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一卷 2017年
       

文艺作品 - 淇河美文:故乡的河
淇河美文:故乡的河

 
作者:张海峰  加入时间:2017-8-11 15:33:01

原创 2017-08-07 张海峰  

蜿蜒的小溪绕过几道沙丘,悄悄地从脚下流过。人口多了,河流少了。

这条河本来算不上什么,它从大山的夹缝里流出,从发源地到流入卫河,只有短短的176公里。但是,她的历史却非常久远,久远得人类没有记忆。但是,她却为华夏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孕育了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和最早的自然科学巨著《易经》。据考证,她诞生于250万年前的第四纪下更新世初期,陪伴她的,是巍巍群峰和原始森林。这条河的名字叫淇河。

考证淇河的源头是不容易的。据先秦古籍《山海经》记载:淇水出沮洳山。看看这名字就知道有多古老了。沮洳山,听说过吗?查百度:传说中的山名,见于中国古典名著《山海经》。据《山海经》之《山经》第三卷《北山经》记载,沮洳山在谒戾山以东三百里,神囷山以南三百里,是濝水的发源地。

钻进了迷魂阵,头有点晕了。不查也罢,这本来就是考古学家的事。南北朝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的研究比较靠谱,他在《水经注》中证明:淇水出河内隆虑县西大号山。

从远古传说到南北朝有多长,这也是考古学家的事。

经现代水利学家考证,淇河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方垴岭,位于太行山深处。河南与山西,有着扯不断的缘分。淇河水说不上大,也说不上小,但那水,却说得上清,说得上碧。山泉汇聚形成的,要多好就有多好。古淇水一路东行,经河南省辉县、林州、鹤壁、淇县、浚县,至淇门入卫河。至此,淇河有了归宿。

新中国成立后,在上游修建了多座水库,层层拦截。这些水库像画一样,倒映蓝天,使大山里多了几道风景。但水脉断了,少了几分灵气:半山上白练似的瀑布不见了,潺潺溪流不见了,小鱼小虾老鳖螃蟹不见了,河两岸的湿地、涵养水源的芦苇荡不见了。林州市五龙镇罗棬村以上80多公里河段常年干涸。挖沙人为了赚钱,把河道弄得坑坑洼洼,丑陋不堪。罗棬村以下,方有活泉冒出,但流得有气无力。

退休后有了时间,又买了私家车,便时不时开车回老家。每次回去,都要站在淇河边沉思。那思绪就像扯不断的丝线,一直把我拉到远古。

3000多年前,淇河肯定不是现在的样子。要不然,其下游的淇县(朝歌),也不会成为殷商末期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那时候,淇河两岸是有竹子的。考证《诗经卫风淇奥》才知道,华夏竹文化的源头,竟是起自淇河岸边。

古往今来,我们的母亲河哺育过那么多历史人物,华夏第一位女将军妇好,华夏第一位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战国时期谋略家鬼谷子,刺杀秦始皇的义士荆轲,唐代诗人王维、高适,宋代民族英雄岳飞,都曾在此出生或驻足。就连大文学家罗贯中,为了避乱,也曾在淇河边小住,创作他的《三国演义》。

这是一块儿风水宝地,据考证,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早期,就有人类在这里居住。

淇河在太行山中穿行,泉水叮咚,瀑布高悬,水映山光,林荫密布。古人看中了这股活泉,就来此定居,喜欢它,赞美它。《诗经》中,就收集了近50首描写淇河风光的诗篇。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虽然过去了两千六百多年,大家依然耳熟能详。唐代教坊曲《南乡子》也有一首佚名作者留下的词章:淇水千古流,一河诗赋唱九州。润泽阎浮八千里,忱酬!荫庇昆黄到永久。卫武修篁幽,六七贤圣居宸楼。神勇荆轲疏大义,风流!骄子荟萃写春秋。这些美妙的诗词佳作,无不令人神往。除此之外,淇水河畔的鹤壁市许家沟,还是凄美民间故事《白蛇传》的发源地。

谁说山河不会改变:地壳岩浆喷发,风云雨雪聚会,历史潮流涤荡,均能使之易色。古往今来,淇河流域发生过多少次惊心动魄的洪荒巨变,山崩地裂,流域改道,大地移位。近一千年来,北方民族战乱频仍,淇河中下游,正是金戈铁马、你追我打、王朝兴衰、人事更迭的通道,母亲河的躯体,经过了多少次野蛮的践踏。清清淇河水,曾几度被汩汩的鲜血染红。

淇河是坚韧的。时间交替,日出日落,在漫长的岁月里,她营造了秀美山川,丰饶土壤。她养育的一代又一代太行山人,在这里生存、繁衍、创造、收获。残酷的战争硝烟,并没能够改变淇河的本色,依然水质清洌,水味甘甜。直到今天,仍是中国北方污染最轻的河流之一,成为豫北重镇鹤壁市的生命线。

从罗棬村往下穿过层层山峦,漫步大约十多里,会让你的眼睛突然亮起来,那是淇河、淅河交汇处的万泉湖。这里是淇河全流域的中心,只有到了这里,才能觅到几分古淇河的风采。山壁上,不时有水珠冒出,汇流成溪,为瘦削的淇河增加了几分靓丽。近几年经人工略加开发,成了供游人观赏的地方。在如此缺水的林州市,这简直就像隐藏在大山里晶莹透亮的明珠。最诱人的是水,那碧,那蓝,那纯,均能净化你的心灵。在青山环抱中,这一汪碧水,把周边滋润得灵秀生动起来。

淇河继续东流,从两岸高峻的山崖间穿行,抵达五龙镇河头村。自此处至鹤壁市淇滨区,成为淇河上游的点睛景区,沿河两岸的陡峭山势如刀劈斧削,冷峻得令人胆寒。只有走到这里,你才能领略淇河的大美。镜子般的蓝光铺展进林州市与鹤壁市淇滨区大河涧乡交界处的盘石头水库,自此淇河水在林州境内完成了它的归宿。

淇河在林州段如同放荡的画家狂妄泼墨,一汪碧水,一条彩带,两厢画卷,数万珍藏。约公元前60世纪,淇河沿岸便有了先民活动,荷花村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古文物足以证明。泽水而居是远古时期人类生存的准则,先民们走出森林后,惊叹于淇河的美丽和洁净,他们不再长途跋涉,在淇河边放下行囊,歇歇脚,喝几口甘甜的水,洗一洗风尘仆仆的脸,选择河两岸的风水宝地,筑巢而居。

到公元前40世纪,先民在淇河两岸开始从事原始农牧业;再到公元前28世纪至公元前20世纪,这里的先民已能够烧制简单的陶器,进入龙山文化时期。他们一代代生存繁衍,走到现在。

五龙和临淇,是淇河流到林州后孕育的两颗晶莹夺目的明珠。

201465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充水试验,大部分都是取自于洁净的淇河水做开路先锋。清亮甘甜的淇河水沿着渠道,哗哗流进干渠,一路奔向京津。

为了保护淇河资源,国家已经规划在淇河中游林州市境内修建淇河湿地公园。获此喜讯,父老乡亲奔走相告。站在坑坑洼洼的淇河河道中,我分明感受到了母亲河心跳的声音,也听到了母亲河殷殷的期盼:河道早该治理了。

我生在淇河边,亲近着淇河,挚爱着淇河;走出淇河后,思念着淇河,牵挂着淇河;对淇河的变迁,时刻关注着,无时无刻不记忆着。我作为喝您的乳汁长大的子民,不能为您做什么贡献,只能在心里默默地送去虔诚的祝福!

 


作者简介:张海峰  1949年6月生,林州市五龙镇椤棬村人,大专学历,长期从事期刊编辑、记者工作。现为河南省气象局高级工程师、中国气象局《气象知识》杂志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学会注册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出版有科普书籍《云天探秘》《气象万千》、文学书籍《撩起尘风》《风雨人生》、文字书籍《常见字词辨误》等19部;拍摄的照片曾获得全国及地方十多次奖项。

附:评论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站由淇县之窗网站运行和管理。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9020854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