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一卷 2017年
       

文史资料 - 鹤壁市区域考古发现与文化遗址
鹤壁市区域考古发现与文化遗址

 
作者:敏娲  加入时间:2017-9-25 16:36:23

 鹤壁市区域考古发现与文化遗址(3)敏娲(探易者)

8月25日 15:01

三、 刘庄文化遗址
1.刘庄遗址考古文化主体及时限
2017年公布:鹤壁再次考古刘庄遗址 发掘据今约4900-5100年的大司空文化
附:考古部门考证和官方报道
鹤壁再次考古刘庄遗址 发掘据今约4900-5100年的大司空文化
映象网 2017-07-19 15:18

7月18日,工作人员在整理河南鹤壁刘庄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映象网讯(记者 秦雯)据新华社消息:近日,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河南鹤壁刘庄遗址再次进行考古发掘,目前已发掘灰坑200多座,出土有红陶钵、高领罐、石环、石斧等。

本次发掘的文化面貌以典型的大司空文化为主,大司空文化是广泛分布于豫北晋南地区一支仰韶文化的地方类型,距今大约有4900至5100年。

这是河南鹤壁刘庄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部分文物(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刘庄遗址位于河南鹤壁市淇滨区大赉店镇刘庄村南100米,东距京广铁路300米。淇河在遗址西、南两个方向环绕东流,遗址位于河北岸的第二、三级阶地之上。遗址所处的淇河中下游地区历史悠久,辛村卫国贵族墓地、辛村龙山文化遗址、大赉店遗址、杨树岭商周遗址、石河岸等遗址密集分布于淇河两岸。

这是河南鹤壁刘庄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新华社记者朱祥7月14日摄)
考古大家李伯谦先生曾对刘庄遗址的发掘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他指出:“鹤壁刘庄先商文化墓地的发掘的确意义重大,我相信这也是考古学界,尤其是研究商周考古的学人的共同看法。夏时期,二里头夏文化墓葬虽有发现,但还无一处比较完整的墓地被揭露。刘庄墓地绝大多数墓葬已被发掘,整个墓地面貌已基本呈现出来,为我们了解夏时期商灭夏以前商族的基层社会结构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实例。

这是河南鹤壁刘庄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残缺石环(新华社记者李嘉南7月18日摄)
鹤壁刘庄墓地的发现,以更丰富的材料再次证明,下七垣文化确系先商文化,先商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虽曾受到岳石文化的影响并吸收了它的一些因素,但岳石文化却像许多学者所论证的那样,是东夷族的文化,而不是先商文化。”
2.李伯谦对2005年刘庄遗址发掘的评价:
河南鹤壁刘庄遗址发掘之点滴记忆
刘庄遗址位于河南鹤壁市淇滨区大赉店镇刘庄村南100米,东距京广铁路300米。淇河在遗址西、南两个方向环绕东流,遗址位于河北岸的第二、三级阶地之上。遗址所处的淇河中下游地区历史悠久,辛村卫国贵族墓地、辛村龙山文化遗址、大赉店遗址、杨树岭商周遗址、石河岸等遗址密集分布于淇河两岸。
2004年8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的建设、编制文物专题报告,按照河南省文物局统一部署,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鹤壁市文物工作队对刘庄遗址进行了复查和文物勘探。9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潘伟斌为领队的考古发掘队伍对遗址进行了小面积的探沟法发掘,根据出土物特征确认该遗址堆积以仰韶时代晚期大司空类型文化遗存为主。
2005年春,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顺利实施,经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刘庄遗址被列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首批实施的控制性文物保护项目之一。2005年6月28日开始发掘,至9月7日结束。此次发掘位置选择于遗址东部、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计划穿越的区域内,全站仪布10米×10米探方59个,揭露遗址面积5900平方米,发现仰韶时代大司空类型聚落遗存和较大规模的下期源文化墓地,发掘墓葬270座。
根据第一次发掘情况判断,下七垣文化墓地西部仍有墓葬分布在发掘区域之外,2005年9月~12月,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鹤壁市文物工作队再次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共布10米×10米探方17个,5米×10米探方2个,发掘区域东部与第一次发掘区相连,发掘面积1800平方米,下七垣文化墓地发掘墓葬达到337座,基本完整揭露墓地,为下七垣的发掘研究工作填补了一项空白。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张忠培、朱凤瀚、殷玮璋、刘一曼、杨锡璋等先生到发掘工作地参观指导。张忠培先生就发掘工作、报告编写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北京大学夏正楷教授应邀对刘庄遗址地质地貌情况进行了考察研究。
为进一步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区域内地下文物,结合学术课题研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6年夏,对刘庄遗址实施了第三次考古发掘。发掘共布10米×10米探方33个,5米×10米探方3个,发掘区域南部与第一次发掘区相连,发掘面积3450平方米。此次发掘再次揭露大批仰韶时代晚期大司空类型文化遗存,发现墓葬3座,其中一座可以确认为下七垣文化墓葬。
发掘期间,全国政协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调研团在政协副主席张思卿的率领下,莅临鹤壁考察刘庄遗址发掘情况,并听取发掘工作汇报。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李伯谦、徐光冀、杜金鹏、乔梁等先生先后到发掘工地检查发掘质量,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著名学者邹衡(已故)、栾丰实、刘绪、李维明等先生先后亲临现场考察指导,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保证了遗址的科学发掘工作。
李伯谦先生对刘庄遗址的发掘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他指出:“鹤壁刘庄先商文化墓地的发掘的确意义重大,我相信这也是考古学界,尤其是研究商周考古的学人的共同看法。夏时期,二里头夏文化墓葬虽有发现,但还无一处比较完整的墓地被揭露。刘庄墓地绝大多数墓葬已被发掘,整个墓地面貌已基本呈现出来,为我们了解夏时期商灭夏以前商族的基层社会结构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实例。鹤壁刘庄墓地的发现,以更丰富的材料再次证明,下七垣文化确系先商文化,先商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虽曾受到岳石文化的影响并吸收了它的一些因素,但岳石文化却像许多学者所论证的那样,是东夷族的文化,而不是先商文化。”
刘庄遗址发掘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各有关发掘单位的协作配合密不可分,与发掘人员的辛勤努力紧密相连。正如李伯谦先生所说:“在我们以喜悦的心情祝贺凝聚着刘庄考古队全体队员和领导心血的《鹤壁刘庄——下期源文化墓地发掘报告》公开出版的时刻,特别要感谢赵新平先生为此的付出。新平先生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拼命三郎式的人物,他作为考古所副所长和考古队的领队,发掘期间日夜奋战在工地,整理期间事无巨细都亲自过问,过度的操劳,终于被病魔击倒了。大约在他生病快一年之后,我到医院看他,他虽略有好转,但说话、走路还有障碍。他看我进屋,异常激动,硬是站起来走给我看,刚说了一句‘谢谢您来看我’,第二句话就是‘报告我还要搞’,还说 ‘一定请您写序 ’。我一时眼圈泛红,不知说什么好……如今,我们从他和他的战友们用心血凝成的成果中寻找灵感、查找材料、研究问题的时候,能不为他们的付出和精神感动吗?谢谢新平,谢谢刘庄考古队的全体同行!”

刘庄遗址历经几次发掘,发掘面积15000平方米,取得了重要收获。该遗址所具有的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得到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文物报》等新闻媒体广泛关注。2006年5月,刘庄遗址的发掘入选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7年10月,刘庄遗址项目荣获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发掘质量奖三等奖。
(2016年1月26日第3版)
3.2016年刘庄遗址考古发掘的重大发现:
河南鹤壁刘庄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首批实施的文物保护控制性项目之一,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去年7—9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鹤壁市文物工作队,邀请郑州大学、山东大学师生组成考古队对刘庄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10—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进行发掘。发掘面积7700平方米,发现大批仰韶时代晚期大司空类型遗迹、遗物以及较大规模的下七垣文化墓地。
刘庄遗址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大赉店镇刘庄村。遗址西北与著名的辛村墓地相邻,东南 1.5公里为大赉店遗址。本次初步勘探表明,遗址面积30余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O.6—1.5米。
大司空类型文化遗存
发现窖穴和灰坑436座、房基1座、陶窑1座、灰土堆积9个、陶片铺垫遗迹5个、灰沟9条、灶坑8座以及大批居址柱洞。房基F1仅残存南北向基槽,可推知为地面式长方形房基,木骨泥墙。房址柱洞主要分布在发掘区中北部和西部,圆形袋状窖穴分布在其周围,打破生土及其下砾石层,深度多在1.5米左右。灰坑有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口几种,多为浅坑。灰沟均为西北一东南走向。其中HG6长约75、宽约 o.9米,贯穿伸出发掘区域,沟底人工铺垫石块,可能具有排水功用,这在以往史前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应不多见。
发掘所见灰土堆积、陶片铺垫遗迹现象值得注意,前者类似以往所称不规则形灰坑,填土黑色或灰黑色,分布面积少则近百平方米,多则几百平方米横跨5、6个探方,一般较浅,包含物远较灰坑丰富。后者为碎小陶片集中平铺于—个不规则的区域内,面积大小不一,形状极不规则,厚度仅 10厘米左右。
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石器、鹿角器等。陶器中央砂陶略多于泥质陶,有灰陶、褐陶、红陶等,夹砂陶大多陶色不够纯正。陶器以素面为主,纹饰有附加堆纹、篮纹、弦纹、划纹、席纹、压印纹等,腹部装饰鸡冠耳、口部压印花边。彩陶数量不多,均为红彩、黑彩,纹样有弧边三角纹、斜线纹、竖线纹、同心圆纹、水波纹、平行条带纹等。夹砂陶器以素面罐最为常见,还有篮纹罐、盆、瓮、器盖等。泥质陶器有小口高领壶、折腹盆、罐、钵、碗等,陶环数量较多。石器有大型石铲、斧、凿、锛、钻头、环、纺轮等。鹿角器有角铲。骨器、蚌器极少,水生动物遗骸基本不见,与遗址紧邻淇河的地理位置极不相称。
上述文化遗存和分布于豫北冀南地区的大司空类型面貌特征近同,当属大司空类型文化遗存。
下七垣文化墓地
遗址上层为下七垣文化墓地,发现墓葬336座,出土器物近 500件。墓地大致分布于东西 110、南北55米的范围之内,分为东、南、西三块,三者相连布局近呈“u”字形。以墓葬朝向为标准,将其分为东、西两大区,其中西区南部塞群称为西I区I,北部墓群称为西Ⅱ区。东区墓葬多头向东,南北成行排列,西区墓葬多头向北,东西成行排列。各区均由若干排墓葬组成,多者10余排,排列较为规律。西Ⅱ区规模最大,分布墓葬181座,西I区、东区递次,东区分布墓葬不到60座。
墓葬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坑一般较浅,多数墓葬深度在0.3—0.5米。从墓葬大小可分3类:第一类长约2.5、宽o.6米以上,第二类长约2、宽0.4—0.6米,第三类长约1 6米。随葬陶器 5件以上的均为第一类墓葬,而第三类墓葬可初步判断墓主为少年。
墓葬均为单人葬,葬式仰身直肢或俯身直肢,骨架保存一般较差。多数墓葬不见葬具,见有木质单棺,有的墓葬在墓底残存有近呈长方形的纯净黑土痕迹,不排除为垫尸木板或其他铺垫物的可能。其中M145为石棺墓,石棺由 13块自然片石组成,长2.25、宽0.45—0.5米,—L部平盖3块片石象征棺盖,墓主身下末见石块。墓主俯身直肢,骨骼粗壮,应为男性,随葬陶鬲一件。另外,还发现有近20座墓葬在墓主头脚两端各放置一块或多块石头的现象,推测为石棺的简化形式。
有随葬品的墓葬208座,占墓葬总数的60%以上,一般随葬陶器1一6件不等,大多放置在脚部。随葬陶器以夹砂灰陶居多,次为泥质灰陶,有一定数量的泥质褐胎灰皮或黑皮陶。陶器纹饰以绳纹为主,有凸弦纹、凹弦纹、绳切纹、压印圆涡纹等,有圆形和“ZV'字形镂孔。器类有鬲、罐、鼎、豆、圈足盘、盆、簋、鬻、爵、甑、尊、斝、器盖等,以鬲、罐、豆、盆、圈足盘最为常见。陶器组合差异明显,有近40种组合之多,其中随葬单件陶鬲墓葬最多,其次为随葬单件夹砂罐的墓葬。少数墓葬随葬有石钺、绿松石串饰等。其中M35出土的齿刃石钺加工精良,整体为横向长方形,与二里头遗址出土竖向长方形、两侧装饰扉棱的玉钺(戚)不同。值得注意的是,东区随葬陶器中鬲均为肥袋足鬲,多夹砂罐,而西区则大多为卷沿鼓腹鬲,夹砂罐少,而且东区墓葬随葬品数量往往较少,两者墓葬主流朝向不同,其成因尚有待深入研究。

从墓葬出土陶器特征观察,鬲、鼎、深腹罐、豆、盆、甗、器盖等与下七垣文化同类陶器特征近同,圈足盘以往较为少见,应同当地龙山文化有一定关联。而肥袋足鬲、碗形豆、鬹、爵、斝等陶器则反映了以卷沿鼓腹鬲为主体特征的下七垣文化在发展进程中融合、吸取周边地区多元文化因素的特点。关于墓地年代的上下限,根据随葬陶鬲的形态特征可作初步推测:M94:1陶鬲为薄胎、尖唇、高领、肥乳袋足,腹饰绳纹至实足根,表现了较早的特点,与河北徐水巩固庄采集:1鬲有近似之处,唯后者圆唇、胎厚。M24:1陶鬲侈口、卷沿、鼓腹,方唇微上折,与二里岗下层CIH9陶鬲接近,年代亦应差距不大。下七垣文化的族属问题学界多有讨论,邹衡先生最早提出了先商文化的概念,墓地出土大量卷沿鼓腹陶鬲其形态特征与郑州二里岗期商式鬲具有明显的承继关系。
夏代中原地区,如此规模公共墓地的发现目前尚属首次,为先商文化的发掘研究工作埴补了一项空白。这一时期的石棺墓在中原地区也是前所未见,石棺以及其简化形式墓葬的发现亦提供了探讨商族起源的新线索。
4.刘庄遗址的发现与发掘经过:
刘庄遗址所在地区历史悠久,古代遗址密布,1932年,原中央历史语言研究所郭宝均、尹达、吴金鼎等先生在发掘辛村墓地、大赉店遗址期间,在刘庄南地调查时发现了该处遗址。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2005年6月对刘庄遗址展开抢救性的发掘,这一次揭露遗址面积5900平方米,发现仰韶时代大司空类型聚落遗存和较大规模的七垣文化墓地,发掘墓葬270座。2005年9月~12月对刘庄遗址进行的第二次发掘,发掘面积1800平方米。清理七垣文化墓葬达到337座,基本完成揭露墓地。为抢救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区域内地下文物,2006年夏天对刘庄遗址进行了第三次的发掘。发掘面积3450平方米。此次发掘再次揭露大批仰韶时代大司空类型遗存,发掘埋葬3座,其中一座可以确认为下七垣文化埋葬。经过三次考古发掘,共发现338座下七垣文化的墓葬,是首次发现如此大规模的下七垣文化墓葬区。
5.专家学者对刘庄遗址再次考古发掘的学术分析:
河南鹤壁再次考古刘庄遗址 发掘距今约4900至5100年的大司空文化
2017-08-01 王子瑞 人民网
2017年7月30日,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河南鹤壁刘庄遗址再次进行考古发掘,目前已发掘灰坑200多座,出土有红陶钵、高领罐、石环、石斧等。
本次发掘的文化面貌以典型的大司空文化为主,大司空文化是广泛分布于豫北冀南地区一支仰韶文化的地方类型,距今大约有4900至5100年。
刘庄遗址位于鹤壁市淇滨区大赉店镇刘庄村南100米,东距京广铁路300米。淇河在遗址西、南两个方向环绕东流,遗址位于河北岸的第二、三级阶地之上。遗址所处的淇河中下游地区历史悠久,辛村卫国贵族墓地、辛村龙山文化遗址、大赉店遗址、杨树岭商周遗址、石河岸等遗址密集分布于淇河两岸。
刘庄墓地绝大多数墓葬已被发掘,整个墓地面貌已基本呈现出来,为我们了解夏时期商灭夏以前商族的基层社会结构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实例。
鹤壁刘庄墓地的发现,以更丰富的材料再次证明,下七垣文化确系先商文化,先商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虽曾受到岳石文化的影响并吸收了它的一些因素,但岳石文化却像许多学者所论证的那样,是东夷族的文化,而不是先商文化。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站由淇县之窗网站运行和管理。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9020854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