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悠久历史,展现厚重文化,12月12日,“泱泱卫风——卫国历史文化展”在市文化中心四楼展厅开展。
鹤壁是一座从《诗经》中走来的城市,殷之朝歌、两周之卫、赵之中牟及唐、宋、元之古瓷窑等都是鹤壁的文化符号。作为卫国383年国都的所在地,鹤壁这片热土记载了卫国兴衰更迭的历史篇章,卫国的“卫风”、音乐及以德治国、礼乐治国等理念在当今仍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许穆夫人、卫武公、卫文公等卫国历史名人更是将“君子之风”植根在了这里。本次展览能进一步帮助我们解读鹤壁的璀璨历史、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展览持续至2018年2月5日,每日展览时间为8:30至至11:50、14:30至17:20。陈列了180余件晚商至东周时期的文物(以青铜器为主,还有陶器、玉器),分“总序之言·印象篇”“有德之卫·历史篇”“文脉相传·成就篇”三个篇章。展览由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联合主办,由新乡市博物馆、濮阳市博物馆、市文物工作队、市博物馆、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联合承办。这也是市博物馆首次与其他地市博物馆联合承办展览。
卫国是西周初期建立的一个诸侯国,历史绵延838年之久,在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国力最强、国土面积最大、存在时间最长。卫国的历史于康叔封卫时展开,历经29代44位国君,仅在朝歌(今淇县)建都就达383年,后迁至漕邑(今滑县留固乡白马墙村),又迁至楚丘(今滑县东八里营乡冢上村北约两公里),随后又在帝丘(今濮阳)历经388年。卫国文化在先秦文化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诗经》中直接描写淇河两岸风土人情的39篇诗歌都源自卫国时期,其中《泉水》《淇奥》《竹竿》等传唱至今。 (鹤报融媒体记者 陈海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