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黄洞乡对寺窑村:古村有故事,碓臼趣事多
淇县黄洞乡对寺窑村:古村有故事,碓臼趣事多

 
时间:2020-7-4 12:07:17  作者:王玉娇  编辑:淇河晨报 


2020-06-03 02:00:12

 

村内房屋多为石头房。

村内随处可见的碓臼。


淇河晨报记者 王玉姣 文/图

淇县黄洞乡对寺窑村是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传闻,明洪武六年(1373年)开始,先后进行了10余次大规模的移民,大量山西移民迁入中原地区,由此便有了对寺窑村。

这个古村落在历史上多次避开战乱,如今又因特殊的地形和风光受到游客的青睐。

走,随记者进村逛逛吧!

 

村名来源

 

5月27日,记者来到位于淇县黄洞乡西南部的对寺窑村,在村里看到一座庙。该村党支部书记徐振国告诉记者,听村里的老人说,这座庙在明朝时期就有了,原址在如今的村委会大院,当年修建村委会大院时,村民们将这座庙移到了现在这个地方。

“对寺窑村原来也叫碓臼(duì jiù)窑村、对寺院村,村名来源主要有两种说法,有人说和寺庙有关,有人说和碓臼有关,这两种说法都有迹可循。”徐振国说,该村原来下辖里沟、小西沟、小东沟等9个自然村,现在只下辖上对寺窑、下对寺窑、烟沟、土岭4个自然村。其中上对寺窑村位于西坡,下对寺窑村位于东坡,两个自然村相距半里,遥相呼应。

对寺窑村以前为什么叫碓臼窑村,有人说是因为该村地形犹如碓臼,还有人说是因为该村碓臼比较多。清光绪年间编写的《淇县舆地图说》中记载:“上下碓臼窑:城西北五十里,户二十四,口百,南北皆高山。”

 也有人说,对寺窑村原先叫对寺院村,是因为两个相对的寺院。经有关部门考证,上、下对寺窑村皆有寺院,加上该村地形像一个碓臼窑,对寺院村就慢慢演变成了对寺窑村。

 

求雨传说

 

谈到对寺窑村总离不开碓臼和寺庙。明朝时期各地寺庙林立,据史料记载,淇县历史上就曾建有关帝庙、普济寺、土地庙、玄帝庙、城隍庙等寺庙。

对寺窑村村民代代相传,先民们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移民至此,解决了衣食住行的问题后便开始建庙以祈求神灵保佑。

“下对寺窑村原来有座两间屋大小的玉帝庙。”徐振国说,他曾听爷爷讲过,玉帝庙在清朝时期香火鼎盛,此庙妙在“求雨得雨”。据传,清朝时有一次接连几个月没有下雨,对寺窑村河流干涸,水井见底。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村里一位老人想起来,儿时听长辈说过,村里曾经遭遇过大旱,村民们到玉帝庙求来了雨。于是全村男女老少连夜来到玉帝庙求雨,可惜当天并没有下雨,村民们接连两个晚上去庙里求雨,到了第三天,忽然下起瓢泼大雨。

上对寺窑村在清末有座菩萨庙,文章开头提到的被村民移修的庙便是这座菩萨庙。

 

碓臼趣事

 

对寺窑村多的是石头房、石板路、石台阶和碓臼。碓臼是用来舂数量不多的糙米、杂粮、米粉和面粉的,为村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也衍生出许多有趣的故事。

上对寺窑村主要有段、刘、李、张等姓,下对寺窑村主要有段、王、李、孟等姓。据传,上对寺窑村原来有户姓闫的人家,后来非要迁到大西沟村住,因为“怕碓臼把‘盐’捣烂了,怕段姓村民把‘盐’‘断’了”。大西沟村吃水不便,村民曾多次邀请闫姓居民回村居住,但他死活不敢回村,最后搬到了小西沟村。直到现在,小西沟村只有这闫姓一户村民居住。

站在高处就会发现,对寺窑村果然形如碓臼,因为特殊的地形,该村在历史上多次避开战乱。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略黄洞乡一带,距对寺窑村10里地的西掌村就被日军侵略过,对寺窑村却没来过日军,这和对寺窑村的地形有关。“当年先民们移居到这儿后害怕再受战乱之苦,修建房屋时十分小心,要通过专人选址后才能建房,村里不修大路,再加上碓臼形的地势,外人从山上路过时很难发现对寺窑村。”徐振国说,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对寺窑村逃过多次战乱。抗日战争时期,对寺窑村地处深山,进出村子的路全是羊肠小道,日军以为这只是当地农户进山打猎的小路,对寺窑村因此逃过一劫。

 

革命旧址

 

对寺窑村目前的民居大多始建于清末,村民们虽对房子进行过翻修,但地基依然是原始的。村里的刘家大院不仅古香古色,更是革命旧址。

1943年7月,淇县第一个人民政权——淇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当时革命根据地分三个区,其中一区就包括对寺窑村。当年10月,中共淇县县委成立,办公地就设在上对寺窑村的刘家大院东院内。1944年3月,淇县和汤阴合并,成立了中共淇汤县委,并迁至西掌村办公。

刘家大院是新中国成立前上对寺窑村大户刘作贵的宅院,如今保存完好。该院修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分为东院和西院,均为三间两层、硬山挑脊、布瓦覆顶式建筑。西院当年是主人的主院,修建得相对讲究些,分为两进院,建有高高的门楼,门楼上有木质雕花,房顶有砖雕装饰;东院则是客院,面积相对较小,但影壁、石雕门额也非常精美。该院两座宅院的建筑均为下石上砖,且有高近50米的石头地基,这也是它足够牢固的主要原因。

“当年盖这院子时,村里的劳力都来干活儿了,村民们用肩挑背扛的方式采集石头盖院子,单是打地基就花了半年时间。”徐振国说,中共淇县县委在这儿办公时留下了“红心”“治安条例墙”等革命遗迹。土改时,刘家大院被分给几户村民居住。如今的刘家大院还住着两户村民,屋内不少摆设还保持着原样。

“我们村的‘红色基因’很强大,当年县委在我们村,村里好多年轻人入伍或成为民兵。”对寺窑村71岁的村民段民堂说,对寺窑村在战争年代牺牲的村民有11人,伤残军人近20人。其中,村民魏汉被敌人抓住后拒不投降,敌人把他的头割掉,把他的尸体扔到河里,他牺牲时才20多岁;村民段水群是部队的司务长,被敌人以剥皮威胁,但他拒不投降,牺牲时仅20岁;村民王喜兰为保护共产党员转移中枪受伤……“红色基因”在对寺窑村得到传承,目前该村共285人,其中退役军人有近80名。


古村新貌

 

除了革命遗迹和古民居,对寺窑村的自然风光也颇有特色。该村有座高约80米、形似狗头的山峰,名叫狗头山,“狗尾巴”在卫辉,不少游客专门驱车前来看“狗头”。

上对寺窑村有棵树龄约90年的流苏树,据说全市只有这一棵,每到4月,流苏树会开白色小花,村民称其为“4月雪”,游客们争相来此拍照。

“对寺窑村2014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2018年脱贫摘帽。这几年通过扶贫政策支持,村里有了自来水、路灯、水泥路、卫生室、文化广场等,还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村容村貌大大改善了,村民收入也提高了。下一步我们会做好寺庙遗址、古村落、民俗小院等文化名片建设,让这个古村落传承、发展下去。”该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庆雷说。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