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10

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卷 2015年
     

 

文史资料 - 美国发现甲骨文:印第安人是中国商朝后裔(上)

美国发现甲骨文:印第安人是中国商朝后裔(上)
 


作者:熙华国学堂  加入时间:2017-2-13 12:39:58

2017-02-11 趣闻解密 

        牧野之战后,商纣王下属在外征战的十余万精锐部队后来却去向不明,后据黑龙江出版社出版的《中华祖先拓荒美洲》一书考证,这十余万部队连同家眷以及奴隶共25万余人,经历九死一生,飘洋过海来到了美洲。。。

  据每日邮报报道:美国考古学家近日在新墨西哥州、加州和亚利桑那州的多个岩壁上发现了商朝甲骨文。因为文字篆刻时间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早了2800多年,因此他认为有可能是商朝人最先发现了美洲大陆。

  对于美洲印第安人是华人后裔的说法在学术界早已有之,从古代的历史文献记载中,就能捕捉到许多的踪迹。
其中有个大家都熟知的历史事件,“牧野反戈”就为一部分“殷人”漂洋过海到美洲埋下了一个历史的伏笔,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公元前1066年,周部落首领姬发联合了800多个部落起兵伐纣,而当时纣王的精锐部队十余万人正在讨伐东夷的途中,根本不及回撤,商纣王仓皇之中,把奴隶武装起来,企图用他们抵抗周的进攻,后来商纣王组织的奴隶临阵反戈,纣王兵败自焚而亡!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是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今卫辉市境内)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这一段历史大家都知道,但是纣王下属在外征战的十余万精锐部队后来却去向不明,后据黑龙江出版社出版的《中华祖先拓荒美洲》一书考证,这十余万部队连同家眷以及奴隶共25万余人,经历九死一生,飘洋过海来到了美洲,据该书记载,这部分人登陆美洲后,见面互致问候就是“殷地安”一种说法是为了祝福家乡“殷地”安康,还有说法认为是为了纪念自己是殷部落所在地“殷地安阳”的人,这种说法当然是一种推测,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各种证据的支持,使得印第安人是华人后裔的理念让更多的中外学者持有,并持续的加以考证!

  早在1939年,中国学者陈志良就提出了殷人逃美的断想。70年代,香港学者卫聚贤在《中国古代美洲交通考》中撰文说:“殷人亡国后,逃亡到了美洲,公元前656年,齐桓公曾到阿拉斯加的科达克岛去寻找美洲虎皮,后来,殷人后裔曾派人回到中原,带回六只美洲特有的蜂鸟。蜂鸟体小而美丽,是唯一在飞行中可停可退的鸟。

  《左传僖公十六年》中载“六鹢退飞过宋都”,这几只退飞的“鹢”既不是中原的特产,也不是古人的梦幻,唯一的可能就是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的2136年,殷人的后裔就带回了足以在中原炫耀的美洲蜂鸟。”
而在1993年11月28日,《新民晚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为《美洲印第安人祖籍在中国》,该篇文章中提到:“印第安人的部分DNA与亚洲人以及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亚群岛上的土著人是相同的。”
后期出版的一些书籍也从不同的侧面证明了古印第安人源于中国人的迁徙,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谁先到达美洲》,海洋出版社出版的美国亨利艾特.默茲著的《几近褪色的纪录》,尤其是依据中国成书于4千多年前的《山海经,大东荒》进行了细致的考证,他认为《东山经-大荒东经》所描述的都是北美到南美的地理山水!因为他按照《山海经》按图索骥,都能对应上,且距离也完全吻合,为此,她对于那些“四千多年前就为白雪皑皑的峻峭山峰绘制地图的刚毅无畏的中国人,顶礼膜拜”……

山海经与现代世界地理的惊人吻合

  按照现代人的思维认为,那时没有航海技术,怎么可能漂洋过海呢,然而根据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中就记载着夏代命九夷,狩猎于大海,获大鱼,由此可见,那时中华民族的航海技术已非我们所想象!更据《诗经。商颂》记载,“相土烈烈,海外有截”,“相土”指殷商的第十一代君主,而这“海外有截”的“截”按照著名史学家翦伯赞的考据,是指北美大陆西部的地方,这就是说,在殷商时,中国已经涉足于美洲!



 
     
美国发现甲骨文:印第安人是中国商朝后裔(上)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豫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