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一卷 2017年
       

文史资料 - “声”动鹤壁
“声”动鹤壁

 
作者:记者 杨晓东  加入时间:2017-4-28 21:25:31

 2017.04.12 20:34 来源: 河南日报客户端

  在鹤壁,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或通过朗诵、或通过合唱、或通过播音,用声音共同歌颂生活、赞美家乡、传递温情,他们为社会传递了正能量,也丰富着自己的人生。鹤壁市委书记范修芳曾高度评价他们:“你们是鹤壁文化的传播者,是城市形象的宣传员。”近日,记者走访了“鹤之声”朗诵沙龙、“晴空一鹤”合唱团、“素年锦时”公众电台等几支公益团体,倾听他们的诉说,分享他们的快乐,感受他们对生活的爱、对家乡的情。

  鹤之声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诗经·小雅·鹤鸣》

  

  鹤壁需要一种声音/这声音属于艺术的范畴/魅力产生于低沉与高昂的切换/感情荡漾在舒缓与急切的变奏/用声音绘出春风秋雨/用声音模拟山川河流/声音是七彩的画笔/声音是无弦的箜篌……鹤壁需要一种声音/这声音就是朗诵!朗诵!朗诵!

  见到樊青戈,他用深沉低缓、充满诗情画意的声音即兴朗诵了当地作家牛子社的《鹤壁 需要一种声音》,无言的文字立刻鲜活生动起来,犹如急雨落入听者的心中,又如一道彩虹架落到听者的心间,有荡气回肠、翠鸟鸣春的感觉。

  有人说,朗诵是对生活的礼赞。确实,在樊青戈看来,朗诵本身就是一首诗、一首歌,不仅要用声音来描摹,更要用心灵去体验。6年前,出于对朗诵的热爱,当时还在鹤壁日报社工作的樊青戈,提出举办朗诵大赛的方案,得到报社和市文联、市广电新局等多家单位的支持,没想到正是这场比赛,使樊青戈的人生由此转变。当时的盛况让樊青戈记忆犹新,“短短三四天时间就有上千人报名”。比赛结束后,樊青戈随即成立了“鹤之声”朗诵沙龙,取诗经中“鹤鸣九皋,声闻于天”的美好寓意,并与鹤壁这座因鹤得名的诗意之城紧密相连。

  作为一个纯民间群体,“鹤之声”朗诵沙龙并没有把自己囿于自娱自乐的小圈子里,他们把创作和朗诵当做一种社会责任,走进军营、警营、学校,厂矿、企业、医院,把美好的诗篇和文明新风带过去,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热爱朗诵、热心公益、热爱家乡的优秀诵友。几年来,“鹤之声”朗诵沙龙活动引起朗诵艺术界名家瞿玄和、张筠英、孙星、于同云等人的关注,也吸引了北京、天津、郑州、洛阳、安徽马鞍山等地朗诵团体的目光,成为鹤壁市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在鹤壁市政协主席李军看来,目前鹤壁市业余文化团体有30多支,这些团体与前几年刚刚创立时浅层次的自娱自乐已迥然不同,“现在这些团体已经有了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仅关注自我身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有一种社会责任感,他们要传递正能量,要把向上向善的东西带给更多的人。甚至,他们还有了高度的文化自律,他们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动贴近,主动创作,把自己的活动和鹤壁‘品质’三城建设联系起来,争做文化建设的参与者、组织者,甚至是挑大梁者,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

  鹤壁市委常委、秘书长王英超告诉记者,在鹤壁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过程中,朗诵协会围绕创建工作创作了一大批作品。他谈到一个细节:在一次“创卫夜话”朗诵汇报会上,观众听完《鹤城创卫》《孩子,别怨我》《鹤壁好人》《守护》等作品后,无不潸然泪下。因为这些作品的作者,一方面是创卫工作的参与者,同时又是朗诵爱好者,他们有社区党支部书记、有国企一线职工、有市直机关干部,他们在创卫中付出了心血、倾注了汗水,其作品也格外具有感染力、穿透力。当时在座的一位领导评价说:“没想到创卫工作在鹤壁如此深入人心,鹤壁的每个人都把创卫当做自己的事情,并通过朗诵这种形式为创卫工作融入了文化内涵。”

  晴空一鹤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既然热爱音乐,为什么不能把它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呢?”谈起创办“晴空一鹤”合唱团的初衷,团长刘娟充满自信地说。25年前,河南大学音乐系毕业,刘娟被分配到焦作师范学院工作,但家庭却在鹤壁。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挣扎,她终于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辞去大学教师的工作,回到家乡鹤壁,开办一家钢琴艺术培训中心。

  虽然培训中心办得有声有色,但热爱音乐、热爱公益的刘娟希望社会上有更多的人能够加入歌唱,热爱歌唱,特别是像她这样的4050人员。2014年10月,在市妇联的帮助下,刘娟成立了“晴空一鹤”这一民间合唱团,取意于刘禹锡《秋词》中“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意境,寓意着音乐梦想如仙鹤般排云而上,直上碧霄。“一开始我们就被大家的热情震住了,一周之内就有近200人报名,能容纳150人的排练室根本坐不下,有些是站着学,后来我们就分成了一团二团,教学中我们还坚持用五线谱,不用简谱,虽然难度加大,但大家的劲头一直不减。”刘娟感动地说。

  对于合唱团,刘娟倾注了极大的心血,用严格的纪律要求每一名团员认真排练学习,“虽然不是专业的团队,但我们希望能够具备专业的精神,做出专业的水平!”刘娟还自费从北京、广州以及省内请来专门的老师给合唱团授课,有些老师得知“晴空一鹤”是公益性质的合唱团之后,坚持分文不取。宝剑锋自磨砺出。近两年来,“晴空一鹤”屡屡获得全省及全国性大奖:2015年参加河南省豫北地区合唱节,获二等奖;同年8月参加中国烟台合唱独唱音乐周,获金韵奖和最佳钢伴奖;2016年参加全省第七届大河风合唱音乐会,获最佳参演奖;同年10月参加中央电视台“让世界看到你的声音”合唱比赛,荣获中老年组最佳合唱奖,最佳指挥,最佳钢伴和最具表演奖等奖项。

  “我们把歌声从淇河边唱到了大海边,从乡间地头唱到了中央电视台,从露天广场唱到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执行团长郝京兰自豪地说,“我们就是要为鹤壁放歌!为家乡放歌!鹤壁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无论去哪里演出,家乡的歌曲都是我们首选的!”“我家竹枝飞/我家仙鹤舞/我家有条樱花路/春来花锦簇……”说到动情处,郝京兰情不自禁地清唱起《樱花路》来,这首韵律优美、如梦如幻的歌曲是由当地作家填词谱曲,在鹤壁广为流传。郝京兰说,《一路走来》、《鹤城谣》、《樱花路》等这些鹤壁原创作品都是合唱团经常演唱的。

  郝京兰告诉记者,很多时候,合唱团外出演出,团员们为了更美丽的展示自己,从一个头花、一双鞋子,甚至是化妆费,都要自己掏腰包,“但大家没有怨言,为了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团员是下了血本了。心中对音乐的热爱,这不是能够用金钱来衡量的。自己既然做了这个事情,有这么多爱好合唱的姐妹一起向前走,这就是我坚持下去的力量。”

  素年锦时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无题》

  

  有时候文字是无力的,而声音是精彩的。初次见到郭黎艳,你一定会为她的美貌和气质所折服,再加上她又为自己起了一个动听的名字——素年锦时,更增加了她的知性和魅力。对于“素年锦时”,郭黎艳解释说,每个人都处在一个“朴素的年华,似锦的时光”,应该好好珍惜,不使虚度。她的声音充满温暖,如和煦的阳光,又如温热的奶茶,听起来余音绕梁,沁人心脾。

  “在这个显得有些浮躁和喧嚣的社会里,忙碌了一整天之后,或许读书最能够让人们的心灵得到安静和谐,最能够给人们带来思考和感悟,最能够让人们在世界上诗意地栖息。”于是,从小便对播音、朗诵感兴趣的郭黎艳开办了个人电台——“素年锦时FM”,其定位是:分享生活智慧、输送心灵鸡汤、讲述情感故事、感悟精彩人生。于是,通过朗读各类文章,郭黎艳再次开始了与听众分享人生百味的历程。

  正是通过素年锦时温婉的声音,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听众认识了鹤壁,感知了鹤壁。郭黎艳说,每次朗读开始的时候,她都会介绍一下家乡鹤壁,比如“我在仙鹤居住的地方——河南鹤壁——陪您读书”,现在四月樱花节期间,郭黎艳会加上一句:“进入四月,我所在的城市鹤壁,十里樱花浪漫,美成了天堂;在这个处处弥漫着花香的夜晚,我想和你分享一篇文章……”不少听众通过素年锦时柔美的声音,撷取了朵朵精神之花,甚至触摸到了灵魂,感悟了人生。

  郭黎艳说,素年锦时现在拥有3万粉丝,每天粉丝的留言鼓舞着、感动着她:有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有在英、美生活的鹤壁游子,也有自己的亲戚朋友。而最让郭黎艳感到欣慰的是,通过朗读、通过声音,她给很多听众带去了光明和力量,曾经有一位粉丝留言说,在人生的最低谷听到了素年锦时的文章,暖暖柔柔的声音,耐人寻味的哲理,陪他走过了很多个夜晚,使他一步步地从人生的低谷中走出来,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读书、朗诵、播音,已经成为郭黎艳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次为了准备节目,她都要阅读大量的文章,正是通过阅读,使她的视野和境界越来越开阔。现在的郭黎艳,已成为国内影响最大的音频分享平台“十点读书”的头条主播。“当然,也有倦怠的时候,甚至出现过不想再坚持的念头,比如工作了一天、或是生病的时候,甚至感觉离更高理想还有差距的时候”,郭黎艳坦言,“但是,每次看到作品播出后,有那么多的粉丝关心留言,这成为鼓舞我继续努力的理由”。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站由淇县之窗网站运行和管理。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9020854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