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区姬家山乡施家沟村 太行深处藏古村 辛庄河畔“桃花源”
鹤山区姬家山乡施家沟村 太行深处藏古村 辛庄河畔“桃花源”

 
时间:2021-1-8 11:58:13  作者:鹤报融媒体记者 刘倩倩 文/图  编辑:鹤壁新闻网 


来源:鹤壁新闻网2021-01-07 08:37

1

施家沟村风貌。

2

天生桥。

4

施家沟村的石头房子。

3

古驿道。

5

李家大院气派的大门。

6

李家大院一隅。

位于太行山区、辛庄河畔的鹤山区姬家山乡施家沟村,西与林州市(原林县)接壤,西北部隔洹河与安阳县相望。村落依山而建,村内保留着众多明清时期的建筑。施家沟村有众多的神话传说和自然奇景,还有太行古驿道、豫北战役后方医院、盐商十字街等历史遗迹,因而被评为省级传统村落。1月5日,记者走进施家沟村,感受这个传统村落的沧桑变化。

以“施”为名,却无“施”姓村民

谈到施家沟村的来历,71岁的退休教师赵安金,翻出他在村东大庙上拓下来的明代万历三十九年的碑文:彰德府汤林二县人见(现)在施家沟庄居住,善男信女王朝宗王氏刘科、李氏领合庄善男信女建立……“这是村里最早的文字记载了,碑记中虽然没有施姓出现,但明代万历三十九年,即公元1611年,我们村已经叫施家沟庄了,由此推想,施家沟的历史应更为久远。”

对于施家沟村以“施”命名,却无施姓村民的疑问,赵安金讲起了村里流传的一个故事。“村子最早是施姓人家在此开荒,后迁来了任、蔡、董三姓族人,人多了,村子大了,施、任、蔡、董等姓氏族人商量为村子起名,因施家仁义道德,又是最早来此地,就给村子起名为‘施家沟’。”赵安金讲得神采飞扬,他说,起初,村子各姓人家和睦相处,水井、石磨、石辗、牲口、农具还共同使用。后来,董姓族长因小事与施姓族长产生矛盾,董姓族长便设计谋在两家耕地的地界上做了手脚,还四处散布施家人不讲诚信。两姓族长在村里发下毒誓,施家族长说如果他们动了地界,全家就离开施家沟,董姓族长说他若是诬陷的话也离开施家沟。村民们到施、董两家耕地的地界查看时,发现董家人少了几亩地。“就这样,施姓族人搬出了施家沟,但是谎言总有拆穿的一日,后来董姓族长的伎俩被村民发现,自然也无颜面对父老乡亲,董姓族人也搬出了施家沟。”赵安金说,施家沟自此再无施姓、董姓族人了。

刘秀垴王莽坡与“王莽赶刘秀”的传说

施家沟村群山环绕,几乎每一座山头都有一段美丽的传说。“轿顶山、搁笔架山是根据山的形状命名,但‘刘秀垴’‘王莽坡’却有一段‘王莽赶刘秀’的故事!”赵安金告诉记者,村东的山头叫“刘秀垴”,山坡叫王莽坡”,山旁有两沟,分别叫牛圈沟和桑树沟,它们的名字均和“王莽赶刘秀”的故事有关。

相传西汉末年,刘秀被王莽追赶,逃经此处,天渐黑,刘秀饥饿困乏、双腿无力,便躺在一棵树下,恰巧一只鸟衔着一物,飞经刘秀头顶,那物正巧落入刘秀口中,刘秀吃下,顿觉神清气爽,言道:“我刘秀必不忘救命之恩,待我得了天下,我定封此物为王!”

此时,王莽的追兵愈来愈近,刘秀顺东山而上。因天黑,王莽便命士兵停止追赶,在山坡上扎营休息。刘秀登上山顶后,见王莽已停止追赶,便躺在一块大石头上睡着了。天亮后,王莽命士兵嘴衔着草爬行至山顶,刘秀惊醒后,发现王莽的士兵已近在眼前,想脱身已来不及了,刘秀正六神无主时,只听到“哞”的一声,从山沟里蹿出来一头牛,驮起刘秀飞奔而去。

刘秀逃过此劫后,聚集兵马,打败了王莽,成为东汉的第一位皇帝。刘秀兑现在此地受困时的许诺,可恰逢冬季,万物凋零,辨不清是哪种树结出的果实救了自己,此时山上的柿子树、桑葚树、椿树都来抢功。“村里的柿子树皆为黑心,桑葚树结果后树干竟会裂开,唯独椿树出类拔萃,高于群树,成为村里的树王。”赵安金说,村里人建房子,都会选用椿木。刘秀曾睡过的那块大石头,后人每次从此经过时,都会学着刘秀躺在上边歇息,时间久了,这块大石头被磨得光溜溜的。

泪水井的故事

在施家沟村西有口活水井,深40余米,名为泪水井。井旁有一通清嘉庆十年的石碑,碑文记载:雨水不调,井干泉竭,村人谋欲重錾此井。某曰:前人已錾数回未透,不可也。某曰:临水不远。某曰:数年岁歉,人无钱文,何?某曰:有雍正前人栽柏树两株,将一株发卖何如?村人咸口妙……”于是杜好善、赵炘、原大顺、李栋、蔡得朝等人组织村民捐钱,并将村东一株柏树卖了,用于挖井。

“村里老人说,这口活水井原在河沟正中,曾多次被大水冲埋,后将水井移到河沟北边,几年后又遭遇大旱,井水水位下降,取不出水来,就一直往下挖。遇到大石头,就用锤钻一点一点向下錾,村人錾下一斗石渣就能换得一斗小米,最后挖成这口井。”村民介绍,泪水井是附近村庄最深的井。

还有村民讲,明朝时,一位县官途经村子,口渴难忍,便到村民家讨水喝,百姓端出水,县官看到碗中水色红黄,还有小虫、干草叶等杂物,就问百姓:“水质这么差,你们怎么吃?”县官体恤百姓,他又懂些水文知识,便在四周寻找水源。找到村西头,他停了下来,让百姓挖井。可是挖了很久仍不见水,便垂头丧气停止了挖掘。县官的女儿看到百姓之苦,爬到井边伤心地掉下眼泪,泪水掉进了井里,只见清冽的泉水涌了出来,百姓们顿时欢呼,这口井因此被称为“泪水井”。

太行古驿道连接山西山东

在施家沟南侧的山坡上,有一条太行古驿道,相传这里自古就是一条盐道,碎石裸露,脚下石头被磨得发白,留下岁月的痕迹,在荒山之中分外醒目。赵安金翻出他在古驿道边的一通清嘉庆年间石碑上抄下的碑文:“当观荡邑西九涧沟乃山西山东往来要路也,缺巅涧悬相势修铺行道之人……”

“村里老人常说,这是一条古驿道,也是一条盐道,很早以前就开始运盐,还经常有车队在村子里打尖休息,相传村子里还曾有盐商十字街呢!”施家沟村党支部委员原小春说,因为这条古驿道保存尚好,经常会有喜欢爬山的运动爱好者,顺着这条古驿道上山,领略山间秀美风光。

“我们脚下的山岭名叫天子岭,这条古驿道穿过天子岭,路旁曾有古枫树,需五六人合抱,村里人都叫‘扭劲儿沙板儿树’,我小时候还在这里玩儿过,傲然挺立的古枫树下还有可容纳三四人的树洞,可惜后来有放牧者在树洞烧火取暖,将这棵古枫树点燃化为灰烬了。”赵安金遗憾地说。

原小春介绍,现在的施家沟村属我市管辖,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该村地跨三地,村西北部是安阳县辖区,东西走向的鹤林公路以北属汤阴县辖区,路以南则是林州市辖区。施家沟村村民的生活习俗、语言等融合了安林汤三地的特点,而语言方面受林州市的影响较大。

“关于太行古驿道、盐商十字街的故事,我们还在继续挖掘,我们村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一条古驿道还连接着山西山东,还有很多故事等着大家去记录。”原小春不禁感慨。

清水池古庙会与华林洞传说

施家沟村西侧,有一处名为清水池的水潭,水潭西侧有一处依山而建的高台,名为三庙台。台上有百年古枫树,树冠状如巨大伞盖。站在三庙台向北远眺,层层石阶直通一处石窟,石窟名为华林洞,施家沟村民传言,华林洞乃山西云岗石窟之下院。

“据村里老人传说,每逢久旱不雨,周边村庄的人都会敲锣打鼓来到华林洞外的小院求雨,在不足百平米的小院里扭秧歌、跑旱船,人可多却不会感到拥挤。还有山坡放牧人说,常看祈雨人站在半空云雾之中。”赵安金说,时至今日,每到农历二月二十二,都是清水池古庙会。

关于华林洞,还有一段传说。据说很久以前,每到腊月三十晚上,都有人向庙中送蜡烛于门外,而庙主总是准备好斋饭、烘好炉火,好让送蜡人食用或取暖,可每次都只见蜡不见人。有一年大年三十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傍晚时分,庙主看地上积雪已有半腿深,寒风凛冽,就以为送蜡人不会来了,便关门歇息去了。

可第二天起来后,庙主推开庙门,惊奇地发现蜡纸裹着鲜红的蜡烛放在台阶上,地上的积雪却没人的脚印,就认为这蜡烛是神送来的。庙主于是双膝跪地,叩拜神仙。自此之后,庙主奔走相告此事,并选择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二举行三天庙会,唱大戏助兴,这风俗流传至今。

壮观的天生桥

凌空飞架于施家沟村南北崖壁石峡之上的涌泉桥又名天生桥,本村人也称之为西劵,桥长6米,宽3米,高约40米,桥为拱形。桥顶石拱两侧各有一个石雕的蛟头,那蛟头向外延伸约30厘米。桥面用方石铺就,左右栏杆用长条石垒成。“以前每逢雨季汛期,水量充沛的时候,两边悬崖之间银瀑飞泻直下,桥下则汹涌澎湃,真是壮观。

“我们更愿意叫它西券,本是村民建起的石桥取名天生桥,不免有些夸大的意思。”赵安金说,西券连接南北崖壁,一座小桥将两侧崖壁合二为一,方便村民行走也成为村里的一道景观。在石桥上,记者还看到一通清乾隆年间的石碑,碑文记载:“施家沟村西陲半里路许,双峰并峙两山横建一桥名曰涌泉桥,其桥约高数丈,自下而望半出天空水流入峡又复响振数里,真桥梁之巨观也,桥之上旧有玉皇殿……”

碑文记载,清康熙年间,玉皇殿崩裂,村人想要重新修建,推选原九印、杜学为社首,于乙酉年春三月至秋七月告竣。“向之触目而可伤者,今复焕然改观焉。庙成合社人又欲勒诸贞以垂久远,因而嘱予为文,观此山水名胜不下黄华之奇观,遂而援翰不辞志其修庙之岁月,复志其桥梁之奇,盛云雨是为记。”石碑上还详细记载了社首、塑匠、木匠、石匠、管钱等人员名单。

“如今的天生桥,桥下怪石嶙峋,桥上过的人也不多了,桥两侧的庙宇均已拆除,只留下一通石碑,一座石桥,供世人观赏。

明清时期的院落——李家大院

施家沟村的李家大院是明清时期古建筑群的典型代表,位于施家沟古石桥南北两岸,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总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大院依山而建,规模宏大,由大门楼和多个五门相照院落组成,错落有致,严谨规整,形态各异的石雕、木雕、砖雕构思巧妙、刀工精细。

李家大院分为一号院、二号院、三号院。一号院属典型的五门相照大宅院,设有三道大门五个院,一座看家楼,一座养晦楼,一座看门楼。门楼横额为长条青石,上镌刻有“福缘善庆”等字样,其字体端庄大方,遒劲有力。院落为石木砖瓦结构,院内还保留着石磨、石碾、石滚子、捶布石、拴马石。院门外左右两旁可看到精细、结实的石质旗杆底座,彰显着主人当年显赫的地位。

一号院在路南,而二号院和三号院则在路北,这两个院落曾在1947年解放汤阴战役中,为我军后方医院手术室和重病号室,是豫北战役后方医院。当时为配合部队医生和卫生员的救治工作,施家沟村还成立了妇救会,专为伤员喂水、喂饭、洗绷带。在施家沟的红色历史中,妇救会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施家沟村党支部委员原庄金介绍,1947年豫北战役中,刘邓大军在施家沟设立后方医院及时救治伤员,共接收700多名伤员,大部分伤员治好后重新归队,另有上百名战士牺牲,埋在村西北的地里。目前在村西建有烈士碑亭,记载施家沟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名单。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