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5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记者 张莉娜本报通讯员 张小燕
5月14日,如织的游人在云梦山山顶草原纵马驰骋,秦街月季花海迷宫传来阵阵欢笑声。邯郸游客王新兴奋地说:“朝歌处处是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络绎不绝的游客,成为淇县全域旅游魅力“爆表”的佐证。近年来,淇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以“三古(古城、古镇、古村落)三区(景区、街区、度假区)”为抓手,全力打造“一体两翼”的全域发展格局。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支点,全域旅游正撬动着全域淇县快速发展。
一张蓝图绘到底 全域旅游巧布局
东临淇水观鱼跃,西依太行闻鹿鸣。作为全国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淇县前进的步履铿锵有力,发展的宏图日渐清晰——
2017年11月,历经反复论证的《淇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淇县将以“朝歌文化、商卫文化、鬼谷文化”为魂,以“一山(云梦山)一水(淇河)一城(朝歌古城)一书(《封神演义》)”为载体,逐步形成“旅游产业突破,带动多产业融合”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机制体制创新增添了无尽活力。从《淇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中看出:淇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的创建指挥部,建立了指挥部联席会议制度。涵盖84项创建工作、需要36个部门通力协作的《全域旅游任务台账》,勾勒出产城融合发展的美妙画卷。淇县成立旅游警察队伍和旅游市场监管大队、开展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成立朝歌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使“1+3+N”的模式日臻完善。
产品供给有创新 全域融合添活力
记者走进大美淇县,云梦山入口服务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古灵山新建的玻璃吊桥、高空缆车惊险刺激,吸引着众多游客竞相体验。
“旅游+”是实现全域旅游的核心路径,日趋完善的服务设施驱动着全域旅游大融合。泰山路、高云路等旅游景观大道向前延伸,串联起城市、景区、乡村。文创园区、体育赛事、写生基地、田园综合体、特色风情小镇新业态风起云涌。随着智慧旅游咨询服务体系的落地、旅游标志系统的完善、旅游厕所的提升等,拓展了全域发展新领域。
“旅游+文化”彰显着无限魅力。朝歌博物馆引来好评如潮,卫国故城遗址保护及康氏文化苑、林氏文化苑项目开工建设,文化馆、城市展览馆、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中心等打造了一流的文化空间。围绕四季主题,云梦山草原风情节、古灵山泼水节、朝阳山登山节、摘星台比干文化节等亮点频现,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旅游扶贫惠民生 全域共享谱新篇走进古灵山深处的凉水泉村,风情木屋、牛棚咖啡已建设完工,羊圈西餐厅、猪舍茶吧等配套服务设施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5月底凉水泉高端民宿村将盛装开业迎宾。
“我家的房子和土地租给了旅游公司统一经营。加上我在公司里打工的收入,每月都有2000多元。”凉水泉村贫困户陈玉文说。
“旅游+扶贫”带来山乡巨变。围绕南太行古村落群的定位,民俗秦街、灵动赵庄、传奇大石岩、花海油城、艺术东掌、水美纣王殿、十美鲍庄等一批特色鲜明、古朴自然的乡村旅游示范村脱颖而出,形成了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的新集群和大格局,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也让百姓取得了切切实实的实惠。
全域旅游在共建中提升,群众在共享中获得,产业在共赢中转型……
踏着全域旅游优质发展的节拍,乘着产业转型升级的东风,淇县全域旅游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