沬作为地名,出现在古籍中,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文学作品,《诗经鄘风桑中》,“沬之乡矣”,“沬之东矣”,“沬之北矣”。沬在这里作为地名,是确凿无疑的。但是其范域却不明:是城邑还是地域?需老索。
二是史书。《易归妹》卦中的卦辞,曾奉姚慧明老师之命进行考索,认为是记载商代末年最后一次大迁徙,帝乙带领商王朝躲避天灾,回到沬地。但依然范域不明。《水经注》引用众书,始将沬称为邑,且归之于武丁。但其所引诸书,均属晚出,分量稍显下足。
三是出土文物。最著名的是传说出自浚县辛村卫国墓地的沬司徒簋。康叔率年驻扎城外,沬司徒抵营汇报。在此青铜器铭文中,沬和卫似乎相同。范域和《诗经》相若。且有专家考证,殷、卫同声,可通用。同理,卫、沬同声,亦可通用?但按诸历史,沬在前,卫在后,指称的是同一地域,但均非城邑之名则确凿无疑。正如齐为地域,都则营丘,鲁为地域,都则曲阜,故卫、沬为地域,则必不为城邑。《水经注》所引诸书,不达于此,失之矣。所以,沬、卫均指殷商王畿,非具体城邑名称,商、卫之都,前已考明,是牧。
在说牧时,己考虑到这一点,也解释过,牧的本字,当是坶,牧是后起字,不能用东周后期的资料来套。无论是先生所引资料,还是都郊鄙野等邑制,未必适合西周或商。康候簋的铭文,清楚表明,西周初年,用的是都鄙制。故牧之考证,大体是准当的。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