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苗:文武双全的敌工科科长
王舒苗:文武双全的敌工科科长

 
时间:2021-6-23 11:26:12  作者:鹤报融媒体记者 祁凯燕 实习记者 赵寅然  编辑:鹤壁日报 


 

2021-06-22 01:40:21

王舒苗,原名王鸿裔,1905年生于淇县良相村。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六八八团宣教股股长、敌工股股长,一二九师新一旅敌工科副科长,太行第七军分区敌工科科长等职。1944年10月10日,王舒苗为革命光荣牺牲。1956年,王舒苗烈士的遗骸由新乡市迁至位于邯郸市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放弃教书生涯 参加八路军

 

“王舒苗幼年时家里很穷,他10多岁的时候靠借贷和亲友的资助上了小学。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位于今卫辉市的原河南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在学校读书期间,王舒苗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启蒙,开始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6月9日下午,记者来到淇县良相村采访,该村党支部书记刘熙贵告诉记者,王舒苗在青年时期就离家从事革命工作了。

1927年,王舒苗毕业后到内黄县楚旺中学担任国文教员,他不仅向学生传播进步思想,还经常撰文抨击社会的黑暗。土豪劣绅极力反对,扬言要给他点儿颜色看看。

1932年秋后,由于淇县、浚县一带反动势力猖獗,王舒苗避居于北京。

“1935年,王舒苗到天津震中中学任国文教员,任教期间,他继续进行革命活动。一次他因散发革命传单,被特务告发,国民党当局将他逮捕入狱。敌人的迫害更加坚定了他革命的意志。在狱中,他刻苦学习日语,为之后做敌伪工作打下了基础。”刘熙贵说,村里关于王舒苗革命事迹的记载不多,他建议记者前往王舒苗生前战斗过的地方浚县新镇镇采访。

“1936年春天,在亲友营救下王舒苗获释。出狱后,他决定放弃教书生涯,投笔从戎。”在浚县新镇镇淇门村,对革命历史颇有研究的村民梁秀全告诉记者,据淇门村的村志记载,1938年6月底,王舒苗在浚县淇门村见到了学生刘耕夫。此时,刘耕夫受党组织派遣正在当地组织抗日武装。王舒苗、刘耕夫积极筹备,于当年7月初在浚县新镇镇正式成立了“滑浚淇三县人民抗日自卫军”,王舒苗任政治部主任。后来,王舒苗、刘耕夫带领自卫军的一部分改编为八路军六八八团豫北抗日游击队二支队。

 

胆略出众 机敏过人

 

1938年冬,八路军六八八团党委决定,将豫北抗日游击队二支队改编为一营二连,王舒苗调团政治处任宣教股股长,不久又改任敌工股股长。王舒苗既做敌军工作,又做群众工作。

王舒苗胆略出众,机敏过人。“1939年夏天,王舒苗与两位战士在敌占区执行任务时,被当地伪军的士兵盘查,难以逃脱。王舒苗却临危不乱,趁机与伪军士兵攀谈了解伪军的情况。他们被带到伪军司令部后,王舒苗面对伪军军官沉着应对,谎称自己是对方长官的同学,最终王舒苗三人成功脱身。”梁秀全告诉记者,1940年,八路军六八八团扩编为一二九师新一旅,王舒苗任敌工科副科长。

据淇门村的村志记载,1942年,王舒苗的任务改为专做豫北敌占区的工作。1943年,太行第七军分区建立后,他任敌工科科长。1944年10月10日,王舒苗外出执行任务时,突遭国民党军袭击,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9岁。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