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删《诗》,保留十五国风,计200篇,其中的邶风19篇、鄘风10篇、卫风10篇与淇水卫地有关。
这39篇,写的都是与卫国有关的人和事。其中至少有13篇根据内容可以推定时间:
1,《邶风•柏舟》写卫顷侯(前868一前856在位)时候的事,表达忧谗悯乱之情;
2,《卫风•淇奥》是赞美卫武公的(前813一前758在位);
3,《卫风•硕人》是歌颂庄姜的。庄姜是武公儿子卫庄公(前758一前735在位)的妻子;
4,《邶风•击鼓》写士兵厌战、思归不能的心情,大约与卫州吁(前719在位)征伐陈宋的历史契合;
5,《邶风•新台》《邶风•二子乘舟》《鄘风•君子偕老》《鄘风•鹑之奔奔》《鄘风•相鼠》等5首诗,写卫宣公(前719一前700在位)娶媳杀子、争权夺势及其后妻宣姜淫荡乱伦、寡廉鲜耻的事;
6,《鄘风•定之方中》写卫文公迀都楚丘(前659)的事。大致此前不久,许穆夫人(卫文公之妹)归卫吊唁并写下《鄘风•载驰》。
7,《邶风•式微》《邶风•旄丘》写黎侯(黎国国君)被潞子国打败、居卫时期(前663一594),大臣劝其复国及黎人求援无望而生忿的诗。
由此可见,这39篇多是写卫国的人和事,都称"卫风"才对。《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札让乐工为叔孙穆子"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这大概是将邶风、鄘风、卫风合称卫风的最早建议。朱熹说:"邶、鄘既入卫,其诗皆为卫事,而犹系其故国之名,则不可晓"(见朱熹《诗经集注》),这大概是置疑国风分类的最强声音。
那么"邶鄘入卫"是怎么回事呢?东汉郑玄《诗谱•邶鄘卫谱》说,武王要安顿殷商遗民,想让武庚统领之,又怕分封其为诸侯尾大不掉,即"以其京师(指朝歌》封纣子武庚……置三监,使管叔、蔡叔、霍叔而教之。自纣城而北谓之邶、南谓之鄘、东谓之卫。"这里的"三监"显然不是武王分封的诸侯国,而是三个"临时性常设机构",或者叫监国。这三监在武王死、成王继、周公摄政时发生叛乱,周公历三年而灭之,将三监合而为一,迁康叔封为国君,这才有了诸侯国卫国。《尚书大传》所谓"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三监中的邶、鄘、卫前后存在不过六七年。
而且这三监都是谁,也说法不一,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认为三监中的邶国封给了武庚,霍叔只是"相之"。《史记•管蔡世家》说"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这里连"三监"也不提了。许慎《说文解字》训诂"邶"字:故商邑,自河内朝歌以北是也,从邑北声一一这是不让跟西周搭边的感觉呀。
孔子删诗时,三监已亡失五六百年,老先生为何仍袭用旧名呢?我私下猜度,三类诗莫非分别采自邶、鄘、卫旧地,亦或就是因为卫风太多干脆借壳上市、随意分开吧。
历史永远迷雾重重。
(补记:此文写成后,见有专家撰文称:《诗经》传本多为28卷,邶风鄘风皆不独立,惟毛诗传本为30卷,大概是卫风太多,刻书时使用竹简也多,为携带和展读方便计,将邶风、鄘风独自成卷了。但这里忽略了一个常识,毛诗传本成于东汉,而比它早几百年的《左传》确有邶风鄘风记载,且《左传》中多处提及"诗"并成段引用原文,显见孔子删诗时就把邶风、鄘风独立了。2017年4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