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淇河文化研究第二卷(2007)

 

端木氏子贡故里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

作者:端木繁君

     一、端木姓氏的来源:
端木氏源出黄帝,以父名为姓。据《史记》载:黄帝生二子,长子少昊,次子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二子,长子重黎,次子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六子,少子季连。地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之后其世系失记。至20余世有鬻熊,仕于周,为文王、武王之师。据《端木氏家谱》、《祖德性谱》载:鬻熊生二子,长子熊丽,次子端木。端木生典,典以父名为姓,名端木典,这是端木得姓之始祖。其后几世断纪。西周末,有端木典后裔端木舒,仍仕于周,随平王东迁。端木舒生子彻,端木彻生子缄,端木缄生子容,端木容生子宿,端木宿生子广单。端木广单被卫献公聘为客卿。自此,端木氏迁居卫国,端木广单生子伾。端木伾生子巨。端木巨仕卫灵公,“匡君泽民,称卫之贤大夫”。端木巨娶妻蘧氏。蘧氏“天性贤良,仁慈端庄……怀孕十月,梦神赐以宝玉”遂诞子,因名端木赐。赐字子贡,春秋卫(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人,生于周景王二十五年(前520年),卒于周贞定王十三年(前456年),享年64岁。子贡系孔子杰出弟子,受到历代帝王祭祀和封爵。唐代开元间封为十哲之一,后追封为黎侯(商代浚县谓黎阳),宋代加封为黎阳公、黎公。明人改封先贤端木子。清代,封子贡后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子贡先世多单传,且居聚地不详。唯子贡有据可考,葬于祖籍今浚县大伾山南。其后有系统族谱,繁衍、迁徒昭然有序。故可说,端木氏源远流长,但寻根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

      二、迁徙分布
端木氏源起至今已达三千余年历史。端木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经历了风风雨雨,由于战乱、灾祸、就业等多种原因,在繁衍中不断搬迁,现先贤端木子贡后裔分布世界各地。秦代,子贡9代孙端木肇为避秦始皇焚书坑儒之祸,曾去端姓木,隐居于鲁国。西汉初木肇之子木庚又复姓端木,迁归原籍。东汉初年,子贡16代孙端木伟之次子端木轩迁居大梁(今河南省开封)。三国时,子贡23代孙端木发之次子端木仁迁居延津。东晋时,子贡26代孙端木中,见祖坟荒芜,率族人封墓筑垣,栽树立碑,碑题:“周端木子贡之墓”,并重修家谱。这是端木氏宗族活动的最早记载。北周时,子贡31代孙端木昂之次子端木如竹迁居青州(今山东省历城)。唐开元年间,子贡38代孙端木讷,官中书舍人,紫微郎。子贡被追封为黎侯后,端木讷为之修祠封墓。唐末,子贡43代孙端木裕之少子端木纯迁居归德(今河南省商丘)。北宋末年,金兵压境,宋廷南渡,子贡50代孙端木高之次子端木曾迁居江南太平府当涂县(今安微省当涂县),此支以后又多次迁徒、流布,散居今江苏、安徽、渐江等地,有仍姓端木者,有省木姓端者。元朝文宗时,子贡57代孙端木存德任河南开封尉氏县儒学教谕,其子端木郎因而留居尉氏。自此,端木氏大宗离开浚地。明初,子贡59代孙端木歆之次子端木堦迁居山东郓城。子贡60代大宗嫡裔长坦、次堦,堦公之子成,成公之子巖。巖公生子五,长福祥、次荣、三泰、四庆、五信。元末之乱,子贡60代孙端木堦之子端木成由浚县携眷及宗谱迁居山东郓城县城南汉石桥。迄明之世,朱棣(燕王)与惠帝允炆争位,兴兵攻破南京,残杀无辜。朱棣登位为成祖,国号永乐,欲迁北京建都,威命累官学士方孝儒写诏布告天下。方孝儒威武不屈,抗旨不写,破口辱骂,残遭杀害,祸及十族。时汉石桥子贡63代孙端木泰官拜明室镇殿将军,与方孝儒八拜为交,为避十族之诛祸及端木氏,泰兄弟五人议决各逃生路,皆背井离乡各奔其程。端木泰孤奔南乐县端庄隐居,其弟端木庆北迁东昌府端庄(今聊城西王乡端庄),永乐二年,其兄端木荣避难西迁赵王河畔定居,隐易林姓,为林家集,今简化为林集,该支隐易林姓达290余年,至清代康熙38年恢复端木姓,播迁在今山东省聊城、鄄城、河南省南乐等地。后又迁居今江苏省桐山、黑龙江省河港市等地数支。明万历年间,因天灾人祸,子贡65代孙端木正避难寄居济宁州(今山东省济宁市)。清康熙年间,子贡70代孙端木谦归居浚县,以守祖墓;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南巡返京,端木谦有幸迎驾觐见,受封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帝西巡回京,经浚县,赐端木谦“贤哲遗庥”匾额;其后代以长门长子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民国初年改为奉祀员。1952年,子贡79代大宗嫡裔端木宪楷与其长子庆骐迁居滑县道口镇。1971年,子贡81代大宗嫡裔繁君迁居鹤壁市工作。至今子贡大宗嫡裔已传至82代祥波。小宗繁衍快者已传至90代。

由于历史上的不断播迁,先贤子贡的后裔现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包括历史避难改为端姓、木姓、沐姓、贡姓、及一小部分山东林姓的端木氏)。其后裔聚居集中者形成长江以南与长江以北两大部份。长江以北的子贡后裔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东、北部和山东省中西部,如开封、商丘、浚县、鹤壁、南乐、洛阳、郓城、鄄城、聊城、济宁、曲阜等地。因其地近孔子、子贡故里,族人深为先贤子贡骄傲,有很强的宗族观念和寻根意识,宗族活动较多,有修家庙、续家谱传统。清乾隆帝后,端木氏以御赐孔子后裔五言字辈诗行辈命名,至今族辈昭然有序。今存有自子贡至今90代世系家谱。长江以南子贡后裔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及浙江、广东等地。  

    三、历史名人
端木氏虽不为大族,但其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贡献和影响却不容忽视。历代名人如星在天,熠熠生辉。

春秋端木子贡,孔门弟子佼佼者,孔子喻以“瑚琏之器”。子贡善于洞察时势,利口巧辞,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曾游说齐、吴、越、晋,使四国交兵而解鲁国之围。《史记》称:“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 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子贡又善于经商,“意测屡中”,家累万金,富可敌国,结驷连骑,聘享诸侯,与国君分庭抗礼。子贡与孔子感情最深,既是孔子周游列国经济上的支持者,又是孔子思想最重要的传播者。孔子死后,众弟子皆守墓三年而去,独有子贡守墓六载。今山东曲阜孔林有子贡庐墓遗迹。

战国端木叔,子贡之孙。继承祖业,好善乐施,将万金家资散给宗族国人。以至“病无药石之储,死无槥葬之需”。魏国名士段干木誉其为“达人也”。

三国端木庠,字文序,才学高深,为世大儒,文学成就与孔融齐名,魏文帝屡召不就。
元代端木本,当涂县人,至元年间进士,初官礼部主事,后迁吏部郎中。

明代端木泰,元末武举,明初入军,由守府升副将,后官镇殿将军,建文四年(1402年)守济南,御燕王,兵败,隐匿姓名没于天雄。

清端木国瑚,青田人,嘉庆年间举人,以文学见称,官内阁中书。治以通文,尤精于《易》著有《周易指》、《太鹤山人诗文集》。其子百禄,幼承家学,治《易》工诗,尤嗜金石文字,著《石门山房诗钞》。端木采,江宁人,同治年间以优贡官知县,后升至侍读,。工书善文,著有《名文勖行录》、《赋源》、《楚辞启蒙》、《诗文集》、《碧瀣词笔记》。

民国端木璜生,字渔滨,安徽当涂人。清末任南洋第九镇管带、统带。辛亥起义以光复镇江功升任第一军参谋长兼第一族族长,补授陆军少将,讨袁失败流亡海上,后任广东大元帅府参议及建国第一军总参谋长兼第二师师长。其子端木恺,上海复旦大学文学士,东吴大学法学士,纽约大学法学博,历任国民政府安徽省政府民政厅长、国家总动员会议副秘书长、立法院委员、司法院秘书长、行政院秘书长等职,1949年被任为行政院院长,谦辞未就。随蒋迁台后,从事律师业务,蒋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1969年起任东吴大学校长达14年,我我有建树。为我国法学权威之一。

现当代名人有端木梦锡,又名九龄,河南乐县人,中国著名国画家,现为文化部国画创作组成员。京华美术学校毕业后受聘武汉大学、南虹艺专等学校,从事教育画业和美术创作。发画梅花、棕榈、蜀葵著称,尤长画梅,有“丹青梅花王”之称,出版有《端木梦锡专集》画册,其作品《红梅》、《蜀葵》等先后见展于苏联、新加坡、日本等国,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唐梅吐艳图》是其代表作之一。端木祥卿,化名林超,山东郓城县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郓城县财政科长,鲁西军区第二军分区后勤处教导员、总支书记,第八军分区北六团后勤主任等职。新中国建立后,历任贵阳市中级法院院长、贵州省高级厅长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后历任云南省燃化局革委会第一副主任、交通厅厅长兼党委书记、基本建设委员会党组书记、云南省副省长、省顾问委员会常委。

端木恺:字铸秋(1903-1987),安徽省当涂人。复旦大学文学士、东吴大学法学士、纽约大学法学博士,为中国有名法学专家,从事律师业务多年,在国际间颇享盛名。投身国民党军政界,历任军官团政治教官,安徽教育厅秘书、科长,安徽大学法学院长,农矿部秘书、专门委员,中央大学教授,行政院政务处参事,安徽省民政厅长,行政院会计长、国家总动员会议副秘书长、代秘书长、粮食部政务次长。立法委员(后弃职)、司法院秘书长。1949年任孙科内阁秘书长。去台后,任“总统府”国策顾问。1962年卸去公职,专执业务。1962至1963年度任台湾斐陶斐荣誉学会会长。东吴海内外校友倡议在台复校,他参与最力,先后担任同学会会长、董事会董事、代理董事长。1969年任东吴大学校长。历十四年,致力建立完整大学规模。1979年受聘为“光复会”副主任委员,团结自强协会理事长。1983年任东吴大学董事长。1987年病逝。著有《社会科学大纲》、《中国新分析法学简述》。

    端木方:当代小说家。原名李玮。山东利津人。国民党中央军官学校十九期步科毕业,曾任排、连、营长、参谋长等职,后退役执教,去台后,长期任教于省立台中一中、台中私立晓明女中。业余致力写作(五十年代)。并多次获奖。主要作品有《疤勋章》(1950年获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双十节奖金”三等奖)、《四喜子》(1951年获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五四文艺奖金三等奖)、《星火》(1952年获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五四奖金二等奖)、《拾梦》、《七月流火》、《拓荒》(1954年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五四奖金二等奖)、《青苗》(1955年获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国父诞辰纪念奖金”)、《摸梦》等多种。自1962年1月发表《拾梦》之后便停笔多年,1981年以《玉堂春》复出,同时发表在两家报纸上,入选台湾《七十年短篇小说选》。

建议:参阅圣裔端木氏家族论坛中《端木氏名流达人会所》中录入再录一些当代名人如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端木正等。如觉当世活着的人录入不妥也无不可。
如端木正的父亲端木杰也属名人(已故)应再补充一部份近代名人为好。网址为:http://www.duanmu.net/bbs/ShowForum.asp?forumid=23


      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1912-1996),笔名荃叶、罗旋、辛人、叶之琳、曹坪等。辽宁省昌图县人,先后毕业于南开和清华,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成名作为1936年创作的短篇《此鹭湖的忧郁》,是反映东北沦陷区人民生活的代表。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摹》、《大地的海》和《曹雪芹》等。(建议删除, 端木蕻良非端木氏) 

  四、宗祠通用对联
          善言游说;
         精易安恬。
             ——李文郑撰端木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端木赐(字子贡)。下联典指清代青田人端木国瑚。

        清节致远;
        鲁论雅言。
            ——佚名撰端木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端木孝文出使朝鲜,朝鲜欲赠其厚礼,问其行李何在,孝文曰:“吾持一节来耳,请惟一节返。”人服其清节。下联典指春秋卫国子贡善言辞,曾说吴敌齐以存鲁。

        廉平称治绩;
        性道在文章。
             ——佚名撰端木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河南省浚县端木子祠联,全联典指子贡。

        瑚琏传美誉;
        达人见清操。
             ——佚名撰端木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孔子对子贡的誉称。下联典指子贡的后裔端木叔,尽散其资于宗族国人。段干生称之曰:“端木叔,达人也。”

        子畴留赋源;
        鹤田有诗集。
            ——佚名撰端木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侍读端木埰,字子畴,江宁人,工书,著有《赋源》等多种著作传世。下联典指清代诗人端木国瑚,字鹤田,晚号太鹤山人。道光中官内阁中书,有《太鹤山人诗文集》等。

        守经达权,兼通货殖传;
        联骑结驷,并有使臣才。
                  ——佚名撰端木姓宗祠通用联
        性道在文章,深造自得;
        廉平称治绩,遗爱无穷。
                   ——佚名撰端木姓宗祠通用联
    上二联为河南省浚县子贡祠联,祠祀(全联典指)子贡(下同)。

    清节远人钦,不但离文华丽;
        明德诸贤逊,能料执玉高卑。
                     ——佚名撰端木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名人端木孝文。下联典指子贡。



端木子贡的后裔——贡氏

一、贡氏来源
贡姓源于端木姓。根据江苏省丹阳市柳茹“萃涣堂”珍藏的《贡氏宗谱》记载,贡姓者原为复姓端木,其先祖端木赐,字子贡,是春秋时代卫国黎人(浚县),口利善辩,为孔子七十二得意门生之一,较孔子小31岁。端木赐子贡的后人为追念其功德,取其字中“贡”为姓,直传至今。

二、迁徙分布
《贡氏宗谱》记载,其祖籍为河南黎阳(浚县),至西汉元帝时(公元前124年至公元前44年),御史大夫贡禹(为子贡后裔)已是山东琅琊(今山东诸城县一带)人。至宋代贡氏后裔迁到大名府长垣县,当时武德大夫贡祖文就是长垣人。靖康时(公元1126年),金人侵犯中原,开封和长垣等地相继失陷,贡祖文和当地百姓曾被金人所执,嗣后脱身得归,后和汤阴人岳飞同时参加义兵,护从康王赵构(徽宗第九子),由济州(今山东省巨野)到应天(今河南省商丘市)。康王由此登基,史称高宗皇帝。由于贡祖文精剑术,沿途护送有功,封为都总军将。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正月,金兵南下,高宗帝渡江南逃,贡祖文扈从直达明州(现宁波)。十二月,金攻陷明州,高宗帝被迫舟航于东海,金兀术见大海茫茫,无法追赶,则退至镇江,计划渡江北去。此时,遭遇留守镇江附近的韩世忠兵力阻击,金兀术部队被困于黄天荡。金兀术在困境下沿老颧河凿渠,企图潜逃建康。途中正遇镇守秣陵(紧靠南京,现为江宁县境)要冲的贡祖文(时任秣陵总镇使)所部阻击。贡部又与宜兴赶来之岳飞兵力会合,破金兀术于新城(今江苏省江宁县)。兀术被迫退至龙湾,复出长江败逃北去,从此不再蹂躏贡公所辖防区。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和贡祖文有刎颈之交的岳飞及长子岳云,被秦桧等以“莫须有”罪名关押临安(杭州市)大理寺狱,贡祖文愿以全家四口人(夫妻及二个儿子)担保,要求释放岳飞及长子岳云。但因腊月风雪交加,路途遥远,当赶到临安时,岳飞及长子均已遭害,岳夫人及岳雷被发配到云南。贡祖文为保全岳飞后代,冒生命危险,隐匿岳飞三子岳霖(当时年仅12岁)于秣陵总镇军部。贡祖文担心隐藏岳霖于军部一旦泄漏风声,后果不堪设想,毅然以体弱为由辞去官职。不久,全家由宣城迁至地处偏僻的曲阿柳塘村(今柳茹村)居住,以植柳养鱼为业。直至宋孝宗登基(事过21年以后),岳飞冤案得到平反昭雪后,贡祖文救孤匿孤的事迹,才受到宋孝宗皇帝表彰,御赠匾一块,上书“旌表忠义”四个大字。此匾历来一直竖挂在贡氏祠堂大门楼上,显得威耀辉煌。贡祖文终年八十岁,死后追谥文宪。其妻黄氏,追谥诰命夫人,合葬于柳茹村南庵处。贡祖文生二子,均居住柳茹村南庵处。贡祖文四代,由贡小一迁家至宣城棋盘乡居住。其后裔为追念贡祖文功绩,建墓立碑,并将村庄取名“贡家村”。

原居住河南长垣县城北贡姓者,在北宋末至南宋初年间,与金人相战,兵荒马乱中散失,该村镇已无姓贡者。

三、历代名人
贡氏家族显赫的名人是“三公”,“三公”即:春秋时期的端木子贡;西汉的贡禹;南宋的贡祖文。三人均在当代朝廷做过大官,他们的品行为后裔树立了楷模,激励后人奋发上进。

端木赐:字子贡,春秋末卫国黎(今浚县)人,为贡氏始祖。

贡禹:字少翁,西汉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生于山东琅琊(今山东省诸城县),至汉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卒,享年81岁。《前汉书》上有《贡禹传》。贡禹属子贡后裔,自幼聪明好学,为人正直,《汉书》上称他是“清节”一流人物。初以“明经洁行”(指学识渊博,品行高尚)著闻而征为博士(官名,在汉朝年代,其职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寻任凉州刺史,因病辞官。复举贤良为河南令。

汉元帝即位后,77岁的贡禹被征为谏大夫。此时,因年年欠收,朝廷困弊,百姓生活十分贫苦。正如他奏折所说:“现在农民大饥而死,死又不葬,为犬猪所食,人至相食……。”但是朝廷官吏生活却十分奢侈。贡禹忧国忧民,面对此状,即向汉元帝上奏;“古者官室有制……,王者受命于天,天不见邪!”要求汉元帝“循古节俭”,带头做出样子,凡事一切以“节俭从事”。汉元帝继位初,有重整朝政之心,对贡禹的秉性和见识十分赏识,纳善其忠言,即诏令天下百官,节衣缩食,与平民共度难关,并升贡禹为光禄大夫,俸禄厚加。汉初元五年,贡禹已81岁,对朝廷的厚恩和重用,感忧交加,认为自己过去贫穷,家资匮缺,现在家日益富、身日益贵,如此贫富悬殊并不是一件幸事。这种变化,对于一般朝臣或许正求之不得,而对于一直忧心朝廷开支过奢、百姓贫困不支的贡禹来说,思虑一日重于一日。另外自己年事已高,议事不及会误政,所以主动要求让贤,即向朝廷上书《乞骸骨》,借故自己“血气衰竭,耳目不聪,非复能有补益,所谓素餐尸禄之臣也,”要求辞去官职,告老还乡。汉元帝对贡禹说:“朕以生有伯夷之廉,史鱼之直,守经据古,不阿当世,孳孳于民,俗之所寡”,朝廷不但没有同意贡禹“解甲归田”,反而更加恩宠,封禹为御史大夫,列入三公。数月后贡禹病殁。

贡禹为官一生,光明磊落,清正廉洁,体察民情,深得汉元帝和百姓的器重和爱戴,给世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后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为贡禹撰写了三千多字的传记,记载了贡禹的事迹,可见贡禹的为人和高风亮节,值得后人学习、崇敬。

贡祖文:字仁德,生于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为大名府长垣县城北(现河南省长垣县)人。贡祖文年少时聪明过人,习文过目不忘。年轻时性格豪放,且精通剑术,好名声传扬两河。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因宋攻辽失败。祖文仍弃文习武,专门攻读兵书和研究兵法,以图从戎报国。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贡祖文建军功被授武德大夫。此时,金兵分多路入侵中原,河南开封、长垣等地相继失陷。翌年四月,宋徽宗、钦宗被金兵俘虏北去,贡祖文与岳飞(河南汤阴人)一同仗剑投军,抗击金兵,两志同道合,立下“刎颈之交”。由于贡祖文剑术高超,又有一定的文学和军事知识,甚得河北兵马元帅康王的赏识,被留在康王身边作护卫。同年五月,康王在应天府登基即位,称高宗皇帝。因贡祖文随从高宗“昼则参赞帷幄,夜则守御行营”,被封为都总军将。建炎初(公元1127年),贡祖文扈驾南渡,宿卫高宗帝左右,平安抵达杭州。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高宗帝回到建康(现南京),以建康为东南巨镇,为扼其冲,特派贡祖文镇守秣陵(今属江宁县),封为总镇使。期间,贡祖文配合韩世忠、岳飞等诸将,大战金兵于黄天荡,后又血战牛头山,再次会战于新城,累败金兵,保障一方平安,使金兵不敢再蹂躏贡祖文守卫之地一步,被同僚誉为“国家长城之寄也”。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冬,抗金名将岳飞及其长子岳云,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关押临安府大理寺狱中。贡祖文得悉,愿以全家性命担保岳家父子,并冒着风雪,由秣陵关长途跋涉趋赴临安营救,可是未及祖文赶到,岳飞父子已遇害。事后,贡祖文接到秦桧密件,受命通缉流放岭表途中潜逃的岳飞三子岳霖归案。此时,贡祖文为保护忠良后裔,冒着生命危险,借搜查之名,将12岁的岳霖藏匿在秣陵关军署。使得秦桧派员四处严查数日,未获结果。贡祖文为保护忠良之后,特上表朝廷,借口体弱多病,辞官隐退回家。后由安徽宣城贡村举家卜居江苏丹徒赤岸,不久迁徙曲阿(指丹阳),在地处偏僻的柳塘安家落户。从此,贡祖文在这里开垦种植,并将岳霖埋名隐姓,藏于家中习文练武。

贡祖文卒于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享年80岁。绍光三十年(公元1162年)六月,孝宗皇帝赵昚即位,岳飞冤案得到平反昭雪,岳霖出仕。为表彰贡祖文保护忠良之后裔,朝廷特赐御匾一块,孝宗皇帝亲书“旌表忠义”四字。以军功显著累迁武德大夫(武官名,宋徽宗政和中定武臣官阶为五十三阶。武德大夫为第二十八阶,低于武功大夫。高宗绍兴时改定职序,将武德大夫定为第十六阶),追谥文宪,妻黄氏,封诰命夫人。 

 贡氏家族声名显赫的还有贡奎。贡奎,字仲章,元朝宣城人。天性颖敏, 10岁能诗文。长益博综经史。仕元为斋山书院山长。著有《云林小稿》、《听雪斋记》、《青山漫吟》、《倦游录》、《豫章稿》、《上元新录》、《南州纪行》等共120卷。
   


端木子贡的后裔——端氏

一、端姓来源
端姓有3个来源,一是春秋时孔子弟子子贡,本姓端木,后省木而称端氏。见《明史•端复初传》。二是古有端国(故城在今山西沁水东北),春秋时被晋所灭,晋大夫始采于端,因此姓端。三是战国时韩、魏、赵瓜分晋国,原来的晋王被封于端邑,其后代也有以封邑名“端”为姓的。

  二、端姓名人
端复出,溧水(今渐江溧水县)人,本姓端木,省木姓端,元末为小吏,明初为徽州经历,后迁刑部尚书。德才出众,执法公允,政声远播。其长子端孝文,初官翰林院侍召,后奉旨出使朝鲜,以清廉著称。朝鲜人很看重端孝文的才华,准备隆重地为他贺寿,问他行李放在何处,他回答:“我仅仅手持一节(符节)来这里,还请允许我手持一节返回吧(意为任何礼物都不收)!”人们都佩服他的清节。次子端孝思,初为吏官,通史善文,尤工书法。继孝文出使朝鲜,效法其兄之清廉。朝鲜为其弟兄立双清馆。

端宏,当涂人,天顺元年进士,初官监察副史,德威兼济,清正廉洁,历迁陕西按察副使、山东按察使、渐江左布政使,后为汀王府长史、政绩卓著。其孙端迁赦,嘉靖年间进士,初官高安令,后升监察御史。执法如山,刚直不阿,首办武定侯郭勋案,威慑高官贵戚,后累升佥都御史、吏部右侍郎、南京左都御史。端揆,筵廷赦曾孙,苦研史文,卓然成大家,著有《诗经辨疑》、《来青阁藁》、《史记评注》等。其子肇震,学识博雅,时与麟定并号姑溪二子,曾修省志、府志、县志,晚年著《史记解》。



端木子贡的后裔——沐氏

一、沐姓来源
沐为端木姓又一支裔。
沐氏一支为避难,将木氏改为沐氏。端木,古又称端沐。
二、历代名人:
沐宠:汉代东平太守。
沐并:三国时魏国河间人,济阴太守。
沐英(公元l345年——公元l392年):明代朱元璋义子。

沐英(1345—1392)字文英,凤阳定远(今属安徽)回族人,明初重要将领。
   沐英幼年时,父亲早死,随母避兵乱,母又死,八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从朱姓,在朱元璋夫妇身边生活。当时朱元璋已投郭子兴部下为兵,沐英小时是在战乱、兵营、征途中度过的。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下集庆(今南京),改为应天府,派徐达攻占镇江,取得战略性的胜利。沐英“数从上征伐,入侍帷幄,昼夜勤励”,十八岁被授帐前都尉,参与守镇江,开始担当军事要任。后擢指挥使,守江西重镇广信(今上饶)。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派水陆军取福建,沐英将兵自西攻,破江西福建交界处分水关,下崇安,再破闵溪十八寨,俘陈友定部将冯谷保。又奉命移镇建宁,节制邵武、延平、汀州三卫(皆属福建)。

洪武三年(1370),沐英被授镇国将军,佥大都督府事;次年升大都督府同知。大都督府是明初军事中枢,掌天下兵马,当时府中机务繁积。沐英在府中七年,处事果断,剖决无滞,深得朱元璋器重。

洪武九年(1376),朱元璋派沐英前往关陕,体察民情,布皇上恩惠,并给予了全权,又命他练兵准备征战。同年十一月,邓愈为征西将军,沐英为副将军,随邓愈出征吐蕃。次年(1377)四月,邓愈、沐英统兵至甘、青,分三路前进,略川藏,兵威至昆仑山。这次是得胜而回,没有久留。回师途中邓愈死,沐英率师返回,因功封西平侯。

洪武十一年(1378)八月,沐英为征西将军,与蓝玉等统兵征西。初胜土门峡,再进俘洮州十八族头领。翌年二月,朱元璋命在洮州设卫,说:“洮州,西番门户,今筑城戍守,是扼其咽喉也。”遂置洮州卫。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命沐英率兵进击屯兵和林的由元国公脱火赤、知院爱足率领的一支残元势力。沐英由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渡黄河,越贺兰山,涉流沙,七日至其境。距其营五十里处,沐英分兵四路前进,一路袭其背后,两路左右夹击,沐英自率精骑正面冲击,四面合围,一举战胜,俘脱火赤及其全部。洪武十四年(1381),大将军徐达奉命北征。沐英领兵出古北口,独当一面,再次胜利而归。

平定云南和治理云南,是沐英一生的最大功绩。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朱元璋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三十万军征讨云南。朱元璋亲自安排进军路线,谕先取曲靖,出奇制胜,说:“曲靖,云南之噤喉,彼必拼力于此,以抗我师。审察形势,出奇制胜,正在于此。”沐英随傅友德等率主力逼曲靖。元梁王闻讯,派平章达里麻率十万众前去抵御。沐英等率兵冒雾前进,“出奇制胜”,迅速到达曲靖。明军突然出现,达里麻大惊。当时达里麻军列阵白石江一岸,明军临另一岸。傅友德欲即刻渡江,沐英不同意,说敌方已兵陈对岸,扼制水面,这样渡江于己不利。于是只摆出渡江的样子,临江而立,另派数十人从下流潜渡,到达对岸后鸣金吹角,大造声势,致使这里麻军阵势开始动乱,明大军趁机渡江。沐英以勇猛善泅者先行,登岸后破敌前锋,达军后撤。明军渡江毕,与达军展开大战。沐英纵铁骑直捣其中坚,战数合,达军大败,达里麻被俘。沐英将二万被俘士兵悉数放还,各归其业,明军声威大振,梁王把匝剌瓦尔密闻讯自杀。沐英、蓝玉率兵直逼昆明,不攻而下。“自九月朔出师,迄下云南,仅百余日”。盘踞云南的残元势力被消灭。

云南西部大理一带,存在段氏割据势力。段氏世据大理已数百年。大理依点苍山,面洱海,号称天险。洪武十五年(1382)闰二月,沐英随蓝玉将兵西攻大理。段氏聚众守下关(点苍山有上、下二关,又称龙首、龙尾关,守此二关大理可确保,下关尤为重要)。沐英、蓝玉遣王弼攻上关,自率兵攻下关,形成犄角之势;另派一旅攀点苍山背后而上,居高临下策应。沐英“身先士卒,策马渡河,水没马腹,将士随之,莫敢后,遂斩关而入”。段氏不知背后虚实,阵势溃乱,兵败被俘。攻占大理后,沐英、蓝玉或分兵其他地区,或下谕招降,云南西部大部归附明朝。沐英、蓝玉又取得平定云南西部的胜利。

七月,沐英率师返回滇池,和傅友德合兵镇平一些复叛地区。九月,当傅友德、沐英再次领兵征服一些地区时,土官杨苴散布明大军已回,纠众二十万攻昆明。当时守昆明的是冯诚(冯国用子)。城中缺粮,士卒多病,形势危急。沐英闻讯,率兵返回,和冯诚合力,打败段军,确保了昆明,稳住了局势。

洪武十六年(1383)三月,诏傅友德、蓝玉班师,由沐英率数万众留守云南。
早在洪武十五年春,明廷就在云南设置都指挥使司、云南布政使司,建立起统理云南的军政机构。地方置卫、所,辟筑驿道,形成一套统辖系统。以后分云南为五十二府,六十三州,五十四县,民政系统亦趋完备。

沐英治理云南,大抓屯田,解决粮食问题。洪武十九年(1386)九月,他上书朱元璋,说“云南地广,宜置屯田,令军士开耕,以备储蓄”。朱元璋同意了沐英建议。沐英令军士且戍且屯,既解决吃粮又稳固驻守,一举兼得。沐英还招携省外人来滇屯田,朱元璋命外省军人到云南屯田,一时云南屯田大兴,粮食收获大有增加。沐英还以屯田的增减考察官吏的政绩,赏罚官员。主滇九年,屯田总数百万余亩,促进了云南的农业发展。

沐英还组织民工疏浚河道,扩广滇池,兴修水利;招商人入滇,运进米谷帛盐,发展商业。开发盐井,增加财源,是沐英治滇的重要内容。他还整修道路,保护粮运,使云南农商都有发展。
沐英增设府、州、县学达几十所,择选民间优秀及士官子弟入学,月赐饮膳,年赐衣服。他本人“居常读书不释卷,暇则延诸儒生讲说经史”。

在沐英统治时期,云南相当安定。
洪武二十二年(1389)冬,沐英入朝,朱元璋赐宴奉天殿,给予厚重赏赐。朱元璋高兴地说:“使我高枕无南顾忧者,汝英也。”

洪武二十五年(1392)六月,沐英病卒于云南,年仅四十八岁。朱元璋十分痛心,命归葬京师,追封黔宁王,谥昭靖,侑享太庙。

沐英去世后,他的子孙世镇云南。长子沐春十七岁随沐英征西,以后又征云南,才武有父风,积功授后军都督府佥事。沐英死后,袭父职,镇守云南。修屯政,辟田三十余万亩,凿铁池河,灌溉宜良涸田数万亩,使五千余户民有生业,文治武功都效法其父,惜年仅三十六岁而卒。

沐春无子,其弟沐晟(沐英次子)继其位。沐晟性格似其父,喜读书,凝重寡言笑,得到朱元璋喜爱,历官后军左都督,永乐年间征南,论功封黔国公,正统四年(1439)死于出征回师途中,赠定远王,沐晟承其父兄业,久镇云南,名声远扬,沐氏在云南威权日重。

沐晟子沐斌,因年幼居京师,由沐昂(沐英三子)代镇云南。以后沐氏子孙相继镇守,直到明朝终了,达二百多年。
 



附:供参阅
沐英其人:
沐英(公元l345年——公元l392年),字英,元末安徽定远县人。8岁流落讨饭至濠州时,被当时起义军将领朱元璋发现,见沐英面貌雄伟,遂命人将他领回,令妻马氏抚养,视同儿子。18岁因功授帐前都尉、亲军指挥使等职,以后东征西讨、官至征西将军、西平侯等职。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任沐英为征南右副将军,从傅友德率30万大军,消灭盘踞在云南的残元势力及大理段氏。两年后,主力奉命回师,沐英留守云南,他独镇一方,屡建奇功,使明朝一直“无西南之忧”,对边疆的稳定做出了杰出贡献。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沐英卒于云南任上,时年仅48岁。


沐瓒其人
    明朝开国功臣、黔宁王沐英的曾孙,沐英第三子沐昂的孙子。他生于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他承袭了父亲沐僖的官位锦衣卫副千户;天顺二年(公元1459年),被擢升为右军都督同知,佩镇南将军印;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改任副总兵镇守云南金齿、腾冲;死于明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四月二十九日,享年43岁,可谓是英年早逝。


沐瓒墓发现的消息,经过媒体的广泛报道,引起了分布在安徽定远、巢湖等地的沐英后代的兴趣。这两天,沐英的后人们到墓地往来不绝。昨天下午,沐世修、沐春山等八位沐英后人结伴前来考古现场,祭拜祖先。 

在进行了拜祭仪式后,沐春山告诉记者,他们巢湖的这一支沐氏和定远的沐氏一样,都是沐昂的后代,沐春山本人则是沐英的27世孙,怕记者不信,沐春山还出示了几种上几代传下来的《沐氏宗谱》,说明自己家族的世系传承关系。 

“沐”是一个奇怪的姓,昨天来到现场的沐姓后人向记者介绍了“沐”姓,沐英本来姓李,遇到朱元璋后,朱问他姓什么,沐英随手写了一个“木”字,从此以“木”为姓。后来沐英出征云南。请人推算五行,南方丙丁火,火克木,五行不利。朱元璋就给“木”敕封三点水,变成了沐浴的“沐”字,“沐”姓由此繁衍至今。


安徽定远发现神道沐英墓
  南京江宁明朝大墓成功开挖后,明开国功臣、云南王沐英及沐氏家族再次成为考古界、文化界一大热点,沐英的后人又是怎样看待他们祖先的呢?在沐英的出生地安徽定远又留下了哪些历史的尘埃与传说?就此晨报特派记者昨日已经赶赴定远。 
  沐家后代有300多人 

据沐英的出生地、今安徽省定远县严桥乡沐家村的沐姓老人介绍:沐氏系孔子弟子端木赐之后,原复姓端木,后因躲避仇家,改单姓木,后又在木旁加水字为沐,沐氏可考的一世祖为向春公,沐英为沐氏家族的第“十世祖”,而传至今,定远沐家村沐姓人家已是第十九世与二十一世。




回族中的沐姓与木姓
宁夏新闻网      2004-11-18 19:27:34
沐氏,源于明代以前。如明初的沐英(1345-1392年),少孤,从母避兵乱,八岁时母又亡,被太祖朱元漳和孝慈皇后收为义子,从朱姓。沐英22岁时(1367年),太祖“因吾有诸子,尔(沐英)亦长成。以人情无理度之,不晦尔名,使从尔姓,祀尔祖宗。”(《回族人物志》)让沐英“始命复姓。”显然,沐英的先祖在元代就姓沐。明以后,沐氏成了回族中的大家族,仅沐英的后裔中,就有沐昂、沐春、沐晨、沐斌、沐麟、沐天波、沐朝辅、沐朝弼等著名的将官。但到了清代,沐氏家族为避灾祸,有将其姓改为木姓者。沐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

“(《中国回族大辞典》)有一部分木姓,也出自沐姓。如:“明初,因木氏镇守云南有功,被皇帝赐姓"沐’。明亡后,沐氏后裔为避灾祸,有些又改沐为木。”(《中国回族大辞典》)明清时,木姓回族在陕西咸阳还形成了一个聚居点——木家村。该村在50年代时,还立有“国子监太学生木际丰(庆生)”的石碑,立碑时间为乾隆十1745年)。(《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木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陕西。




玉溪市家族志谱
沐氏家族
所在区域       峨山县
概况: 沐氏家族从沐英开始到沐天波一六六一年死于缅甸为止,共存在了三百七十九年,与整个明朝兴亡始终。
沐英字文英,安徽足远人,是明朝开国功臣之一,沐英镇守云贵,死后被谥为黔宁王。  

摘要:沐氏家族自奉明朝廷之命世代镇守云南后,曾与明代影响颇大的麓川思氏家族有过长达80余年的交往.双方关系时和时战,以战为主.期间,沐氏家族坚持与思氏家族中顽固不化的叛乱分子作斗争,并使他们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为稳定云南社会秩序,保障云南各族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确保祖国西南边陲的安宁,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明初黔国公沐英开始镇守云南,世代相传,至明清之际的沐天波而结束,这个家庭作为云南王与明代相始终。

  明初有六国公二十八侯,没有一个像沐家世守封疆的。明太祖朱元璋的子孙也分封为藩王,但“列爵而不临民”,清上官周《明太祖功臣图》中李文忠画像不像沐家能管地方民事(《明史•沐英传》谓沐氏“尊重拟亲王”,又谓沐家“威震遐荒”)。亲王的实际地位绝对比不了沐氏,这真是个特殊之家。它为什么能有这种地位呢?当与沐英是朱元璋义子有关,不过他又是义子中的幸运儿。朱元璋与养子的关系和家庭生活,倒由此引起我们的注意。

  沐家人不祭皇帝祭皇后 
  在沐家村,每年清明祭祖时,除了祭拜祖先,沐家人还要祭拜明朝开国皇后马娘娘,但从不拜朱元璋。沐家老人说,是马娘娘让沐家人姓沐的。 
  据天津大学历史系教授闫爱民《沐氏授姓考略》一文中称,沐氏的先人是孔子的弟子端木赐之后,其后人原本复姓端木。后因躲避仇家改单姓“木”,到了沐英时,改木为“沐”。 
  沐家老人称,刘伯温对朱元璋称,沐英能“长枪刺月”,将来对大明江山肯定不利。为了除掉沐英,朱元璋最终采用了刘伯温的主意,即将沐英送至云南。在古人心目中,云南为“火”地。刘伯温的意思也就是沐英到了有火的地方,肯定会被烧死,因为他姓木。沐英临去云南前,深感大祸临头,求见了义母马娘娘。马娘娘称,不去云南属于抗旨,肯定要杀头,还不如赶赴云南就任。去云南前可将木姓改为“沐”姓,这样有了水,火烧木自然不成,沐英性命可救也。 
  据沐家老人介绍,当时马娘娘为了营救干儿子沐英,亲自在木字前加了三点“水”,沐英重新授姓后,立即赶赴云南就任,最终为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们沐家祭奠马娘娘时,写沐姓,三点必须用红笔写,这代表沐家人重生的意思”,沐家村族长说。 
  传说清朝拒用沐家后代 
  据了解,自清朝开始,沐英的后代在沐家村一直过着“养牛耕田、养猪过年”的生活。明灭亡后,沐英的后人再也没有像沐英那样戎马战功、出人头地。81岁的沐守福老人告诉记者,听祖先讲,到了清朝,清政府深知沐家系大明的功臣,坚决弃用。 
  另据沐家家谱上记载:“清,沐家秀才赶考一概不予录用,鼓励沐家后人从事农业……”这就使沐家后人形成了“读书无用”的思想。到了民国时,沐家人开始读书,但真正走出沐家村的几乎没有。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期间,沐家后人开始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目前他们正集中一切财力供自己的孩子读书。近两年,沐家村先后有数人考取了大学。 
  2005年6月4日,记者离开沐家村时,沐家村族长特送给了记者一副家谱对联:“皖北家声远黔宁世泽长”。


端木子贡的后裔——木氏


    一、木氏来源  
木姓主脉为端木姓支裔。家谱《东鲁端木氏宗子世表》记载:九世祖肇,避秦皇焚坑之祸,去端字而姓木,离祖地黎阳(今浚县)隐於鲁。

  木姓来源还有另两个支脉:一是据《潜夫论》所载,春秋时宋国孔金父,字子木,其后以木为氏。一说,宋木门大夫之后,见《姓考》。二是出自少数民族。据《明史》所载,明清时云南寻甸及丽江府的纳西族土司均有木姓(纳西族原无姓,土司木姓者,因土语称官为“木瓜”〈音译〉,故用以为姓);云南保山回族木姓系明将沐英之后裔;傈僳族荞氏族,汉姓有木;景颇族姓木途氏,汉姓为木;今白、蒙古、东乡、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是端木赐。端木赐之后有为避仇而为木姓者,并尊端木赐为其始祖。 

    二、繁衍播迁  
木姓源于今河南浚县,下传至秦代时,子贡九世孙端木肇为避秦始皇焚书坑儒之祸,去端姓木,举族隐居于鲁。公元前207年,秦王朝土崩瓦解,端木肇之子庚又复姓端木,并迁归原籍。亦有子孙仍旧以木为姓,或留居山东,或迁归原籍。汉魏三国时,木姓有落籍今河北省境者。两晋南北朝时期,木姓人口繁衍依旧不很旺盛,主要的繁衍地仍旧在中原,亦有少量木姓播迁江南,进入今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境。隋唐两代,木姓人口始渐多起来,并且尤其以两晋南北朝时期播迁至浙江湖州的木姓表现最为抢眼,其人丁兴旺,族大人众,因古时此地属吴兴郡,故后世木姓有以吴兴为其郡望堂号的。北宋末年,金兵压境,宋廷南渡,子贡第五十代孙端木高次子端木曾迁居江南太平府当涂县(今属安徽)。此支及吴兴木姓以后又多次迁移、流布,逐渐散居今江苏、安徽、浙江等地。有仍姓端木者,有省端姓木者,亦有省木姓端者。宋末元初,蒙古铁骑蹂躏江南,作为毗邻国都杭州的吴兴而言,可谓危如累卵,木姓不能不徙奔他乡,有进入今江西、福建、广东等地者。明清两代,俱对子贡进行追封,此时木姓有回归祖居地河南的,但此际木姓繁衍之中心却在今山东省境,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山东等地木姓伴随闯关东的风潮入迁东北三省。历民国而今,经过各种动乱、运动,自然的、非自然的多种移民活动,木姓逐渐广布于西北、西南、华东的大部分省份,并有移居台湾以及其他国家的。 如今,木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其以山东省此姓为多。
  
    三、郡望堂号
郡望又叫地望,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的特有范畴。无论是研究中国的姓氏文化,还是进行寻根问祖,都离不开每个姓氏的郡望。
  郡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建置、行政区划。郡的设置开始于先秦,盛誉于汉魏六朝时期,唐朝以后逐渐被废除。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36个郡,西汉继承秦制,又将全国分为103郡。
所谓“郡望”,有两层含义。其最初的含义,就是指一个郡中的望族。这些宗族世代聚族而居,人才辈出,冠盖连绵,门第高贵,家世显赫,为当地郡人所敬重和仰望,亦名闻天下,为世所称颂。一个郡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望族。敦煌出士文献中就有多种“天下郡望氏族谱”,即按州郡记录每郡的望族。宋代的地理学著作《太平寰宇记》中,也在每郡之下记录该郡的望族大姓。
后来,郡望又有了另一层的含义,就是指一个家族的根源和发源地。一个姓氏或家族的郡望,就是指这个姓氏或家族所发源的某个郡。因此,当郡作为一级行政区划已经消失的时候,郡望却能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成为各姓各族寻根的依据。

郡望有两个功能,一是社会的功能,即通过郡望来标明出身,为人们通婚姻、入仕途提供参考;另一个是宗族的功能,即为人们寻祖问根,联宗认亲提供参考。

堂号和郡望一样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的特有范畴。也是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时不可不先熟悉的一个概念。在旧时中国各姓祠堂正门上方,往往有一块牌匾,上面写着 “××堂”。在海外的宗亲社团和各姓联谊会所,也往往挂有写着“××堂”的灯笼和牌匾。这就是中国人的堂号。堂号是什么?简单地说,堂号就是祠堂的名称、称号。祠堂又称为家庙,是中国人供奉祖先神位、祭祀祖先神灵、举办宗族事务的公共场所。 

木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的郡望主要有:吴兴郡,三国吴设置,治所在乌程(故城在今浙江湖州南),辖境相当今浙江临安、余杭、德清等地。 
堂号:“黎阳”、瑚琏”、“先贤”等。  

    四、历史名人
木楹:宋代人,官浙东帅府参谋,百姓称颂其德政。

木待问:浙江省永嘉(今温州市)人,字蕴之。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癸未科状元。木待问少年时,曾从学于大儒郑伯熊。中状元后,累官太子詹事,焕章阁待制,礼部尚书,官至侍从。木待问长于写诗,其《千里思》云:“君行千里轻所历,妾弛千里心匪石。春房酌酒意息息,愁不在离愁在忆。鸳鸯瓦上昏无色,鹦鹉杯中坐更积。灯前独坐制君衣,泪湿剪刀裁不得。”

    木天骏:南宋浙江省瑞安人,字德远,嘉熙年间进士,历官建昌守、大理寺丞。教授永州时,阐明张栻(号南轩)理学,颇有成就。

木华黎:蒙古札剌儿氏,元初大臣。与父追随铁木真于微弱之际,元初四杰之一。铁木真建号为成吉思汗,任左手万户。成吉思汗六年,随从攻金。自此连年在中原作战。九年,领兵攻取辽河流域各地。次年,取金之北京。十二年,封太师、国王,建行省于燕,负责太行以南军事。陆续攻取河北、山西、山东大片地区。

木花里:元代将领。乌密氏,察罕子。事宪宗,直宿卫,从攻钓鱼山,以功授四斡耳朵怯怜口千户。至元四年,从攻宋,自江陵略地还,升蒙古军万户。复攻襄樊有功。卒于军。

木增:明代诗人。丽江知府木青长子。万历二十六年(1558年)袭父职,被称为“木天王”。有军事、文学才干,政治开明,维护祖国统一。在职20年间,多次出征,势力西及边疆,北达理塘。大力引进汉族及白族先进生产技术,办作坊,开金银铜矿,吸收汉藏的宗教与文化。被明朝视为滇南的屏藩,历授云南、广西、四川等布政使司的左、右参政头衔。爱好汉文化,工诗能文,善书法,著有《芝山云过集》、《山中逸趣集》等,著名文人董其昌、徐霞客、博宗龙、唐泰等分别为其诗文作序和跋。所著《芝山云过集》六卷收入《四库全书》。







附上,供马部长参阅使用
寻根溯源   
木姓来源有三:1、由端木改姓而来。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卫国端木赐(即子贡,孔子弟子)之后,避仇改复姓端木为木姓。2、据《潜夫论》所载,春秋时宋国孔金父,字子木,其后以木为氏。一说,宋木门大夫之后,见《姓考》。3、出自他族。据《唐书》所载,唐时百济(今朝鲜)国大臣八姓中有木姓;据《明史》所载,明清时云南寻甸及丽江府的纳西族土司均有木姓(纳西族原无姓,土司木姓者,因土语称官为“木瓜”〈音译〉,故用以为姓);云南保山回族木姓系明将沐英之后裔;傈僳族荞氏族,汉姓有木;景颇族姓木途氏,汉姓为木;今白、蒙古、东乡、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端木赐。父端木巨,母蘧氏,字子贡,春秋卫(今河南浚县)人,生于公元前五二零年,卒于公元前四五六年,孔子得意弟子。利口巧辞,以言语见称,有干济才,孔子许为瑚琏之器。曾仕于卫、鲁,游说齐、吴等国,闻名诸侯。《史记》称:“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又经商曹、鲁之间,家累千金。唐开元间被玄宗追封为十哲之一,后又追封为黎侯,宋代加封为黎阳公、黎公,明代改封为先贤端木子。端木赐之后有为避仇而为木姓者,并尊端木赐为其始祖。 

繁衍播迁  木姓源于今河南浚县,下传至秦代时,子贡九世孙端木肇为避秦始皇焚书坑儒之祸,去端姓木,举族隐居于鲁。公元前二零七年,秦王朝土崩瓦解,端木肇之子庚又复姓端木,并迁归原籍。亦有子孙仍旧以木为姓,或留居山东,或迁归原籍。汉魏三国时,木姓有落籍今河北省境者。两晋南北朝时期,木姓人口繁衍依旧不为旺盛,主要的繁衍地仍旧在中原,亦有少量木姓播迁江南,进入今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境。隋唐两代,木姓人口始渐多起来,并且尤其以两晋南北朝时期播迁至浙江湖州的木姓表现最为抢眼,其人丁兴旺,族大人众,因古时此地属吴兴郡,故后世木姓有以吴兴为其郡望堂号的。北宋末年,金兵压境,宋廷南渡,子贡第五十代孙端木高次子端木曾迁居江南太平府当涂县(今属安徽)。此支及吴兴木姓以后又多次迁移、流布,逐渐散居今江苏、安徽、浙江等地。有仍姓端木者,有省端姓木者,亦有省木姓端者。宋末元初,蒙古铁骑蹂躏江南,作为毗邻国都杭州的吴兴而言,可谓危如累卵,木姓不能不徙奔他乡,有进入今江西、福建、广东等地者。明清两代,俱对子贡进行追封,是故木姓有回归祖居地河南的,但此际木姓繁衍之中心却在今山东省境,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山东等地木姓伴随闯关东的风潮入迁东北三省。历民国而今,经过各种动乱、运动,自然的、非自然的多种移民活动,木姓逐渐广布于西北、西南、华东的大部分省份,并有移居台湾以及其他国家的。 如今,木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其以山东省此姓为多。  

郡望堂号  木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的郡望主要有:吴兴郡—三国吴设置,治所在乌程(故城在今浙江湖州南),辖境相当今浙江临安、余杭、德清等地。  

堂号:“吴兴”、“瑚琏”、“先贤”、“黎阳”等。  

宗族特征 
1、木姓得姓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
2、木、端木、端三姓俱为端木赐之后,也就是说,三姓起源于同一个祖宗。
3、因木姓源起先贤子贡,族人深为之骄傲,故木姓族人有很强的宗族观念和寻根意识,宗族活动较多,历来有修家庙、续家谱的传统。
4、木姓传至今已有八十余代。
5、其名人较少,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远不及同宗端木氏。  

名人精粹  
木华:渤海广川(今河北景县)人,西晋文学家。晋惠帝时,曾为太傅杨骏府主簿,撰有《海赋》,文甚隽丽。
木待问: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宋代大臣。孝宗隆兴元年癸未科状元,累官太子詹事、焕章阁待制、礼部尚书。官至侍从,无所表现。工诗,但因不能答出己姓源出何处,而为孝宗不睬。
木天骏:温州瑞安人,宋代官吏。理宗嘉熙二年进士,教授永州,道出岳麓书院,日与诸生讲明求仁之旨,课讲严整,士论允惬。调福建帐司,知闽县,累官建昌守,有政声。除大宗正丞卒。
木元思:温州瑞安人,宋代学者。木天骏子,能世其父业,入太学,以文行为众所推。
木华黎:蒙古札剌儿氏,元初大臣。与父追随铁木真于微弱之际,元初四杰之一。铁木真建号为成吉思汗,任左手万户。成吉思汗六年,从攻金。自此连年在中原作战。九年,领兵攻取辽河流域各地。次年,取金之北京。十二年,封太师、国王,建行省于燕,负责太行以南军事。陆续攻取河北、山西、山东大片地区。
木花里:元代将领。乌密氏,察罕子。事宪宗,直宿卫,从攻钓鱼山,以功授四斡耳朵怯怜口千户。至元四年,从攻宋,自江陵略地还,升蒙古军万户。复攻襄樊有功,卒于军。
木景芳:浙江瑞安人,明初官吏。从朱文霆学《尚书》,对朱熹、蔡沈微旨,颇有体会,为文典雅。洪武初,举为县学训导,以明经授国子监学录,官至助教卒。
木增:云南丽江人,明代官吏。万历间袭职丽江土知府。好读书,多与文士交往。以助饷功,加云南布政使参议。年甫三十,即谢职。
木公恕:云南丽江人,明代诗人。世为丽江土知府,嘉靖时嗣世职。好读书赋诗,有中原士大夫风,著有《雪山诗选》。
    






林姓一支来源于端木(建议删除)
林姓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姓氏,相传由商朝末年的名臣比干而来。比干原是商朝王室成员,在商纣王时担任少师之职,以忠正敢言知名。纣王昏庸无道,他多次进言匡谏,后来因此获罪,被剖心而死。夫人陈氏为躲避官兵追杀,逃难于长林石室,生子名坚,因生于林被周武王赐以林为姓,史称林坚,被林姓人尊为受姓始祖。
 除上述来源外,林姓还有一支来源于端木。明初,子贡59代孙端木歆之次子端木谐迁居山东郓城。成祖时,该支获罪当朝,为避难,曾改姓林,达200多年,播迁在今山东聊城、鄄城、河南省南乐等地。(建议删除)



附:
山东巨野县林屯姓林也姓《端木》的说法
    巨野县林屯距袁庄20余华里,姓林的约有1300多口人。76岁的端木祥荣讲:“抗战前他十几岁,亲眼看见林屯姓林的数人,带着他们的老族谱(姓端木)寻根来到袁庄,说他们跟这里姓端木的爷们一样,明朝举家犯抄,避难迁居林屯,不敢姓端而姓林,到清朝您恢复了姓端木,我们没恢复,至今姓林。来了两趟,希望恢复姓端木,并接续家谱。他们走后,族里决议,答复他们的要求,抗日战争一爆发,此事搁置起来,至今没人再提办理此事了。”

    端木庆仕讲:“解放初,有一姓林的干部来到林集家庙内(乡公所)看了匾额和子贡塑像说:‘这也是我的老祖宗’。”

   “我遇到两个姓林的,都有以上相同说法。看来不止林屯,就近姓林的都承认以上说法,只是林屯是聚居地。”

    录:山东郓城县南赵楼乡袁庄村---《端木令训》1990年拜会端木氏大宗世系嫡裔80代孙《端木庆骐》说的话。 


    河北省沙河市端庄村寻亲、寻家谱
    1995年4月18日,河北省沙河市端庄村长率领10人去子贡故里浚县寻亲问祖寻家谱。现录入他们的介绍信:

    我们几位是来自河北省沙河市(原名沙河县,1987年县改市)端庄村。由该村支书端照峰、副支书端学峰、村委主任端歧及端家族长端墨香等带队共计一行10人。前往贵处寻找自家人,以便完成端家家谱事宜。

   从百家姓查找,端木本是复姓,但就对端庄来说,复姓端木不见了,端木简化成端,此事究竟始于何年?现代人概不知晓,简化的目的又是什么?至今不解其意,望谅解。

    据端家前辈传言,明成祖永乐之后,从山西洪洞县移民,端庄端家先辈同胞兄弟两人由洪洞县移至该村现在的地盘落户,故该村名曰端庄。本村虽有多姓同居,但目前该村上册人口1500之中,姓端的不低于70%。该村的交通十分方便,东临107国道,京广铁路从本村中间穿过,同时该村还紧靠大沙河(属子牙河流域)。有时在讯期,咆哮的洪水将部分土地、房屋冲毁。自先辈在此定居至今究竟遭受了多少次洪水袭击,因未有记载,无法说清。当然,端家老坟及其墓碑自然亦无法逃脱洪灾给带来的厄运,加之历史上战乱家谱更是牺牲品。

    因为没有家谱,虽说排辈能够勉强维持,但小家族之间的关系就较模糊,更有甚者或有晚辈又重复了长辈之名。家族关系早该理顺,重名更应杜绝。但无家谱可查,此类状况实难改变。因此重新找到家谱已是端家几代人的期望。

    找到家谱难度不小,然而还是有一线希望的。据前辈流传,说河南浚县曾在很多年前沠员前往端庄抄过家谱。如果确有此事,那么我们的家族关系就很近了,或者说,就是一家人。此事一代一代,直至今日。经分析,这绝非是无中生有地胡乱编造,应是真实的。寻续家谱的事,在端家已是几代甚至十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大事,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这是十分遗憾的。

    如今太平盛世,在此大好的历史时期,端家现代人应挑起寻续家谱的重担,再没有任何理由推诿,的确责无旁贷。于是我们一行10人冒眛来找自家人,盼使寻续家谱之事如愿以偿。

    倘若完成端家家谱寻续工作,不仅是已故的先辈英灵得到安慰,也为端家后代的排辈奠定了基础,同时亦加强了我们异居河南、河北省端家的后代关系,促进来往,相互帮助,携手前进。既然如此,何乐而不为?

    望请 各位族长,同辈及晚辈在寻续家谱一事中多多提供方便!谢谢!

    公章:中国共产党端庄村支部委员会      沙河市沙河城乡端庄村村民委员会
 

      明朝沐英乃是圣祖端木子贡后裔 
    安徽定远发现神道沐英墓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4日08:21 南京晨报
   南京江宁明朝大墓成功开挖后,明开国功臣、云南王沐英及沐氏家族再次成为考古界、文化界一大热点,沐英的后人又是怎样看待他们祖先的呢?在沐英的出生地安徽定远又留下了哪些历史的尘埃与传说?就此晨报特派记者昨日已经赶赴定远。
沐家后代有300多人
据沐英的出生地、今安徽省定远县严桥乡沐家村的沐姓老人介绍:沐氏系孔子弟子端木赐之后,原复姓端木,后因躲避仇家,改单姓木,后又在木旁加水字为沐,沐氏可考的一世祖为向春公,沐英为沐氏家族的第“十世祖”,而传至今,定远沐家村沐姓人家已是第十九世与二十一世。

 沐家人不祭皇帝祭皇后 
  在沐家村,每年清明祭祖时,除了祭拜祖先,沐家人还要祭拜明朝开国皇后马娘娘,但从不拜朱元璋。沐家老人说,是马娘娘让沐家人姓沐的。 

  据天津大学历史系教授闫爱民《沐氏授姓考略》一文中称,沐氏的先人是孔子的弟子端木赐之后,其后人原本复姓端木。后因躲避仇家改单姓“木”,到了沐英时,改木为“沐”。 
  沐家老人称,刘伯温对朱元璋称,沐英能“长枪刺月”,将来对大明江山肯定不利。为了除掉沐英,朱元璋最终采用了刘伯温的主意,即将沐英送至云南。在古人心目中,云南为“火”地。刘伯温的意思也就是沐英到了有火的地方,肯定会被烧死,因为他姓木。沐英临去云南前,深感大祸临头,求见了义母马娘娘。马娘娘称,不去云南属于抗旨,肯定要杀头,还不如赶赴云南就任。
去云南前可将木姓改为“沐”姓,这样有了水,火烧木自然不成,沐英性命可救也。 
  据沐家老人介绍,当时马娘娘为了营救干儿子沐英,亲自在木字前加了三点“水”,沐英重新授姓后,立即赶赴云南就任,最终为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们沐家祭奠马娘娘时,写沐姓,三点必须用红笔写,这代表沐家人重生的意思”,沐家村族长说。
 
传说清朝拒用沐家后代 
  据了解,自清朝开始,沐英的后代在沐家村一直过着“养牛耕田、养猪过年”的生活。明灭亡后,沐英的后人再也没有像沐英那样戎马战功、出人头地。81岁的沐守福老人告诉记者,听祖先讲,到了清朝,清政府深知沐家系大明的功臣,坚决弃用。 
  另据沐家家谱上记载:“清,沐家秀才赶考一概不予录用,鼓励沐家后人从事农业……”这就使沐家后人形成了“读书无用”的思想。到了民国时,沐家人开始读书,但真正走出沐家村的几乎没有。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期间,沐家后人开始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目前他们正集中一切财力供自己的孩子读书。近两年,沐家村先后有数人考取了大学。 
  2005年6月4日,记者离开沐家村时,沐家村族长特送给了记者一副家谱对联:“皖北家声远黔宁世泽长”。 

前一篇<---本篇--->后一篇

 

返回主页     留言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郑厚德     运行和管理:淇县之窗网站

豫ICP备05000447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