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水之滨是个有着音乐传统的地方,早在东周时,淇水卫地的音乐和郑州新郑一带的音乐,合称为“郑卫之声”,其民间音乐鼎鼎大名。这里产生了大量的影响深远的音乐作品,出现过一些音乐家,留下许多名士与音乐的故事。
“郑卫之声”是春秋战国时期流行在郑地和卫地的音乐歌舞,后来扩展为对当时整个民间音乐的称呼,它区别于宫廷音乐和庙堂音乐。郑卫之声的起源地就在黄河中游的两岸,郑地在黄河南,现在新郑郑州一带,卫地在黄河北,现在鹤壁、濮阳这一带。古代淇水之滨,是郑卫之声的发源地之一。郑卫之声代表了当时音乐的最高水平,它相当于现在的流行音乐,通俗唱法,起自民间,主要唱民众的生活和男女之间的爱情。它的艺术价值很高,比当时的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的水平要高很多。
这么说来,淇水之滨是流行音乐的重要发源地。那么为什么淇水之滨盛产音乐,具有那么好的音乐传统呢?
音乐来自生活。古人认为,音乐出于山则刚,出于水则柔,出于原则和。大山里面的音乐都非常高亢,你看山西陕西的民歌,阿宝,王二妮,那音儿高的!出于水则柔,江南水乡,那里的民歌、评弹,小桥流水,吴侬软语;出于原则和,大平原大草原的音乐,马头琴,德德玛的歌,舒缓、辽阔,醇厚。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山水、民风,产生不同的音乐。
为什么淇水卫地出现郑卫之声呢,这一带,往西全是连绵不断的高山,崇山峻岭;中间有淇河、卫河、黄河,先秦时期的黄河就在浚县大伾山山脚下往北流;出于原则和,太行山以东,是一马平川的广袤平原。你看,有高山,有大川,有平原,这儿产生的音乐必定不一般,必然既刚又柔且和,可粗犷激昂,能委婉隽永,又风韵独具。从这块土地上出现浓厚的音乐传统,成为音乐之乡,被称为“歌乡乐海”,是理所当然的。
《诗经·国风》的诗
——歌词也有资格得诺贝尔文学奖
淇水之滨曾经产生过大量的非常好的音乐。《诗经》里“风”这一部分,收进了淇水卫地的三十九首诗。《诗经》里面的诗,它就是当时人们唱歌的歌词。那个时候写诗干什么用,没有杂志、没有报纸,写了诗没地方发表,也没有晚会来朗诵,当时诗和歌是一体的,诗就是要唱出来的。
《诗经》三百首,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就相当于通俗歌曲,流行音乐;“雅”就相当于美声唱法;“颂”就相当于宗教音乐。很明显,这里面最贴近人民大众的,影响广泛、最有活力,最生动,文学性最强的是什么呀,“风”。三千年前的音乐是什么样的旋律,什么样的音调、什么样的音色,没有曲谱传下来,更没有录音,我们现在没有办法听到没办法知道了。要了解当时的音乐,靠什么呢?我们只能从他们的歌词来推测想象一下。
诗经中的三十九首来自淇水卫地的诗,每一首诗,都是一部经典的不朽的音乐作品。
刚刚揭晓的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美国音乐人、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获奖理由是其“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这个奖项一公布,几乎超出所有人的意料,猝不及防,全球哗然!反对者质问:诺贝尔文学奖,多少文学巨擘梦寐以求而不得,怎么颁给了音乐人?支持者说:怎么啦?鲍勃·迪伦得诺奖实至名归!有人还说:诺贝尔文学奖给鲍勃·迪伦,就好比把最高山峰奖颁给珠穆朗玛峰,那意思是说:鲍勃·迪伦的成就举世公认,并不稀罕你诺贝尔奖来拔高,你不过是来凑热闹罢了。
歌词的文学性不容小觑。比如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大繁荣,歌词作者也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罗大佑,李宗盛,林夕,方文山,高晓松,这些音乐人的歌词成就斐然。我们看李宗盛的《漂洋过海来看你》:“为你我用了半年的积蓄,漂洋过海地来看你,为了这次相聚,我连见面时的呼吸,都曾反复练习。言语从来没能将我的情意,表达千万分之一……”
再看方文山的《菊花台》:“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的绝望。雨轻轻弹,朱红色的窗,我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梦在远方,化成一缕香,随风飘散你的模样……”
有人称这些歌词是“漂亮得让人落泪的句子”。
中国的歌词创作有着深远的传统,其滥觞就是伟大的《诗经·国风》。假如古代有诺贝尔文学奖,《诗经》中的淇河诗是不是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