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6 10:37:05 作者:鹤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刘倩倩 文/图 编辑:鹤壁新闻网 来源:鹤壁新闻网2021-05-20 11:00
紧挨着卫河的新码头村曾经是繁荣的码头。 石碑上有不少纤绳磨出的凹槽。 新码头村的古槐树。 90岁的郭芳洲老人精神矍铄,给记者讲古槐树的故事。 保存完好的清代嘉庆年间石碑。 【鹤壁新闻网讯-鹤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刘倩倩 文/图】“我们这一带流传着一句话:走桥不见桥,一步两座庙,三山加一井,一柏二石三座庙。其中,‘一柏二石三座庙’被误传成了‘一百二十三座庙’,这句话还流传到天津。在明清时期,还有文人墨客特意赶到这里寻找一百二十三座庙呢!”5月18日,记者来到历史悠久的浚县新镇镇新码头村采访,听到村民这样说。 村民介绍,卫河沿岸有多个码头村,其中有卫辉市码头村、浚县新镇镇新码头村和浚县屯子镇码头村等。“卫河沿岸的码头村,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故事,但共同的是都有一段关于隋唐大运河的‘水运记忆’。”浚县新镇镇新码头村党支部书记王根顺说。 村子原名康家庄 与明代大将康茂才有关 “先有康家庄,后有玉帝庙,然后才有河一道。”在浚县新镇镇新码头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90岁的郭芳洲老人精神矍铄,给记者说起了村子的历史和传说。“相传很早之前,这里没有河流,只有一道沟壑,后从太行山流出一股清泉,人们都称之为‘白沟’。”郭芳洲老人说,东汉末年,曹操“在淇河口下大枋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据《水经注·淇水》)。隋炀帝又在白沟古道的基础上开挖了永济渠,成为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永济渠称御河,明代改称卫河。 谈起关于新码头村最早的文字记载,郭芳洲老人说村里曾有不少古碑,碑文中记载着康家庄”这个地名。“村里老人说,朱元璋称帝后,封有功之臣,大将康茂才被封为卫水侯,康氏族人就定居在这里,给村子起名康家庄。”郭芳洲老人遗憾地说,因为村子搬迁,那些古碑都没有得到保护,但老人们口口相传着康家庄与康茂才的故事。 “明代的时候,卫河航运兴旺,位于卫河航运线上的康家庄远近有名。”郭芳洲老人说,村中有一通古碑,记载了30多家商号的情况,康家庄是卫河航运线上重要的水陆码头,后来,康家庄村名就演变为码头村。 “一百二十三座庙”与“一柏二石三座庙” 因紧挨航运发达的卫河,村子日益繁荣,不少文人墨客乘船来到这里,寻找广为流传的一百二十三座庙”。“其实,这句话说的是‘一柏二石三座庙’。我们村有一棵古柏,古柏旁边有两块大石头,古柏附近还有一座庙,庙有三个门,可以通往三个方向。人们误传成了‘一百二十三座庙’。”58岁的村民孔令海说,直到现在,村里很多人还在说着“一百二十三座庙”的故事。 孔令海介绍,虽然村里没有一百二十三座庙,但老人们回忆,村里曾有近30座庙。“为什么一个村子会有这么多庙,可能是我们村外来人口多,带来的风俗习惯各不相同,所以当时村里的庙也就多一些。”孔令海说,新码头村除了有康姓村民,还有孔、崔、王等姓氏村民。 据新码头村孔氏家族的《孔氏家谱》及一些碑文记载,该村孔氏家族由山东曲阜迁徙而来,崔氏家族由山西壶关县迁徙而来,还有从山西洪洞县迁徙而来的家族。“这里水陆交通便利、商贾云集,是粮食、建材、食盐、煤炭等物品的集散地。在清代雍正年间,新码头村已形成四个街区,分别为西街、南北街、北庄、东新庄。 明代古碑与《义渡碑记》 王根顺介绍,村中曾有一通明代的古碑,碑上还刻着一篇《义渡碑记》,记录了村子昔日的繁华景象及风土人情,碑文中“重修新镇义渡记”几个字依然清晰。因为渡船常年使用会损坏,渡口的设施也要修缮,摆渡又不收钱,所以才会由当地百姓共同出资来修缮渡口。义渡可能就是这个意思。”王根顺说。 据介绍,这通明代古碑由碑座、碑身和碑首组成。碑座为梯形,碑身、碑首连为一体,碑首雕刻着“二龙戏珠”图案。碑座高0.68米、宽1米、厚0.63米,碑身高1.5米、宽0.67米、厚0.25米,碑首高0.75米。碑身上部断为两截,大部分碑文尚能辨识。 村民孔祥胜曾经把碑文拓了下来,碑文记载:“於卫河之上游,扼其喉而枕其背,尤一邑之巨麗,云其流自淇o东抵海,蜿蜒而下数千里……南通汴梁,北抵神京,率取道於斯,为浚故幾铺一嚴邑也……行旅往来,缤纷络绎,尤属孔道……且商旅往来群拥,人舟共集,数辈肩摩,俨然一都会也……”碑文形象描述了新码头村昔日的繁华景象。 碑文结尾有“刘尚信撰文”字样。据介绍,刘尚信是明末时期浚县弦歌里西郭村人,官至通政司右通政,是浚县的名人。此外,碑文中有“天启”字样,据此可推断重修义渡的时间应是明代天启年间。 “村里很多人都知道这通古碑,这是我们村的宝贝。”一位村民介绍,在村里老人的记忆里,有很多与古碑有关的故事。还有村民介绍,《义渡碑记》与村里的三位义士有关。“卫河水运发达,每年都有学子乘船进京赶考。俺村有三位义士年年护送学子,风雨无阻还不收取任何费用。后来,有学子考取了功名,为报答三位义士,就上书请奏……”76岁的村民刘本祥讲得津津有味,说这通古碑是新码头村历史的见证,以弘扬村民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 目前,这通明代古碑已被文物部门保护起来,但有关古碑的故事,被村民口口相传。 老船工、旧凹槽……见证隋唐大运河卫河段的辉煌 “我小时候还跟过船呢,不像大人们有劲儿,但也拉着纤绳走过一段路,大人们喊着号子,我也跟着喊,村子里的孩子都在河边玩儿,大人上工孩子们也会跟着跑……”刘本祥回忆,他曾跟着父辈从事船运工作,夏天太热了,他和小伙伴们就端着碗站在水里吃饭。 在一位村民的家中,还有一通石碑,石碑上有数不清的凹槽,最深的两道有3厘米深。郭芳洲老人说,这通石碑就是“一柏二石三座庙”中“二石”的一块。他说:“在卫河涨大水的时候,纤道会上移,上行船的纤绳就会摩擦到这块石碑。你们看,这要多少船、多少年,纤绳才能磨出这么多、这么深的凹槽啊!” 另一通清代雍正年间的石碑,记者隐约可以看到碑文中有码头村、三圣神祠等字样,碑身上也有一些凹槽。这些石碑上的旧凹槽,仿佛述说着隋唐大运河卫河段昔日的辉煌。 古槐树的传说 新码头村内还有一棵古槐树,郭芳洲老人介绍,村里没人能说出古槐树的年龄。“这棵古槐树很早就有了,我小时候天天爬树玩儿。以前古槐树很粗,两三个成年人也环抱不过来。我听老人讲,有一次下大雨,一道闪电把古槐树劈成了两半,其中一半就成了空心树,还长出了小枝。”郭芳洲老人说。 记者看到,这棵空心古槐树,树冠宽广、树姿优美, 令人赏心悦目。村民们为了保护幸存下来的空心古槐树,就为它修建了围栏。关于这棵古槐树,在村民中还流传着许多传说。传说以前,村子里有一条异常凶恶的蟒蛇,经常袭扰村民。村民们在槐树下焚香,祈求除掉蟒蛇。蟒蛇勃然大怒,钻进槐树洞中,只见一道白光闪过,蟒蛇当场死亡。 “这都是传说,但古槐树已经成为我们村的一部分,很多老人逢年过节还会来到这里,祈求一年的平安顺遂。”45岁的村民孔令波说。 全村搬迁 建成新码头村 史料记载,卫河在浚县新镇镇的码头村段,曾有一个弯道。上世纪60年代中期,卫河航运衰败,政府决定将原来防洪压力过大的码头村搬迁,该弯道废弃,被改成东西方向的直道。 1966年,码头村部分村民舍弃老宅搬迁到新河道北岸。1968年新河道通水,老河道被废弃,码头村的西街、南北街和东新庄处在新旧河道的包围之中。1975年,卫河水再次泛滥,不少村民的房屋遭受不同程度损毁。就这样,码头村全村搬迁,在新河道北岸建设了一座新村,就是如今的新码头村。 随着卫河航运故事的挖掘,新码头村村民也将村子历史故事进行整理。村民孔祥胜查阅相关文献,整理了不少村中古碑上的碑文,着手写新码头村的历史。“每个村子都有文化故事,我们村曾是隋唐大运河卫河段繁荣的码头,我们需要将这一段历史记录下来,让后人知道码头村曾经的繁荣……”孔祥胜说。 |
<----返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