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老党员的情怀 逝去的是生命 不变的是信仰
一名老党员的情怀 逝去的是生命 不变的是信仰

 
时间:2020-7-29 15:50:15  作者:鹤报融媒体记者 邓少华 岳珂 陈艳艳  编辑:鹤壁日报 


2020-07-29 04:35:16

姜兰香生前在病床上重温入党誓词,身后是她和女儿用红色康乃馨和黄色黏泥制作的“党旗”。姜兰香女儿供图

 

7月9日7时50分,因病情突然恶化,81岁的姜兰香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7月10日,遵照姜兰香的遗嘱,其大女儿李红代表她向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党组织上交了1万元特殊党费。

7月11日,姜兰香遗体告别仪式在市殡仪馆举行,一面鲜红的党旗覆盖在她的遗体上。

逝去的是生命,不变的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

 7月26日,李红拿着母亲写的最后一份思想汇报原件,向记者讲述了老人生前的点点滴滴。

 

 

在病床上重温入党 誓词

 

“我永远忘不了母亲在病床上做‘党徽’的模样,开心得像个孩子。”7月26日,说到当时的情景,李红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请假陪护母亲做完化疗,我用试探的口吻说‘马上到七一了,我们党支部要开会,我去参加吧!’”李红说,那天她母亲心情不错,就试着提出要去过组织生活。

听完李红的话,姜兰香久久没有说话,一丝失落的情绪在她脸上一闪即过,细心的女儿察觉到了。

“我知道母亲也想过组织生活,想要为党庆祝生日。”李红随即跟母亲说,“要不咱俩在医院做一面‘党旗’吧!”听到女儿的话,姜兰香笑了。

李红和母亲用黄色的黏泥一起制作“党徽”,母亲专注的神情让她非常感动。

“我们把200多枝红色康乃馨插在吸水板上作为‘旗面’,然后把制作好的‘党徽’嵌在上面。母亲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党徽’,非常高兴。看着这面特殊的‘党旗’,母亲一点儿也不像久病在床、刚刚做完化疗的八旬老人。”李红说。

在丈夫和女儿的见证下,7月1日,姜兰香在这面特殊的“党旗”前重温了入党誓词,红色的康乃馨映红了老人的笑脸。

一份写在住院费用 清单上的思想汇报

“6月19日,得知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领导要将她入党50年纪念牌送到病房时,母亲很激动。”李红说,母亲拿起笔在住院费用清单上向党组织写下了最后一份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我叫姜兰香。我1939年9月出生在山东半岛一个革命家庭。母亲在世时,我家被评为县拥军模范家庭,县里还专门为我家拍了纪念照。第二年,我母亲因病去世,那时我才12岁。母亲去世后,我跟姐姐生活、上学,姐姐十几岁就参加抗日。日本投降后姐姐随部队南下到了舞阳县,当时姐姐已是县妇联主任,不久就被选为县长。当时她家里也很困难,但我坚定要考大学。1960年,我考入郑州大学政史系,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964年大学毕业,国家分配的工作;1966年(实为1965年,编者注),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我一直在教育战线上教书育人,被评为副教授(高级讲师)。退休后,身体不断出现毛病,做了三次手术,在与病魔斗争中是身边无数共产党员为了国家和人民舍小家顾大家,不畏生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给了我战胜疾病的无穷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满。这些年,我一直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成长,现在成为一名具有55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今天党组织又给我这样高的荣誉,我由衷地感到光荣和自豪。我依然会不忘初心,争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为实现中国梦发挥正能量。

 

2020年6月19日

 

 2015年,姜兰香(右)入党50年之际,她不顾腿部骨折之痛,来到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交党费。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当时母亲拿笔的手已经不听使唤了,但她坚持要给党组织写思想汇报。”李红说,“看着自己的字体歪歪扭扭,母亲觉得很不严肃,就让我用稿纸抄写了一遍。”

“我能成为一名教师,受父母影响很大。我的父亲是一位有着64年党龄的老党员,上世纪70年代为支援鹤壁建设来到了这里。”受父母影响,李红也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坐着轮椅去交党费

 

 1999年,姜兰香不幸罹患直肠癌,20多年来她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疾病顽强斗争。患病期间,她从未忘记共产党员的义务,坚持自己交党费,从不让别人代交。

2015年,姜兰香入党50年,因为腿部骨折行动不便,无法到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交党费,到快交党费的日子时,她一直念叨。

“我对母亲说去学校的时候可以把党费交了,然后她就笑了。”李红知道母亲惦记着这件事,就提议带母亲去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看看。

就这样,李红用轮椅把母亲推到鹤壁职业技术学院,老人亲手将党费交给了党组织。来回近10公里的路程,姜兰香开心得像个孩子。

“得知姜老师腿脚不便,我特意打电话劝她通过微信或支付宝交党费,不必亲自来,但老人坚持要当面交。”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离退休党总支书记李晓鹤清晰地记得姜兰香交党费时的情形。

李晓鹤认为,姜兰香这样做是在表达一份心意,“通过当面交党费来表达她对党的忠诚和感激”。

“去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节前夕,为了却母亲的心愿,我陪她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瞻仰毛主席遗容。”李红说,那天,母亲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民族自豪感深深地感染了她。

 

 

 给学生孩子送去10万元治疗费

 

上世纪80年代初,姜兰香在市第二中学任教。1982年,姜兰香的学生王春生辍学了。没能留住王春生,姜兰香很遗憾。得知王春生外出打工,姜兰香经常让人给他捎些新衣服。后来为了养家,王春生开了一家小卖铺,姜兰香给他送去一台价值三四千元的冰柜。从那时起,王春生对姜兰香的称呼由“姜老师”变成了“婶子”。今年55岁的王春生说:“老太太不仅是我的老师,更是亲人。”

2015年,王春生的孩子不幸得了重病,需要到北京治疗,姜兰香知道后给王春生送去10万元治疗费。

“10万元对婶子来说不是个小数。当时我都不知道该说啥了,说啥也表达不了我的感激之情。”王春生提起这件事时泪流满面。

 

 

 退休时送给同事一份特殊礼物

 

 徐建华,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她有一个习惯,就是在每本教案的首页留四分之一面积的空白,方便后续修改或添加案例。

“这个习惯是姜老师传授给我的。对我来说,这不仅是一个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徐建华说,“这个习惯时刻提醒我做事做人不要自满,要给自己留出上进的空间。”

1989年,22岁的徐建华从河南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原鹤壁师范学校政治地理教研室工作,当时的教研室主任是姜兰香。

“那时我是办公室年龄最小的,没有教学经验,姜老师没少照顾我。”徐建华回忆,“姜老师就像我的妈妈,经常让我到她家做客,还给我介绍对象。”

1994年,姜兰香退休了,临走时,姜兰香将一份特殊礼物送给了徐建华。“姜老师把她多年来积累的备课资料和杂志送给了我,摞起来有半米多高。上世纪90年代初,物流和网络不发达,找资料非常困难,姜老师的礼物让我很感动。”徐建华说。

 

 

 一场简朴的告别仪式

 

 7月9日,姜兰香病情恶化,生命走到了尽头。遵照姜兰香生前和老伴儿的约定,告别仪式从简、不收礼金,交上最后一笔党费,骨灰回归自然。

7月11日上午,市殡仪馆,经姜兰香所在的党组织批准,一面鲜红的党旗覆盖在她遗体上,其亲朋好友、同事到现场送她最后一程。

告别仪式上,姜兰香的子女播放了一则长约10分钟的视频,视频记录了老人生病时的点点滴滴。

“生病后,母亲怕麻烦别人,没跟人说过病情。母亲去世后,很多人感觉很突然。”李红说,播放这则视频主要是想让关心母亲的人了解她最后的时光。

“告别仪式非常令人感动,姜老师值得我们大家,特别是年轻人学习。”参加姜兰香遗体告别仪式的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裴晓鹏告诉记者,“即便走到人生尽头,姜老师还惦记着党,还想着交党费,她对党的忠诚是发自内心的。”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