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一卷 2017年
       

景点名胜 - 温坡村的“花椒仙子”
温坡村的“花椒仙子”

 
作者:吕登纬 原昆鹏 梅思龙  加入时间:2017-7-18 18:11:00

2017-07-18 01:58:39

鹤壁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吕登纬 原昆鹏 梅思龙

温坡村花椒种植历史悠久,据淇县县志记载,早在清朝道光年间,该村花椒种植已颇具规模。

7月13日清晨,记者走在温坡村山间,一片片花椒树郁郁葱葱,红得诱人的椒果散发着浓郁的麻香。“再过半个月花椒就成熟了,到时候味儿更浓。”一名在坡地干活儿的村民说。

记者摘下一颗花椒放在手心打量:椒皮鲜红,仿佛一抹醉人的晚霞;剥开椒皮,黑油油的花椒籽儿像极了神秘的黑珍珠。村民说,温坡村的花椒之所以饱满、漂亮,是因为它们是“花椒仙子”的化身,她曾住在这儿的山中。


“花椒仙子”的传说

 

相传,温坡村曾住着这样一对父女,父亲勤劳踏实,女儿美丽贤惠。有一天,父亲病逝,伤心欲绝的女儿穿上白纱,头戴白花,怀抱一个装满黑珍珠的坛子,自父亲坟头起,在山间播撒黑珍珠。

这位美丽的少女没日没夜地播撒,最终累倒在一个美丽的山洼里,与世长辞。村民感念她的孝德,便用火红色的被单裹起少女,将她葬在山洼内。

几年后,少女播撒的黑珍珠奇迹般地在温坡村的山岗上扎了根,长出嫩芽,逐渐成林。掩埋少女的地方也长出了一株硕大无比的花椒树,枝繁叶茂,温坡村由此成了远近闻名的花椒之乡。此时,村民才恍然大悟,这位美丽善良的少女正是传说中的“花椒仙子”。“馨香一枝花,娇娆难近身。珍珠大红袍,粒粒皆善心。”为了纪念她,村民们写下此诗,至今花椒仙子的传说与这首诗仍在村民中口口相传。

 

现实版“花椒仙子”——赵明安

 

花椒仙子的故事虽然是村民口中的传说,但独自将花椒种满荒山的故事真实地发生在上世纪的温坡村,故事的主人公正是温坡村村民赵明安。

赵明安是温坡村的一名护林员,虽已去世多年,但村民仍记得他将花椒树种满荒山的事迹。

几位年长的村民告诉记者,人民公社时期,村里就曾有不少花椒树。但因为这些花椒树属于集体,村民们收花椒的积极性不高,全村一年也收不了多少干花椒。

当时,赵明安已是温坡村第八生产队的护林员,每日游走于温坡村的各个山岗上养树护林。与其他护林员不同,赵明安是个有心人,他发现温坡村的野生花椒比其他村的野生花椒长势都好,味道也更浓郁,就萌生了栽种花椒树的念头。

在尝遍了全村每一棵花椒树所产的花椒后,赵明安发现村东北枣树沟中那棵海碗粗的老花椒树结出的花椒个头儿最大,味道也最香最麻。于是,他便在上山时携带了一些从这棵老花椒树上摘下的花椒枝、花椒籽四处播种。

几十年来,赵明安把花椒树种满了荒山,一株株由那棵老花椒树扦插出的嫩苗长成了一片片“效益林”,结出了一串串“幸福果”。此后,温坡村村民开启了种地之余收花椒赚外快的时代。

看着漫山遍野的花椒树,派驻温坡村第一书记、淇县质监局办公室主任赵桂强感慨地说,从几十年前的数千棵花椒树,到如今的年产干花椒2万公斤的2000余亩花椒树,温坡村的花椒种植沿革就是一部真实的山区人民创业史。

据介绍,温坡村如今已成立多个合作社,村民种植花椒的积极性也随着市场行情的好转不断提高。今年,驻村工作队又为村民发放了4万棵花椒苗,为那些想扩大花椒种植面积又苦于没钱的贫困户解了燃眉之急。

“等这批花椒苗都长成了,村民的收入肯定会提高。到那时,温坡村就不再是人们口中的‘穷山沟’,而是人人羡慕的‘聚宝盆’了!”赵桂强笑着说。

 

 

河南淇县温坡村:小小花椒树“种出”脱贫路

 

2017-06-24 11:21 | 鹤壁新闻网

温坡村的花椒即将成熟。

“再有一个月就能摘了;小花椒树今年也挂果了……”6月的淇县黄洞乡温坡村,2000多亩的花椒树上,串串花椒簇拥在枝头,伴随着椒香的是村民的喜悦。1公斤干花椒能卖70元至80元,不少村民扩大了种植面积,年收入近3万元的有十几户。

全村种植2000多亩,年产干花椒2万公斤

温坡村的花椒有独特之处。据该村党支部书记秦三柱介绍,花椒成熟后,鲜红欲滴的椒果香味儿浓郁,在花椒采摘晾晒季节,满村都是花椒的香味,拿着花椒用指甲一掐会有一股椒油流出,麻味儿十足。“这就是俺村儿花椒的奇特之处。”秦三柱说,同样的种子在别的地方结出的椒果颜色发乌、麻香味减淡,连椒油都挤不出。”

古石沟村是温坡村的一个自然村,这里的花椒最为有名。古石沟村多山地和丘陵,海拔在400米至550米之间。地势为花椒树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温差,丘陵地貌不仅便于花椒树在生长的过程中汲取充足的阳光,还能避免洪涝灾害。

古石沟村种植花椒历史悠久,有史料记载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时期。现存淇县县志记载,早在清朝道光年间,古石沟地区就从外地引入了优质花椒树种,对其原有的树种进行改良,山上遍布花椒树,并种植至今。

温坡村的花椒十分抢手,每到8月份,都能吸引安阳、濮阳、新乡、郑州等地的收购人员前来收购。因此,花椒成为全村人的主要收入来源。

“村里家家户户都种花椒,目前全村种植花椒2000多亩,10多万棵。平均4.5公斤湿花椒能产1公斤干花椒,全村年产干花椒达2万公斤。”秦三柱说。

年产500公斤以上干花椒的农户有十几家

该村花椒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可酒香也怕巷子深。

“2000年至2003年,全村花椒产量不到5000公斤,能产100公斤的就是大户。那时1公斤花椒卖10元钱,很少有人到村里收购。我就租个三轮车和几个村民一起拉上花椒到滑县、长垣等地去卖。累得很,还挣不了多少钱。”秦三柱说,“后来听说陕西韩城花椒很有名,已经卖到国外了。我就跟乡里的领导一起去考察。到那儿一看吓了一跳!”

原来,当地从平原到山地都种上了花椒树,而且管理非常到位,产量很大。“我尝了尝当地的花椒,跟俺村的不能比。要是俺村花椒产量上去了,脱贫肯定不成问题。”秦三柱说。

回到村里,秦三柱就开始推广新学到的种植技术,并打破了不能修剪花椒树的老传统。“修剪花椒枝不仅能通风增加产量,还方便采摘。”秦三柱说,“2003年赶上了退耕还林,俺村花椒的种植面积由原来的1000亩增加到了现在的2000多亩。随着名气逐渐增大,每公斤干花椒能卖到70元到80元,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都回来继续种了。现在年产500公斤以上干花椒的大户有十几家,年收入近3万元。”

村民秦清照说,之前他在外打零工,一个月能挣1500元,家里十几亩花椒树都死完了。2014年,他回家后种了30多亩花椒,等两三年后到盛产期,一年就能挣6万多元。

积极申报“古石沟花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虽然花椒的价格比以前有了大幅提升,但收购价格不统一、市场行情不稳定等原因一直影响着村民的收入。只有打出温坡村花椒的品牌才能真正让村民脱贫致富。在县、乡政府部门的协调下,2014年,温坡村引进了以栽培和种植花椒、小米等为主的农林企业——鹤硒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昔日的3000亩荒山坡地经过流转成为该公司发展硒产品种植的后备基地。

“我把自己的5亩地流转给鹤硒公司,又到公司打工,一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我还捎信让外地亲友回家干活儿。”村民贾树军说。目前,温坡村40多名村民在该公司务工,村民不用出村每月能挣1500元以上。

“公司准备在村里建设花椒深加工和酿酒厂。厂房建成后可安置100多名村民务工。公司将统一收购村里的花椒、小米等,统一包装,并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确保村民脱贫致富。”该公司总经理阎亮说。

派驻温坡村第一书记、淇县质监局办公室主任赵桂强介绍,市政府已将黄洞乡行政区明确为“古石沟花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种植范围。目前,市三农互助合作协会正积极申报“古石沟花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鹤硒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古石沟花椒”的运营单位,也在积极服务申报事宜。此次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在我市是第一个。申报成功后将填补我市特色林业地理标志的一项空白,也将把温坡村的花椒推向全国、推向世界。(记者 原昆鹏 吕登纬 梅思龙 文/图)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站由淇县之窗网站运行和管理。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9020854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