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一卷 2017-2018年
       

评论探讨 - 弄清“奥”与“澳”鹤壁文人责无旁贷
弄清“奥”与“澳”鹤壁文人责无旁贷

 
作者:姚慧明  加入时间:2018-4-3 16:31:28

鹤壁市城市文化之厚重是河南省罕有的。她有一条穿越全境的文化河——淇河。

20149月淇河被中国诗歌学会命名为“中国诗河”。这是目前全国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荣膺这一荣誉的河。

淇河被称为鹤壁“核心文化标志”(原鹤壁市委书记郭迎光)。鹤壁文化就是淇河文化。

“诗咏淇水,骚美江干”、“淇竹传诗,豳苇载颂”,承载着中华文化基因的《诗经》与淇河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

天赐《诗经》!天赐淇河!天赉鹤壁!

《诗经》文化是淇河文化的灵魂,它与淇河与鹤壁有着无法割断的血肉联系。河南作家、出版过《淇水春秋》《瞻斐诗话》、编译出版过《黎伾斋新译诗经》的秋雨先生确认《诗经》中采自淇水卫地的诗篇有45首,内容与淇水卫地相关的诗篇有61首。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诗经·卫风》首篇《淇奥》所歌咏的地方就在今天的鹤壁新区,所歌咏的“淇竹”就是位于“淇奥”的誉满典籍文献的“淇园”之竹。

今天的鹤壁尤其是淇河两岸,一土一石一草一木无不渗透着《诗经》的元素,《诗经》的神与魂,无不繁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

近年新建的“淇奥翠境”公园,鹤壁人已妇孺尽知其名字中的“淇奥”源自《诗经》。

但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不幸的是“淇奥翠境”中的原本正宗的“奥”却被相关权力者一意孤行,篡改为“澳”。这不仅玷污了《诗经》,也玷污了淇河及淇河文化。

笔者认为古汉语中“淇奥”“淇澳”语义相同,但有正宗与否和雅俗轻重本末之分,如何使用,体现着被誉为‘文化鹤壁’的16万人民文化修养的水平和档次。不可轻率为之。

淇奥翠境公园路边耸立的“淇澳翠境园”五个估计有一米多高雪白的立体大字,赫然在目,这使鹤壁文化蒙羞,鹤壁文化人蒙羞,鹤壁公仆们也当为之汗颜!

《诗经》成书的时代与我们所处的时代相距久远,今天我们对其用字产生分歧或不奇怪,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学习,深入研究,弄清问题,尽快纠正错误,以免谬种继续流传,蒙害游人,误人子弟。

看来,在以“文化”著称的鹤壁市出现的这一久拖未决的文化问题,或许真的成了不是问题的问题,那么也许更昭示着这一问题解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说,“解释一个字便是作一部文化史。”胡适先生也曾说,“发现一个字的古义,与发现一颗恒星,都是一大功绩。” 

大师们的话或与我们的问题虽不可同日而语,但要真正弄清楚,也并非易事。它涉及到语言、文字、文学、历史诸方面的问题,涉及到很多典籍文献,这对我们鹤壁人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普及传承的好机遇。笔者虽忝列文化人中,但学力惭愧,仅仅凭着对淇河的痴情、对《诗经》的敬畏,不畏艰难,不揣浅陋,不怕现丑,责无旁贷地把研究淇河和淇河文化作为自己的天职,自觉恪尽职守,愿意在不断学习探索提高的过程中,尝试为解决这一问题献出微薄之力。愿意就此问题接受大家批评,就教于xx先生和同仁。

不曾想到,古汉语文字使用规范中的“奥”“澳”通假现象,竟成了鹤壁市文化界不大不小的一场文化官司。但愿能意外成为给鹤壁人一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的机会。

但愿我们不愧对《诗经》!不愧对淇河!不愧对淇河文化!不愧对鹤壁父老!

古汉语中“淇奥”“淇澳”两个语义相同的词,采用哪个为公园命名,体现着被誉为“文化鹤壁”的16万人民文化修养的水平和档次,不可轻率为之,望示范区领导能集思广益,屈尊纳谏,尽快改正错误。

此文摘自《“淇奥翠境”公园名字中的“奥”不宜写作“澳”(最新稿)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站由淇县之窗网站运行和管理。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9020854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