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商是一个迁徙不定的氏族,据史料记载,约公元前1300年,商代第20位国王盘庚带领他的臣民从山东“奄”西渡黄河,来到当时称为“北蒙”的安阳,在洹水岸畔建立了稳定的都城,传8代12王,历254年之久,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有着稳定疆域和长期定居的都城。并且之后的二百多年,商朝就没有再迁都,有“盘庚迁殷,更不徙都”一说。那么,商超的最后一位王帝辛却是在朝歌丢掉了王朝,朝歌到底是否是商朝的国都呢?
郑州大学历史系教授李民提出,商代的都城制度和后来的都城制度不一样,夏商时期的都城制度通常是两个都城,这因为当时国力比较薄弱,不能用一个都城来统治大面积的地方,因此殷墟和朝歌应该就是两个都城的关系。
他的这一论点很多历史专家并不赞同。一时间,有关商朝迁都的问题引起了史学界的争论,先后出现了“前八后五”、“前八后七”、和“前八后八”,三种不同说法。
商代成汤以前为部落,称商侯殷侯,成汤以往十四世,八迁其邑,称为“前八”。分别迁往河南省偃师市、安阳西北漳水流域、河南陕县硖石镇、河南商丘、河南内黄县、安阳市西北、河南商丘、山东省曹县。
对于以上八次迁都,史学界普遍认同。公元前1600年,汤王灭夏,建立商朝。之后,都城又经历了数次变迁,史学界开始出现了分歧。
成汤建国后,《史记》记载为五次迁都;郭沫若将其定为八次迁都,最后的都城在朝歌;上海复旦大学明教授谭其镶赞成七次迁都,认为朝歌与殷墟很近,应属一个地方。
通过查阅史料,《史记》所记载的“前八后五”说显然与历史不符,现在所争论的是商朝建立后其都城是七迁还是八迁。焦点无疑是谜一般的朝歌城。
对于前七次迁都,郭沫若与谭其襄的观点基本是一致:一,商汤居亳(郑州);二,仲丁迁嚣(郑州);三,河亶甲居相(内黄亳城镇,另有安阳一说);四,祖乙迁邢(郭沫若主张温县,谭其骧主张邢台);五,祖庚居庇(山东郓城);六,南庚都奄(山东曲阜);七:盘庚迁殷(安阳)。
对于第八次颇具争议的迁都朝歌,著名历史学家、原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在他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肯定了帝乙徙沬为商代的第八次迁都,朝歌是殷商的最后都城;著名历史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白寿彝在其出版的《中国通史》中写道:“商朝的最后两代国君都属于河南淇县”;《中国通史简编》作者范文澜、《中国历史纲要》作者翦伯赞等一些历史学者也都明确表示支持郭沫若的八迁朝歌说,认为“纣都朝歌”、“周灭商在朝歌”的观点才是正确的。
朝歌最早称沬邑,迁都后改为朝歌,因为在太行山淇县境内有个中心点叫朝歌山。那么,晚商为何要把国都从安阳殷墟迁到沬邑呢?一种原因来自殷墟的水患,第二是为了方便军事指挥。从帝乙开始,东方一些部落开始起来向商朝的领土扩张,为了保持商朝的领土完整开始连年讨伐东夷。
赞成七次迁都说的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谭其骧,他认为历史上安阳和淇县应该划定为一个地方。其实两地关系确实密切。清朝时期淇县归卫辉府管辖,到民国以后划为彰德府管辖,一直到解放后,淇县属于安阳地区。
不论,朝歌和殷墟到底属不属于一个大的区域,但是,当年的朝歌城里确实热闹非凡,纣王和他的臣民也生活在这里,即使到了周王伐纣,这位末代皇帝并没有回到殷墟,仅从这一点看来,朝歌有着王都的象征。
朝歌,在历史上的地位非同小可。那里有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根,武王伐纣、周起商灭就都发生在那里。不仅如此,它还蕴含着丰富的姓氏文化之根,使得我们中华民族从百家姓到千家姓。在全国有61个姓氏,或源于朝歌,或同朝歌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渊源。而殷墟与朝歌、安阳与淇县更是从古至今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