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满江红》词流传很广,几乎家喻户晓: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这首词脍炙人口,被尊为宋词中数一数二的名篇。然而1930年代开始,词的作者究竟是谁产生了异议,一些学者考证认为,《满江红》词的真正作者应该是明代的王越。于是《满江红》作者岳飞说、王越说两种观点一直争论不休。
认为《满江红》作者应该是王越的,主要理由是:
一,这首词如此好,但是宋、元时期的文献资料里从来没有提起过,到300多年以后的明代中叶才出现;
二,岳飞的儿子岳霖、孙子岳珂搜集岳飞诗篇30多年,编的《岳王家集》里面,却没有此词;
三,岳飞要伐的金在东北,王越打北元才与“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相符;
四,“踏破贺兰山缺”,在贺兰山大破胡虏的只有王越;
五,有人举出岳飞的另一首词《小重山》,认为《满江红》与《小重山》风格迥异;
六,王越诗词“豪迈跌宕”(李东阳《王越墓志铭》),“气势雄伟,文思焕发,如长虹亘天,光焰万丈,可以追逐李杜诸人,其余莫能及也(吴洪《王太傅集序》)”。李东阳、吴洪都是明代中期的文豪,与王越是同时代人,他们对王越诗文的评价应该比较中肯的。
坚持《满江红》是岳飞所作观点的,也列出了很多理由:比如说岳飞赐死后,遭受抄家,诗稿遗失很正常;岳霖没有收编《满江红》应该是遗漏;岳珂在搜集岳飞诗文方面不够用心;有人认为王越没有能够写出《满江红》那样的才能;《精忠录》是最早收入《满江红》的文献,而《精忠录》是明景泰二年(1451)编的,此时王越还没有破敌贺兰山;等等等等。
这些观点中,收集了《满江红》的《精忠录》成书比王越大破贺兰山早40年这一点,似乎是个关键。但是,很快又有人考证,《精忠录》是景泰二年所编不假,但是编后是不是刊印了,不能确定。因为后人见到的有明确刊刻时间的《精忠录》,最早是明弘治十四年(1501),而且其中增补了许多明成化年以后的官员的诗文。王越死于弘治十一年(1499),所以认为《精忠录》原本没有《满江红》,而是弘治十四年(1501)刊刻时增补进去的。
看来《满江红》版本和作者这个公案很是复杂。岳飞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其地位牢不可破。从感情上,大家宁愿是岳飞写了《满江红》,这样才符合他高大上的形象。然而,史实上有确实存在许多疑问。看来,这件公案一时还很难扯清。
无论如何,王越文武兼备、才华横溢是肯定的。王越的功绩主要在于他30多年边塞战功,“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然而他文学上的成就,被他的武功掩盖了。明代大才子徐渭说: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守仁则“以人掩其书”,王羲之的书法名气太大了,掩盖了他的道德文章;王守仁的道德文章太有名气了,掩盖了他的书法。由此可以说,王越的应是“以武掩其文”,他的武功太突出了,掩盖了他的文才。
淇园随笔:《王越》目录:
1、考进士时大风刮跑了卷子
2、打了一辈子胜仗,受了一辈子处分
3、旗开得胜,却差一点被杀头
4、雪夜突袭威宁海
5、下厨房尝士兵饭菜的统帅
6、连金杯带美女都赏给你
7、红盐池之战的罪与功
8、交接权贵,果然当上了兵部尚书
9、燕山雪花大如席
10、七十岁破敌贺兰山
11、王越写的《满江红》?
12、河东的红脸,河西的白脸
欢迎回看往期内容,敬请期待下期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