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一卷 2017-2018年
       

文艺作品 - 钢铁路的变迁
钢铁路的变迁

 
作者:草根蚂蚁  加入时间:2018-6-15 16:17:36
    山城区的汤河街,过去叫做钢铁路,是鹤壁市最早的一条工业街。仅从这个极具时代特征的名字我们就可以联想到,这里曾经是一座“钢铁”的街市,是工业厂矿的街市。钢铁路——上世纪七零年代的工业生产一条街;八零年代的财政收入一条街;九零年代的税收效益一条街;到后来的下岗上访一条街;再后来的宜居幸福一条街。

    六十年间,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沧海桑田,过去钢花四溅,机器轰鸣的钢铁路已经成为宽敞、整洁、繁华的居住区。

    一条街的变迁,与时代的变迁相融合,像一滴水,折射出我们时代的光芒。
 
 钢铁路的变迁(一)
 
我的家曾在钢铁路。
 
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大都出生于上世纪六零年的代,经历过的童年、青年、中年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时代,文革、改革开放、二十一世纪,这三个有强烈反差的时代给我们大家都烙上了深深的印痕。
 
我们都是鹤壁的第二代,鹤壁是一个移民城市,当初,我们的父辈们清一色的都是为支援鹤壁煤炭建设从四面八方五湖四海聚集到鹤壁的。所以,他们除了有鹤壁这么一个家,都还有一个故乡,我们称之为“老家”。我们都跟随着父母或生长在某一座矿山、某一个工厂、或者是某一个局委的家属院,家——和父辈们所在的单位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当年的鹤壁是一座小城市,一条线划下来也就是鹤壁集、中山、大胡、鹿楼四个点。除了农村的原生居民外,我们几乎都所以一个的或企业,属于工矿企业的居多。那时鹤壁的工业生产以煤炭生产为主,地方工业主要是轻工、电子,也有几家军工和重工企业。从鹤壁集到鹿楼,沿途的矿山和工厂我们都可以熟悉的叫出名字。一矿、二矿、三矿直至八矿;从无线电一厂到十一厂;水泥厂、陶瓷厂、矿山厂、七九四等大胡地区有几十个工厂。
 
说起工厂,就不能不说钢铁路,过去的钢铁路现在改名汤河街,但是人们还是习惯于过去的称呼。这条街贯穿了东窑头、西窑头、陈家湾三个村庄。这里曾经是鹤壁市的工业财政一条街,直至上世纪80年代,这里还聚集着全市众多的国营企业,包括轻工、重工、电子、军工、化工、机械制造、电子仪表、建材陶瓷等行业。500余家工业企业星罗棋布,最多时拥有职工5万余人,占全区人口的17%。是全国30个电子城区之一,是鹤壁的“工业聚集区”,也是全市重要的财政支撑。
 
过去的钢铁路是一条让人羡慕的街道,那年头,当一名光荣的工人阶级就是有了一个“铁饭碗”。
 
那时候,山城就像一颗大树,父母是这棵树上的枝,我们都是枝条上的树叶。所以,社会、单位企业与家的关系密不可分。家住在哪里,不是由自己任意选择的,那要看你的父母在哪里工作,调到了哪里。有时候一个人,甚至一家人的命运就是靠工作的调动来确定的。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到了一个工厂工作,就是同志,在一个家属院生活,就成为了邻居。很多缘分由此开始,陌生人成为朋友,熟悉的男人女人成为了夫妻,然后有了下一代。下一代逐渐长大,又在同一个工厂工作,然后再慢慢成家,有了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等各种各样的“圈”。然后,我们这些从外地移来的人就开始有了根,成为实实在在的本地人。那时候生活环境相对封闭,但正常的社会交往还是有的。在学校里、在其他场合,我们总能结识到其他矿或者其他厂的人。然后,我们就开始从我们这个“厂”出去,到其他“厂”交往新的朋友。我们在慢慢长大,生活的圈子也在变大。再后来,我们都有了自己的工作,在这个“厂”,或者那个“厂”,重复着上一代人的生活。
 
我们的家就在工厂的旁边,每一个工厂都有自己的家属院,很多家属院和工厂也就是一墙之隔。那时大家彼此见面,并不问“你家在哪一条街,哪一个巷子”,而是问“你家是哪个厂子的”?“啊——局院”(矿务局机关家属院)、“市委院”、“机修厂”、“六矿”、“矿山厂啊”等等,一说厂名,大家就心知肚明,以后就知道了,“啊,他啊,他在某某厂住,我们认识。”这些厂矿在什么地方,都生产什么,我们都摸的一清二楚。
 
 钢铁路的变迁(二)
 
我们在钢铁路上的生活记忆与以前的时代紧密相关。五十年代末“大炼钢铁”的时候,钢铁路上曾经有一批炼铁厂、炼钢厂,虽然规模小,技术落后,但它仍然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工业水平。60年代出生的人都还记得老“九大”附近的“红旗钢铁厂”、“上游钢铁厂”等称呼。在“九大”附近生长的孩子们应该不会忘记那些堆积如山的“大炼钢铁”后的残渣,黑乎乎的、类似玻璃的板结物,有着锋利的角棱。
 
当时有一句话叫“爱厂如家”,对大人们来说如此,对我们这些孩子们来说也是如此。那些年不用考虑什么买房子、下岗、孩子学习就业等事情。大人们认认真真的工作,孩子们快快乐乐的成长,我们生活的最初印象大都来自父母工作的地方。我小时候父亲在耐火厂工作,旁边就是瓷件厂。在我们这一帮小伙伴看来,这些厂是普天下最好玩的地方。厂子的车间都是连在一起的,从这头上了房顶,一口气就跑到了那头,我们疯了似的在房顶上玩打仗游戏。厂里到处都是生产用的泥,我们经常到车间里挖一块泥巴,随心所欲的凭着自己的想象“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泥塑作品。
 
后来,一些企业接踵而生,一孔桥附近的无线电一厂、对过的铸造厂,向西是耐火厂、瓷件厂、重型机械厂、仪表厂、无线电四厂、矿山机械厂和许许多多的电子企业,以及其他企业。那时,一个工厂就是一个小社会,从托儿所到卫生所到食堂、到家属院一应俱全。这样,就有了钢铁路的第一批居民,有了那些曾经陪伴我们许多年的平房大院。有了钢铁路上讲不完,说不尽的故事。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转轨和企业改制,众多企业破产,产业工人失业,使这里一时成为了下岗一条街、贫困一条街。钢铁路上的人们,是首先感到“阵痛”的人们,当“改制下岗”成为现实的时候,这里勤劳而朴实的工人们默默承受了“重新开始”的选择。
 
钢铁路那些家属院的生活环境虽然拥挤、嘈杂、凌乱,但却安稳温馨。后来的家属院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私搭乱建严重,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生活质量越来越差。后来,许多企业都改制停产或者倒闭,没有了“大家”的工人们依然是两代人、三代人蜗居在平房小院里。
 
山城区因煤而城,辖内有鹤煤集团4对主力矿井,2016年煤炭产量达260万吨,采空区面积20平方公里,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区,也是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老、旧、脏、乱”一度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成为山城人民沉重的包袱。
 
 在鹤壁人对城市的记忆中,黑色的煤山,灰暗的天空,贫穷落后,条件艰苦。有一句顺口溜描绘得很是形象生动:“一条马路通两边,一个警察管两头,一个公园两只猴,自行车不用链,上坡推,下坡溜。”有一个记忆始终不能忘记,那就是上厕所,二、三百户人家共用着一个公共厕所,每天早晚上厕所的人排成两条长龙,成了家属院一大“景观”。“屋里小半间,头顶能望天,四世同堂住,睡觉肩挨肩”,外面下雨满屋漏、外面不下还滴答。公共水管轮流用,晴天满院飘“彩旗”晾晒被服的场面,虽然也是当时的“民俗”,也是当时家属院生活杂乱无章的写照。受建市之初“先生产、后生活”观念影响,曾经的鹤壁市企业与居住区交错布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落后,公共服务配套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迟滞,不仅影响了居民生活,还对城市发展形成制约,亟待进行搬迁改造。
 
近年来,汤河街的棚户区改造工作大力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棚户区”改造使得钢铁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汤河街——也就是钢铁路,由于历史的原因,几乎都属于“棚户区”,所以,钢铁路也成为了鹤壁市第一个启动城市改造的区域。这场关乎钢铁路所有居民的改造不仅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得到98%的居民支持。所以,钢铁路的拆迁改造几乎没有什么阻力,钢铁路上的工人们照旧发挥了当年“工人阶级的主人公”精神,全力配合支持这场改变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改造。
 
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拆迁一条街、改造一条街。今天,当我们走在这条街上时,过去的痕迹几乎被抹去。那些曾经的独特景观,那些焊花飞溅的场面,那些机器轰鸣的声音,那些车来人往的片段,都成为老电影一样的记忆,珍藏在脑海里。一幢幢历经沧桑的砖瓦厂房和小街道、工厂家属区大院,都沉淀着历史的韵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原来破旧的房屋和街道随着日月的更替而出现了变迁。旧貌新颜,沧海桑田,钢铁路终于“脱胎换骨”,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站由淇县之窗网站运行和管理。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9020854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