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一卷 2017-2018年
       

文史资料 - 从伯邑考洞到伯邑考之死
从伯邑考洞到伯邑考之死

 
作者:吕登纬  加入时间:2018-7-26 19:08:12

2018-07-25 08:14:07


伯邑考洞



洞内结构


 7月23日,记者在山城区石林镇卜家沟村发现,村里几乎人人都知道村东山岗上有一处名为“伯邑考洞”的人造洞穴,但伯邑考是谁,卜家沟村的村民们几乎没人说得清。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伯邑考洞究竟隐藏着什么神秘故事,它和伯邑考之间究竟又有何种联系呢?

 

钓鱼台”上的伯邑考洞

 

从卜家沟村村委会向东行约一公里就能见到一座十余米高的土岗,当地人称这里为“钓鱼台”。土岗上柏树参天,下临羑河,景色秀美。自土岗西下就能看到半山腰的伯邑考洞。伯邑考洞洞口高约1.5米,宽约3米。洞内又有4个洞穴,如现代房屋的4间卧房。

据村民说,伯邑考洞洞口原有一人多高,但随着村民的频繁活动,现有些塌方,但洞内的样子数十年来始终未变。

村民胡模生告诉记者,几十年前他就常在伯邑考洞内玩耍。他曾听祖父说,伯邑考洞自古就有,但没人知道这个洞的来历。

村民胡真山介绍,村里人对伯邑考洞的来历都说不清,大家也仅是听说伯邑考曾在洞内避过难,姜太公曾来此看过伯邑考,并在“钓鱼台”上钓过鱼,甚至很多村民连伯邑考是谁都不知道。

 

身世成谜的伯邑考

 

伯邑考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据《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记载:“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即伯邑考是周文王的嫡长子,周武王姬发是他的弟弟。周文王死后姬发被立为君主,此时伯邑考已经去世了。

先秦时期的典籍鲜有关于伯邑考生平的记载,这与其周文王嫡长子的身份极为不符。反倒是伯邑考的弟弟们大多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记载。有趣的是,关于周文王不立嫡长子的质疑、讨论却频繁被记载,这更增加了人们对伯邑考身世的猜测。

被誉为五经之一的《礼记》中有一篇名为《檀弓》的文章,详细记录了孔子对于“昔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的不认可。此外,《淮南子·泛论训》《尚书中候》《史记》也都有周文王不传位于伯邑考的讨论,以致后世每当有君王废长立幼时,朝堂、坊间就会适时出现“文王舍伯邑考”的讨论,同时这也成了君王们舍长立幼“亦犹行古之道”的借口。

也正因为伯邑考扑朔迷离的身世,关于伯邑考的创作受到了后世历朝历代小说家、戏曲家们的热捧,演绎出如《封神演义》等传世作品。据学者刘子立考据,就现存文献来看,至少自三国西晋时期就有文字记载:“纣囚文王,文王之长子曰伯邑考,质于殷,为纣御,纣烹为羹,赐文王,曰‘圣人当不食其子羹’。文王食之。纣曰‘谁谓西伯圣者?食其子羹尚不知也’。”成为后世人们熟知的《封神演义》等类似故事的蓝本。

自此之后,大量文学作品引用并丰富了商纣王烹伯邑考、周文王食长子的传说。随着《封神演义》以及大量相关题材的戏曲作品的出现,伯邑考的形象也由一位身世模糊的王子衍变成“为父而死”的贤子,后人因此认为伯邑考是“伐纣之役牺牲第一人”,并奉其为神仙。

 

周文王望儿的传说

 

多年来,卜家沟村空有伯邑考洞,却无人知道伯邑考洞因何得名。直至数年前村民胡水印到安阳市龙安区马投涧镇王二岗村游玩,探听到了“周文王望儿”的传说,萦绕在卜家沟村村民心中的疑窦才得以解开。

原来,王二岗村与卜家沟村相距不到10公里,相传周文王被商纣王拘禁在羑里城时,伯邑考曾同行。周文王预测到伯邑考即将大祸上身,不忍伯邑考再送,劝他原路返回。孑然一身的周文王行到怨儿庄时,不停地哀怨,为伯邑考即将遭受磨难而伤心。随后,他行至一处高岗向西远望,看到伯邑考的身影越来越远,不禁潸然泪下。

据传,怨儿庄和望儿岗如今均保留了下来,即如今的元二庄和王二岗。相传此后伯邑考为了方便看望父亲,就在望儿岗西侧不远处安顿下来,伯邑考安身处就是卜家沟村伯邑考洞。胡水印说,看来,伯邑考曾在卜家沟村隐居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

 

伯邑考之死

 

“虽然民间留下了伯邑考在卜家沟村附近活动的传说,但在我看来真实的伯邑考或许并没有机会长大成人。”我市文史爱好者张宗乾告诉记者。学界中部分学者推论,伯邑考并非死于纣王之手,反倒可能是被周文王处死的。而这段惨剧的发生或与我国古代“杀首子”的风俗有关。

张宗乾分析,自《帝王世纪》以后,许多文学作品将伯邑考的死归咎于商纣王。故事情节也多以商纣王烹伯邑考赐食周文王,以试探周文王是否真的贤良。周文王食子肉吐出白兔等,让这个故事听起来更荒诞。但就目前的文史资料来看,这一说法约形成于唐代之后,与商周时期相距较久,难免有演绎的成分。

据张宗乾总结,我国多部典籍中均记载着我国各地有“杀首子”的习俗。如《墨子》中记载:“昔者越之东,有輆沭(kǎi shù)之国者,其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后汉书》和我国古代地理著作《太平寰宇记》也有类似“杀首子”宜弟的详细记载。

“因为《墨子》《后汉书》等这些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经典对‘杀首子’均有记载,因此学界对这一风俗有不少研究。”张宗乾表示,一部分学者认为“杀首子”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祭祀并保持家族血脉纯净。

学者龚维英认为,原始社会杀掉首子后家族会降生更多、更强壮的子女,同时用幼婴祭祀神灵还会保佑部族繁衍昌盛。此外,龚维英认为,周文王时期仍处于文明的过渡时期,氏族社会仍未完全演变为奴隶制社会,一夫一妻制度仍不稳定,对偶制的痕迹仍未消除。因此为了确保家族血脉的纯正,杀掉充满不确定因素的“首子”成了当时文明过渡时期的一种特殊风俗。

“其实不仅周文王有杀首子嫌疑,历史上有明文记载的杀首子事件还有不少。”张宗乾表示,如《庄子》记载的:“尧杀长子”;《韩非子》中的:“桓公好味,易牙蒸其子而进之”;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瞽叟(gǔ sǒu)千方百计地要杀掉孝顺的长子舜等。

但无论怎样的推测,就目前所有的文史资料,我们很难完整复原数千年前伯邑考的真实死因。也正是因为如此,伯邑考扑朔迷离的身世和散落在民间的传说才为我们支撑起一个数千年来誉满华夏的孝子形象。时至今日,伯邑考的故事和围绕伯邑考的研究仍然备受关注,而我们只能希冀发现更多、更有价值的文史资料来为我们复原伯邑考身世的原貌。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站由淇县之窗网站运行和管理。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9020854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