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区姬家山乡东齐村老屋老树老物件,留住乡愁和记忆
鹤山区姬家山乡东齐村老屋老树老物件,留住乡愁和记忆

 
时间:2021-1-5 11:55:25  作者:鹤报融媒体记者 祁凯燕 文/图  编辑:鹤壁新闻网 


 来源:鹤壁新闻网2021-01-05 08:20 

1

据记载,东齐村原名齐家村,始建于明代,嘉靖元年(1522年)由山西洪洞移民而成,如今村里的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民居保存完好。

2

村民齐贵锁在介绍老宅。

3

始建于明代的三教堂。

4

村头的老黄楝树。

5

三教堂内的石碑记载重修时间。

6

村里的石碾至今仍在使用。

7

进村必经的隧道。

经山城区进入鹤山区,沿着盘山弯道前行十几里路,再穿过两段仅容一车通行的幽暗隧道,地处太行山东麓半山腰的东齐村便近在眼前了。1月1日,记者驱车前往鹤山区姬家山乡探访这座曾经与世隔绝的古村落。

通往东齐村的山路上偶有飞鸟掠过,群山形成的天然屏障将东齐村挡在山路尽头。眼前的景象与《桃花源记》中所述相仿: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复行数百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清代中期民居保存完好

到达东齐村,记者仿佛走进了一座“石头城”,处处是大块山石垒砌而成的古朴民居。坐在村头石桩上闲聊的几位村民见记者将相机镜头对准石房子,纷纷好奇地围了上来。

60岁的村民齐贵锁得知记者来意后,主动打开自家老宅的院门带领记者参观。齐贵锁家的老宅建于清代中期,是东齐村典型的“五裹三”院落。用凿平的青石充当护墙,胶泥混合麦秸秆儿填充缝隙,房屋构造为有脊瓦房,上下两层,楼下住人,楼上储物。

“‘五裹三’指的是堂屋坐北朝南共五间,左右两侧另外各有三间。”齐贵锁介绍,村中还有“五裹四”布局的古房子,大多保存完好。记者看到,堂屋门左侧的墙壁上有一处方龛,依稀可见香火痕迹,其下有三足鼎立石柱撑起整块石板。“这是家里供奉天地的地方,逢年过节摆些吃食上供,都是老一辈人留下来的做法。”齐贵锁边说边打开堂屋门锁,房中除了一个梨木衣柜和一方土炕之外别无他物。通往二楼的木梯共有11级,两侧泥墙在昏暗灯光照射下暗影浮动,缝隙处遍结蛛网。

“这几个大缸是粮圈,装满了能盛六七百斤粮食。”在齐贵锁的印象中,家人劳作归来习惯把农具归置在二楼窗边,然后打开木窗透气。木窗的铁质把手因为年代久远有些锈迹,整扇窗打开时会发出“吱呀”的声音。屋顶是“工”字型结构,房梁圆木因为刷有桐油百年不裂、色泽如初。砖瓦下的泥坯中有序散布着成排的荆条,可防雨天漏泥。“俺家堂屋五间房屋的木材是从同一棵榆树上砍下来的,山里人都说整树取材盖房有福。”齐贵锁讲起房屋建造头头是道,他说这些大多是从父辈口中听来的。

据有关碑文记载,东齐村原名齐家村,村民皆姓齐,村子始建于明代,嘉靖元年(1522年)由山西洪洞县移民而成,距今有近500年的历史。如今村内明代时期的民居已不复存在,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建筑犹存。

始建于明代的三教堂

沿着齐贵锁家的老宅向右行至不远处的半坡处,便到了三教堂。院内雕梁画栋的图案因年代过于久远已模糊不清,但凑近细看仍能看出当年建造时工艺的精湛。正对三教堂入口的主殿内供奉有大型神像,屋脊瓦片保存完好。

“部分村民逢初一、十五前来烧香,祈祷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家里有人要出远门打工,也会来烧炷‘平安香’,烧香就是村民表达愿望的一种方式。”村民齐贵海的家紧邻三教堂,对此了解较多,便主动当起讲解员。

齐贵海告诉记者,他的一个本家曾祖父因识字颇多曾被村民推举撰写族谱,族谱记载三教堂始建于明代,1695年重修。齐贵海的说法在石碑上得到了印证,碑上的字样仍可见:“河南彰德府安阳县曲沟一甲、二甲人在齐家居住,连遭风雨倒塌……”末尾处写有三教堂重建具体时间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

“传说三教堂后山有金矿,飞机从上方经过都得下降几十米。”齐贵海指着三教堂正后方讲起古老传说,相传古时东齐村所在地是座活山,由三根金棒槌支撑,能升能降,会大会小。如有盗匪来袭会自动升高,人很难登顶;若是村民上山避难,山会自然降低。

后来,三根金棒槌化为金豆子由“金姑娘”保管在山洞中。明末清初曾有能人异士进山寻宝,在三教堂附近种下黄瓜秧苗后,向村民交代他会在百日之后回来。

到了第99天傍晚,村民见无人来访,便摘下黄瓜准备做菜,谁料黄瓜刚离秧便没了金光。随后,赶来的人气得连连跺脚,原来种下的黄瓜是开山钥匙,长到百日便能开启金矿洞门,获得宝藏。

村民们听后不死心,拿着黄瓜嵌入山洞内的孔中,山门开启后众人看到“金姑娘”坐在地上数金豆子。由于黄瓜差一天未成熟不能打开第二道门,随后山洞彻底关闭,山洞内的孔也消失了。

靠山吃山灾年不缺吃

讲完了三教堂的传说,齐贵海带领记者在村内继续参观。“都说靠山吃山,大山待俺村真不薄,就算是灾荒之年俺们也不缺吃食。”在齐贵海的口中,东齐村自古以来物产丰富,不仅盛产玉米、小麦、小米等粮食作物,还有多棵皂角、黄楝、香椿等古树,最古老的一棵树龄达800年,树干需要3人张开双臂才能够合围。

“俺村的香椿树多得数不清,一到春天家家户户摘香椿炒鸡蛋,光这一种菜就够吃个把月。”齐贵海听家人说村里的香椿树大多是野生的,品种优良、口感香醇,长出的香椿叶子见光变色,通红透亮,古代曾为贡品。近些年来,野生香椿树不断散落种子,密集处形成小片香椿树林,长势喜人。

养育东齐村人的古树还有黄楝树,由于古时没有菜籽油,村民吃油全靠黄楝树挂果。每年秋收之前黄楝树都会结果,果子有黄豆大小,压榨即可出油。

“大树能产七八十斤油,小树也能产三四十斤,足够全村人一年的吃油量。”齐贵海记得儿时母亲曾派他拿着镰刀爬树,家人在树下等着捡落地的果子。村里还有人家经营油坊,压榨出的油很受十里八村乡亲的欢迎。

讲到这儿,齐贵锁在旁点头附和,他表示,自家祖上几代精通榨油,至今房梁上还悬挂有成串儿的印章,章上刻有二石、半吊等字样,方便村民打油时计算量度。

东齐村内还有3棵百年皂角树,其枝繁叶茂,遮蔽天日,村民们夏天常聚集在树下避暑。曾有两棵相隔十多米的皂角树,因树冠相接,影响下方几户人家的采光,位于上方的那棵皂角树被村民砍掉了半个树冠。“说起来也怪,那棵砍掉半个树冠的皂角树不知道啥时候换了生长方向,树枝陆续往上长。”齐贵海因此觉得古树也是有灵性的。

除此之外,村里随处可见桃树、柿子树、李子树,它们和一些不知名的树长在坡沿处,树根外露,顽强生长。

很少大兴土木留住乡愁

通过村民的讲述,记者了解到东齐村民风淳朴、生产生活方式传统,村里使用百年的石碾、拴马石等物件保存完好。

在一棵百年皂角树下,由石碾、石磨组成的“打粮场”至今仍被村民频繁使用。石碾以整块圆盘青石为面,中间装有圆柱形的碾磙,碾盘中央的洞中插有铁棍,作为中心轴。

推碾时,大多由牲口套绳拉碾,人在后方一手推动碾磙一手拿笤帚把碾盘边缘的粮食归拢到碾盘中央。随后将碾碎的粮食一遍一遍地过筛,直到没有渣子为止。旁边靠墙的石磨使用一块近3米长、1米多宽的石材制成,上方有口可倒入碾过的糙米,下有石槽盛米出糠。

“晾干的小米要过三道工序才能吃,石碾上轧过之后倒进石磨,石磨里面装有铁片风扇,俺在旁边插进去铁棍画圈搅动,糠皮就能被风吹出来。”齐贵海向记者演示碾米的整个过程,表示石磨旁边1米高的树桩就是专门供人摇杆时坐的。

顺着道路下行几步,就到了东齐村西侧的窑洞,洞口的拴马石历经风霜仍屹立不倒。“这里古时是牧马场,山里人赶着马群让其吃草,窑洞是为了放置牧马用具而建的。”齐贵海介绍,窑洞处于村内最高处,战争时期曾被当成哨塔使用。

东齐村类似这样的古迹有很多,村民们很少大兴土木改变它们本来的样貌,反而更愿意简单修葺维持原样。

“都说落叶归根,我们老了之后都是要在这儿的。”齐贵海告诉记者,如今东齐村仅有十多户人家居住,很难看见年轻人的身影。多年来村中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家中若有老者年过六旬就要整修祖宅,未必推倒重盖或大面积整修,至少要修葺堂屋、院落门头,这样老人回家时看到祖宅才能和记忆里的画面吻合。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