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事重镇——中牟邑
耿寺村的名字与寺院有关,历史悠久的耿寺村原来有一座寺院,叫“崇兴寺”,据说是一座很大的寺庙,占地4000平方米,寺内飞檐走兽、古柏参天、石牌林立,香客众多,香火很旺。相传在宋朝,有一位耿姓将军抗金战功卓著,皇帝要论功行赏加官进爵,但其淡泊名利执意要削发为僧,于是就在风景秀丽的汤河边盖了一座寺庙,削发为僧,这里就被称作耿寺村。
耿寺村的历史可以追究到春秋战国以前,如今耿寺村街上的这条道路可以说是一条“历史之路”,3000年来,耿寺村附近的广大地区连接着太行山和豫北平原,这里不仅是道路交通咽喉,而且还是当时水路交通的要道,羑河、汤河、泗水三条河流在此汇集,成为了水陆交汇的“枢纽之地”。这条古官道连接山东与山西,向东不远的平原上是南北的大通道,因此,这里自古就是战略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
耿寺左右的大片土地在古代叫中牟邑,最早是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在公元前659年,修筑的一座城池。据《管子》、《国语》记载:“(齐桓公)筑五鹿、中牟、邺、盖、与牡丘,以卫诸夏之地。所以示劝于中国也。”它起初是叫中牟城,后来升级成为中牟邑。从春秋战国时的诸多史料中可以得出,中牟城是地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
中牟邑曾是春秋后期赵国的国都,赵国于公元前423年由山西晋阳迁至中牟邑,历经桓子、献侯、烈侯、武公、敬侯等国君,为以后赵国进取河北平原、攻灭中山、拓扩西北边陲疆域,乃至最后定鼎邯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牟邑曾为赵都达38年,是赵国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春秋与战国时代的分界点。
中牟邑是当时的一座大型的军事化城市,《春秋》中记载:“晋车千乘在中牟。”千乘兵车在当时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兵力了。根据古代文献推断,千乘兵车应该配备十万人,可见中牟邑的规模之大。中牟邑地形像个口袋,背倚太行,面对平原,攻守进退都能自如,是当年赵国发展壮大的坚固基石。春秋战国时代,众多的故事典故,许多重大战争和有名的历史事件都与中牟邑有关。赵国建都中牟邑,为耿寺等广大汤河流域地区带来了赵都文化,与汤河的商周文化、邶国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厚重而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赵都期间,赵国民风慷慨,尚武且重利。由于长期处于战争,这里的乡民自幼就有习武之风,全民敬贤士、勇将,所以中牟邑弥漫着英雄主义的气息,春秋战国时期,中牟邑能臣、健将、义士、侠客、名儒辈出,多慷慨侠义之士,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中牟邑之风”,流传至今。
二、柱国里——将军村
现在的耿寺村,在汤河岸边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其中,以中牟邑最为著名,历史上有大量的史料记载。两千多年前,中牟邑就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城市,耿寺、故县以及鹿楼地区都应是中牟邑的辖区。附近的冶铁遗址和大量的考古发掘都证明了中牟邑的存在,至今耿寺村还有柱国里等遗存。
年龄大一些的耿寺人都还记得在村南曾经有一座高大的石碑,上有“柱国里”三个大字,后来这座碑被垒进了桥下或房屋中。村里已有七十多岁的王老师对此有所研究,他说,柱国是一种官职,始于春秋时期,是掌管军权的高级军官,类似于总司令或总指挥,在春秋晋国就曾经有此官职。王先生介绍,当年,耿寺村应该是中牟邑的一个重要生活区,中牟邑的最高军事长官就居住在耿寺,所以,当时这里叫“柱国里”,里可以理解为街巷,耿寺是军官和军队集中的地方。
赵国在这一地带建都38年,历经四代君王,其中死后葬于此的不在少数。解放前后,耿寺附近后营、故县等村就时常挖掘出青铜器具和规制较高的墓葬,包括2016年在耿寺发掘的墓葬和车马坑出土了兵器、青铜和玉器,虽然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但可以推断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墓葬,也许这座埋葬埋的是耿寺“柱国里”的某一位将军也未可知。
三、石碑墓——富可敌国的“爱国者”
耿寺村与春秋时代的晋国、赵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耿寺村是有一个杂姓村,村里姓氏繁多,姓韩、姓尚、姓周、姓王的居多,是一个典型的移民村。过去村里有一句谚语,叫:张王李赵夹一崔,中间有个石谷堆,就是说村里姓氏比较多,其中“石谷堆”指的是姓石的人家。村里有一个古遗存叫“石碑墓”,在村子的西南曾经有一座大幕,过去是又石碑的,墓主名字叫石碑,后来这座碑也不知去向。王老师介绍,老辈子人传说,这个叫石碑的人曾经是晋国的大臣,富可敌国,是咱们耿寺村人,他在晋国居官多年,后隐居在耿寺。三家分晋前,晋国国力衰弱,石碑把自己的财产都捐献出来,资助晋王,但仍然没有改变晋国分裂的局面。
春秋时期晋国究竟有无石碑这样一位倾家救国的“爱国者”还有待于专家考证,也许石碑这个名字是后来的误传,但耿寺确有石姓人家传世,石家人至今仍然生活在耿寺,村里人都说,他们就是石碑的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