城市群的中心,又是晋冀鲁豫四省十市经济协作区的中心,具有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有利条件,有利于发挥联络和辐射作用。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和规划中的南水北调中线从新区穿过,南距郑州机场130公里,交通四通八达,通讯捷达方便。正在建设中的淇滨新区,位于鹤壁市辖区的中心部位,是一个享有特殊优惠政策的融工业、贸易、文化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新区,是鹤壁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和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全市发展的龙头和形象,经过十年的开发建设,淇滨新区已成为一座现代化、多功能、开放型、园林化的新城。随着国家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鹤壁已经成为中外客商竞相投资的热土。

      来源:http://www.hebinet.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878&page=2

山水人文精品 古韵生态鹤壁 
-------------------------------------------------------------------------------- 

    2006年08月30日  03:01    香港商报  

鹤壁旅游概览 



    钻石般晶莹、火焰般活力、田园般美丽’,这就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鹤壁。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总人口146余万,辖浚县、淇县、山城区、鹤山区、淇滨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鹤壁交通发达,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纵穿南北,鹤濮高速、壶台公路横贯东西,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鹤壁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历史上曾有三朝帝王在此定都。鹤壁山川秀美,人杰地灵,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独具特色:风景如画的淇河,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浚县,朝歌古城——淇县,大伾山、云梦山、五岩山,无不展示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独特魅力。淇河是一条‘诗河’、‘史河’、‘生态河’,被誉为‘北方漓江’。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39篇描写淇河的优美风光和两岸的风土人情,‘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淇水悠悠(应为滺滺——主持人注),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便是淇河旖旎风光的真实写照。淇河天然太极图气势宏伟,是周文王演绎八卦之地,被称为‘太极之源’。大唐药王孙思邈、一代文豪罗贯中曾隐居于此。浚县古称黎阳,境内大伾山平地突兀,融儒、释、道文化于一体,文物古迹荟萃,享有‘登大伾如临东岳’之美誉。高22.29米,开凿于1600年前的北魏大石佛,为‘全国最早、北方最大’。淇县古称朝歌,曾为殷末四代帝都、卫国国都,《封神榜》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淇园为华夏第一皇家园林。云梦山云蒸霞蔚,峰峦叠嶂,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军事家鬼谷子王禅曾在此授徒讲学,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等名士都出自他的门下,是‘中华第一古军校’,被称为‘战国军庠’。五岩山,是大唐药王孙思邈采药、炼丹、隐居、著书处,药王洞全长5000余米,分上中下三层,有‘太行第一洞’之称,洞内彩石斑驳,钟乳突兀,千姿百态,光怪陆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魏石窟,雕刻刀法雄伟苍劲,精美绝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自然、人文景观,为鹤壁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鹤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将发展旅游业确定为鹤壁经济发展的龙头之一,全力构筑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的格局,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近年来,鹤壁市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大力发展旅游经济,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旅游饭店、旅行社等旅游服务机构不断扩张,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商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旅游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山水人文精品,古韵生态鹤壁。热情好客的鹤壁人民真情欢迎各界朋友到鹤壁观光、旅游! 
        来源:http://hk.sznews.com/20060830/ca2431116.htm

鹤壁市旅游形象标识、主题口号确定 
--------------------------------------------------------------------------------

                                 2005-2-24 14:52:36 

 

  历时近一年的鹤壁市旅游形象标识、主题口号征集活动于近日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设计最高奖获得者,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教授肖红设计的作品被评为鹤壁旅游形象标识,许志勇提出的主题口号“山水人文精品,古韵生态鹤壁”脱颖而出,荣摘桂冠。
  为提高鹤壁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树立鹤壁旅游的鲜明形象,鹤壁市旅游局于去年在《中国旅游报》等媒体面向全国公开征集鹤壁旅游形象标识和主题口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积极响应。征集活动开始以来,共收到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设计者设计的旅游形象标识59个、主题口号1902条。
  为科学确定形象标识和主题口号,市旅游局邀请专家学者对形象标识和主题口号进行了认真评选,并通过《鹤壁日报》等媒体向广大市民征询意见。经认真评选,肖红设计的作品被评为鹤壁旅游形象标识;“山水人文精品,古韵生态鹤壁”,“游鹤壁山水,览千古文明”,“古韵如诗,山水如画———中国·鹤壁”,“淇河风光千古秀,云梦大伾万年奇”,“奇韵河山,多娇鹤壁”,“人文之旅,生态之游———中国·鹤壁”6个主题口号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
  旅游形象标识和主题口号的评定,对提高鹤壁知名度,加快鹤壁旅游业发展都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来源:http://www.henannews.com.cn/zl16/ly/ad/admin/news.asp?wid=280

      带你看看鹤壁风光 长垣网友 

                鹤壁概况

                 http://www.mdcity.com.cn/xianshi/hebi.htm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因相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19573月经国务院批准建市,是河南省省辖市之一。现辖两县(浚县,淇县),三区(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和淇滨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总人口140多万。鹤壁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各具特色,是河南省重要的旅游观光地区。境内大伾山、浮丘山、云梦山、五岩山各具特色。华北地区唯一未被污染的淇河从境内蜿蜒流过,两岸景色秀丽,为《诗经》所咏唱。这里有许多较为完整的古文化遗迹,战国至汉代冶铁遗址、宋代古瓷窑遗址、宋代采煤遗址具有很高的考古历史价值,被列入省市文物保护单位。上峪火山地幔窗口被称为"中华奇观",可以探视地球千米以下深处的奥秘。浚县古称黎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建于1600年前的天宁寺大石佛倚山而凿,高22.7米,佛足在佛楼地下丈余,形成"八丈佛爷七丈楼"的奇观。淇县古称朝歌,是殷商古都。境内云梦山素有"云梦仙境"之称,战国时鬼谷子王禅在此授徒讲学,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古军校"

鹤壁市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属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矿产资源具有地域组合良好、品位高、易开发的特点。已探明的矿藏主要有煤炭、瓦斯气、水泥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耐火粘土等30多种。煤炭探明储量16亿吨,金属镁的主要原料白云岩约10亿吨,水泥灰岩矿床储量为50亿吨。鹤壁水源总储量23.5亿立方米,年过境水达6.15亿立方米,投资10亿元人民币的淇河盘石头水库正在建设之中。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勤劳、朴实的鹤壁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以改革图振兴,以开放求发展,团结奋进,艰苦创业,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3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2.28亿元。城市建设尤其是新区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鹤壁盛产小麦、玉米、花生等,是全国优质小麦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人均产粮、人均占有粮、人均贡献粮等指标居全省首位。也是河南省畜牧业生产、加工和出口创汇基地,人均畜牧业产值、人均肉、蛋产量3项指标综合评定已连续十年名列全省第一,被评为全国十大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市之一。兴业大用、永达公司等是河南省畜牧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农副土特产品畅销国内外,"淇河三珍"(淇河鲫鱼、缠丝鸭蛋、冬凌草)等闻名中外,为历代宫廷贡品。
  工业已形成较好基础,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依托丰富的资源,鹤壁的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已形成以煤炭、电力、建材、冶金、电子、轻纺、化工、医药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工业企业达1300多家。主要工业产品5000多种。其中棉纱、汽车电器及配件、电子元器件、矿山运输及提升设备、环保设备、标准紧固件、克星灭虫剂、黛丝牌摩丝、金属镁、牛仔布等一大批优质名牌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2 X 30万千瓦鹤壁万和发电有限公司二期工程、投资4亿元的鹤壁豫鹤水泥有限公司高标号水泥三期工程正在积极建设。
  交通、邮电飞速发展,第三产业兴旺发达。鹤壁交通极为便利,南北大动脉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南水北调工程、京汉广国际通讯光缆均穿境而过,汤鹤、新荷、汤濮铁路分布两侧,并与京广铁路相连。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邮电通讯方便捷达,国际国内电话传真、程控交换、无线寻呼、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化建设手段一应俱全。

 

鹤壁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鹤壁市“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鹤壁市“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已经第19次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鹤壁市“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为实现我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培育和发展成为支柱产业的战略决策,根据市域现有旅游基础和条件,现编制《鹤壁市“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以指导全市未来旅游发展走向,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使旅游产业尽快成为我市的新兴支柱产业,促进我市产业协调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生态”的新鹤壁作出贡献。

一、鹤壁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环境分析

(一)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旅游业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产业基础日臻完善,产业水平大幅度提高,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是: 

1.旅游收入不断增长,近五年的年均增速超过40%。
2001-2005年主要旅游指标统计表
年度
  接待游客数(万人)
  同比增长(%)
  旅游直接收入(万元)
  同比增长(%) 
2001
 228   
 982  
2002
 251
 10
 1995
 103.2  
2003
 276
 10
 2385
 20  
2004
 318.2
 15.3
 3486
 46.2 
2005
 385.2
 21.1
 5342.6
 53.3 
    2005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3.91亿元,相当于GDP的1.94%。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以下简称“六大要素”),信息服务、交通运输、饮食住宿等关联产业正在崛起。旅游业的发展加快了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逐渐成为鹤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2.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综合接待能力不断提高。“十五”期间,全市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累计投入2亿多元,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云梦山、大伾山等老景区得到治理,淇河综合开发全面启动,一批新的旅游景区、景点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五岩山、淇河天然太极图、三兴康乐村、金山寺等景区景点逐步成为新的旅游热点。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对树立鹤壁形象、改善全市投资大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有云梦山、大伾山、五岩山、古灵山、浮丘山、三兴康乐村、鹤煤古典艺术博物馆、天然太极图、金山寺9个取得河南省旅游经营资格的旅游景区,其中:云梦山、大伾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古灵山、三兴康乐村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6家星级饭店,其中三星级4家(淇河宾馆、东方国际酒店、鹤源饭店、三兴宾馆),二星级2家(淇园宾馆、益元宾馆);国内旅行社18家;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河南省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7家;主要语种注册导游员90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484人;旅游行业固定资产总值达到4.07亿元,初步形成了有一定档次和规模、功能齐全、协调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

3.政府主导作用增强,旅游业发展环境得到改善。“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发布了《中共鹤壁市委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鹤发〔2000〕11号)等政策措施,把旅游业定为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龙头”;积极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并取得成功,有力促进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在旅游市场治理方面,加大了旅游监督和执法工作力度,大大净化了旅游市场。广大旅游经营者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及旅游行政管理人员依法行政、依法治旅的自觉性不断增强,维护了我市旅游行业的整体形象。  

(二)存在问题 

——旅游开发尚处初级阶段,旅游产业整体效益不高。我市拥有一定数量的旅游景区,但在全国叫得响的精品旅游景区和旅游热线尚未形成,旅游产品结构单一,资源优势还未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特别是在已经开发的文化旅游资源中,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的现象比较普遍,旅游资源开发的品位和层次不高,优势和特色不突出。我们有全国受污染程度最低河流之一的淇河,有“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伾山天宁寺大石佛,有“中华第一古军校”之称的云梦山,有五岩山孙思邈药王洞,但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市场开发的广度都与其文化品位不相称。旅游商品的科技、文化含量不高,无法充分展现鹤壁特色。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旅游服务质量,影响了旅游业的整体效益。

——旅游产业链条较短,旅游经济实力不强。随着旅游业的逐步发展,我市在拉长旅游产业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旅游信息服务、交通运输、旅游商品、饮食住宿、保健娱乐等关联产业尚处于兴起阶段,“六大要素”发展不协调,有的环节很薄弱,有的甚至还是空白,完整系统的旅游产业链条尚未形成,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还未完全确立,整个旅游经济规模偏小、实力尚弱,离市委、政府提出的旅游带动战略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旅游企业规模较小,景区景点资源整合不够,竞争力较弱。“十五”期间,我市旅游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有了一定发展,在旅游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主体作用,但旅游企业普遍存在“小、散、弱、差”问题,企业管理体制和组织形式也比较落后,缺乏在省内外市场比较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全市景区景点及旅游资源部门所属倾向比较明显,由于产权关系、地方和部门之间利益冲突等,导致政出多门、孤立为战、分散经营,县(区)之间、部门之间缺少有效合作,对外宣传推介没有形成合力,旅游资源得不到合理整合,制约了全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缺乏科学的规划指导,旅游资源整体开发水平不高。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仍不同程度存在着重旅游景区、景点建设,轻科学规划的倾向,造成某些建设方案思路单一、设计粗糙、内涵单薄、产品质量低下,缺乏个性和特色;景区景点布局不合理,破坏景观协调统一和整体观赏效果的现象时有发生。 

——旅游发展支持体系尚未建立,整体合力尚未形成。旅游业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综合性产业,发展必须依靠规划、宗教、林业、文化、建设、水利、环保、交通等部门的联动。目前鹤壁尚未建立适应旅游大发展需要的支持体系,一些部门缺乏全市旅游“一盘棋”意识,部门之间主动配合不够。

(三)发展环境分析

鹤壁旅游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旅游业已成为近20年来全球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领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二是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大力发展旅游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旅游业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三是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高度重视。2005年10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河南旅游发展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河南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提出“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我省的重要支柱产业,推动我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宏伟目标,全省旅游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已把鹤壁列为太行山旅游区的发展重点。四是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构筑“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格局。2003年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2005年11月鹤壁市旅游产业发展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新兴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下发了《中共鹤壁市委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鹤发〔2006〕1号),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旅游业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强化责任,狠抓落实,极大地振奋了全市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心和信心。全市各界对旅游业的发展空前关注和积极推动,大力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五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开工建设的北京——郑州铁路客运专线、长治——泰安铁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均经过我市,这将使鹤壁成为通南贯北、承东启西的区域交通枢纽,进一步强化我市的区位优势,大大增强鹤壁与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关联互动。这些都将有力促进我市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我市旅游业发展也面领着严峻的挑战:区域竞争日益加剧,周边地市都在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一些旅游资源富集地区旅游开发较早,旅游产品成熟,设施完善,形象较好,在旅游资源类型、客源市场构成等方面都与我市有着较大共性,不可避免地会分流客源,对我市旅游业发展造成一定压力。

二、鹤壁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根据鹤壁旅游发展的现状、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共鹤壁市委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鹤发〔2006〕1号)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战略思想,以国内旅游为基础,以国际旅游为目标,突出人文山水特色,打造精品品牌,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整合旅游资源,理顺管理体制,最大限度地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我市新的支柱产业,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生态”的新鹤壁作出贡献。

(二)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确立以“一河两城三山”为重点的旅游发展战略,形成核心产业优势明显、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旅游产业体系,建立以新区为依托,以淇河为中心,以浚县、淇县为两翼,集“六大要素”协调均衡发展,满足海内外游客不同需求的旅游客源输入市场,使我市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成为新兴的支柱产业。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9%以上,2010年达到590万人次以上;2010年旅游总收入24亿元,占GDP的6%左右。

(三)旅游产业形态功能区整体布局

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为:以历史文化为核心,以山水风光、历史人物以及民俗文化为基础,以观光、休闲、度假为重点,形成“11245”体系空间总体布局,即:一个中心枢纽(新区)、一条生态文化旅游带(淇河)、二座历史文化名城(浚县、淇县)、四大旅游区(西部名城名山旅游区、东部古城大佛旅游区、中部滨淇山水旅游区、北部山岳文化旅游区)、五大旅游产品体系(山、河、寺、人、会)。   

——突出旅游城市,打造新区城市观光旅游中心。新区要在推进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紧紧围绕建设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不断扩展城区绿化面积,进一步健全城市功能,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增强综合接待能力,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大力发展城市观光旅游,使新区成为河南北部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之一。要积极发展会展经济,努力策划、争取承办全国及区域性会议和展览展销活动,促进旅游经济全面发展。

——优化自然资源组合,构筑淇河生态旅游带。淇河是鹤壁市发展旅游业的重头戏,是鹤壁旅游的华彩乐章,也是鹤壁旅游独特魅力所在。淇河沿线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内涵丰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开发的重点是以淇河为依托,突出山岳生态和休闲度假旅游特色,形成以天然太极图、千鹤湖(盘石头水库)、金山寺、白龙庙等为支撑的生态旅游带。淇河开发要突出政府主导,加强生态保护。规划期内要着力整合淇河沿线旅游景区景点,构建旅游交通网络,使之连片开发,形成合力,把淇河开发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旅游休闲度假区。

——突出大佛鲜明特点,彰显东部古城大佛旅游区。浚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内大伾、浮丘两座名山遥遥相对,人文古迹缤纷错落。一直是我市及周边地区旅游的热点和中心之一, 每年农历正月、八月的古庙会规模大、人数多、辐射面广,被称为“华北第一古庙会”。开发的重点是以浚县历史文化为主线,充分发挥大伾山北魏大石佛在省内外的重要地位,形成以大伾山、浮丘山、古城街、子贡故里等为支撑的名城历史文化旅游带,使浚县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区域旅游经济重要增长点。

——整合商卫文化、女娲文化和兵学文化资源,提升西部名城名山旅游区。淇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曾为殷末四代帝都、卫国国都,其商卫文化和女娲文化底蕴丰厚,境内云梦山云蒸霞蔚,有我国“第一古军校”,鬼谷子思想在港澳台和东南亚影响广泛。开发的重点是以商卫文化为主线,形成以云梦山、古灵山、朝阳寺、摘心台等为支撑的商卫文化旅游区;突出兵学文化特色,把云梦山旅游区培育成为中国古代军事教育基地;突出女娲文化,打造女娲品牌,推出“女娲祭祀大典”,努力把“女娲祭祀大典”营造成为与陕西黄陵的拜“帝”、山东曲阜的祭“孔子”齐名的中国第三祭祀大典。

——整合优势资源,拓展中部滨淇山水旅游区。滨淇山水旅游区包括淇滨区及鹤壁新区两个邻河的行政区域,是淇河生态文化旅游带的重点开发与核心旅游区域。要强化旅游合作,完善旅游交通网络,使之连线成片,形成整体合力,力争成为以生态观光、休闲娱乐为主,旅游产品层次分明,旅游产业链条完整的旅游经济区域。

——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形成北部山岳文化旅游区。我市的北部属于旅游业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但旅游资源品质较高:五岩山是药王孙思邈的隐居地,中医药学文化底蕴深厚;后蜀村阿斗寨的民间传说流传甚广;石林会议遗址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决策地、出发地;宋代的古矿井和现代鹤煤集团的工业化生产相映成趣;黄庙沟是我市境内唯一一处原始次生林;以盘龙山为核心,以东齐地质公园、静居寺为补充的旅游产品群正在形成。规划期内要做好资源开发建设的详细规划,加大旅游招商力度,尽快形成以五岩山药学文化为主,以石林军事会议旧址、黄庙沟森林公园、盘龙山、阿斗寨为补充的山岳文化及特色观光旅游带,为我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通过“11245”体系空间总体布局,使我市的各类景区景点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良性互动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增强对外竞争的合力。在此基础上不断向周边延伸扩展,形成“游鹤壁,看豫北”的大旅游格局。

三、“十一五”期间应优先发展的重点

(一)旅游资源开发重点

1.总体开发思路:“十一五”期间应在巩固、充实大伾山、云梦山、五岩山、浮丘山、古灵山等成熟旅游景区的基础上,选择基础好、品质高、见效快的旅游资源,加快开发建设步伐;积极发展一批能满足多层次市场需求的度假区和设施,大力发展以休闲度假、城市观光、文化展览为重点的多种专项旅游产品,逐步形成中心辐射、区域联网、特色互补、层次配套的鹤壁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开发体系。

2.新区:应以城市观光、都市休闲为核心,充分发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地掷球之乡”等城市品牌,加快娱乐服务业建设,大力提升城市旅游的景观、文化及带动功能,使会展会议、滨水休闲、旅游接待和形象展示等旅游产品和设施快速建设成熟,成为全市旅游业发展的示范区、带动区、形象区以及核心区。适当超前于城市建设对城区水域周边的景观进行建设和规划;增添游客休憩设施;改善城区外观面貌和交通卫生状况;加强城市雕塑建设;加大主要街道的夜间亮化,形成璀璨淇河、不夜鹤壁的景观。

3.浚县:继续做好大伾山景区建设和浮丘山景区的深度开发,完成文庙、古县衙、城隍庙、古城墙、翰林院等古建筑的复建工作,提高“大伾、浮丘”两山和整个古城的绿化程度,彰显浚县古城风貌,以正月庙会、元君道教文化节为载体,全方位营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氛围。重点抓好“五个一”工程,即一个龙头(伾山石佛)、一个中心(浚县县城)、一个重点(古城复貌)、一条古道(仿古步行街)、一处山庄(大伾山庄),力争使浚县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旅游名县和旅游强县。

4.淇县:以建成集山水风光、休闲度假、历史文化、寻根祭祖于一体的旅游名县为目标,充分利用朝歌古城丰厚的历史积淀和山水风光资源,重点搞好云梦山、古灵山、朝阳寺、淇园、商卫古都、淇河风光、观光农业等七大旅游景区规划建设,整合一线(殷商文化旅游线)二带(沿太行山旅游观光带和沿淇河旅游观光带)三区(云梦山旅游区、古灵山旅游区、朝阳寺旅游区)资源,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智圣鬼谷子隐居处--中华第一古军校”、“殷纣故都--朝歌”、“人类始祖女娲补天处--古灵山”三块金字招牌,使殷商文化更具说服力,鬼谷文化更具穿透力,女娲文化更具影响力,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旅游产业格局,努力培育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较大影响力的旅游品牌。

5.淇滨区:淇滨区是我市发展以淇河为核心的生态休闲旅游的重点区域。规划期内一是在市淇河生态保护与开发指挥部办公室的统一指导下,按照《鹤壁市淇河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鹤壁市淇河生态保护管理办法》,在充分挖掘和掌握地域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注入更多的时代元素,建设以文化为依托、以生态为基础、以休闲度假为主要产品的都市休憩旅游精品带。当前要大力进行生态建设,形成优美的自然环境。二是对天然太极图、金山寺等取得河南省旅游景区经营资格的景区,不断完善旅游接待功能,努力提高景区品位。三是依托白龙庙、罗贯中隐居地、七里沟等旅游资源,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成景区并具备接团能力。经过2-3年的建设,使淇河生态旅游带初步形成,成为我市生态休闲旅游的主体。

6.山城区:山城区居民较多,商业服务设施较完善,可利用良好的商业氛围,积极进行地方特色饮食开发。山城区拥有我市最重要的红色旅游点——石林军事会议旧址,是山城区独有的特色旅游资源,在全市整个旅游开发中地位特殊。要抓住石林军事会议旧址被列入《河南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的良好契机,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搞好项目规划,加快开发建设步伐,与“华北第一柏”共同形成红色旅游产品,组合推出。

7.鹤山区:鹤山区旅游资源丰富、品类多样,具有良好的旅游发展前景,具备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并存的局面。规划期内一是要继续强化五岩山景区设施建设,围绕药王孙思邈,深挖药学文化内涵,营造药学文化氛围,把五岩山开发成以国药养生、康体保健为主题,集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景区。二是逐步完成对阿斗寨以及以盘龙山为核心,以周边东齐地质公园、静居寺等为补充的景点群的规划建设,通过专家论证和研讨,完成从单纯的文物保护单位向文化旅游景点的转型。三是搞好旅游交通网络建设,将五岩山、黄庙沟森林公园、盘龙山、阿斗寨等旅游资源与淇河旅游资源进行对接,融入全市整体旅游线路。四是与鹤煤集团联合开发古今采煤工业观光游,进一步丰富游览内容。

(二)行业发展重点

1.总体发展思路:坚持旅游业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旅游基础设施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培育旅游市场体系,扩大产业规模,确保“六大要素”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产业化水平。

2.旅游餐饮业:一是加强旅游餐饮业的行业管理,积极开展社会餐馆星级评定工作,建立旅游餐饮服务标准体系,强化服务规范。二是充分利用地方土特产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新菜系,抓好特色菜肴和传统名点发掘创新工作,不断增加花色品种。三是鼓励发展以地方传统民间小吃、民营餐馆为依托的地方特色美食街,丰富“食文化”内涵。四是积极引导旅游餐饮业努力适应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消费层次旅游者的需求,建设以中餐为主西餐为辅、主餐快餐小吃并举、高中低档门类齐全、兼顾不同民族特殊风俗习惯的旅游餐饮网络。

3.旅游住宿接待设施:规划期内旅游宾馆(饭店)建设的基本方针是:市场引导,政策调控,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旅游宾馆(饭店)建设应与旅游客源的增长同步。要加强旅游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职能,在宾馆(饭店)建设规模和标准上,合理控制高中档(三、四、五星级),适度鼓励低档(一、二星级)。在宾馆(饭店)功能建设上,重点增加会议、展览、商务、度假等设施,大力发展特色饭店,适度发展民营与家庭旅馆,以适应现代旅游者兴趣广泛和多样性的需求,满足节假日高峰期的接待需求。加强宾馆(饭店)业的管理,扩大星级饭店覆盖面,努力在规划期内使全市达到一定规模的宾馆(饭店)的星级评定率达到80%,促进宾馆(饭店)业整体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4.旅游交通:旅游交通是旅游基础设施的“重中之重”,是旅游业更大发展的必要前提。规划期内一是结合我市公路建设把旅游景区景点连接起来,提高景区间连接道路的质量,增辟部分景区间交通线路,形成鹤壁旅游交通环线,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二是完善我市旅游交通标志体系,在通往景区景点道路上设置旅游交通标志,方便广大游客自助游。三是大力发展旅游客运,建立旅游专业车队,增辟景区公共交通专线。四是强化旅游交通的行业管理和安全防范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5.旅行社业:规划期内的发展思路是:控制总量,提高质量,鼓励联合,适度兼并,促进旅行社行业规范化、集团化、网络化建设,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一是加强行业管理,加大打击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法活动,维护公平公正的竞争秩序。二是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开展有序的市场竞争。要发挥旅行社行业协会的协调自律作用,制订行业自律规范,协调内外关系,提高服务质量,避免恶性竞争。三是加快旅行社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积极创造条件吸引省内外强社来鹤壁设立分社,提高旅行社的经营管理水平。四是大力鼓励开展地接业务。各旅行社要形成合力,联合促销,共塑鹤壁旅游形象。

6.旅游购物:规划期内以整体营造鹤壁旅游大环境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商业注入旅游要素,在全市范围内扶植特色旅游商品,最终形成完善的旅游商品购物体系。一是引导县(区)、景区结合实际大力开发融艺术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商品,旅游商品要系列化,大小、颜色、式样、质地等方面要多样化。二是开展鹤壁旅游特色商品评定工作,促进旅游特色商品规范发展。三是在市区、县城和景区景点兴建旅游特色商品购物一条街或旅游购物中心。购物中心不但要有鹤壁的旅游商品,也应吸引全省及周边省市有特色的旅游商品进入,建立健全高效的旅游特色商品批发零售体系。四是旅游商品购物要进入旅游线路,使旅游商品业在旅游产业发展中成为增长型、特色型、优势型产业。

7.旅游文化娱乐业:一是深入挖掘淇河文化、商卫文化、兵学文化、民俗文化等内涵,积极发展具有鹤壁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活动。依托名人名艺,整合演艺力量和资源,开发满足游客需求的文化娱乐项目。各县(区)也要精心组织一批反映当地特色文化的旅游娱乐活动。二是各星级饭店和旅游景区要因地制宜提供旅游娱乐服务,逐步形成中心城区和旅游景区相结合,各种规模和各种特色相配套的比较合理的娱乐活动体系。三是对经营性娱乐场所实行综合治理,确保经营规范有序,内容健康向上。四是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节庆活动,积极承办省内外文化会展,充分利用现有的场馆,举办美术、书法、摄影、园林艺术、雕塑、旅游工艺纪念品展等活动,不断扩大鹤壁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8.旅游综合服务:旅游活动的顺利运行有赖于旅游产业内部各要素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也有赖于高质量的服务。优化综合服务体系,提高旅游生产力的组织水平,不但是提高旅游业经济效益的需要,也是提高服务水准和服务质量的需要。新区已成立集旅行社线路销售、旅游信息咨询、交通集散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旅游、工商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管理,为旅游者特别是为广大散客提供规范完善的综合服务。各县(区)视条件许可,也应规划建立相应的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三)旅游客源市场开拓重点

1.旅游市场总体定位:近期,河南省内以周边城市为主,包括郑州、安阳、濮阳、焦作、新乡等市及其辖区,重点突破郑州市的游客市场;国内客源市场,逐步完成对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城市群的客源市场开发。中远期,我市旅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国内市场大力开发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客源市场,同时积极开发境外市场,着力开拓港、澳、台和日本、韩国、欧美市场。

2.国内市场开拓重点

(1)一级目标市场:

以我市为中心的豫北地区,包括郑州、安阳、濮阳、新乡等市及其辖区。

邻省城市邯郸、邢台、菏泽、聊城、长治、泰安。

北京市作为近中期着力打造的一级目标市场。

(2)二级目标市场:

以北京为代表的环渤海经济发达地区。

以上海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以广州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区。

天津、石家庄、太原、济南、西安等大城市的居民。

(3)机会客源市场:

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及国内其它地区。

3.海外市场开拓重点

以港、澳、台和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西欧、北美为重点目标市场。

韩国航空直线距我市1000多公里,是最有希望的国外市场。天然太极图与韩国国旗图形的暗合以及箕子在韩国历史文化上的特殊地位,对韩国旅游市场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四、主要政策措施 

(一)实施“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战略。一是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把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重点项目和资金上给予政策倾斜。政府各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对旅游业给予大力支持,共同培育支柱产业。二是各级政府要建立定期议事协调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督办问责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三是做好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管理工作,在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上做到先规划后开发,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保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二)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企业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进旅游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由旅游、规划、宗教、林业、文化、建设、水利、环保、交通等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分工合作的管理体制。在法律和政策许可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旅游景区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逐步确立企业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使景区真正走向市场。通过改革,使政府管理部门成为旅游市场规划的制定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市场开发的促进者、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者;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和独立法人,真正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机制。 

(三)坚持社会化、市场化筹资路子,实行多元投资。推进旅游企业运营机制创新,进一步加大产权改革力度,推动国有资本从旅游企业逐步退出。除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领域外,鼓励民营经济和社会资本参与旅游景区开发,进入旅游要素产业和相关产业。进一步加大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力度,策划论证一批旅游产业项目,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大型旅游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通过兼并、参股、收购、特许经营、租赁承包、建设—经营—转让等多种合资合作方式参与旅游开发经营。

(四)继续加强宣传促销,塑造鹤壁旅游的整体形象。一是建立旅游宣传工作的联动机制。要加强对旅游宣传促销工作的领导,协调外宣、外事、招商等部门和旅游企业,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工作,塑造统一的对外形象。二是整合全市旅游形象。突出主打产品,精心策划包装,努力打造“钻石般晶莹、火焰般活力、田园般美丽”的城市名片和“仙山诗水、传奇鹤壁”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品牌。三是不断创新宣传促销方式和手段。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借助各种传媒,采取多种形式,大手笔、多层面、有针对地开展对外宣传促销工作,不断提升统一的旅游形象。

(五)大力推进区域旅游合作。与沿黄旅游联盟、中原旅游协作区等建立营销战略合作联盟,通过发展横向联合、区域协作,形成资源互补、区域联动优势。相关部门要在交通网络、市场营销、整体推介、景区合作等方面与外地进行广泛合作,使鹤壁在旅游大市场的竞争中发挥区位、资源优势。

(六)加强旅游行业管理。旅游行业管理要坚持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原则,重在规范,重在服务,依法兴旅,管而不死。以规范各类旅游经营单位和个人的经营和服务行为、保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为重点,严厉打击无证经营、强买强卖、价格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旅游市场正常竞争秩序。健全旅游投诉机制,完善处理程序,提高处理效率。贯彻旅游行业标准,广泛推行多元化、个性化服务,不断提高全市旅游企业的服务水平。尽快设立旅游监察大队、质监所、导游培训管理中心等旅游二级机构,加快成立市旅游协会和各专业分会,加大市场监督力度,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切实推进旅游企业诚信建设,建立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等级评定、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努力构建旅游信用体系,强力打造鹤壁旅游优质服务品牌。切实做好旅游安全工作,完善旅游安全预报、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增强处置各类应急突发事件能力。 

(七)加强人才培训,建立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有计划地将旅游管理部门的人员以及星级饭店、旅行社和景区部门经理以上管理人员送到外地培训、深造;积极筹建鹤壁市旅游培训中心,建立我市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对从业人员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实行持资格证书上岗制度,改革用人制度,引进高层管理人员,全面提高行业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服务技能。

                  鹤壁

 

       发布时间: 2003-11-21  来源:http://www.ha.xinhuanet.com/zfwq/2003-11/21/content_1231536.htm 

    历史概况

    鹤壁市历史悠久。夏朝属冀州,盘庚迁殷后划为商朝畿辅,春秋战国时先后属晋、赵、魏诸国,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属新设置的汤阴县,解放前是太行山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1957年建鹤壁市,1960年辖汤阴县,1986年至今辖浚县、淇县。

    淇县,古称朝歌,为商后期帝都。东汉末年,博陵张牛角、常山诸飞燕与朝歌农民起义军首领于毒在黑山(市南)会合,聚众百万,号称黑山军,纵横河北、河南清嘉庆十八年,天理教在滑浚起义,聚众千余,与官军对抗。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地下交通线,先后护送2000余名中共高级军政人员安全过境;1947年6月21日邓小平在石林召开高级军事干部会议,6月23日,刘邓率部离鹤奔袭鲁西南,实施战略大转移。

    殷商时期,纣王暴政,比干谏言,遭剖腹挖心之祸,世称忠相,淇县城关遗有摘心台。古代军事家王诩(鬼谷子)隐居淇县云蒙山讲学,收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等人为徒,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古代军校。黎(浚县)人端木子贡擅于经商,家累千金”,资助孔子周游各国,唐代医药家孙思邈隐居五岩山(市西)行医采药,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明代文学家罗贯中晚年隐居许家沟,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全传》的创作

  自然地理

    鹤壁市位于豫北西部太行山东麓和华北平原交接处,介于东经113°59~114°45、北纬35°26~36°02之间,东西北与安阳市毗邻,南与新乡市接壤。全境东西长69公里,南北宽67公里,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3%。其中市区面积为51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3.5%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拨高度在53米至1019米之间,地貌由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和泊洼地四个基本类型组成。其中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15.2%,丘陵岗地占29.6%,平原占52.8%,泊洼地占2.4%。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截止1997年底,全市有2个县(浚县、淇县)、3个区(山城区、鹤山区、郊区),共25个乡(镇)。

  人口情况

    1997年底,鹤壁市人口总数达134.1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5%。其中,非农业人口为37.5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的28%;农业人口96.62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72%;男性:69.0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51.5%;女性65.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8.5%;人口出生率为13.44,人口死亡率为5.5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 87

    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境内居住着汉、回、满蒙古、壮、藏、苗、彝、布依、朝鲜、侗、白、土家、哈尼等30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8%,回族占0.1%,其他少数民族占0.1%。

  国民经济概况

    199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十五大精神,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扬团结求实 、艰苦创业 、实干争先的鹤壁精神,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物价涨势明显回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继续改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1997年,鹤壁市国内生产总值达69.96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35亿元,增长8.4%;第二产业增加值35.13亿 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18.48亿元,增长12.4%地方财政收入2.56亿元, 比上年增长19.9%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5%,商品零售价格指数99.2

    根据《鹤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与2010年长远规划》,鹤壁市"九五"计划是: 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将达13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27%人均达到9200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5000元.按1995年价格计算,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

    鹤壁市2010年远景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310亿元,平均每年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9000元,按1995年价格计算,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

    土地资源

    鹤壁市土地资源复杂多样,既有耕地、荒草地,也有沙土地、裸土地、裸岩地。全市土地面积218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331平方公里、 丘岭646平方公里、平原1153平方公里、泊洼地52平方公里,分别占土地面积的15.2%、29.6%、52.8%和2.4%。

    据1997年最新统计,鹤壁市1997年末实有耕地面积994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46%。当年增加耕地面积0.2平方公里,当年减少耕地面积3.8平方公里,其中:国家基建占地1平方公里;人均耕地1.11亩。

    园地:1997年全市园地面积255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11.7%,其中果园116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5.3%。在果园面积中,苹果园面积103平方公里,枣园面积5.34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

    鹤壁辖区内有30余种矿产,且资源比较丰富。 现已探明的矿产有12种。其中:煤储藏量为12.98亿吨;水泥灰岩储藏量为1.25亿吨;水泥粘土,储藏量为1.81亿吨;玄武岩储藏量为527万吨;白云岩储藏量为3268万吨;化工灰岩储藏量为754万吨;重碳酸钙镁型矿泉水开采量为1.35万立方米/天。有开发前景的矿产主要有:瓦斯、硫铁矿、耐火粘土、装饰石材、麦饭石、石膏、火山凝灰岩、型砂、膨润土、重晶石、钾长石、淡水灰岩等。

    水利资源

    鹤壁市常年性河流有卫河、淇河和共产主义渠,这三条河均属海河水系。另有中 、小型水库20座,总库容2255万立方米。全市水资源总量为5.5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88亿立方米,地下水2.62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量4.42亿立方米,目前已利用7&, , lt;, ,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亿立方米。全市水力资源可装机5000千瓦,目前已装机3840千瓦,年发电量550万千瓦小时。

    旅游资源

    鹤壁市境内名胜古迹荟萃,自然风光旖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主要风景区有:淇河自然风景区,她素有北国漓江之称,自然景观独具特色,沿河景观有鸡冠雄姿、双塔寺玄天洞、白龙庙罗贯中晚年隐居处、青岩绝石窟(千沸洞)等;浚县大坯山风景名胜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景区道观佛寺密布,主要景观有天宁寺、八丈佛爷七丈楼(它是我国最早,也是北方最大的大佛)、碧霞宫、千佛寺、吕祖祠、天齐庙、禹王庙、中华神话大世界和众多的摩岩石刻等;云蒙山中国第一古军校,素有云蒙仙境之称。1997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70余万人次,其中国外游客876余人。

    工业情况

&nbs, , p;   工业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全市工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三改一管基本思想,认真学习邯钢经验,积极发展支柱产业,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工业生产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势头。

    1997年,全市共有工业企业单位(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764个,职工人数12.0万人,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29个。完成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格)16.4亿元,下降61.7%,完成工业增加值(当年价格)2750亿元。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产值25.70亿元,增长4.3%;完成增加值7.1亿元。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工业完成产值36.90亿元;集体工业完成产值2380亿元,其中乡办工业完成产值15.50亿元。

    国有工业企业销售收入31.40亿元,实现利税2.9亿元。盈利企业利润总额1.37亿元;亏损企业51个,亏损总额1.35亿元。

    我市的工业主要包括煤炭、纺织、制造业等行业,其中煤炭、纺织等行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主要产品有原煤纱等。我市的大型企业有鹤壁矿务局、鹤壁火力发电厂、鹤壁无线电二厂和鹤壁华中器材厂、汽车电器厂五家。

    农业基本情况

    鹤壁市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是小麦、玉米、棉花和油料。1997年,农业生产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获得较好收成。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5.5千公顷,总产量77.09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小麦播种面积82.20千公顷,总产量48.13万吨;玉米播种面积55.86千公顷,总产量26.95万吨全市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7.66千公顷。其中,棉花播种面积 4.26千公顷,总产量2388吨;油料播种面积13.40千公顷,总产量3.44万吨。

    199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08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农业15.23亿元,林业0.46亿元,牧业11.28亿元,渔业0.11亿元。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6.35亿元,同比增长8.%

    1997年,全市当年造林面积0.47千公顷。

    截止到1997年底,全市主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有10个,主要包括高科技示范区、城郊型示范区、特色型示范区。浚县是我市粮食基地县、产粮大县、种籽示范县和优质小麦种籽基地县,淇县是我市商品粮、产粮大县。

    1997年,全市乡镇企业1166个,从业人员5.33万人,总产值25.69亿元,利税总额3万元。

    1997年,全市共有贫困乡1个,37个贫困村,贫困户数5283个,贫困人口3.2万人,主要分布在山区,贫困村大多数人畜吃水严重困难。

    1997年,全市遭受风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受灾面积118.0千公顷,成灾面积84.25千公顷,损失4.51亿元。

  交通情况

    鹤壁交通便利,京广铁路、107国道纵贯南北。京广铁路在鹤壁境内长度为50公里,京深高速公路在鹤壁境内长度为37公里,地方铁路鹤浚铁路即将接轨通车。1997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187.0公里,其中国道33.5公里,省道87.3公里,县乡道1066.2公里,在公路中油路达1164公里,占公路里程的98.1%晴雨通车里程1176.2公里,桥梁121座,县县通油路,乡乡晴雨通车,872个行政村通汽车。全市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447万吨,货物周转量3.08亿吨公里;完成公路客运量1047万人次,旅客周转量5.72亿人公里。

  通信情况

    1997年底,鹤壁市有邮电局(所)100个,通信能力覆盖全市。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555万元比上年增长35.3%。1997年底,全市市话交换机总容量7.55万门,全市共有长途电路2282路,电报电路12路,已实现国内和国际长途直拨。

    1997年全市电话机装机总数为5.92万部,每百人拥有4.4部;邮政函件360万件,报刊期发数3060万份。

  教育

    鹤壁市科教兴鹤战略取得了新的成就。1997年底,全市有各类学校557所,在校学生34.91万人,其中普通中小学校505所,教职工1.21万人,在校生24.37万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14所,在校生1.0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专任教师30人,在校生108人。幼儿园628所,成人学校35所,专任教师358人,在校生3.39万人。1997年,鹤壁市适龄儿童入学17.25万人,入学率99.2%。农村民办教师3100人。

    科技

    鹤壁科技文化悠久,古代曾有过辉煌的成就,冶铁、采煤 、陶瓷是我市科学史上的三颗璀璨的明珠 。到1997年底 ,全市独立的科研机构4所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已由建市时的233人增加到2.50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934人,占15.7%;农业技术人员359人,占1.4%;卫生技术人员3016人,占12.1%;教学人员1.07万人,占42.8%。

    1997年,全市组织实施了60项科技计划项目,有45项投入批量生产或试生产,提高了科技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的贡献份额。

    文化

    1997年底,全市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6个,演出场次1693场,剧院2个,电影院、开放俱乐部12个,城乡电影队359个,放影26425场,图书馆3个,总藏书26.17万册,群艺馆、文化馆6个,藏书0.85万册,举办活动72次;档案馆5个;博物馆2个,藏品6.13万件;文物管理机构3个,藏品1.6万件,广播电台、中波台及转播台3座,电视台、电视发射台及转播台9座。

    卫生

    1997年底,鹤壁市有卫生机构76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4767人,病床3453张。其中医院19个医院床位2572张,全市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55人,拥有病床2.7张。近年来各级卫生机构自筹资金购置先进医疗设备,大大提高医疗诊断符合率,目前全市拥有大型X光机、彩色B超、CT、血气分析仪、心电监护、自动呼吸机、脑地形图等一批先进医疗设备,成功地开展心脏外科直视术、断肢再植术、角膜移植术、大面积烧伤治疗及急救医疗技术,标志着本市医疗水平发展到新的高度。

    体育

    体育事业迈上新台阶。截止1997年底,全市有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各1所,体育场、乒乓球训练房、综合训练房、 简易射击场、 地掷球训练中心各1个。1997年,鹤壁运动员在省级以上重大比赛中共获2枚金牌、6枚银牌、7枚铜牌。具有鹤壁特色的地掷球项目成绩喜人,多次在国内及国际获奖,为国家争得了荣誉,鹤壁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地掷球之乡。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有90%以上的在校学生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全民健身计划在各地普遍实施,全民身体素质普遍提高。

    财政金融

    1997年,全市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收入总额达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工商税收1.44亿元,增长23.1%;财政支出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基建支出0.23亿元,行政管理费支出0.58亿元,分别占总支出的5.2%、13.2%。

    199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15.60亿元比上年下降4%。其中: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6.80亿元,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3.90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9.5%和增长4.3%,城乡个人投资2.40亿元。

    截止1997年底,全市共有工商银行93个,职工721人,建设银行74个,职工人数1028人;农业银行73个,职工人数471人;中国银行23个,职工人数321人。

    金融机构共吸收各项存款55.11亿元,同比增加9.0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41.74亿元,同比增加7.55亿元;发放各项贷款62.52亿元,同比增加13 亿元。

    国家银行现金收入99.32亿元,增长10.98%,其中商品销售收入16.21亿元,增长5.06%;银行现金支出112.9亿元,增长16.6%,其中工资性支出7.47亿元,农副产品采购支出8.07亿元,乡镇企事业支出2.4亿元,分别增长-15%、48.%和49%。全年全市货币净投放14亿元,年末货币流通总量21.15亿元。

    全市保险业务总收入6701万元,保险业务总支出3423万元。

    国内贸易

    鹤壁市服务设施近年有较大发展。截止1997年底全市拥有200个床位以上的宾馆、招待所9个,大部分进行了改建装修,增加了暖气设备,提高了档次。居民服务业设施也有较大改观,全市有特级理发店2个,新建了东风浴池,改善了服务条件,摄影业全市有4家较大的门店,拥有彩扩设备4台。

    199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1亿元,同比增长1.4%。按销售地区分:市级9.12亿元,县级4.78亿元;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6.31亿元,饮食业1.78亿元,制造业4.58亿元,其他3.84亿元,其中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3.54亿元;按经济类型分:国有4.61亿元、集体3.19亿元、个体3.72亿元。

    全年商品购进总额 15.98亿元,年末商品库存4.24亿元;大中型商场有鹤壁百货大楼、鹤壁土产日杂总公司等38个。

    国际贸易

    1997年,全市出口商品供货总值达7.84亿元其中工业品7.83亿元,占出口商品总值的99.9%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出口创汇能力有所增强,经营的出口商品包括13大类60多个品种,收购额上千万元的大宗商品有五类:服装类、粮油食品类、土产类、煤炭类、纺织品类。出口商品基地建设得到发展,已建成万头猪场16个,出口服装专业生产车间5个,轻纺产品、畜牧产品已成为本市出口创汇的拳头商品。全市出口总值6714万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总值2298万美元,增长78.7%。

    利用外资继续巩固。1997年全市新签三资企业协议合同7个,新签协议金额36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791万美元。三资企业发展较快,投资领域逐步拓宽,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有所改善,能源、交通、轻工业等方面投资有所增大。

    地区开放

    淇滨经济开发区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整体安排,淇滨开发区坚持以项目带开发,以开发促发展,全力以赴加快建设步伐,力争早日出成果,尽快成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基本完成,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开发区建设又有新的进展。区内新修道路2400米,邮件处理中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集中供热二站主体建设全部完成,鹤壁火车站新站房投入运行,一些机关办公用房和住宅建设加快了进度,开发区的建设热潮正式形成。

    三资企业

    实际利用外资快速增长,三资企业逐年增加, 1997年底,全市有三资企业85家,其中:外商独资2家,中外合资81家,中外合作企业2家;外商投资企业主要涉及化工、食品、纺织等,三资企业(工业企业)产值7.13亿元。

    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1997年底, 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为34.5万立方米/日, 自来水年供水总量 5639万立方米,非农业人口26.94万人。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51.87升,生活用水量1826万立方米,用水普及率92.95%。用电量88201万千瓦时, 其中工业用电74712万千瓦时,居民生活用电3036万千瓦时。天然气供气量564万立方米,液化气供气量1050吨,用气普及率32.6%。城市拥有公共汽车241辆,出租车554辆,城市铺装道路长度144公里,道路面积157.81万平方米。园林绿地面积456公顷,公共绿地面积56公顷,公园2个,面积49.2公顷,绿化覆盖面积843公顷,环境保护加快发展,清运垃圾14.9万吨,每万人拥有公厕1.8座。

  农村建设

    截止到1997年底,全市农村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21.99万千瓦时,农用拖拉机5.99万台,拖拉机机引农具8.24万部,联合收割机428台,农用载重汽车1274辆。机耕面积82.7千公顷,机播面积81.40千公顷,机收面积71.05千公顷。化肥施用量21.89万吨(实物量),农村用电量1.71亿千瓦小时。

    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3.99千公顷。其中机电灌面积83.15千公顷,机电井数20276眼。水库20座,其中:中型1座,小型19座。

    1997年全市农村拥有农业技术推广站25个,全市牲畜配种站、畜牧兽医站24个,规模较大的种子公司5个,国营原种场1个。

  人民生活

    1997年,全市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农民消费水平人均1344元,非农业居民消费水平3334.71元;年末城镇人均居住面积10.52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22.2平方米。每百户拥有自行车:城市132.5辆,农村34辆。城镇就业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为97%和3%。

    1997,全市每百户拥有彩电:城市105台,农村26台;每百户拥有黑白电视机:农村67台;每百户拥有收录机:城市69台,农村7台。每百人拥有医生0. 1人,每万人拥有医院病床19张。

    另请参阅淇河文化、鹤壁概况请点击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