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一卷 2017年
       

文史资料 - 淇门与淇门镇
淇门与淇门镇


作者:敏娲(探易者)  加入时间:2017-11-6 17:53:18

 淇河文化源远流长(17)

 

敏娲(探易者)

11月3日 12:35

十七、 淇门与淇门镇
    一、穿越时空隧道,寻梦昔日的辉煌
    山有山门,水有水门,淇门是淇水之门。淇门是淇水流出淇河,进入主河道改变名称的地方。最早流入济水,后来黄河与济水重叠流入黄河(?——本站注,下同),三国曹操开白沟漕运,把淇水引入卫水(明长时方有卫水),后又流入海河系。商代淇水就是舟楫通贾,隋代开通运河,贯通东西南北的漕运系统,南北京杭大运河,西安-洛阳-黎阳城-连京杭大运河,形成一个水路交通网,一直盛忙于明清,后因气候变化,雨量递减,河流枯竭,尤其是历史到了近代汽车、火车、飞机成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出现,内陆中小河流水路运输衰减和停运,今日淇河之水成为溪流,淇门镇衰落为偏远村庄。
    淇门成为历史古镇,是由它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地位所决定。淇门地处太行山东麓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在新乡、汲县(今卫辉)、浚县、滑县、延津等县之间,自古就是黄河、清水、淇水交汇之地,即是进攻之障碍,又是防御之屏障,故而成为军事重地。

画家(李峰真)笔下昔日的淇门水面

    淇门的历史悠久而厚重,淇门是历史文化名镇。明万历版《卫辉府志》卷之一《地里志·古迹·卫灵公避暑洞》载:在府城东四十里淇门镇全真观内。相传有人开发其洞,深窅风出不可近,因闭之。淇门旧有的八景之一“古洞夏寒”,可能就是说的此洞,有“颂古启洞夏一景,卫居当年常游此”的诗句。可见春秋时期就有淇门了。
    淇门殷商为重镇、水陆交通枢纽,重要官道渡口、驿站码头和军事要冲。从商朝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演绎过许多重大历史故事。可惜由于历史的变迁这里已成一片“荒原”,“秪余淇上竹,绿色映寒漪”。笔者身临其地,面对遗址遗迹,凭吊伤怀往事,颇多伤感惆怅之情。
    水路运输是古代重物运输的主要运输通道,现在的重物远洋运输主要还是靠水路。淇门商代是京畿之地,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带,由于淇门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商贾蕴藉,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淇门镇,确切说什么时候有了淇门镇,应该说当淇河流域人类聚集到一定数量,人类发明了船,就有了淇门镇,详查历史记载,那也是个大概。商代造船业很发达,淇门那个时候就已经是水路码头,是南北的水路交通要冲,物资舟楫繁忙,人口集聚,人流穿梭,成为名镇,淇门镇繁荣。所以到春秋时代,周敬王十年(前501年),孔子到卫国,与弟子在淇门讲学。孔子曾在淇门创办书院与弟子在这里讲学。
    建安九年,曹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北伐袁尚、袁谭做准备。古时,保证粮草供应是赢得战争的关键。将士出征,必须保证有充足的粮草储备、畅通的粮道。然而白沟内水量较少,无法行舟。于是,曹操筑工程、改造河道,“在淇河口下大枋木以筑堰,遏淇水入白沟以通漕运”(《水经注·淇水注》)。遏淇水入白沟,就是将水量充足的淇河水引至近于干涸的白沟内(见枋头堰位置示意图)。《浚县志·大事记》中载:曹操于前枋城附近下大枋木以筑堰,遏淇水东入白沟,借水运兵马粮草以伐乌桓,并引白沟水灌田7000余亩。
    曹操虽出身低微,却很有野心。在浚县县志办工作的刘会喜先生说,曹操20多岁时在顿丘(今浚县屯子)当过县令,他对浚县的地形很熟悉。这就为他日后引淇河水入白沟通粮运,北伐袁尚、袁谭埋下了伏笔。
    《中国历代帝王录》谈及曹操时,说他在浚县顿丘当县令。但在《浚县志》中并无记载呀?”我不禁疑惑。 “浚地在明洪武年间才称县,在此之前曾为郡、军、府、州治所。浚县第一部县志成书于明嘉靖年间,元代的《浚州志》已失传。所以,明代之前的史实,地方志里很多遗漏,但在正史里则有明确记载。况且,浚县的顿丘在《诗经》中就存在。豫北地区的清丰县历史上虽也称顿丘,但那个顿丘成立在北魏,比魏武帝曹操时晚了300多年。”刘会喜认真地说。
    《中国历代帝王录》中说,曹操为统一北方,采取了许多措施:他命令军队利用荒田从事耕作以自给,称为军屯,使北方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这样就增强了经济实力。“引白沟水灌田7000余亩”,便是他壮大经济实力的有效措施老家是新镇的栗先生回忆说,最早在河底发现石堰是在1987年春。当时天气大旱,淇河干涸,群众在河里挖沙时挖出个古建筑物,它横跨淇河河床,在平面位置上是向上呈半圆弧形。建筑材料均为50×200厘米的石板,石板与石板之间均用约5公斤重的蝴蝶结状的铁扣相连,工程牢固甚是罕见。当地群众用了很大力气才去掉两个铁扣。后来经有关专家鉴定,石料和铁扣的加工工艺与出土的汉代文物相同,其整体结构与拦河坝近似。联系到《三国志》记载的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讨伐袁尚时为了运送粮草,曾在枋头用“大枋木作堰,遏淇水入白沟”的史实;又据《水经注·淇水注》载:“其堰悉铁柱木石参用。”专家一致认定这一古建筑为枋堰的基础工程。
    在踏访枋城前,对浚县文化颇有研究的刘会喜先生讲:“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枋城可不是个村庄,而是前秦的始建都城。”古代的枋城是连通黄河、淇水、白沟、宛水、淆水的交通枢纽。枋城一带也是黄河渡口最为密集的地区。枋城因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历史上的交通、军事重镇,为兵家必争之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魏武帝曹操遏淇水入白沟、东晋十六国时后赵帝王石勒鏖战枋头、前秦初立都城在枋城……黎阳土地沃土,适合农作物特别是小麦的生长,成为天下粮仓。三国时期,由于黎阳地区的富庶养肥了袁绍,使袁绍成为当时最强胜的一支武装力量,官渡之战曹操用计烧袁绍乌巢粮仓,断了袁绍的后勤保障,得以战胜袁绍。之后,黎阳广大地区成为曹操夺取天下根据地和大后方。后曹操对乌孙用兵,曹操开掘白沟渠,引淇水入卫水,通漕北方,保障了战略物资供给,平战时期的物资需求,淇水流动的命脉。
    南北朝时,北朝后赵武帝石虎于313年迁都淇门克枋头,后因此地居南北要衡,名为淇门镇。唐至明代,淇门为重要的官道渡口、驿站码头和军事要冲。

    淇河一入淇门口,便实现了华丽转身,由细流融入浩瀚,由轻快走向负重,由诗河走向史河。才真正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皇权、民生紧紧联系在一起;才有了荡气回肠、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史诗绝唱:曹操凭白沟漕运粮草之便,击败袁尚,奠定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基;隋炀帝三征高丽,百万大军的运输、调动、粮秣供应,基本依凭这条河;隋大业九年(613),礼部尚书杨玄感不满隋炀帝的穷兵黩武,利用在黎阳督运粮草的机会,起兵反隋,焚烧了龙舟水殿,拉开了反隋大起义的序幕,成了隋唐历史上的一个重大拐点……
    唐大顺初,朱温寇魏博,分遣其将丁会等渡河,取黎阳、临河,庞师古等下淇门、卫县。五代梁龙德二年,与晋军夹河相持,戴思远袭陷卫州,又攻陷淇门及共城、新乡等县。《九域志》汲县有淇门镇。元人运道,自封丘中栾镇,陆运至淇门。明初,徐达定中原,规取河北,自中栾渡河,下卫辉,至淇门镇,是也。清嘉庆《浚县志》载:唐大顺元年(890年)一月,朱温自黎阳渡黄河伐魏博,遣部将庞师古进军淇门。五代后梁龙德二年(922年),戴思远袭卫州,攻陷淇门。
    《资治通鉴全译》第二百五十八卷载:辛丑(二十日),汴州军队将领丁会、葛从周攻打魏州,渡过黄河,攻取卫州的黎阳县、相州的临河县,庞师古、霍存攻下卫州淇门镇、卫县,朱全忠亲自带领大军相继赶到。《宋志》载:卫州东北有御河,直至乾宁军,于此运军食馈边,是也。元人漕江淮之粟达于河,至封丘,陆运一百八十里,至淇门,入御河。永乐初,卫士唐顺言:卫河南距黄河,陆运五十余里,若开卫河,距黄河百步置仓廒,受南方所运粮饷,转致卫河,公私两便矣。乾宁军,今直隶青县。余详直隶大川。
    洪武元年(1368年)明大将徐达率军平定中原,自封丘中栾镇渡河,下卫辉,兵至淇门镇。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县署在淇门设水栅,派兵把守。
    清同治五年(1866),先修寨墙,后驻军队,并造有碉堡、炮楼。
    历史上近代的淇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滋养着淇门这一片古老的土地,在风云际会的近代孕育出一大批杰出人物。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淇门创办工艺厂,使用改良木机织毛巾,为浚县近代纺织工业的先声。翌年,淇门人李惠元、姚宝仁创立浚县第一所高等小学堂,开浚县废科举兴学堂之先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淇门首开代办邮政先例。
    淇门原是古代重镇,水陆交通枢纽,从商朝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演绎过许多重大历史故事。可惜由于历史的变迁这里已成一片“荒原”,“秪余淇上竹,绿色映寒漪”。作者身临其地,面对遗址遗迹,凭吊伤怀往事,颇多伤感惆怅之情。
    民国时期,卫河航道大小帆船往来如梭,是华北的主要航道,淇门是往来舟船停靠的重要码头,时常停靠舟船数十只,每年装卸货物的船只足有数千艘。淇门镇原有坚固土寨,居民近千户,商业繁盛,万商云集。淇门大街杂货铺有祥盛隆、福盛远、福茂泉、同兴恒、万玉成、振兴成、中盛和、恒香楼、三兴合、天苍永、义顺号、振济号、恒义常、德聚祥、聚兴恒、聚丰永、日升昌、万兴和福兴成、成继永等十九家;客商车马店有天和店、瑞兴店、双盛店、中正店、光普店五家;酒店有万泉勇、淇泉、同顺三家;染房刘登云、楚文明、乔凌瑞三家;肉架有刘学德、梁凤启、楚光田、刘三黑四家;药铺有德源庆医生姚可仪、广济堂医生延陵兴吾、同济堂医生延陵老同、仁济堂医生李保初、孙进化二家孟昭远药铺,杨家药铺六家;故衣铺有关明道、刘老恒两家;缝纫估衣铺有乾泰永三家;木作铺有秦化桐、赵克勤两家,西街有孙家骊车铺、大街有张家小车铺;蒸馍铺有田家、楚家、薛家、陈家四家;油条火烧铺有薛太林、姚福经、李老萃三家;豆腐房有殷喜德、胡金亭两家;铁匠炉有李德和、和玉祥两家;书店有楚之山、梁金香,王理和三家;银匠炉有苗书科;盐店有刘家,竹匠铺有王文明家;放帐铺有万盛公;粉房有梁家、李家两处;西医有刘常清、兽医有姚兰堂;牛肉锅有关明吾、关明顺;画匠有姚其珍。另外还有水汶站、卫㳓航标站、邮局代办所、浴池澡塘等,各行各业无所不有。
    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政府于淇门设行署,纠集浚、汲、淇三县反动武装两千余人成立了三县指挥部,淇门成为浚县反动势力的指挥中心。1948年12月12日太行军区独二旅解放了淇门,全歼顽敌,淇门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新中国成立后,淇门行政区域的归属;1955年设新镇区,1957年改乡,1958年成立公社,1983年复改乡,1995年设镇。(1997年,面积129.7平方千米,人口7.5

    万人,辖焦行、马行、杜行、胡岸前街、胡岸后街、张庄、董庄、李海屯、田堤、南刘庄、申店、栗庄、长屯、张堤、西皮、赵摆、兰庄、新镇、新码头、耿湾、东郭村、东高宋、西高宋、淇门南街、淇门北街、淇门东街、淇门西街、东双鹅头、西双鹅头、孟庄、前枋城、后枋城、东枋城、和庄、北刘庄、于庄、西郭村、李马湖、王马湖、崔马湖、牛四马湖、司庄、邢固、彭村、侯村、牛村、大蒋村、官庄、任寺南、张寺南50个行政村。)
    二、从古诗词歌赋文稿看历史上的淇门与淇门镇
历史上关于描写淇门诗文,虽然没有做过统计,也是客观的,以下摘录几篇诗文,供赏析的同时,通过诗文倾诉描写透漏出那个时代的淇门憧憬。宋熙宁年间,杨弼于讲学旧址修建“宣圣讲堂”。唐至清代,名人大家驻足歌咏淇门的诗篇更多,如陈子昂《东征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南星中大火,将子涉清淇。西林映微月,征斾空自持。碧潭去已远,瑶华折遗谁?君问辽阳城,摇摇天际旗。”唐代高适《淇门送韦司仓往滑台》:“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熟知非远别,终念对新秋。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君去应回首,风波满渡头。”等等。仅唐宋大家就有咏淇门的诗数十篇。
    1.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
    这是陈子昂征东至淇门时答好友宋子问的一首诗。夏历五月的黄昏,涉淇思友,充满了对好友的关爱和对前方战事的关注之情。
南星中大火,将子涉清淇。
西林改微月,征旆空自持。
碧潭去已远,瑶华折遗谁。
若问辽阳戍,悠悠天际旗。
注释
淇门:地名,在今淇河入卫河口处。今属浚县新镇镇。
参军:唐时官职,即录事参军。宋子问曾任洛州参军。
南星:南方之星,即南斗星。与北斗星位置相对位于南方,也叫斗宿。
大火:十二星次之一,简称“火”,即“心宿二”。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此星出现在最南方,即南斗星的位置。六月以后,偏西下行。《诗经》有“七月流火”句。
将子:和你一起。将,带领,扶助;子,你。
西林句:微弱的月光映照着树林,战旗在空中飘扬。改:《英华》作“映”。
旆:pèi,末端形状象燕尾的旗。此泛指旌旗。
瑶华:洁白如玉的花。
折遗:折断、赠送。遗,wèi。
若:《英华》作“君”。
悠悠:《英华》作“摇摇”。
陈子昂(661年-702年),字伯玉,唐朝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人。

陈子昂


    诗人,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陈子昂出生于富有的家庭,勤奋好学。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唐高宗开耀2年(682年),进士及第。高宗驾崩于洛阳,他上书在洛阳建高宗陵墓。武则天很欣赏他,拜为麟台正字,历官至右拾遗。他的诗歌创作在唐代颇有影响。他主张汉魏风骨,提倡风雅比兴,对唐诗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其诗风高昂清峻,雄浑苍凉,语言深沉质朴。集10卷,诗128首。《全唐诗》卷83-84存其诗2卷。
    2. 《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是唐朝高适的作品。高适曾于开元二十九年隐居淇上一年。其间曾送韦司仓顺淇水去滑台故作此诗。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
孰知非远别,终念对穷秋。
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
君去应回首,风波满渡头
    高适曾于开元二十九年隐居淇上一年。其间曾送韦司仓顺淇水去滑台(今滑县西南临黄河)。首两句为饯行时劝酒之词。三四句写秋天远别,满怀愁绪。“淇水眼前流”说明作者的隐居地就在淇河之畔。末两句是对韦司仓前途的惦念,也说明淇河当时是可以行舟航运的。
韦司仓:姓韦的管仓库官员。
穷:《英华》作“新”。
滑台二句:唐代黄河流经滑州,淇水流入黄河。《元和郡县志》谓滑州白马县黄河去外城二十步。”
    3.元朝马德华的《淇门飞雪》
淇水日夜流,沙堆积晴雪。
飞屑满汀洲,凝晖照溟渤。
寒通剡曲风,白映天上月。
对景忆山阴,停舟叹清绝。
    注释
淇门:地名,位于浚县城西南三十公里处。因处淇河入卫河之口故名。古为重镇、重要官道渡口、驿站码头和军事要冲。今属浚县新镇镇。
沙堆句:晴日里淇河急流溅起的飞沫像在沙滩上堆积起层层晶莹的白雪。
飞屑:飞沫。指淇水溅起的如雪的白色水沫。
汀洲:水中小洲
凝晖:凝聚的阳光。
溟渤:南北海名,泛指大海。杜甫《自京赴奉先咏五百字》有“轨松偃溟渤”句,李白《天台晓望》有“直下见溟渤”句。
寒通剡(Shàn)曲风:冷清得有点剡曲风味。剡曲,泛指浙曹娥江上游之剡溪。曹娥江干流,嵊州一段称剡溪,或称剡江、剡汀、戴湾,戴逵滩。剡溪两岸万壑争流,众源并注,或奔或汇。剡溪在嵊州境内曲折纡回32.2公里。一路有很多景点,统称剡溪九曲胜景。“雪夜访戴”的故事,使此溪声名益显。王徽之,字子猷,是王羲之第5子。据《世说新语》载,隐居山阴的王徽之。有一天夜雪刚停止,月色清朗,四望一片洁白。他忽然想念住在剡地的朋友戴逵,于是连夜乘小船沿着剡溪拜访戴逵,第二天早晨到了戴逵的家门口,然而他却掉转船头回去了。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他回答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岂必见安道(戴逵,字安道)耶?”这就是千秋传颂的“雪夜访戴”的故事。李白诗云:“虽然剡溪兴,不异山阴时。”罗隐诗:“金庭路指剡川隈,珍重良朋自此来。”李端诗:“戴家溪北住,雪后去相寻。”方干诗:“协湾街濑片帆通,高枕微吟到剡中”。
白映天上月:白得可与天上皎洁的月光相辉映。
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县。王徽之曾弃官隐居于此。绍兴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毛泽东曾有“鉴湖越台名士乡”诗句。勾践、王羲之、陆游、徐渭、徐锡麟、秋瑾、鲁迅、周恩来等都是绍兴人。
    4.明代文人何景明咏淇门的诗:
何处问商圻,荒原寻断碑。
鸡鸣深市井,鴈(同雁)入古城池。
斜日人空吊,浮云世自移。
秪余淇上竹,绿色映寒漪。
     这首诗中诗人的失意和着古淇门的失色,被诗人描写的淋漓尽致。人生何不是如此!俯仰间,宠辱浮沉;蹉跎里,物是人非。心如止水,静观万物变迁;死生有命,尽在老天掌握。悲喜奈何?
    注释
商圻:方国(四方来附者)的地望和范围,《路史·国名记》引《周书》称“武王命伐方,乃商圻内”。所谓“圻内”是指商朝的边界之内。此泛指商朝遗址。
鸡鸣二句:鸡鸣之处原是商代商品交易的大都市,大雁栖息之处也原是商代繁华的城池。
鴈:同“雁”。
斜日:傍晚时西斜的太阳。
吊:凭吊;伤怀往事
浮云: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
秪:zhǐ,同秖,祇,仅仅,只。
寒漪:清凉的水波。
    作者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汉族,信阳(今属河南省)人。明代文人,终年仅三十九岁。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三、淇门残留的文化遗迹考
    淇门镇随着历史的变迁,淇水浪花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干沽的河床,失去了水的滋养,现如今只留下两个传统的村落,古寺院的残垣碎碑石和复修的古塔一幢,孤独凋零的淹没在村边的垃圾包围之中,从现存的资料来看这些遗迹:

    淇门村原有全真观,观里原有“四仙碑”一通,刻于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四仙碑”碑阴横额“唐杜天师忽惊之图”,并有符号,碑阳书道教邱、刘、谭、马四真人成仙之秘词,碑名源于此。全真观因年久失修,至清朝乾隆年间废为瓦砾,“四仙碑”也因风雨剥蚀,损坏严重。后来,有人募捐,围碑建成了这座“升仙塔”,升仙塔为八角形7级砖塔,高10米左右,一层设东、西二门,因意题额,西门题额“升仙塔”,东门题额“风雪避”。塔身第二层外雕八卦,三层有圆窗,塔内掘井,井上覆石,而石上即为“四仙碑”。

    塔本来是佛教的一种建筑形式,到了明清时期,道教、儒教都借鉴了这种形式,因此又有了道士塔、风水塔、文峰塔、纪念塔等,从而为塔这种建筑增添了新的内涵。而“升仙塔”从名字上来看,应为道教之塔,但从内容上看。首先,淇门“风雪避”为浚县八景之一,意喻大雪缤纷之际此处不落雪,其故事则来自于西汉末年,相传,王莽篡位,刘秀起兵讨伐王莽,被王莽追到黎阳(今浚县)淇门镇西南,时值天降大雪,目不能视,刘秀仰望苍天,喟然长叹:“此地得能无雪乎?”言毕,只见大雪依旧,刘秀所处之地却不见片雪。据说此后冬雪之时,此处便不落雪,后人称之为“风雪避”,实为纪念刘秀发生在这里的这段故事。其次,“升仙塔”则如上所述,取金代全真四真人升仙故事,并以此塔来安置那通石碑。如今,淇门村除了还残留的几段寨墙外,能看到的历史遗迹,也就是这座塔以及塔下的这通石碑了。通过这座塔,人们记住了发生在淇门村的历史故事,留下了淇门的美好传说,保存了村里的文物遗迹,从这方面说,升仙塔还真是淇门村的一座历史纪念塔了

    《淇门村志》中这样记载:西汉时期,刘秀兵败于王莽,退逃途经黎阳淇口镇(今浚县淇门村附近),时值北风凛冽,大雪纷飞,人行不能睁目,刘秀被困在了淇门西南的"全真观"(古道教住所),饥寒交迫的他心情极其哀伤,仰望苍天喟然长叹"此地得能无雪乎?"哪知话音刚落,观内风雪即止。事后,每逢冬雪之际,道观所在之处便不再落雪。 至北宋靖康之变后,浚境沦为金土,社会动乱,人心沉浮,追求"无为、隐世"的道教一度盛行。全真派创始人丘处机等人来到淇卫两水交汇的淇门,隐居"全真观"内,论文对举,把酒放歌,析经释卷。忽有一日,观院东北角一口深井内喷出红光,瞬间变成彩莲,花朵竞放,鲜艳异常,众人皆近前观看。稍许,只见一人踉踉跄跄跌入井内,与莲花一起顿消不见。后此事竟再三出现,被附近村民疑为妖孽作怪。在道观隐居的四位道士谭、马、丘、刘乃用一长石将井盖住,并镌一碑刻立于石上。碑成后,惨剧不再,四道士却悄然飘逝。村民皆曰其升仙而去,那块石碑就被誉为"四仙碑"。清乾隆年间,"全真观"因年久失修废为瓦砾,"四仙碑"也饱受伤损,有人遂围碑建一巨塔护之,并将塔定名"升仙塔"。又因刘秀于此处避过风雪,塔又得名"风雪避"。 问史"风雪避" 村志的记载是真是假?仅从表面上来看,村志的这部分内容可能是由传说转化而来,同时文字也带有一些迷信的色彩,应该不足以全信。
    翻开历史书和一些文史资料,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汉室王权,刘汉后裔刘秀起兵伐莽,曾因兵败被王莽追杀。而东汉政权确立后,刘秀于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的确在黎阳(今浚县)大伾山筑青坛祭告天地。如果单纯地把这一事件孤立开来,掌权者偶尔在某地举行祭典应属正常。但刚刚坐定江山的刘秀为何偏偏选中黎阳这个地方筑坛祭天呢?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原因?从地理位置上看,大伾山在平原地带奇峰突起,脚下黄河滔天,或者在帝王眼中是"风水宝地",但同时也存在这样的事实:黎地淇门距大伾山仅30公里,《水经注》中"旧淇水口,东至黎阳入河"句可佐证淇河早时是穿卫水而过从大伾山注入黄河东流的,我们自此是否可合理怀疑刘秀大伾山筑坛祭天是与淇门"风雪避"有一定关系呢? 至于道教盛行于淇门一说,从史料和遗迹中也可查找出一些依据来。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浚县》中有记载的浚县最早的庙宇碑刻"张公庙碑",这块东汉和平元年(公元150年)的碑刻,就是镌刻于当时的黎阳县淇口镇,即今天的淇门村。而至今仍藏在升仙塔中的"四仙碑"则镌刻于金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也已距今800余年,模糊难辨的碑文字里行间显露出重重的道教痕迹,更进一步地佐证出这里曾盛行过习经讲法之风,宗教文化相当繁盛。 如此看来,《淇门村志》中的有关记载虽带有深深的民间传说甚至神话的色彩,但也并非完全悖于历史。可是,我们再细致推究又会发现一些疑问。众所周知,道教的"全真派"由王重阳创建,刘秀时怎可能就能避风雪于"全真观"呢?是这个名称由来已久?还是村志在记载时将刘秀避风雪的故地用后来出现的全真观代替? 淇门与"全真七子" 来到淇门村西南角的升仙塔下,举头上望,这座高约15米的砖塔共有七层,外观颇似常见的佛塔,不过塔身第二层外侧镌刻的八卦符号却清楚显示出它和道教有着极深的渊源。从东面的小门钻进塔内,塔中空,直望塔顶,午后的阳光透过塔的第三层处南北对开的两扇小月窗斜射进来,与塔内阴影处的暗淡形成强烈对比,让人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在塔内地面的正中央,立着一块缺了角的石碑,这就是村民们所称的"四仙碑"。残碑正面镌刻的文字,一看就出自大家之手,飘逸潇洒,不拘一格,给人一种酣畅淋漓和呼之欲出的感觉。而在碑的另一面,字迹却密密麻麻,字体方正有力,中规中矩。由于很多文字已被破坏,整个碑文让人很难连贯通读下来。所幸碑刻的落款部分受损较轻,我们在一番擦拭后终于看出了一些眉目:碑的阳面题字是一位道号丹阳名钰者所留,而另一面则是"全真门弟子谭处端"留字。碑刻上标注的时间为金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八月所作。 屈指算来,这块残碑距今已有842年的历史了。在《淇门村志》中,查找有关这块残碑的碑文记录时发现,碑文中两位作者均提及了"谭马丘刘",这和当初村民们提及的四位"升仙"道士也恰恰吻合。 翻开有关道教的文献资料,惊奇地发现,在淇门留下碑刻的两位作者正是在道教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全真派"真人"丹阳子马钰和长真子谭处端,而他们提到的"谭马丘刘"除了自己外,另两位则是与他们齐名、名列道教"全真七子"之中的长春子丘处机、长生子刘处玄。 读过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读者恐怕都不会对"全真七子"感到陌生,在小说里他们是七位武功高强、身怀绝技的"全真派"道士。小说描写的场景我们遥不可及,但如今我们却在淇门与他们"相遇",距离如此之近,仿佛穿越时空,与800多年前的他们"坐而论道"。

    虽然有着碑刻遗迹,可碑文上的文字到底是不是这两位真人亲自题的呢?在刻碑文时他们在不在淇门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再次从历史中搜寻。 据载,金大定十年(公元1170年),名道王重阳在携丘、刘、谭、马四大弟子西行途中,仙逝于开封,四弟子葬师于陕西重阳故里刘蒋村。守墓毕,马钰到终南山一带修道、阐教,丘处机则在磻溪、龙门苦修,谭处端、刘处玄则传教于伊洛一带。1174年,谭、马、丘、刘分往不同地方修道传教后,马钰回到祖庭闭关,一直到1178年才出祖庭。如果按照这样算来,淇门碑刻于1175年,此时马钰不太可能到淇门村,更不可能在碑上亲笔题诗。至于长真子谭处端,因为他修道传教在伊洛一带,位处中原,倒是有可能到淇门村的全真观去,并亲自题字于碑上。但是,我们在查阅到的所有史料中,却没有一处确切的证据证明那时他确实在淇门全真观中。 难道淇门的这块碑刻是伪碑?这似乎也不可能。从马钰所留的碑文的文意中,依稀可以看出类似"家书"的语气。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我们根据诗的意思可以这样大胆推测:1175年,"全真七子"分居不同地方进行传教,特别是谭、马、丘、刘四人作为"重阳真人"座下"四哲",师兄弟之间感情深厚。当时谭处端确实在淇门村中的全真观中修道传教,正在闭关修炼的马钰忍不住思念之苦及传道心切,于是就写了份"家书"寄给了谭处端,后谭处端将这封"家书"刻在了碑上,以记师兄弟之谊。 但另有一处细节同样可以表明马钰至少应该到过淇河。在马钰众多的诗词作品中,有一名为《香山会·次重阳韵》的词作就提到了淇河:"木金交,天地活,真真渐好。澄清淇寂深通奥……"通过词作我们可以看出,马钰不仅到过淇诃,而且还对淇河有着极深的感受。 从碑刻上谭处端的字迹去分析一下碑的真伪。资料记载,谭处端"善书法",其字体与悟道几成"完美"结合,无为而为,率性飘逸。而淇门"四仙碑"上落名"谭处端"的碑文字迹则完全符合这一特点。

    全真观与风雪避淇门在历史上有寺观庙宇达十多处。其中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创建的全真观,规模宏大,巍巍壮观,最为著名。观内还有与邱、刘、谭、马四大真人有关的“四仙碑”、“升仙塔”据传南宋偏安,金古浚境,社会动荡,全真教谭真子、马丹阳子、邱长春子、刘长生子四人,归隐于全真观内。一日,邻近的善男信女入观进香,忽见观内东北角的一口深井喷出红光,幻化为色彩鲜艳、异香扑鼻的莲花,诱使众人前去观看。忽然花又不见了,人群中有一人跌入井内。后来,此类事件接连发生。全真四子用一长条石将井盖住,并修碑立于石上以镇妖邪。全真道“四子”隐居此处升仙,后人将此碑誉为“四仙碑”。
    此塔名又叫“风雪避”,是因为大雪天,周围几丈不落雪,故又叫“风雪避”。
    至北宋靖康之变后,浚境沦为金土,社会动乱,人心沉浮,追求“无为、隐世”的道教一度盛行。全真派创始人丘处机等人来到淇卫两水交汇的淇门,隐居“全真观”内,论文对举,把酒放歌,析经释卷。忽有一日,观院东北角一口深井内喷出红光,瞬间变成彩莲,花朵竞放,鲜艳异常,众人皆近前观看。稍许,只见一人踉踉跄跄跌入井内,与莲花一起顿消不见。后此事竟再三出现,被附近村民疑为妖孽作怪。在道观隐居的四位道士谭、马、丘、刘乃用一长石将井盖住,并镌一碑刻立于石上。碑成后,惨剧不再,四道士却悄然飘逝。村民皆曰其升仙而去,那块石碑就被誉为“四仙碑”。清乾隆年间,“全真观”因年久失修废为瓦砾,“四仙碑”也饱受伤损,有人遂围碑建一巨塔护之,并将塔定名“升仙塔”。又因刘秀于此处避过风雪,塔又得名“风雪避”。

    升仙塔,现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新镇镇淇门村。塔建于清代。塔八角七级,高十米,砖砌。底部周长十四点四米,设东、西二门,西门题额“升仙塔”,东门题额“风雪避”,外雕八卦。塔内掘井,井上覆石,石碑立其上,题字曰“四仙碑”,刻于金大定十五年(1175)。碑原置淇门全真观,好事者取“仙镇邪”意将碑移淇门升仙塔内。碑阴横额“唐杜天师忽惊之图”,并有符号。碑阳书道教邱、刘、谭、马四真人成仙之秘词,碑名源于此。塔取四真人升仙故事,名“升仙塔”。很久前,淇门村居住人非常少,村外有一面积非常大道观,由于道观发展时间较长,里边道士僧人很多,建筑数目也非常多、非常古老。当时在这些古老建筑里,就有这座“升仙塔”,这座塔底部有一口大井,塔名由来跟这口井有密切关系。一天,井突然出一怪现象,据说有老鳖精,一年冬天,来四个云游道人制止井里老鳖精害人,这四人念咒把老鳖精制服,这四人原地不动,四股清烟飘到天上,仙家升天了,就在这修了升仙塔。

    后 记

    村民们说,升仙塔和四仙碑于1973年被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几十年来却少见有人管理、修缮,四仙碑还曾被盗走过。
    淇门村边残留全真观的残垣断壁、碎石瓦片: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站由淇县之窗网站运行和管理。  站长:老农(信箱qxzhd@126.com)  QQ:1036847795   网站电话:0392-7226249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豫ICP备09020854号          豫公网安备 410622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