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基本稳定后,民主政府迅速在全县掀起了反奸反霸、减租减息、增资增佃的群众运动。首先进行的反奸反霸的运动,镇压了一批罪大恶极,鱼肉百姓的日伪汉奸、恶霸地主,群众的革命热情和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紧接着,父亲他们又因势利导在全县热火朝天地开展了清算诉苦和减租减息运动。不过,父亲在下面检查工作时,发现有些地方违犯政策,有极左过火的斗争行为。譬如,让地主甚至家属戴高帽游街,敲锣鼓认罪;让敌伪家属陪斗、陪刑等。父亲看到这些情况后,从党的原则和政策出发,坚决制止了这些行为。有些干部想不通,认为这样做打击了贫雇农的积极性。父亲耐心给大家做思想工作,讲党的政策、讲统一战线、讲斗争策略。使大家终于统一思想和认识。
后来,时任地委书记的万里对父亲说:“郓巨县的干部很有领导水平吗!作为一方的领导者,就应该具有这种高瞻远瞩的水平和素质”。
这一年,解放战争打响。国民党军队30万大军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刘邓首长指挥下,奋起反击,鲁西南成了双方交战的主战场。
正在带领全县群众进行减租减息运动的民主县政府,又接受了一项更为重要的任务,配合刘邓大军作战计划,保障部队物质供给。那个时期,部队调动频繁,作战计划常变。所以,父亲他们的工作也必须是以变应变、随机而变的。1947年,刘邓大军开始运用大踏步前进和大踏步撤退的运动战,郓巨地区成为国共双方的拉锯地带。父亲他们县政府已经没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经常都要在运动中作战,在运动中办公。复杂的形势,使农村阶级斗争更加的复杂和残酷。而父亲他们却提出了“区不离区、县不离县”的口号,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沿。他们一方面与还乡团展开殊死斗争,一方面为主力部队筹措战勤物质。
这是父亲1947年1月13日的工作笔记中所记录的一组数字:
担架:第一次200副,第二次150副,第三次500副,第四次400副。
民兵:第一次一连80人,第二次二连98人,已出发。另第一次担架民兵60人,第二次担架民兵20人。
大车:第一次拉粮50辆,第二次拉粮50辆,拉棺木30辆,第三次去前指50辆,冀豫东10辆,东北15辆。
小米:第一次布置25万斤,第二次布置21万斤,第三次布置30万斤。另,征集木炭4000斤,鸡、肉、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