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一卷 2017年
       

文史资料 - 鹤壁人话鹤
鹤壁人话鹤

 
作者:钟石(底兴魁)  加入时间:2017-5-1 9:20:03
鹤壁钟石2017-04-22 06:17
鹤壁因相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由此可见,鹤壁与仙鹤有着密切的渊源。
鹤的传说
鹤壁市区北部鹤壁集镇南边有座访子山,因周灵王的太子(后为周景王)曾驾白鹤长驻此山,白鹤栖息于南山之峭壁上,故当地百姓称为南山。后来周灵王差人到此寻访周太子,故称"访子山"。此山虽非祟山峻岭,但它西依太行群山,东望无际平原,北枕潺潺羑河,南连秀美丘山,历史名人贤士游此都称风水宝地。古时候山上草青林碧,松柏郁郁,奇花怒放,群鸟竞鸣。朝初彩虹挂空,暮晚夕岚飘渺,山中溪流涓涓,泉声叮咚作响,素有“只闻泉声金环动,泉处何人数得清”的美称。古时候,南山美好怡人的自然风光,引来了第一户姓陶的人家。户主陶老汉,性情温和,心地极善,信佛修道,食素吃斋,勤劳朴实,热心好客。自从他选定羑河岸边南山脚下筑院建房,一年多的时间里,数不清接待了多少游客行人,久而久之,人们都叫他陶善人。
一天黄昏,陶老汉刚关柴门准备就寝,忽然隐隐约约听到有人轻轻敲门。他急忙开门迎客人进屋,灯光下细观来人是位道士,其貌不扬,身矮体弱,衣衫破旧,面黄肌瘦,白发长须,但两眼炯炯有神。手握着—把长长的道拂好似生光,格外显眼。陶老汉忙向前施礼,问寒问暖,师父长师父短地十分热情。当听到道士还没吃饭时,陶老汉很快取出从南山摘采的木耳、蘑菇,山菜,端锅拿盆,烧火做饭。不大功夫,陶老汉把热乎乎的饭菜端上来,道土也不客气,呼呼哧哧吃了起来。
茶足饭饱后,道士来到院里仔细端详一番,不紧不慢地对陶老汉说:“施主心地善良,待人厚道,贫道出家之人,无啥相送,我看你这院中影壁墙上甚是干净,如不嫌弃,贫道愿在这墙壁涂抹一幅字画相送,作个纪念,不知施主意下如何?”陶老汉喜不自禁,忙从屋里取出笔墨递与道士。只见道士沉吟片刻,又面向南山拱手相拜,便挥毫泼墨勾画起来。片刻功夫,影壁墙上使出现一幅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仙鹤图。道士画完搁笔,转眼腾空跃上南山,向陶老汉拱手相别,刹时无影无踪,惊得陶老汉慌忙跪拜,高声大喊:“仙人慢走,仙人慢走!”可听到的只是南山的风声和羑河潺潺的水声。他慢慢站起来,恨自己有眼无珠,不识神仙下凡,只想着自己是不是怠慢了神人。想着想着,猛一抬头,只见影壁墙上的仙鹤图熠熠生辉,接着—缕一缕金光从墙上射下来,落地变成8只丹顶如朱、洁白似玉的仙鹤,在院里翩翩起舞,引颈长鸣。陶老汉高兴地简直忘了自己,与仙鹤同歌共舞起来,直到天将拂晓,仙鹤又上到影壁墙。接连7天,天黑仙鹤从画中走出飞舞,天亮上墙入眠,喜得陶老汉整日乐哈哈的。
时间一长,画中仙鹤成真善舞的奇闻不胫而走,游客、行人听此决意多留几天,方圆数百里的百姓则络绎不绝,都来目睹这一世间奇观。仙鹤也真解人意,观赏人越多,它们越兴致勃勃,振翅起舞,不仅夜间下图,有时白天晴日也下墙飞舞一番。就这样,七七四十九天过后,陶老汉坐在影壁墙前仔细端洋,自言自语说:“天长日久,墙裂画毁咋办?不如我搭棚盖房把它护起来。”一说不当紧,只听墙中“吱吱”作响,顷刻间墙倒尘起,8只仙鹤从墙中飞出,直冲南山峭壁,个个伸颈齐鸣,声脆响彻山林,音鸣震击长空,霎时东西南北成千上万的仙鹤从空中飞到南山上空,有的空中翱翔,有的松柏挺立,有的山上展翅,形态各异。至此,山上仙鹤不断,景致格外引人入胜。有人说:“陶老汉吃斋行善,要成仙。”有人讲:“南山风水好,要出贵人。”山南海北的人闻讯都争相到此安家。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了集镇,老百姓起名“鹤壁集”。由此,鹤壁这一富有诗意的美好名字驰名神州大地。
鹤的习性
鹤是鹤科鸟类的通称,是一些美丽而优雅的大型涉禽,鹤科分为鹤亚科和冕鹤亚科2科4属15种。有赤颈鹤、灰鹤、丹顶鹤、白枕鹤、白鹤、沙丘鹤、白头鹤、美洲鹤、澳洲鹤、黑颈鹤、肉垂鹤等目前,鹤壁一带常见的鹤为灰鹤。
鹤亚科有3属13种,在地球各大陆除南美洲以外均有分布,我国有2属9种,占世界15种鹤的一大半,是鹤类最多的国家,这9种鹤全部是中国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冕鹤亚科1属2种,特产于非洲,冕鹤与鹤不同,可以栖树。
鹤的头小颈长,嘴长而直,脚细长,羽毛有黄、白、黑等色,其中以白毛的最好,长约三尺,高也有三尺多,喙长约有四寸。头顶颊部及眼睛是红色,脚部色青,颈部修长,膝粗指细。躯干部羽毛白色,而翅膀和尾部有羽毛为黑色,育的为灰色,它直达的叫声特别洪亮。常在河边或海岸捕食鱼和昆虫,也吃植物的根茎、种子、嫩芽。善于奔驰飞翔,喜欢结群生活或双栖。鹤睡眠时常单腿直立,扭颈回首将头放在背上,或将尖嘴插入羽内。鹤在我国属迁徙鸟类。除黑颈鹤与赤颈鹤生活在青藏、云贵高原外,其余鹤类均生活在北方,每年十月下旬迁至长江流域一带越冬,第二年四月春回大地再飞回北方。鹤的巢多筑于沼泽地的草墩上或草丛中,产卵一至二枚,雌雄轮流孵化。到三十一天后蛋中小鹤开始啄壳,双亲在旁静立守候达一昼夜。才出壳的雏鹤形如小鸭,觅食时紧随双亲左右。幼鹤长到一岁,为了养活新出世的雏鹤,双亲要忍痛将其赶走,让它自立。鹤都是白天活动夜间休息,群鹤栖息时有一或二只鹤专门负责放哨。
鹤是随季节迁徒的候鸟类。夏季在西伯利亚、蒙古和我国北方的沼泽地上筑巢育雏。黑龙江省扎龙、哈拉海等地方,便是乌裕尔河下游与嫩江汇流过程中形成的湿地,是我国鹤类,特别是丹顶鹤主要繁殖的地方。鹤巢巢形很大,用杂草造成。每次产卵2、3枚,褐色,有不显著的红色或灰色斑点。《花镜》说:“生卵多在四月,雌若伏卵,雄则往来为卫,见雌起啄之。见人数窥其卵,即啄破而弃之。”鹤在冬季,南飞到长江流域一带过冬。《风土记》说:“鹤性警,至八月,白露降,流于草叶,滴滴有声,即高鸣相警,徒所宿处,虑有变害也。”“徒所宿处”是说它开始迁移。候鸟每年随季节而南北飞行,原因很复杂,把它归结为是由于闻到露滴声而引起的,那就大简单化了。鹤的饲养历史,已很久远,最早的记载,见于《左传》。《左传·闵公二年》记载了卫懿公玩物丧志、好鹤亡国的故事。与此相反,西晋镇守荆州的名将羊祜,闲暇时从附近的江陵泽(洪湖)取鹤来养,却没有引起人的反感,人家反而为了纪念他,把江陵泽叫作鹤泽,后来整个江陵郡也叫作鹤泽了。又如北宋诗人杜甫,曾隐居西湖孤山,养鹤赏梅,不仕不娶,因有“梅妻鹤子”之称。据说有时杜甫外出,家里来了客人,家人把鹤放出去在天空盘旋,杜甫望见,就摇船回家。再如,经历史考察,鹤的饲养,一直属于“吴人园中及士大夫家皆养之”的有闲阶级的玩物。只有到了今天,才在各处公园和动物园里成为广大人民共同欣赏的珍禽。
古人养鹤还注意训练它振翼俳徊,廻旋舞蹈,叫做鹤舞。据《吴越春秋》载,吴王阖闾葬女时,曾“舞白鹤于吴市”。南朝宋鲍照写有一篇《舞鹤赋》,可见鹤舞训练的起源也是很早的。南朝宋林洪写的《山家清事》叙述了鹤舞训练的方法:“欲教以舞,俟其馁而置食于阔远处,拊掌诱之,则奋翼而唳,若舞状。久之,则闻拊掌而必起,此食化也。”
鹤的长喙、长颈和长胫,都是生活环境和取食习性所造成的。《淮南八公相鹤以》说:鹤“食于水,故其喙长;……栖于陆,故足高而尾雕。”意为鹤吃水中之物,所以它的嘴长……栖息在陆地上,所以腿脚高而尾巴短。这里,言鹤的胫长是由于栖息于干燥的陆地所造成的,这不准确,实则是鹤一般栖息在沼泽地带,胫长与涉水有关,即生物各器官的发育、生成都与生存环境有关。《庄子》说:“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就是说明它们的适应意义。
鹤休息时,常常直立身体,伸起长颈,向四方了望,故有“鹤望”、“鹤立鸡群”等词语,并引申比喻到人的身上。如《晋书·稽绍传》说:“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稽绍,昂昂然如野鹤之在鸡群。”“这是用以比喻他才能出众。但这也反映了晋代社会的讲究门第,轻视民众的意识,是不足取的。与此有别,也有人视鹤的舒展独立为一种美姿,堪与其舞姿相比。如白居易诗《鹤》云:“人各有其所好,物固无常宜。谁谓尔能舞,不如闻立时。”既赞扬直立之美,又借以申明自己怀有与众不同的志向。
鹤的文化
鹤是一种珍贵的鸟类,是我国的国鸟。鹤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我国关于鹤与鹤文化的研究、记载很古老,也很普遍。
鹤雌雄相随,步行规矩,情笃而不淫,具有很高的德性。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风的白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士,把修身洁行而有时誉的人称为“鹤鸣之士”。
鹤为长寿仙禽,具有仙风道骨,据说,鹤寿无量,与龟一样被视为长寿之王,人们把仙鹤和挺拔苍劲的古松画在一起,作为益年长寿、吉祥高雅的象征。后世常以“鹤寿”、“鹤龄”、“鹤算”“松鹤延年”作为祝寿之词。更有传说成仙的人能化而为鹤,鹤也能化而为人。鹤是仙人的乘骑,将年长的人去世比喻为驾鹤西去。所以画鹤时,又常以云彩或浩渺的海洋为背景。
宋徽宗赵佶有一幅画画了20羽白鹤,18羽在碧青的天空廻翔,两羽落在端门的鸱尾上。端门灰顶红檐,围绕着五彩祥云,气象堂皇,色彩绚丽。图名《瑞鹤》,还题了200多个字,说明祥瑞的意义。这与“松鹤延年”一样,从艺术角度看,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关于鹤与仙及仙境的联系,古诗中亦多有描述。王勃《怀仙》诗中有“鹤岑有奇径,麟洲富仙家”等诗句,是对修仙者所居之山、神仙所居之地的描述。崔颢《黄鹤楼》诗中“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等诗句,更是借追忆黄鹤化仙来抒发失落心情的佳句,为历代广为传诵。刘得仁《忆鹤》诗云:“自尔归仙后,经秋又过春。白云寻不得,紫府去无因。此地空明月,何山伴羽人。终期毕表上,瞻望令威身。”该诗既为忆鹤成仙,更是诗人自己求进无门苦闷心情的流露。
鹤的项颈长,故气管也长,气管又在胸腔里蟠曲几转,增加了长度,象喇叭管子一样,加强共鸣作用,因此,鸣叫起来,声音就显得格外嘹亮。关于鹤的鸣声,《诗经·小雅·鹤鸣》就是通过对仙鹤的赞美,表达了诗人的浪漫情怀。诗曰: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译文为:
幽幽沼泽仙鹤鸣,声传四野真亮清。深深渊潭游鱼潜,有时浮到渚边停。在那园中真快乐,檀树高高有浓荫,下面恶木叶凋零。
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磨玉英。幽幽沼泽仙鹤唳,声传天边很整齐。浅浅渚滩游鱼浮,有时潜入渊潭嬉。在那园中真快乐,
檀树高高枝叶密,下面楮树矮又细。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琢玉器。
这首周朝时期的抒情小诗,说的是在广袤的荒野里,诗人听到仙鹤的鸣声震动四野,高入云霄;然后又看到游鱼一会儿潜入深渊,一会儿又跃上滩头。再向前看,只见一座园林,长着高大的檀树,檀树之下,堆着一层枯枝败叶。园林近旁,又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峰,诗人因而想到这山上的石头,可以取作磨砺玉器的工具。
白居易《答裴相公乞鹤》诗:“警露声音好,冲天相貌殊。终宜向辽廓,不称在泥涂。”则是对鹤的鸣声、姿貌、高翔、珍洁的全面赞美。
历代文人常常通过对鹤的描写以抒发情感。如孟浩然《白云先生王廻见访》诗:“闲归日无事,云卧昼不起。有客款柴扇,自云巢居子。居闲好艺术,采药来城市。自住鹿门山,常游涧泽水。手持白羽扇,脚步青芒履。闻道鹤书征,临流不洗耳。”表达了隐士的孤寂、落魄又希望出仕的心情。
崔颢《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村,春草萋萋鹦鹉州。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反映了欲避开使人愁苦的人事,去往仙境,却又寻不到去处的心情。
李欣《望鸣臬山白云,寄洛阳卢主簿》诗“远映村更失,孤高鹤来傍。胜气欣有逢,仙游且难访。”是自比于鹤,以示清高。
白居易诗中,最能体现其不与庸俗之辈同流的代表作,是《池鹤八绝句》,尤其是其中的《鹤答鸡》、《鹤答鸟》、《鹤答鸢》、《鹤答鹅》四首,最鲜明的道出了鹤与鸡、乌鸦、鸢、鹅不同之处,阐述了诗人清高自赏的心情。
由鹤而来的成语更是喻意深厚。如:
不舞之鹤:比喻名不副实的人。也用来讥讽人无能。
骖鸾驭鹤:比喻成仙。
惭凫企鹤:比喻惭愧自己的短处,羡慕别人的长处。
虫沙猿鹤:比喻战死的将士。也指死于战乱的人。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超群出众。
断鹤继凫:指截短鹤的长腿,接长野鸭的短腿。比喻违反自然规律,办不成的事。
焚琴鬻鹤: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凤鸣鹤唳:形容优美的声音。
凫断鹤长:凫胫短鹤胫长。长短不齐。泛指馀缺不齐。
凫鹤从方:指野鸭和鹤各从其所属的。
鹤发童颜:比喻长寿之星。
“玩物丧志”的成语就是说的战国时期的卫懿公好鹤亡国的故事。卫懿公是卫国的第十八代君主。卫懿公特别喜欢玩鹤,那鹤色洁形清,能歌善舞,所以懿公整天与鹤为伴,如痴如迷,丧失了进取之志,常常不理朝政、不问民情。他还让鹤乘高级豪华的车子,比国家大臣所乘的还要高级。因懿公偏爱鹤,凡献鹤者皆有重赏。于是有许多人来朝歌向懿公献鹤。宫廷内外,处处养鹤,何止数百。懿公还在滑州匡城建了鹤城。
懿公所养之鹤皆有品位俸禄:上者食大夫俸,次者食士俸。懿公若出游,其鹤也分班随从,命以大轩载于车前,号曰“鹤将军”。养鹤之人,也有常俸。由于懿公养鹤费用很大,于是便大量的向老百姓征收税赋以充国库,,引起大臣不满,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当时北狄活动在今山东、河南、河北三省接壤地区,自周太王时就对中国虎视眈眈。卫懿公8年(公元前661年),瞍瞒听到齐国讨伐北戎,便趁机讨伐卫国。这时卫懿公正在载鹤出游,听到狄人入寇的禀报,懿公大惊,随即商量应敌措施。但士兵们皆逃避村野,不肯出战。懿公问其逃避的原因。众人都说:“你可以使鹤打仗嘛,鹤有禄位,我们怎么能出战迎敌呢?”懿公说:“鹤怎么能御狄?”众人说:“鹤既不能战,是无用之物,君不用有用之人而养无用之鹤,还封鹤为将军,所以我们不服!”懿公说:“寡人知罪!我愿遣散鹤群以顺从民意可以吗?”大夫石祁子说:“你应该马上去做,再不这样做就晚了。”懿公随即使人把豢养的鹤都放飞,并亲自带兵出战。怎奈狄人狡诈,把卫军引入埋伏,懿公和将士们全部战死。后人有诗讽卫懿公好鹤亡国,曰:
曹闻古训戒禽荒,一鹤谁知便丧邦。荥泽当时遍磷火,可能骑鹤返仙乡?
随后,狄人迅速攻占了卫国的都城朝歌。卫国大夫石祁子、宁速保护着公子申及卫侯宫眷和卫国难民,向东南方向逃跑,在滑县渡过黄河后,暂时寄居在漕邑(在今河南滑县古城附近),查点男女,仅剩700多人。后来在齐国等国帮助下,卫文公才得以中兴。
卫懿公时代朝歌一带养鹤盛行,由于卫懿公养鹤丧志,最终给国家带来灾难,人们从中接受了教训,不再养鹤。从此朝歌一带鹤的数量才渐渐稀少。
的故乡
鹤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商代曾建都朝歌(今淇县);春秋时期卫国定都朝歌;战国时期赵国在鹤壁牟山脚下的中牟定都39年。境内淇河是一条史河、诗河、文化河,《诗经》中39篇描绘了两岸风情。所辖浚县古称黎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大伾山佛、道、儒三教遗迹并存,山上北魏大石佛全国最早,北方最大,有“八丈佛爷七丈楼”之美誉。淇县古称朝歌,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境内云梦山以“中华第一古军校”著称。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辖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和鹤壁经济开发区,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纵贯南北,鹤壁至濮阳高速公路、山西至濮阳等干线公路横穿东西。石家庄至武汉客运专线、山西中南部运煤铁路通道、鹤壁至山西高速公路正在建设,届时鹤壁将形成铁路、高速公路“双十字”大交通格局。鹤壁市自1957年,经过全市人民50多年的艰苦奋斗,现在已是豫北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鹤壁市先后荣获联合国统筹城乡就业项目城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全国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市、全国建筑节能示范市、全国首批创建创业型城市、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全国城乡救助体系建设示范市、国家食品安全综合示范区、全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市、全国金属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全国最大规模化肉鸡饲养、加工、出口基地、中国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国家食品安全综合示范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全国十大幸福感城市等荣誉称号。2011年7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特授予鹤壁市“中国区环境规划示范城市优秀案例”称号。
淇水观鱼跃,太行听鹤鸣。如今,中共鹤壁市委正在团结和带领全市广大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先行先试走在前面的战略定位,按照“持续创新、提升发展”工作总基调,继续加快打造新型产业基础和新型城市骨架两个升级版,努力把鹤壁建设成生态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啊,鹤壁,这个仙鹤的故乡,真是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站由淇县之窗网站运行和管理。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9020854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