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29 21:30:08 作者:鹤报融媒体记者 岳珂 文/图 编辑:鹤壁新闻网 来源:鹤壁新闻网2021-04-29 09:14
卜家沟村胡家大院。 胡氏宗祠大门。 胡氏宗祠位于一处泉眼旁,由于干旱,目前宗祠旁的池塘已经干涸。 伯邑考洞。
胡家大院一角。 山城区石林镇政府所在地向西北约8公里就是卜家沟村,这是一座三面临河一面靠山的小村落。2015年9月,卜家沟村被列入第三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这座仅有千余人的小村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传说伯邑考曾在此隐居 “卜家沟村现在大部分人都姓胡,但以前并不是。”4月23日下午,村民胡建康告诉记者,传说卜家沟村是周文王长子伯邑考隐居的地方,“卜家沟其实应该叫伯家沟,他们称自己是伯邑考之后。”村民胡国栋说,早年间据说本村还有伯姓人家,山西伯姓人还来认过亲。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伯姓人逐渐外迁,如今村里已经没有伯姓人家了。 传说伯邑考隐居的窑洞位于胡氏宗祠旁的一座土岗上,当地人称这里为“钓鱼台”。土岗上柏树参天,景色秀美。伯邑考洞洞口高约1.5米、宽约3米,洞内有4个洞穴。据村民说,伯邑考洞洞口原有一人多高,但随着村民的频繁活动,有些地方已经塌方,但洞内的样子数十年来始终未变。胡国栋告诉记者,小时候他就常在伯邑考洞内玩耍,他听村里的老人们说伯邑考洞自古就有,但村里人对伯邑考洞的了解仅限于传说,相传伯邑考曾在洞内避过难,姜太公曾来此看望过伯邑考,并在“钓鱼台”上钓过鱼。 伯邑考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据《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记载:“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即伯邑考是周文王的嫡长子,周武王姬发是他的弟弟。与伯邑考贵为周文王嫡长子的身份不相符的是,先秦时期的典籍上鲜有关于他的记载。反倒是伯邑考的弟弟周武王姬发、管叔姬鲜、周公姬旦、康叔等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记载。也正因为伯邑考扑朔迷离的身世,关于伯邑考的创作受到了后世历朝历代小说家、戏曲家们的热捧,演绎出如《封神演义》等传世作品。据学者刘子立考据,就现存文献来看,至少自三国西晋时期就有文字记载:“纣囚文王,文王之长子曰伯邑考,质于殷,为纣御,纣烹为羹,赐文王,曰‘圣人当不食其子羹’。文王食之。纣曰‘谁谓西伯圣者?食其子羹尚不知也’。”成为后世人们熟知的《封神演义》等类似故事的蓝本。 多年来,村民们对伯邑考洞知之甚少,也不清楚伯邑考洞的来历。直到几年前,村民胡水印到安阳市龙安区马投涧镇王二岗村游玩儿,偶然间探听到了“周文王望儿”的传说,对伯邑考洞来历的疑窦才得以解开。 王二岗村与卜家沟村相距不到10公里,相传周文王被商纣王拘禁在h里城时,伯邑考曾同行。周文王预测到伯邑考将大祸上身,不忍伯邑考再送,劝他原路返回。孑然一身的周文王行到怨儿庄时,不停地哀怨,为伯邑考即将遭受磨难而伤心。随后,他行至一处高岗向西远望,看到伯邑考的身影越来越远,不禁潸然泪下。此地也就得名望儿岗,后演化成了王二岗村。怨儿庄即如今的马投涧镇元二庄。相传此后伯邑考为了方便看望父亲,就在望儿岗西侧不远处安顿下来,伯邑考安身处就是卜家沟村伯邑考洞。 胡氏祖先胡纲从北京到此避难 “我们祖先是从北京避难而来的。”胡国栋给记者聊起了他们家族的历史。胡氏宗族公认的祖先名叫胡纲,是清初由北京迁居而来的,“据说胡纲因为杀人犯了罪,从北京逃到这儿。”对于祖先的“黑历史”,胡氏后人并不忌讳,“具体因为什么杀人,怎么逃出来的,这些都没有流传下来”。 胡纲避难到此后,一度流浪乞讨度日,传说他还住过桥洞,后来才定居卜家沟村旁的胡家沟村。“那时候胡家沟还没人家,后来胡氏族人越来越多,村名也就成了胡家沟。”胡国栋说,石林镇及周边村子绝大部分的胡氏族人都是从胡家沟村迁徙而来的。 相传,胡纲来到胡家沟后,看这里山清水秀,决定定居在此。胡国栋告诉记者,传说胡纲在胡家沟种了很多地,但被邻村的人状告说侵占了他们的田地。“老人们把这一段故事叫‘糊涂县官断糊涂案’。”胡国栋说,邻村的人与胡纲争执不下便告到了衙门,县官胡乱断案,要在双方有争议的土地上放置18个烧红的铁鏊子,再让人把铁犁铧烧红,谁能穿着烧红的铁犁铧走过18个烧红的铁鏊子,这片有争议的土地就归谁。邻村的人见状被吓退缩了,而胡纲咬着牙穿上铁犁铧把18个烧红的铁鏊子走了一遍。“县官把这片地断给了胡纲,胡纲因此把脚趾都烫掉了,只剩脚掌。”胡国栋告诉记者,这个故事在胡氏后人中流传甚广,开封杞县的一支胡氏宗亲就是凭借这个故事认的亲,“开始还不太清楚我们是不是一家人,一说这个故事再对一下族谱就认了亲”。 有了田地,胡纲娶了4个媳妇,生了7个儿子,胡家在此繁衍生息。胡纲的7个儿子都很勤勉,家业也越来越兴旺。“我家就是胡纲次子胡明的长房后裔。”胡国栋告诉记者,胡明成家后就到山西做煤炭生意。胡明发家致富后,在卜家沟村建起了一座九门相照的院落,如今这座院落依然保存完好,胡国栋自小就在这座院落中长大。 胡纲或是京城“带刀侍卫” 随着人口越来越多,胡氏家族在卜家沟村建起了一座宗祠,宗祠位于一处泉眼旁,背山面水。胡国栋带着记者来到了胡氏宗祠,他说:“我记得祖辈的人说,他们小时候每年祭祖,宗祠里挂满了族谱。后来,胡氏宗祠没人照管慢慢就破败了,这些年族人经济条件好了才修缮了一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胡氏宗祠内许多古碑遭到了破坏。如今宗祠内只剩下了3块保存完好的石碑,分别立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和民国十三年(1924年),其中道光十年立的石碑尤为珍贵。 有趣的是,道光十年立这块石碑并不是由鹤壁的胡氏族人所立,而是由荥泽县(今荥阳市)的胡氏宗亲所立。据碑文记载,清嘉庆辛酉科举人、时任汤阴县儒学教谕(元、明、清各县儒学置教谕)胡氏宗亲胡明杨到这里来认亲,他从族谱上得知,胡氏一族“自燕都海岱门迁至回龙镇”“至纲祖始居于是”。燕都指的就是北京,而海岱门则是北京城的崇文门旧称。崇文门位于北京城正阳门的东侧,元代称文明门,明正统二年(1437年)改为崇文门。因元朝时期崇文门内有哈达王府,崇文门也被称为哈达门或哈德门,明清时期民间则称为海岱门。 胡国栋说,当年胡明杨所看过的族谱如今已经散轶。碑文记载,这块石碑是由胡氏第十一世孙胡开元“书丹”(指用朱砂直接将文字书写在碑石上),第十二世孙胡玉川“篆额”(石碑上端用篆书题上碑文的名称)。也就是说,道光十年的时候,胡氏族人至少已在鹤壁繁衍了十二代人。由此可以推断,胡氏先祖大约是在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1700年前后),清代康熙、雍正年间来到鹤壁的。胡国栋还提到了一个传闻,那就是胡纲有可能是一名“带刀侍卫”。 清朝定都北京后曾规定,北京内城由八旗子弟居住,外城由普通百姓居住,海岱门正是位于北京内外城的分界线上。清代前期,为了巩固统治,有资格入选侍卫的,大多是满族八旗子弟或蒙古贵族后裔,到康熙末年才逐渐从武举人中选取汉人担任低等侍卫。胡氏先祖胡纲由海岱门迁居而来,还传言他当过侍卫,那么胡纲很有可能是满族人。可惜的是,也许是为了避难隐藏身份,也许做过侍卫只是传言,胡氏后人也说不清楚先祖是不是满族人。 胡纲定居胡家沟后勤俭持家,家境逐渐殷实,在胡家沟村站稳了脚跟。胡氏后人也多秉承先祖的勤奋努力,逐渐成为了胡家沟村、卜家沟村一带的大家族。后来,胡氏族人逐渐外迁,如今石林镇赖家河村、东寺望台村、西寺望台村的胡氏家族均是由胡家沟村和卜家沟村迁居的。 “如今祖籍卜家沟村的胡氏后人已经遍布省内外,省内安阳、新乡、开封很多城市,广东、河北等省都有胡氏后人。”胡国栋说,胡氏宗亲这几年一直商量着重修宗祠,以让更多胡氏后人了解家族的历史。 |
<----返回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