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一卷 2017年
       

文史资料 - 鹤壁寻幽
鹤壁寻幽

 
作者:河南日报 赵大明   加入时间:2017-3-24 10:57:13
2017-03-24 14:21:11
来源:河南日报

  翻开地图,鹤壁的位置一目了然。它位于我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北与安阳为邻,西和林州、辉县搭界,东与内黄、滑县毗连,南和卫辉、延津接壤。

  翻开史书,这片土地声名远扬。它曾是许仲琳《封神榜》故事发生地,商朝国都朝歌、周朝卫国都城朝歌、战国时赵国都城中牟的所在地。商王帝辛、端木子贡、许穆夫人、荆轲、鬼谷子、孙思邈……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这里书写了一部部传奇;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如屈原、李白、杜甫、王维、高适乃至当代的郭沫若,也都曾为它写下华美的诗篇。

  几千年过去,这里依然迷人。因名循意,鹤壁,似乎是一座与仙鹤有关的城市。真的如此吗?带着这个疑问,阳春三月,在繁花飞舞的季节,我走进了这座豫北小城寻芳探幽,在体会它的精彩纷呈之时,期望能解开心中的疑问。

  一见面,当地文史专家郭长敏就为我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神话传说。

  东周时,周灵王的儿子王子乔少时聪颖,博学多才,但年纪轻轻便因触怒父王而被贬为庶人,后拜浮丘仙翁为师,终羽化成仙。一天,他驾鹤飞临今羑水河畔,见此处山清水秀、风景宜人,便长住修炼。因他深通医道,悬壶济世,恩泽乡里,在当地备受敬仰。后来,人们把这座山称作乔山,因王子乔所乘仙鹤常栖息于山中的悬崖峭壁之上,人们又把这座山称为鹤山,附近村庄为“鹤壁”。从此,这个美丽的名字便一直延续至今。

  当然,传说毕竟是传说。郭长敏介绍,关于鹤壁名字的来历和形成年代,历史资料上的记载大多比较简略,民间的六七种说法,虽然大多难以考证,但都与鹤有关。自古以来,鹤就是美丽、吉祥和长寿的象征,一个“鹤”字,总让人觉得这里仙气弥漫。“仙鹤栖于南山之峭壁”之说,早已深入当地人心。

  今天的鹤壁,辖三区两县,分别是鹤山区、山城区、淇滨区以及淇县和浚县。当地人常说的“老区”,一般指的是鹤山区和山城区。郭长敏曾在老区生活40多年,对“鹤壁三迁”的历程记忆犹新。

  1957年3月,鹤壁市正式建立。市政府设在原汤阴县鹤壁集新华街的一座教堂里。新华街原有两座大庙,东大庙位于鹤壁集东头,也即现在的东券东边,西大庙位于西头集贸市场。千百年来,两座大庙香火曾经非常旺盛,后均毁于战火。随着鹤壁煤矿的开掘,大批热血青年响应国家号召,从四面八方赶来,支援工业建设。1957年12月,根据当时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的实际情况,鹤壁市迁至中山(现鹤山区辖内)。1959年1月,鹤壁市委、市政府迁至山城区,1999年5月又迁至淇滨区。

  如今,在淇滨新区买房的居民越来越多,但好多人仍然喜欢在老区待着。山城区西南隅的枫岭公园,至今仍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每天来这里晨练、遛鸟的总有好几千人,拉弦声、唱戏声不绝于耳;公园内有座八角亭(又名鸟瞰亭),是全城制高点,凭栏眺望,老区风光一览无余。红旗电影院附近的老商业区,以及长风路、春雷路、朝霞街、朝阳街、奔流街、钢铁路这些老街道上,平日里也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郭长敏介绍,鹤壁文化饱受三晋、燕赵、齐鲁等文化的影响,是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这里的文化生活也是丰富多彩。民间有豫剧、大平调、两夹弦、河北梆子、曲剧等剧种,剧团很多。以前乡村里每逢过年、“立秋会”或“小满会”,常有人请来戏班唱戏。如今的鹤壁人,相当一部分是从山西一带翻越太行山迁徙而来,所以这里的方言也多多少少保留着一丝山西话的痕迹。不过,大河涧一带的方言更接近林县话,比如当地说“你怎么一个劲儿地问我”中的“一个劲儿”,发音是“一儿”,不了解还真听不懂了。

  到鹤壁,不能不见识一下“淇河三珍”,一般指的是淇河鲫鱼,冬凌草,缠丝蛋。淇河鲫鱼因脊背较宽,也叫做“双背鲫鱼”,一般长不太大,肉质鲜嫩可口,没有乱刺。冬凌草采自太行山脉,鹤壁人喜欢拿它泡茶喝,味道有点儿苦,也可用作药材,明目去火。缠丝鸭蛋则多产自许家沟一带,常是双黄蛋,煮熟后剥皮用丝线划开,可见到一层层红黄两色环环相套的蛋黄,像双色丝线缠在一起,因而有了缠丝蛋的美名。据说,这可能跟当地的水质有关。

  提到许家沟,不妨多说一句,元末明初时,祖籍山西的罗贯中曾在这里隐居写作《三国演义》。它也是《白蛇传》里许仙的故乡,附近有白蛇洞,还有座金山寺。据考证,淇河在历史上曾经发过大水,把700多米高的牟山都淹没了——“水漫金山”的故事,很有可能就是发源于此。后来,这个流传于北宋的民间故事被南宋王朝带到了南方,故事的发生地也随之南迁,被当时的文人写入小说和戏本,流传开来。

  从小在鹤壁矿区长大的宋玮,如今在郑州就业并定居下来,家乡的美食时时让他想念不已。他说,除了“三珍”,鹤壁人的家常饭菜就是面条和胡辣汤了。那时,矿上的职工下班后,喜欢在小饭馆里来一份热气腾腾的砂锅面,或者来一碗饸饹面。鹤壁的饹饸面比较独特,它的做法是把榆树皮儿磨成粉,和小米面等掺在一起做成面条,吃着筋道爽口。讲究一点儿的店铺,面汤还是用骨头熬制的高汤。鹤壁的胡辣汤,跟郑州和周口的不太一样,除了面筋,汤里还会加入花生米、海带、黄豆,有时也会加上粉条和青菜。此外,用黍子面和葱花等一起熬出来的豆沫儿,也经常出现在不少当地人的早餐桌上。

  在淇滨区上班10多年的商丘人陈秀杰,之前曾在河南多地工作和生活。他说,除了鹤壁人的淳朴、厚道和实在,鹤壁的城市规划和管理也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鹤壁的饭馆和酒店,无论大小,里面总是干干净净,物件儿齐整;行人乱闯红灯的现象,在当地非常少见;到了晚上,大街上很少见到占道经营、吆喝揽客的摊贩;淇河周边的保护和改造也很不错,老陈下班后,喜欢在河边儿溜达溜达,十分惬意。

  的确,正如老陈所说,当我走在淇河岸边,在春风里和三三两两的游客一起细细品味着“诗苑长廊”上的碑刻诗文,也不禁感叹起《诗经·卫风·淇奥》(奥,音玉,意即河流拐弯处)里描写的卫武公的美德和高风亮节,以及当时青年男女爱情的开放和大胆。淇河被中国诗歌学会命名为“中国诗河”,《诗经》305首诗歌中,与淇河卫地有关的诗就有44首之多。时光荏苒,千百年弹指一挥间,淇河的水还是清澈见底。汉代时,这里曾有过大片茂盛的淇园竹。遥想当年,古人行走在淇水之滨,徜徉在随风而动的竹林之中,吟诗作赋、对酒放歌,如闲云野鹤,又何尝不是一种神仙也羡慕的生活。

  闲时,来鹤壁转转,相信你不会失望。

  这些美景、美食,来了就别错过

  美景

  淇河太极图

  位于鹤壁市区西北5公里处的上峪乡境内,面积达100余万平方米,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面积最大的天然太极图。据传这里曾是周文王隐居研卦的地方,也是我国易经文化的发源地。文物古迹随处可见,有商周文王姬昌的观图台、晒网坡、棋盘山、文王潭以及春秋许穆夫人垂钓处、元代古柏、明朝青岩寺、古瓷窑遗址等等。

  云梦山

  位于淇县西南15公里处,主峰海拔577米,纵横家鼻祖鬼谷子隐居授徒之地,号称“天下第一古军校”,走出过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等名人志士。主要景观有鬼谷祠、鬼谷墟、舍身台、映瑞门、仙牛洞、鬼谷井、五里井、演兵岭、八卦阵、剑秀峰、青龙背、云梦大草原等100余处,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古灵山

  地处太行山中,淇县县城西北,游览面积10平方公里。传说为女娲修真处、商王帝辛降香处,《封神榜》故事发生地。主题文化是女娲文化和殷商文化,主要有女娲峰、古佛洞、铜顶、女娲宫、玉带河、黑龙潭、大佛殿、观音洞、卧虎洞、清凉庵、朝阳寺等主要景点60多个。

  浚县古城

  我省唯一的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名胜古迹300多处,大部分位于古城内,其中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5处等等。主要有县衙、文治阁、文庙大成殿、端木翰林府、允淑门、云溪桥、老电影院等景观。

  大伾山

  位于浚县城东,孤峰凌云,山势奇特,气象峥嵘。现存道观佛寺建筑群7处,名亭8座,石窟6处,各式古建筑138间,摩崖碑刻460余处。始建于北魏时期的浚县大佛,以“八丈佛爷七丈楼”的独特景观而著称于世。大伾山与浮丘山东西对峙,相去1里有余,卫河环城傍绕,“城中有山,山上有城,山下有水,山水辉映”。

  浮丘山

  位于浚县县城西南,又称南山,系太行山余脉,与大伾山隔城相望。因山傍卫水、势如行舟,故有“浮丘”美称。山上有唐代开凿的千佛洞,内有浮雕造像千尊。明代建起的碧霞宫,大气恢宏,为明代建筑艺术佳作,宫中供奉泰山神碧霞元君。明嘉靖以来,每年的正月古庙会声势浩大,位居我国华北四大古庙会之首。

  美食

  鹤壁子馍

  也叫石子馍,因在鹅卵石上烘焙制成而得名,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一般采用上等面粉,配上油、葱花等制成火烧儿,然后再加入肉丝放到烧得滚烫的鹅卵石上面炕熟,最后浇入鸡蛋烤熟,吃上去外焦里嫩。

  吴二锅花生米

  浚县传统名吃,始于清代中后期,距今已有200多年,产于黎阳镇寺下头村。选用本地大花生及名贵中药,传统生产工艺是先将花生籽用八大料水浸泡腌制,然后捞出晾干,在大铁锅中加入黄河故道的细沙与花生籽加热翻炒,火候要适中,翻搅按同一个方向,直到花生籽在热沙中如漂浮,里熟皮不脱,晾干后食用。

  浚县八大碗

  在浚县,但凡婚丧嫁娶或是招待尊贵客人,多以八大碗宴客。八仙桌上,十个盘、八个碗、两个汤,好吃又好看。八大碗在当时集中了扒、焖、酱、烧、炖、炒、蒸、熘等烹饪技法,主要包括四荤四素。四荤以猪肉为主,精选肘子肉、后臀肉,分为腐乳肉、小酥肉、扣肉、方肉;四素以皮渣、海带、粉条、豆腐为主。

  榆皮饸饹面

  浚县吴庄的饸饹面较为独特,制作时先把榆皮磨成面粉状,加上荞面或白面和匀,然后用木饸饹床榨压,面随孔出,作细条落入水中,煮熟。捞出来再过一遍冷水,盛入碗中,根据个人口味放入葱花、油、盐、味精、蒜汁、香油、芥末油、辣椒、豆芽等。

  王桥豆腐皮

  素有“豆腐之乡”之称的王桥村,早因其制作的豆腐声名鹊起,其豆腐皮的制作更堪称一绝,“四十多斤豆子,仅挑出七八张豆腐皮”。挑制的豆腐皮又薄又筋道,吃起来满口留香,豆味儿十足,是凉拌菜中的一道佳肴。

  角场营元宵

  亦称汤圆,鹤壁“汤圆之乡”角场营生产的元宵有300多年的制作历史。特点是个大均匀,皮薄馅多,色泽雪白,起绒头,汤清团糯,味道鲜美,吃到嘴里,松软细腻,香甜可口。每年秋后,外出卖汤圆者远至徐州、太原、南京、西安,近至郑州、开封、洛阳、许昌等地。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站由淇县之窗网站运行和管理。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9020854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