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初年青铜器利簋内底的铭文
西周初年青铜器利簋内底的铭文

 
时间:2021-11-29 23:06:02  作者:秋雨  编辑:秋雨(李冰)美篇 


美篇  2021-11-29 

  1931年前后,笔者的故乡河南浚县辛村卫侯墓出土了康侯簋。有关康侯簋的出土地点有三种说法,一说1931年河南省浚县辛村出土,一说今河南卫辉,还有一说出土于辉县。康侯簋又名沬司徒迭簋,是西周早期青铜器,学界都认为它出自河南浚县辛村卫国贵族墓地,时间在1931年前后,随后被倒卖至海外,1977年由布鲁克·休厄尔捐赠给大英博物馆,现藏英国不列颠博物馆。

  康侯簋通高24厘米,口径41厘米,侈口束颈,涂腹微鼓,高圈足加宽边。兽首耳垂长方形小珥,翘鼻耸角。器身纹饰,腹部为单一的直条纹,颈和圈足为火纹与4瓣目纹相间排列,颈部两面中央又有突起的小兽首。

康侯簋器底有铭文24字,记述了武王伐商的历史。姬发伐商后,命康侯建国于卫地,涾司徒为亡父制作此器。其中大概能认出的文字是:

王朿伐商邑■令康矦啚于卫……

铭文可以证明,姬昌之子康叔封先被姬发封在康城,成王平定三监之乱后,再次封于卫国。铭文中“徙封”是改变封地,确凿证明康叔在封卫之前就是有封地的。

“王朿伐商邑”意思是周人攻打商邑。周人牧野暴乱获胜次年,姬发病死,成王继位,成王因年少由姬旦主政,管叔蔡叔疑姬旦不利于成王,于是挟制着武庚作乱。姬旦承成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而放逐蔡叔。康侯簋中的“王朿伐商邑”记载的就是姬旦攻打商邑,评定三监之乱这件事。

周初攻打商邑有两次,一是姬发发动的牧野暴乱,一是成王时伐武庚。公元前1039年,周公姬旦面对来自内外两方面的敌对势力,多方权衡,决定奉成王之命率师平定三监之乱。 因为康叔封卫是在平定三监之乱后,因此我们才肯定这是第二次攻打商邑。

“令康矦啚于卫”意思是令康侯封改封到卫地去做卫侯。康叔初封时的封地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市)康城。康矦、康矦丰、康矦啚皆是康侯姬封,有人认为“啚于卫”分为一组,就是“封于卫”。周公姬旦平定三监之乱后,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姬封,让康叔姬封迁徙至淇水岸边的殷商故都朝歌,建立卫国,自此康叔姬封立国,卫国问世。

 

康叔姬封赴任时年龄尚小,周公姬旦怕他担当不起治理殷朝遗民的重任,特地召集群臣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授土授民仪式,并精心制作了《康诰》、《酒诰》和《梓材》三篇文告,作为康叔姬封治理卫国的法则。姬旦的《康诰》《酒诰》和《梓材》三篇文告,使得康叔姬封在淇水岸边的朝歌统治卫国有方,很快就把商朝的殷都改造成了周的普通方国,成了卫国和卫姓的始祖。周公姬旦治理社稷之道,堪称淇水岸边华夏历史上最古老的廉政文字,放射着先贤圣哲的思想光辉!

公元1976年3月,在陕西临潼县零口镇,发掘出西周初年的一樽青铜器利簋,利簋内底铸铭文4行33字如下: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

鼎克昏夙有商辛未

王在阑师赐有事利

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可以断句如下: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对于利簋铭文的理解,存在很大的争议,尤其是对“岁鼎”二字,分歧最大。有将“岁鼎”与卜辞“岁卜”相联系者,认为“岁鼎”是“指贞问一岁之大事而言”,应解释为“岁祭时进行贞问”;有认为“岁”指的是岁星,也就是木星,释“鼎”为“丁”,转训作“当”,意为“岁星当前”,认为“岁鼎”是岁星当空,表示吉兆;有认为应该将“岁鼎”解释为“越鼎”,意思是“夺得了鼎”的人;还有“鼎”当读为“则”,依据是《佩觽》,说是"古文以贞为鼎,籒文以鼎为则";还有"岁鼎"应当是“戍晃”,即驻征商之师于此;等等。

笔者认为:首先,至少“岁”不是说的“年”,因为当时的“年”称为“祀”,至西周才称为“年”;其次,如果“岁”指“岁星”,则“鼎”应有“鼎盛”之意。《尚书·牧誓》载:“时甲子日昧爽,王至于商郊牧野。”“甲子朝”也就是甲子日黎明,“岁鼎”也就是岁星升至天顶,这样就与《牧誓》吻合了;第三,“岁”应该有获取胜利后军队欢呼“万岁”之意,“鼎”有“问鼎中原”之意。

关于“甲子”,天文界参照《国语·周语下》,依据所记载的天象,推算出是 1月20日。那么,“甲子朝”也就是1月20日的早晨。

关于“辛未”,有可能说的是日期,也就是“甲子”日后第八天的“辛未”日,即1月28日;也有可能说的是年份,依据断代工程,“牧野暴乱”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是年为“乙未”年,公元前1010年和公元前1070年才是“辛未”年。

关于“武王征商”,也就是“武王姬发远征大商”,说白了就是向东入侵商朝,延续“九世之乱”,以报世仇,更主要的是要夺取帝王宝座。这就与历代儒者所说的“武王伐纣”不一致了,“武王伐纣”是正义的战争,其中的“纣”带有侮辱和谩骂帝辛的性质。而“武王征商”是中性的,也许正义,也许非正义,甚或是犯上作乱,是侵略性质的战争。可见历代儒者为了歌周恶商,动了多少心思,做了多少手脚!

关于“武王”之称谓,也许铸此利簋之时,姬发已经鸠占鹊巢而自称“武王”,簋铭文写成“武王”无误。但《牧誓》中用“武王”称呼,似乎不妥,因那个时候姬发只是西伯侯的继位者,“侯”也要称“王”,明显是犯上作乱,属于乱臣贼子!

由利簋的铸造可知,当时十分重视对先祖的祭祀,这分明是商代传承的习俗。给帝辛初定的罪状就有“不祭祖”,显然是妄加之罪。其实,帝辛十分重视祭祀,真的是“夏禴与冬烝傩舞,春祠共秋尝社祭”(秋雨诗句)。

综上所述,笔者所理解的利簋铭文大意有如下四种:

其一

姬发远征大商,甲子日黎明,岁星升至天顶,至黄昏便获得胜利灭了商,是年为辛未年。姬发在检阅三军(应当是在今日鹤壁搞的“大赉天下”),赐给“有事”官名字叫利的许多金属青铜,利便用这些青铜为先祖檀公铸造了此宝尊彝。

其二

辛未年,姬发远征大商,甲子日黎明开战,一天便问鼎成功,将士们山呼万岁,至黄昏大获全胜,灭了商。姬发在检阅三军(应当是在今日鹤壁搞的“大赉天下”),赐给“有事”官名字叫利的许多金属青铜,名叫利的便用这些青铜,为先祖檀公铸造了此宝尊彝。

其三

姬发远征大商,甲子日黎明,岁星升至天顶,至黄昏便获得胜利灭了商。八天后的辛未日,姬发在检阅三军(应当是在今日鹤壁搞的“大赉天下”),赐给“有事”官名字叫利的许多金属青铜,利便用这些青铜为先祖檀公铸造了此宝尊彝。

其四

姬发远征大商,甲子日黎明开战,一天便问鼎成功,将士们山呼万岁,至黄昏大获全胜,灭了商。八天后的辛未日,姬发在检阅三军(应当是在今日鹤壁搞的“大赉天下”),赐给“有事”官名字叫利的许多金属青铜,名叫利的便用这些青铜,为先祖檀公铸造了此宝尊彝。

https://www.meipian9.cn/3x2k8fdq?first_share_to=timeline&first_share_uid=395344340&s_uid=30718380&share_depth=2&share_source=timeline&share_

user_mpuuid=37add6f186cb29d1bdea66e3b538dc64&sharer_id=ojq1tt_nQUvjCVi3jQb91gKMDLf4&um_rtc=535da07

c00c6a22c951502d44e8a9328&um_tc=913751875f0ee20a5c3af62d6ba0ac8f&user_id=ohbsluNb6_1fwXg6oWYTOE60BG-I&wx_scene=group_singlemessage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