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桥盟街道赵沟村因战国时期赵家渠而得名
淇县桥盟街道赵沟村因战国时期赵家渠而得名

 
时间:2020-11-17 20:50:07  作者:淇河晨报记者 王玉姣 文/图  编辑:淇河晨报 


 2020-11-17 07:36:17

赵沟战国古墓出土的三钮盖鼎

常家大院一角

常家大院门楼上的石雕

常家大院门楼

赵沟战国古墓出土的三环盖鼎

 

 这里相传是轩辕黄帝的长眠之处,这里因战国时期兴建的水利工程赵家渠得名,这里曾出过光绪皇帝的一位老师,这里曾发掘出一座战国时期的古墓……这个历史悠久、名人辈出的村庄正是淇县桥盟街道赵沟村。11月10日,记者来到赵沟村进行采访。

 

赵家渠村改名赵沟村

 

提到赵沟村的得名,就不得不提大名鼎鼎的赵家渠。今年84岁的赵沟村村民杜明道告诉记者,赵沟村名中的“沟”指的是赵家渠。

赵家渠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它发源于淇县西部山区小春花自然村,流经淇县灵山街道、桥盟街道、朝歌街道,最终汇入思德河,全长21公里,流域面积61平方公里。

杜明道介绍,据历史资料记载,战国时期赵国兴盛时,赵国第十代国君曾派四支队伍到赵国各地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管理,其中一支队伍来到了朝歌(今淇县),为给当地居民减少水患,他们带领朝歌人对朝歌城北的一条河进行整治,而后将这条河命名为赵家渠。

因为修渠的工程量大,很多修渠工人就得在河边吃住,久而久之沿河形成了一个名为赵家渠的村落,也就是现在的赵沟村。在现有的文献资料中,对于赵家渠的灌溉作用记录甚少,沿途灌溉引流设施也较少,赵家渠大多时候被用作防洪,它曾经为淇县西部山区泄洪、为中部地区输送水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赵家渠就在我们村里流过,曾经河水清澈、鱼虾肥美,但它是一条季节性河流,只有在雨季雨量充沛的时候,河道里才会有水,大多数时间赵家渠因干涸而成为一条干河沟,赵家渠村也就改名为赵沟村了。”杜明道说。

 

传说轩辕黄帝葬于此

 

 赵沟村口前的一条公路被命名为轩辕路,该村和轩辕有什么关系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村民管村东头的一大片地叫石门。相传在石门附近居住的许、王、李三姓人家是神秘的守墓人,这三姓人家由历代官府委派值守陵墓,作为报酬,陵墓周围几十亩土地由三姓人家共同耕种,官府永久免收赋税,而他们守护的则是轩辕坟。

“上世纪60年代轩辕坟被破坏了,轩辕坟遗址就在现在的淇县阳光社区1号楼附近。”杜明道回忆,小时候他和小伙伴常在古坟边玩耍,村里的老人都见过这座古坟。村东部之所以叫石门,是因为那里原来有一座高约3米、宽约2米的石门。石门上写着篆体“轩辕坟”3个大字。“石门两侧门柱上有花纹,门额上除了有‘轩辕坟’3个篆体字外,两侧还有猴子图案和双龙图案,很是威严。石门前还有两棵对称生长的大柏树。”杜明道感慨,如今的轩辕坟只剩一片旧址。

轩辕坟始建于何时已经无从考据,赵沟村“两委”成员王基坤回忆,曾有考古学者根据石门的特点、样式推断石门是秦汉时期的物品。清光绪年间的《淇县舆地图说》记载:“石门村,城北稍东五里,户口并古烟村,西临驿路,南有石门,村因此名。”

更让赵沟村人骄傲的是,轩辕坟可能是有“人文初祖”之称黄帝的陵寝。据《史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朝歌乡志》则记载:“相传黄帝死后即葬于(mèi)。其坟在今县城北七里堡村东南隅。”“至明代,其坟遗址尚存一石门,盖当日之墓门。”

石门上所刻的石猴还为赵沟村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村民认为轩辕坟因与黄帝有关而具有灵气。

 传说,轩辕坟石门上所刻两只猴子修炼成精,经常幻化成猴身跑到村中偷东西吃。有一次石门村一户姓李的人家发现油缸内的油总不翼而飞,可又找不出原因,一直十分气恼。有一天李姓村民到地里闲逛,发现石门左侧的石猴嘴上有不少油渍,李姓村民联想到石猴通灵的传说,他便抄起农具将左侧石猴的嘴巴砸出一个缺口,并训斥石猴不能偷盗。至此李姓人家再没丢过油,而轩辕坟石门左侧石猴的嘴巴则留下了一个缺口。


轩辕坟三妖”的传说

 

 淇县是《封神演义》神话故事的发生地,赵沟村也流传着不少和妖精有关的故事。杜明道首先向记者讲述起“轩辕坟三妖”的传说。相传,妲己在助纣为虐前曾是只千年狐狸精,她与九头雉鸡精、玉石琵琶精合称“轩辕坟三妖”,一直在轩辕坟修行。

《封神演义》中提到,纣王到女娲庙上香,题淫诗惹怒女娲娘娘。女娲娘娘吩咐:“著各处妖魔且退;只留‘轩辕坟三妖’伺候。”这“三妖”一个是千年狐狸精,一个是九头雉鸡精,一个是玉石琵琶精。“三妖”进宫参谒,女娲娘娘曰:“‘三妖’听吾密旨,成汤望气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你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后,使你等亦成正果。”“轩辕坟三妖”的出场,才引出此后荡气回肠的百回书故事。

杜明道说,村中有不少“狐狸精祸乱百姓”的民间传说,这些传说中,狐狸精多以狐媚、淫荡的反面形象存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枕头地里断人命”故事。

 相传,赵沟村有一片耕地,其地势于平坦处忽然高出一片,就像是平整的床上放着一个枕头,故得名枕头地,相传这是在轩辕坟修炼的狐狸精为便于自己休息施法所致。狐狸精夜晚经常幻化成美丽的女子,引诱年轻男子到枕头地,随后吸其阳气,将其杀害。


村里有两座战国时期古墓

 

 文物被称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赵沟村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中对考古学家研究历史帮助最大的要数挖掘出两座战国时期的古墓。

1981年11月和1982年1月,淇县桥盟公社赵沟大队社员在村南台地上起土时,挖出两座土坑墓,据文物专家考证,这两座古墓(编为1号墓和2号墓)的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共出土青铜器十五件。这两座古墓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代丧葬习俗、青铜器的铸造工艺具有很高价值。

赵沟村战国古墓青铜器保存完好、造型精美。1号墓中出土了鼎、尊、敦、盘、等青铜器。三环盖鼎是1号墓出土文物的“颜值担当”。它高27.5厘米、口径19厘米、腹深15.5厘米、圆腹、圆底,重3公斤,因盖顶上有3个半环形扁钮而得名。瘦长蹄形三足、腹饰凸弦纹是三环盖鼎高颜值的主要原因,这让它看起来外形修长、比例匀称。

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鼎有三足圆鼎和四足方鼎,赵沟两座古墓中皆出土的是三足圆鼎,2号墓中为三钮盖鼎。三钮盖鼎形制和1号墓出土的三环盖鼎大体相似,其盖上有片状三钮而得名。“据文物专家考证,赵沟两墓中出土的青铜器的形制和纹饰均为战国早中期常见,淇县战国时属魏地,这两批青铜器的发现,为研究战国的历史增添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王氏家族“一门走出俩名宦”

 

 赵沟村村口立着两块石碑非常醒目,碑上分别刻有“光绪帝师王光谦故里”“怀远将军王遵典故里”。王遵典与王光谦为何等人物?“二王”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赵沟村党支部书记王荣国告诉记者,其先祖王光谦是该村走出的一位大人物,王光谦在清朝时期是光绪皇帝的老师,也就是“帝师”。拥有“帝师”这一身份的人物少之又少,值得后世族人称道和骄傲。

据王氏族谱记载:王光谦,岁贡生,参加博学鸿辞科考试,中得博学鸿儒,入翰林居官,任帝师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提督河南全省学院。光绪帝悦其为人,赐“经明行修”御匾,使天下人效之,并着河南省拨款修葺门楼,张挂御匾。

“‘经明行修’御匾如今在我们族人家中保存完好,匾额右边竖刻文字为‘钦命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提督河南全省学院,随带加八级景’;中间横刻‘经明行修’四个大字;左边落款为‘光绪七年岁次辛巳菊月’,匾的正上方刻着一枚印章,印章的文字是满文。”王氏族人王树明介绍,王光谦作为翰林院侍读学士,曾担任光绪皇帝幼年时的启蒙老师,光绪皇帝登基后,王光谦继续负责为他讲解四书五经,并负责将光绪皇帝每天的起居活动记录下来交给史官保存,因而被称为日讲官和起居注官。同时,王光谦还兼任河南全省武生考试的考官,故称提督河南全省学院。光绪皇帝非常景仰王光谦,另为王光谦加了八级俸禄,即匾上所称的随带加八级景,后来,光绪皇帝还以淇县的山水风光起兴作诗“淇水烟波半含春色,太行雪松映出青天”来表达对帝师王光谦的景仰之情。

王氏一族在村中有“一门走出俩名宦”的美称,另外一个名人则是康熙皇帝下江南时的护驾大臣王遵典。《淇县志》记载:王遵典(1643年—1731年)幼时爱骑马击剑,善用长柄大刀,好兵略。清康熙四年(1665年),举武乡试,次年丙午科中第20名武举。二十五岁时调入兵部效用,考取一等守备。三十六岁时为江南江北营总兵,授明威将军(正四品武官)。三十七岁时授狼镇总兵,奉旨加一级,授怀远将军,食三品俸,语言若钟,才识精敏,身健骁勇,五十五岁归里。

“王遵典曾率兵参与平定吴三桂之乱。康熙皇帝御驾南巡时,王遵典曾三次奉旨护驾,颇受皇帝器重。”王氏族人王树明说。

保存完好的常家大院

赵沟村原来保存有数座比较完整的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民居,但大多被拆除,现保存完好的为常家大院。常家大院坐北朝南,简朴素雅是其特色。记者看到,常家大院为青砖山式瓦房,门楼、砖柱、影壁、石雕图案等保存完好,至今仍有常氏族人居住。

“相传这常家大院是祖上靠着勤劳积攒下的家业,他们大多外出给富户当长工才置办下这处房产。上世纪20年代,族人常德俊大胆创业,带领子孙开始租种淇县城关富户的土地,常氏一族又日渐兴旺,这也时刻提醒我们要谨记勤劳才能换来好日子,我们一直保留着这处宅院。”常氏族人告诉记者,常姓是村中大姓,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迁至赵沟村定居。常氏先祖以“勤劳朴实,节俭耕读”为祖训教育子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族人常义因德才出众担任村长一职。

赵沟村红色故事多

“小擀杖、两头尖、打罢日本打汉奸”“嘎吱吱、嘎吱吱、碾盘响,家家户户碾米忙。簸箕颠、扇车扬,高高兴兴送公粮,战士吃了打胜仗。”在赵沟村,这两首由群众创作的民谣被广为传颂,它们也反映了该村的红色历史。

赵沟村“两委”成员王基坤说,赵沟村民曾有过痛打日本兵的壮举。1941年,一名日本兵在其他村子抢劫后来到赵沟村,并劫住了该村一位村民,抢其钱财。虽然日本兵拔刀恐吓,但这位村民不惧怕,他大声呼救,在村里劳作的几位村民听到呼救声后扛着铁锹赶到现场。日本兵见状后想逃跑,村民们很快追上了他,将其痛打一番后送到了县公署。

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淇县城,淇县民众为支持解放军积极交公粮。当时,淇县刚解放,还有不少反动势力破坏运公粮,而赵沟村承担了把3万斤公粮运送到柳林村的任务。运送公粮需走山间小路,村民们靠人担驴驮,完成了任务。当时,30个儿童为一组,负责牵牲口;120个16岁到60岁的男人为一组,负责挑粮食;15人为后勤组,负责做饭喂牲口。就这样,村民们在崎岖的山路上克服困难,历时3天完成了任务。

“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存、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我们的骄傲!”采访结束时,杜明道说。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