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一卷 2017年
       

文史资料 - 浚县名称的来历
浚县名称的来历

 
作者:刘振生  加入时间:2017-5-10 13:45:26

  2017-05-09 08:05:36

 


浚县明城墙


□刘振生

 

浚县原来不叫浚县,汉代称“黎阳县”。为什么称“黎阳县”呢?说起来就远了,那是五千多年前的事。

传说那时候,华夏大地有炎黄、东夷、苗蛮三大集团。其中华夏集团以黄帝、炎帝两大部族为核心,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富庶地区。苗蛮集团的一支兴起于淮河下游以南地区,有个部落叫九黎族,首领蚩尤。九黎族虽为少数民族,但文化发达,技术先进,武器精良。蚩尤早就有吞并黄河流域的想法,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有一年,北方大旱,粮食歉收,他认为这是天赐良机,便动员全族壮丁入伍组成九黎大军,与居住在黄河中游的炎帝部落展开激战。结果炎帝被打败,率部族向西逃走,与居住在黄河上游的黄帝部落结成盟军,由黄帝率领,共同抵抗九黎族。战争十分残酷,许多神仙都来帮忙,打得天昏地暗,从西战到东,从南杀到北,也不知打了多少年,最后在涿鹿决战,九黎族终因寡不敌众被炎黄联军打败,蚩尤战死。九黎族的一部分成了俘虏,一部分或逃回南方或逃到黄河中下游居住下来。其中一股来到一座山前,看这里南临黄河,土地肥沃,宜于生存,便隐居山下,耕种渔猎,繁衍生息。他们把这座山称作黎山(今大伾山),自称黎民。这里东周时称黎邑,不远处有座浚邑。《诗经·干旄》“孑(jié)孑干旄(máo),在浚之郊”,说的就是这个地方。

大伾山是中国文字记载最早的名山之一,《尚书·禹贡》载:大禹治水,“东过洛,至于大伾”。大禹治水成功后,划天下为九州。1990年版《浚县志》载:“夏代,浚地处冀、兖(yǎn)、豫三州之交。商代称黎,迁都殷后为畿(jī)内地。”汉高祖年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95年)设县,因位于黎山之下、黄河之阳得名,称黎阳县。

黎阳这一区域曾经有两个辉煌时期,分别为东晋时期和唐代:太元十年(385年),翟辽投靠黎阳太守滕恬之。一年后杀死滕,占据黎阳。太元十三年(388年),翟辽自称魏天王,建立翟魏政权,黎阳成为国都,辖七郡,后都城迁至滑县。唐武德二年(619年),置黎阳总管府,治所在大伾山北麓,设殷、卫、澶、洹四州,辖黎阳、临河、内黄、汤阴、顿丘、观城、繁阳、澶水八县。

之后,受历史形势和战略位置变化影响,黎阳地位下降,在下降之中有起伏:东晋永和七年(351年)置黎阳郡,辖黎阳县,属司州。东魏天平年间(534年~537年),置黎州,辖黎阳县。宋端拱元年(988年),设通利军,下辖黎阳县,为避免水患将县城迁到紫金山和凤凰山之间,老百姓把县城称作“紫金城”。宋熙宁三年(1070年)废军,宋元元年(1086年)复设通利军,政和五年(1115年)改通利军为浚(音jùn)州,取“随山浚川”之意。金大定五年(1165年),黄河改道,浚县终于远离了黄河水患危害,日子太平。金皇统八年(1148年),取意通顺畅达将浚州改为通州。金天德三年(1151年),为强化水患危害和疏浚水道之责,恢复了浚州之名,直到元朝都没有变。明洪武三年(1370年),因元末战乱和蝗灾旱灾,浚州人流离失所,死伤严重,境内不足5000人,为此撤销浚州建制,将黎阳县改称浚县,县城从浮丘山顶向北迁移至现在的城址,并在明初先后四次从山西洪洞向浚县移民,新建了300多座村落。大量的山西移民进入县境,把浚“jùn”读成了“xùn”。久而久之,“jùn”县就成了“xùn”县,而“黎阳”则成了历史称呼。

  (作者为鹤山区委宣传部退休干部)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站由淇县之窗网站运行和管理。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9020854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