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东麓,鹤壁市淇滨区西部坐落着一个小山村,村后山上常年生长着一种草本植物叫冬凌草。冬凌草味苦,耐极寒、耐高温、耐干旱,对土壤几乎没有要求,有消炎止痛,健胃活血之药效。村里有位老大娘,5岁到这里做了童养媳,像山上的一株冬凌草一样,从生到死苦了一辈子。在生命之严寒,生活之酷热,命运之多舛的境遇里,顽强的活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熬过了92个冬夏,却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温暖着村里所有需要帮助的人。现在,村里人已经没有人记得她的名字,从3岁孩童到80多岁的老人,讲起她的故事,都唤作“老大娘”,有资料记载“田肖氏”。
时光追溯到公元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老大娘出生在一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寒窑里,几次营养不良性疾病差点夭折。她5岁那年,爹一病不起后为了给她找一条活路,就和娘商量在她们要饭的路上,打听到一个愿意收留闺女做童养媳的人家,用一个蒸菜团子把她换走了。
她的未婚夫比她大3岁,家里境况也不好,两个孩子从小一起挖菜,一起挨饿,由纯洁友谊到亲情依赖,这段岁月,是不是老大娘一生仅有的温暖?15岁那年,两个人象征性的举行了仪式,结为夫妻,成了这个贫寒家庭的顶梁柱。在他们婚后第二年,她的婆婆又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妮子。她一边操持家务,一边帮着带小叔子。她从小就知道,为了不被退回去挨饿,必须对这个家有用,所以只要有机会,就向街坊邻居学习各种女工,一边学习一边帮着做活,随着年龄增长,学得一手好活,做鞋、缝补、裁剪,包括编制一些藤条家什样样拿手,人人夸赞。
别人都睡觉了,她还在灯下给后院大娘做鞋,顾不上吃饭又去东院帮着婶子照顾瘫痪的公公,天刚亮就跑到村头去帮着织布,她善良、勤快、手巧,谁有需要都愿意找她帮忙,但是她从来不留下来吃饭,推辞不掉就把人家给准备的饭菜、干粮或者一点粮食带回家,成了她家里很重要的一点生活来源。
在那年月,耕耘和收获没有关系,勤俭节约也不能解决温饱。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情况下,她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生在旱魃为虐的灾荒年,新生命的出生没有给这家人带来希望,但是他们仍然寄予希望,起名“水儿”,寓意久旱得雨的大地和家境。
水儿13岁时候,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果儿”出生了,他们同样把美好的希望用起名的形式寄托在这个女婴身上,寓意果实和丰收。
水儿和果儿的名字并没有改变家境,多了两个要吃要穿的孩子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贫寒交迫。一家人饿得睡不着觉,或者在大吃大喝的梦中醒来更饿得窘迫的痛苦像肢体发肤一样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在老大娘的生涯中,树叶树皮,草茎草根,只要不苦,无毒,都是可以充饥的,很多时候,苦也可以充饥,比如这冬凌草,别人怕苦她不怕。
水儿18岁那年参加了红军。第二年果儿随着爹娘加入了要饭的队伍,要饭的人一路西行,饥饿和疾病像魔鬼一样在他们身上施虐,一个饿死了,又一个病死了,每一步都伴随着恐慌和绝望,不知道走了多少天,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村村寨寨沟沟坎坎,也不知道他们将要在哪里落脚。所以当水儿果儿的爹病死的时候,也像其他在要饭的路上客死异乡的人一样以沟渠为穴,手捧黄土枯叶草草掩埋,并不知道孤坟何处。
就在这样饥寒的恐惧刚刚消失,暑热瘟疫又来侵袭他们,死亡随时降临。看着病恹恹的果儿,老大娘在路过的一个村子里,打听了几户人家,跪求收留果儿。那个年月,家里都是孩子多,余粮少,谁也不愿意增加负担,在老大娘一家一家的求助下,终于有户善良的人家,给了她一个烧饼,把果儿领走了。她没有哭,不知道是没有了眼泪,还是没精力掉泪,还是觉得这是一件难得的好事,总之她麻木的看着果儿的背影,直到果儿的背影变成了当年她的娘离她而去的背影,背影没有犹疑,当年只有5岁的她,像今天的她一样茫然,似无意识。
老大娘随着要饭的乡亲回到家里已经是第二年,留守在家的乡亲一样饱受饥饿和疾病的折磨,死神在村里游荡,随时随地收受着生命走到尽头的人。老大娘离开家的时候家里有公公婆婆和小叔子,身边有丈夫和女儿,一年后孤苦伶仃一个人回到家,家里也只剩下了小时候发烧把大脑烧坏了的小叔子。小叔子靠着在村里要饭苟活着,见到嫂嫂回家,乐得呵呵傻笑。
老大娘回到自己家,最苦最难的生活才真正开始。傻小叔子住在公婆留下的3间北屋,她住在自己的3间南屋。当她面对她现在的家,才第一次真正面对一年来她死去3位亲人的现实,不禁悲从中来嚎啕大哭:“爹——娘——你们咋不等俺回来就走了呀......”“水儿爹——,你咋就丢下俺不管了呀......”“果儿呀——等你吃饱了娘一定把你找回来”......“水儿呀——你在哪里......”老大娘一发不可收,所有的苦水都变成了泪水,哭得瘫倒在地上,哭得左邻右舍听到都来劝慰,哭得小叔子也嚎啕大哭起来:“爹——娘——......”
老大娘一家7口人只剩下现在两口人,负担看起来减轻了,实际上新的负担也产生了,比他小16岁的小叔子也已经20多岁了,因为脑子的问题,又没有有效的康复手段,加上营养不良和各种病毒侵袭,年龄越大,手脚越笨,基本自理吃喝拉撒,其他的全靠老大娘照顾。吃的来了就呵呵傻笑,饿了就开始骂“水儿娘——水儿娘——想饿死你爹了?你是不是想饿死你爹了?”老大娘常常像喂养一个不会说话的小孩子一样,做熟饭赶紧的给妮子送过去,送晚了就一边挨骂一边说来了来了,吃饭了吃饭了。
老大娘终日劳作,生怕哪一分钟虚度会对不住活着的生命。春天的泡桐花几户每一朵花都要收到家里,新鲜的可以生吃,晒干的可以碾碎打菜糊糊喝,也可以掺到各种野菜里蒸菜团子。其他的野菜野果也一样,棵颗归仓,从不辜负季节的恩赐,不辜负菩萨降下的福分。她经历过亲人一个个离去,眼睁睁看着年轻的生命含恨酒泉,她满足于“活着就好”,她不奢望没有比活着更好的东西,她活着就可以等水儿回来,就可以照顾傻小叔子,就可以帮助左邻右舍做女工,可以收集更多的野菜,蒸更多的菜团子分给乡亲。
村里的小孩子都爱到她家去玩,一来逗逗傻妮子,二来老大娘还会从屋里拿出菜团子分给他们吃。谁的棉袄露出棉花了,老大娘就赶紧缝补,谁的脸脏乎乎的老大娘就拽住给洗干净,谁的家里困难的很,老大娘就偷偷塞两个菜团子让他带回去。
老大娘40岁不到,却早已被岁月的风刀霜剑在身上心上脸上印上了累累伤痕。已经没有人记得她年轻时候高高的个子,白白皮肤,圆圆的脸和大大的眼睛了,估计连她自己也忘了自己长什么样了。
老大娘刚刚适应了现在的生活方式,或者说自己逼着自己来适应现在的生存方式,用不停的劳作来忘记亲人离散的痛苦,把所有的人当做家人去关心,去爱以填补空虚的灵魂。
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命运之悲惨的宿命并没有放过她,就在她像男人一样你一䦆头我一䦆头,你一铁锨我一铁锨的在村里挖井的时候,噩耗传来,淮海一站,他们村牺牲了7个年轻的战士,其中有她的儿子水儿......
又一场撼天动地的悲号,直哭得天昏地暗,哭得死去活来,妮子也跟着大哭,这场景不知道让多少人落下泪来。一个比贫瘠的山上长着的冬凌草还苦的女人,不知道这次能不能挺住,能不能像冬凌草一样挨过这次严冬,用苦疗苦,给自己消炎止痛。
老大娘真的垮了,躺在土炕上3天3夜滴水不进,嗓子哑了,眼泪流干了,耳朵也生茧子了,人傻了。不说话,也听不到别人说话。
在老大娘那3间破房子里,进进出出的乡亲络绎不绝,大家都来劝慰她,有给她送饭的,有给傻妮子送饭的。她的样子让一村的人担心和牵挂,大家一个个在说着她的事,从她的身世到她做的一件件好事,替她不平,更替她唏嘘不已。
“嫂吃饭,嫂吃饭,嫂——吃饭吧——”傻妮子端着一碗粥挤到老大娘的炕前,一声声呼喊还真奏效,老大娘似乎恢复了意识,看了傻妮子一眼,摇摇头,一会儿又用谁都没有听到的声音说:“你吃吧”。但是傻妮子听到了,饱含对亲人的关心:“嫂吃吧,吃吧吃吧”。大伙儿也趁机劝说:“你还有傻妮子呢,不把身体养好了傻妮子咋办呀......”老大娘点点头,接过傻妮子递来的粥一口一口咽下去,大家舒了一口气,傻妮子呵呵的笑了。
很多人受过老大娘的帮助,但是并没有踏进过她的屋子,见她开始吃饭,大家紧绷的神经顺势松下来,才有暇顾及到这个屋子的样子。大家看到,房子虽然简陋,但是地面干净,家什农具摆放整齐,包括院子,包括对面傻妮子住的3间屋子一样被她料理的干净整洁,大家除了对她同情,对她善良的回报,又生出很大的敬意,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
老大娘这一劫过去了,她更加珍爱生命,对自己,对傻妮子,对所有的人都不余遗力帮助。她懂得了幸福是多么难求,而所有的不幸前面却随时有可能加个“更”字。
她在挖到好的野菜时说:“活着就好”。
她在帮人做活收下粮食时说“幸好还有妮子”。
她在给来家里逗傻妮子玩的小孩子分菜团子时说“一定要把果儿找回来。”
夜深人静时她说“我要把水儿的尸首找回来埋进祖坟”。
在梦里哭醒后她说:“水儿呀,你咋就不要娘了啊呀......”
每年泡桐花开的季节,她一连几天出去捡拾落地的泡桐花,也让年轻人帮他从树上打些新鲜的桐花下来。老大娘的精神也像季节一样,到了春天就感觉充满希望,可以有新鲜的野菜吃,不用挨饿受冻,没有生活压力,换下笨重的棉衣,人也精神起来。备粮(野菜、干柴)就是备饥备荒,三季备粮一冬安康。备了自家备邻家,备粮是老大娘的毕生追求。
冬天的山坡上,干枯的冬凌草在寒风中挺着,表面上看已经没有了生长的迹象,但是地下的草根却在寒冷中积蓄着无限的力量,春天一到,不仅会生发新枝,还会在干枯的枝节上发出新芽。可是无论春天怎样,都是春天的事情,当大家都在家里猫冬的时候,是没有人想起山坡上冬凌草的干枝桠的,除了老大娘。
老大娘一大早就出门了,她要把给村西头那家两大一小3个傻子缝补的棉衣送去。回来的路上一边走一边拾柴禾,拾了一捆干柴就近扔到村中间两个无儿无女的老人家院里,高声喊了一句:“老嫂子!一把柴禾!扔院里了啊”。屋里回了一句:“啊”!今天是傻妮子的生日,老大娘惦记着傻妮子该睡醒了,就加快了脚步回家。老大娘特别给傻妮子在玉米面糊糊里荷包了两个鸡蛋,煮了红薯,熬了白菜粉条,傻妮子吃饱喝足,呵呵傻笑着过了53岁生日。老大娘把各种干菜掺和蒸的菜团子掰了几块泡到黄糊糊里吃了两碗,两个屋子收拾完就又出门了,她惦记着个结冰的涧水沟没有围挡,贪玩的孩子不知道利害会去滑冰,这么冷的天掉进去就冻坏了,得抓紧拿一些砖头瓦片、蒺针蒺藜把水沟围起来。这一干就是两个小时,有几个路过的街坊看到后顺手帮个小忙后继续赶路,这么冷的天没有人在大街逗留,老大娘不怕冷,看着水坑周围有了一道安全围挡,她放心的离开了。
回到家也是冷冰冰的,也是孤苦伶仃的,到村南岭上到村东坡上才找到真正的自己。萧杀的荒野,别人眼里是一片枯枝败叶,老大娘却能看到生机,就像遇到了另一个自己,也像遇到了知己,她在和冬凌草对话:我有家你有吗,我穿了棉袄你有吗?我吃了热饭了你有吗?我有妮子,你有吗?我再苦也没有你苦,你能活着我就不去死......
天知道,老大娘每次说“活着就好”、“我不去死”是不是都首先想到了死,是不是常常在活着还是去死的边缘徘徊。天知道老大娘每次说自己再苦没有冬凌草苦的时候是不是已经到了无以复加、难以承受的地步。
冬凌草在风里摇摆着,热烈的回应着她,传递给她无限力量。带着这力量,老大娘捡了一捆柴火,刨了一把甜草根,拾到几个被漏掉的冻裂的红薯,满载而归。
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下得很大,持续了3天3夜,第四天终于风停雪住,老大娘家摇摇欲坠的3间破房显得更加低矮,她早早拿起木掀开始扫雪,妮子听到后也主动拿起工具帮忙,当妮子踩着石头磊就的梯子笨拙的爬到房顶时,踩到房檐上一块松动的瓦片,整个人踏空摔了下来,老大娘听到惨叫就跑过来,一边搀扶妮子一边高声呼叫,闻讯赶来的村民把摔伤的妮子抬到炕上,才发现他的左腿从大腿根部摔断了。妮子疼的打滚、喊叫、骂人,一贫如洗的老大娘,没有办法把妮子送到医院治疗。只能在大家的帮助下忙着雪敷止疼,熬草药洗伤口,又在大家的建议下请来邻村一个放羊的人来接腿,说这个人常常给摔折腿的羊接腿,有经验。就这样,为了照顾妮子方便,把妮子抬到了老大娘的3间破屋里,可是妮子的腿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好转起来,而是发炎、脓疮不断,在一次高烧不退的情况下借了些钱,邻居帮着送到了当时最近的医院,医生告诉她想保住性命必须把折腿锯掉,老大娘哭着说“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妮子锯下来的那条腿埋在了房后树坑里,少了一条腿的妮子,精神一下子垮了,显得更傻了,疼痛和失去自由的他,除了唉声叹气就是哭,医药跟不上,营养跟不上,炎症不消,高烧不退,一个月后,妮子死在了老大娘的屋里。
在埋葬妮子的时候,老大娘找出自己男人的两件衣服,水儿的两件衣服,也是终于有机会给亲人做了两个衣冠冢了了心愿。
老大娘70岁的时候,享受到国家的五保户政策,可她还是她,只要不是因病下不来炕,就没有休息过一天,还是一如既往的帮了这家帮那家,春夏挖野菜,秋冬晒干菜,五保户的救济粮油总是还没有领到就被她预先安排给人了,东院的媳妇、西头的媳妇刚生了孩子,细粮给她两个留着,老肖叔和婶子身体不好,油叫他们吃了吧。就这样,老大娘挖了一辈子野菜,吃了一辈子野菜团子,晒干的桐花搓成沫沫煮的饭是她最喜欢吃的,她说:像细粮,不苦,有甜味也有香味。
老大娘92岁那年冬天,一场风寒没有扛过去,她好像知道自己的生命到了尽头,就嘱咐来看望的本家媳妇,在炕头的包裹里拿出了她为自己准备好的送老衣。这衣服同样是用边角废料拼补起来,但是手工精致,样式讲究,就连裤腰带和裹脚布都是那样细细的整齐的针脚,本家媳妇惊叹老大娘这身送老衣的做的仔细。
老大娘微弱的声音说:“你看看如果不缺少啥了,就帮我穿好吧,早一会儿晚一会儿的事,害怕万一到时候你们赶不过来,穿晚了就不管用了。”
年轻的本家媳妇听到这里有些害怕了,就说:“快别说这些话,过两天就好了,过年还等着你给我们剪窗花呢。”看到老大娘露出笑意就赶忙说:“我去喊上大婶和嫂子,咱们商量过年去谁家里剪窗花”说着就跑出去叫人了。
大家赶来的时候,老大娘更加虚弱,气若游丝。他们一边想留住老大娘,一边又怕最后的关怀不能让老大娘满意,让老大娘不带遗憾、穿戴舒舒服服的走是他们的共识。按照老大娘的叮嘱,认真的给她洗脸、梳头,换衣服......在穿鞋的时候,老大娘说话了:“是不是腰带和裹脚布拿错了,怎么两个脚觉着不一样”?本家媳妇把煤油灯凑近一看果然是拿错了,赶紧找出两条一样的带子缠裤管,一条短一些窄一些的带子无疑是腰带了。穿鞋的时候,老大娘又说:“把腰带、袖口都整理端正了才好看。”本家媳妇一边流泪一边检查了老大娘的穿戴,一切端正整齐才小声说:“放心吧老大娘,都齐整了”。
老大娘声音极其微弱,但却平稳清晰:“我一生勤劳,从没有因为懒惰让自己挨冻受饿,这一次穿戴整齐了,去那边照顾他们去了,你们都是好孩子,谢谢了。”说完,老大娘就走了,安详又面带微笑。
天气到了极寒的时候就是冬凌草美到极致的时候,当气温持续下降的夜里,冷气与雾气相遇,冬凌草干枯的枝叶上会凝结成薄如蝉翼、形态曼妙的蝶状冰片,月光下显得美丽而又神秘,越是严寒越是美丽,如从生到死苦寒一辈子的老大娘。
追忆老大娘,才疏难尽,以歌颂之:
牟山上的一颗冬凌草
你果真是
牟山上的一颗冬凌草吗?
当春天来临
草木蔓发
万山绿遍的时候
你在哪里?
你果真是
牟山上的一颗冬凌草吗?
当夏天来临
枝头万紫千红
开了又谢
谢了又开的时候
你在哪里?
你果真是
牟山上的一颗冬凌草吗?
当秋天来临
百花凋残的时候
那幽幽的蓝色
那温暖的紫色
早已让整座牟山充满幻想
充满热情
也充满希望
那一朵朵小小的花儿
越是隐在枝叶中间
越掩不住风里摇曳的清香
这就是你吧?
你果真是
牟山上的一颗冬凌草啊!
当严冬来临
红肥绿盛都顺从了
一岁一枯荣的宿命
牟山也开始冬眠
只有你
还在尽着自己的本分
白天
你的根须储备能量
深夜
你借着露水
把心事凝结成薄如蝉翼
美丽如蝶的冰凌
月光下
有多美丽就有多苦寒
有多苦寒就有多美丽的你啊
你果真是
牟山上的一颗冬凌草!
作者简介:纯水无色,王世英,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淇滨区文联主席,《淇水文苑》主编。2017年9月鲁迅文学院河南研修班结业。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回头也不是岸》《为爱修行》、诗集《向来痴,从此醉》《明月·清风·我》等,其中《回头也不是岸》获2012年鹤壁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诗歌《淇河,中国诗河》入选2015首届中国诗歌春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