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又一年过去了,转眼就是春节。今年流行的新年问候,开头第一句就是“金鸡辞岁,玉狗迎春”,鸡是“吉祥”,狗是“旺旺”,词儿是老词儿,但每年都有新寓意。
对于中国人来讲,过年是一件大事,每年的年关,在外边的人们无论再远也要回家,回老家,团圆、寻根,体会乡愁。咱们鹤壁人也是如此,每逢过年,都要寻找鹤壁的年味,体会鹤壁的乡愁。
那么,鹤壁的年是什么味道呢?什么又是鹤壁的乡愁?
鹤壁是一个移民城市,当年大家从天南地北来到鹤壁支援煤炭建设,硬是把这个太行山下的丘陵建成了一座煤城。一晃六十年,几十年来,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这个曾经以大胡为中心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把各自家乡的“年味”汇聚在一起,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习俗,鹤壁的年就有了山城大胡的地域特色,鹤壁的“年”就有了自己的味道。源远流长的本土汤河“邶风”情调;寓意深远的山城“赵都”文化;来自山西洪洞县并潜移默化,形成独特风格的本土移民文化;以及60年来融合生成的鹤壁城市文化,都给山城的年味注入了不同的“味道”和元素。山城的年味,天下独一,融合了传统历史,天南地北,是最值得体会和品味的。
细算起来,现在的鹤壁人血缘已经延续了三代,尽管后来城市建设发生变化,但鹤壁的根就扎在山城,在鹤壁要说乡愁,肯定要从山城大胡说起。
那些年,在大胡的那些日子,我们的感触最深。村落挨着工厂,工厂挨着家属院,过了矿山是街市,我们的城市虽然小,但我们从来也没有羡慕过外面的世界,大胡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根,我们生活的中心。
当年,在大胡也有这样那样的“圈子”,朋友圈、老乡圈、战友圈等等。其中老乡圈是最具有年俗味道的圈子,天南地北的老乡虽然也常常联系,但毕竟不是在故乡时的乡党邻居,鸡鸣犬叫相应,血统一脉相承。
矿山、企业、乡村、商业区、行政区、家属院,那时的大胡就是这样的一种格局。特别是家属院,那时大家都住平房,可能左邻右舍都是千里之外的口音,家家户户过年时也都烹调出各自的味道,一个家属院,在过年时就能展示出各个地域的菜系,所以,在鹤壁过年就有点像吃“海派大菜”,几乎什么滋味都能品出来。
有人说,现在过年过的是回忆、是感觉、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感情的回归。是啊,大凡是鹤壁人,逢年过节回忆最多的当是山城。
那时,从除夕到正月十五,山城的“年”每天都会有精彩。初一开始,人们就在大街小巷逛街,人们也就是在体验一个“逛”字,一个热闹,创造一个在节日里相逢的机会。人们都穿新衣,姑娘小伙儿成群结队,彼此展示一年中最新的一面。或者是一家一户结伴而行,为的就是在街市上彼此问候拜年。
那时候,串亲戚的人多,从初一开始,每天都有不同的目的地,只是看看大街小巷的人群就会有目不暇接的感觉。
正月初一枫岭公园的游园、十五的烟花晚会、花灯展览,正月十六的民俗表演都是轰动全城的大活动,把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
一个春节,把整个山城的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都展现的淋漓尽致,形成了特有的“山城年俗”,一个年关,满满的都是传统和正能量。
而今,山城依然是山城,山城的建设日新月异,但老山城的格局被保留了下来,在崭新的高楼大厦中,很多老建筑、老胡同还依然存在,每当人们路过,都会眼前一亮,啊——电影院、啊,主席像、哎呀,钢铁路变化真大,老市委院还是以前的样子。欣喜多多、感慨多多、回忆多多、激动多多,来在老区,有多少人会情不自禁的一下子被拉回到往昔,沉浸在深深的乡愁之中,这种感觉在其它地方是没有的。
近两年,山城的旅游事业有了大的发展,城市建设和功能日益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汤河流域的景观建设在稳步推进,一条汤河景观带正在形成,鹤鸣湖波光粼粼,已经成为豫北的水上乐园。沿汤河流域的红色旅游、古村落旅游向人们展现山城厚重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在近几年的城市建设过程中,注重山城的城市特色与功能,慢节奏的宜居氛围,特色商业区的形成,枫岭公园的规模化建设,老城区、老胡同、老景观、老矿区的山城城市文化等都成为了吸引人们来老区过年、来老区休闲旅游的“磁石”。尤其是今年春节,山城区加大了节日旅游的策划,宋沟年集、郑店农耕节、红色石林、鹤鸣湖灯节、枫岭公园的游园活动、各色的民俗传统表演以及老区城市文化体验等活动,再一次给人们提供了久违了的“山城年味”。
也许不久的将来,山城将会成为咱们“大鹤壁”的一个特色生活旅游商业区,随着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水平的提高,山城区人民医院的成立,特色商业区的不断完善,居民生活区生活质量的提升,山城旅游事业的大发展,新时代的品质山城一定会更加宜居,更加美丽。
山城年味有多浓郁,趁着年关未过,快来亲身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