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一卷 2017年
       

文史资料 - 山城区石林镇东马村南北鸳鸯老桥 枯林长河古道
山城区石林镇东马村南北鸳鸯老桥 枯林长河古道
作者:马珂  加入时间:2017-12-12 16:34:38

2017-12-12 08:24:48

 


如今的北鸳鸯桥只剩下不到3米高


古人择水而居,桥梁便应运而生。传统中国文化中,修桥渡众、铺路利人一直是被人赞扬的善行义举。也正因为如此,民间留下了不少古桥、古道。

提起山城区,大多鹤壁人很自然地会想起山峦连绵、高低起伏的地形,却很难想象古时这里曾经河网密布、泉泽遍野。

穿城而过的汤河过去支流众多,其中不乏泗河、河这样著名的河流。古人在这些河流上建了不少桥梁。这些造型古朴的桥梁,建造年代最远的可以追溯至隋唐时期。

 

北鸳鸯桥距今已上千年

 

“我们小时候还经常在桥下玩儿。”12月5日,山城区石林镇东马村65岁的申太平还记得村里北鸳鸯桥当年的风光。东马村村南不远就是汤河。申太平听老人讲,这里曾经有一座巨大的坟墓叫马家坟,“东马村”这个名字也是因这座传说中的马家坟而得名,“最开始在这儿住着的是守墓的,慢慢地人就多了”。

东马村里有两座古桥,一座叫北鸳鸯桥,一座叫南鸳鸯桥。北鸳鸯桥位于村中心的庙旁,庙祝还留着山城区政府颁发的古迹保护标识牌。据地方志记载,北鸳鸯桥建于唐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跨径3米,桥面宽5米,桥长12米。“桥边以前有碑,有的被砸了,有的被埋了,都找不到了。”申太平站在北鸳鸯桥桥首给记者指出了石碑的位置。

南鸳鸯桥距北鸳鸯桥大约300米,已几乎被泥土掩埋,只能看到桥面的一小部分,桥下也已经变成了村里的排水沟。尽管两座桥相距不远,年代却差了不少,据记载,南鸳鸯桥修建于元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为石台石拱结构,跨径2.8米,桥面宽4米,桥长10米。

 

 这条古道曾是交通要道

 

与山城区的大部分古桥类似,两座古桥是修建在季节性河流上的,夏天雨大的时候水比较深,冬天无水。早在二三十年前桥下就已经干涸了,这两年即使下大雨,桥下也只有细小的径流。随着社会的发展,没了水的河道两侧盖起了民房,南鸳鸯桥几乎被埋到了地下,北鸳鸯桥也只剩下了不到3米高,桥拱已被淤积的泥土淹埋。

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后,两座古桥都还可以算得上是交通要道。“这儿以前是一条大路,往汤阴去的必经之路。”申太平指着村南的一片麦地说,“说是大路,也就三四米宽,当然没办法和现在的路比。”这条古道到底是什么时候修建的谁也说不清,直到村北新修了宽敞的马路后,这条古道才慢慢荒废。

两座古桥虽然是交通要道,却并没有建在古道上,而是位于古道北侧的高地上。

  据申太平称,没有汤河水库以前汤河经常发大水,古道紧挨汤河,洪水来临就会被淹没,“淹了就得绕道,从北边这两座鸳鸯桥上过,老人们说当年日本鬼子还从桥上走过”。

如今当年的河道只剩下了两侧的枯树,两座古桥也变成了村内的便道。

 

三个水塘“三滴水”

 

  东马村的老人们对这两座桥有着深厚的感情,古桥是老人们小时候夏天乘凉的好去处,摸螃蟹、抓老鳖,很好玩儿。未被泥土掩埋之前,两座桥都有四五米高,行走其上偶尔也会有意外发生,不过村民们说它们是“善桥”,“都是传说吧,从古到今,从桥上掉下来的人都好好的,连受伤的都很少”。这个传说要从南北鸳鸯桥的地形说起。

河道未干涸之前,沿桥下的河道自北向南分别有三个水潭。“北鸳鸯桥下、南鸳鸯桥下和村南的汤河边有三个水塘。”申太平说,这三个水塘分别被称为“一滴水”“两滴水”“三滴水”。北鸳鸯桥下的“一滴水”又叫黑龙潭,“说是黑龙潭,其实就是个一两米深的水坑”。

相传,北鸳鸯桥下的黑龙潭内住着12位神仙,“每位神仙值一个月班,只要他们在,从桥上掉下来的人就不会受伤。等12位神仙都轮过一遍后,他们会齐聚在黑龙潭边。”申太平非常熟悉村里的这些传说。

虽然东马村得名于村边的马家坟,但村民们对这座不知何年何月建造的坟墓还是心存忌讳。除了保护桥上的行人,黑龙潭内的12位神仙更重要的工作就是阻挡鬼怪,保佑村子的太平。以前过年的时候,村里人会在桥边烧香放鞭炮。

朴素的村民们说不清楚这12位神仙来自哪里又为何住在黑龙潭,但他们把对古桥的感情融进了民间传说。尽管村民们对古桥感情深厚,可对于古桥的现状,村民们也不知道能做些什么,“沟里已经没水了,两边也都盖好房子了,挖出来也没啥用”。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站由淇县之窗网站运行和管理。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9020854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