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镇镇淇门位于浚县西南三十公里浚、汲(今卫辉)、淇三县交界处,因系淇河入卫河的门口,故名淇门。淇门村庄古老,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代,孔子曾在淇门与弟子讲学;后因此地居南北要冲,名为淇门镇。
淇门清晖 李峰真作
军事交通重地
淇门成为历史古镇,是由它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地位所决定。淇门地处太行山东麓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在新乡、汲县(今卫辉)、浚县、滑县、延津等县之间,自古就是黄河、清水、淇水交汇之地,即是进攻之障碍,又是防御之屏障,故而成为军事重地。清嘉庆《浚县志》载:唐大顺元年(890年)一月,朱温自黎阳渡黄河伐魏博,遣部将庞师古进军淇门。五代后梁龙德二年(922年),戴思远袭卫州,攻陷淇门。洪武元年(1368年)明大将徐达率军平定中原,自封丘中栾镇渡河,下卫辉,兵至淇门镇。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县署在淇门设水栅,派兵把守。清同治五年(1886年),先修寨墙,后驻军队,并造有碉堡、炮楼。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于淇门设行署,糜聚浚、汲(今卫辉)、淇三县反动武装两千余人于淇门,成立三县指挥部,成为浚县反动势力的指挥中心。1948年12月12日太行军区独二旅解放了淇门,全歼顽敌,淇门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淇门老街 龚伟 摄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遏淇水入白沟,发展航运,基本形成了今天卫河的态势。淇门北依卫河,居地重要,经济繁荣,商业发达。唐宋时代卫河为漕运要道;元代漕江、淮之粟达于黄河,再从封邱中栾镇陆运至淇门入卫河漕运;明清两代,凡漕粮入京津,芦盐入内地,均经由此道。明正德元年(1506年)《大名府志》载:“淇门镇,淇水之口巨镇也。”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卫辉府志·古迹》载淇门镇:“元时运道,自封丘中栾镇陆运至淇门,转卫河水运,下达京津。”民国时期,卫河航道大小帆船往来如梭,是华北的主要航道。淇门是往来舟船停靠的重要码头,时常停靠舟船数十只,每年装卸货物足有数千艘。毫无疑问,当时已经成为粮食货物转运集散地。
历史悠久的古建筑 赵学圣 摄
历史悠久的古建筑 赵学圣 摄
文化名人与淇门
淇门是历史文化名镇,周敬王十年(前510年),孔子适卫,与弟子讲学于此,宋熙宁年间,杨弼于讲学旧址修建“宣圣讲堂”。唐至明代,名人大家驻足歌咏淇门的诗篇更多,如:陈子昂《东征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诗写道:“南星中大火,将子涉清淇。西林映微月,征旗空自持。碧潭去以远,瑶华折遗谁?君问辽阳戍,摇摇天际旗。”唐代高适在《淇门送韦司仓往滑台》一诗中写道:“饮酒莫辞醉,醉适多不愁。熟知非远别,终念对新愁。滑台门外见,洪水眼前流。君去应回首,风波满渡头。”这些诗情真意切,以自然淳朴的文风描述了淇水悠悠的情状,真是怀念如织,难以割舍。元代马德华的《淇门飞雪》“洪水日夜流,沙堆积晴雪。飞屑满汀洲,凝晖照溟渤。寒通剡曲风,白映天上雪。对景忆山阴,停舟叹清绝。”则生动地描述了晴日里淇水在淇门入卫时形成的壮观“雪”景,淇门风光可见一斑。
全真观与风雪避
淇门在历史上有寺观庙宇达十多处。其中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创建的全真观,规模宏大,巍巍壮观,最为著名。观内还有与邱、刘、谭、马四大真人有关的“四仙碑”、“升仙塔”。据传南宋偏安,金古浚境,社会动荡,全真教谭真子、马丹阳子、邱长春子、刘长生子四人,归隐于全真观内。一日,邻近的善男信女入观进香,忽见观内东北角的一口深井喷出红光,幻化为色彩鲜艳、异香扑鼻的莲花,诱使众人前去观看。忽然花又不见了,人群中有一人跌入井内。后来,此类事件接连发生。全真四子用一长条石将井盖住,并修碑立于石上以镇妖邪。后人将此碑誉为“四仙碑”。
淇门升仙塔 赵学圣 摄
全真观因年久失修,至清朝乾隆年间废为瓦砾,“四仙碑”也因风雨剥蚀,损坏严重。后来,有人募捐,围碑建成一座七级十余米高的八角状砖塔。塔开东西两门,因意题额。因邱、刘、谭、马四真人于此树碑镇妖继而升仙,故于塔西门楣题“升仙塔”;又因刘秀曾祈此不雪,遂于塔东门题额“风雪避”。
淇门“风雪避”为浚县八景之一,意喻大雪缤纷之际此处不落雪。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刘秀起兵伐莽。初时兵败,被莽追到黎阳(今浚县)淇门镇西南全真观处,时值天降大雪,目不能视,刘秀仰望苍天,喟然长叹:“此地得能无雪乎?”言毕,只见观外大雪依旧,观内不见片雪。此后冬雪之时,此处便不落雪。后人称之为“风雪避”,留下了“淇门风扫万古流”的历史典故。
淇门人物竞风流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滋养着淇门这一片古老的土地,在风云际会的近代孕育出一大批杰出人物。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淇门创办工艺厂,使用改良木机织毛巾,为浚县近代纺织工业的先声。翌年,淇门人李惠元、姚宝仁创立浚县第一所高等小学堂,开浚县废科举兴学堂之先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淇门首开代办邮政先例。
抗日战争时期,浚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抵抗,浴血奋战,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历来才俊辈出的淇门儿女更是英勇顽强,前赴后继,视死如归,他们之中尤以姚步霄和姚江泠兄弟两个为代表。
(文字提供:新镇镇 赵学圣)
秋雨留言:
因是淇水入大河之处,故名淇门。唉!开场不好!未提文石津,是河南通邺要道,因而才有曹兵方头改道淇水。不该不写。当时只是为了战争,航运无关,航运是隋唐以后的事,张冠李戴,搞错了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