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十三年重修的重本桥
残存的古老建筑彰显李古道村悠久的历史
李古道村“四关”遗址清晰可见
山城区石林镇有个李古道村,一听这个村名,令人不由地想起元代诗人马致远所作的《天净沙·秋思》,它将记者带入了“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诗情画意之中。
当年李古道村的景象与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描写的意境惊人地相似。日前,记者与在鹤壁挂职服务锻炼的省博士服务团成员、历史学博士高二旺来到李古道村,看到该村村边的古道还在,古道上被称为重本桥的小桥还在,只是桥下的潺潺流水已经难得一见了。
古道与“四关”
李古道村是石林镇的一个小村,村里的人口从新中国成立时的200多人发展到现在也才有500多人。村子尽管不大,村名却表明它是个古老的村庄。
来到李古道村采访时,记者想到既然其村名被称为李古道,就要去该村的古道实地看一看,再找到一些村民,请他们说说村里的历史,说说他们村与古道的渊源。
该村村委会主任张国安与几位年长的村民带领我们来到了位于村南边的古道上。他们介绍,李古道村位于汤阴县与林县(今林州市)之间,听老辈人说他们村边的这条古道是古时的驿道,今天的李古道村曾经是这条驿道上的一个驿站。
高二旺博士说,驿道在从前也称官道或驿路,它以京师为中心、以地方首府为重点逐级扩展向四方辐射,形成驿道网络,驿站星罗棋布,沟通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通过驿道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在驿站换马或住宿。
李古道村边的这条古道有三四米宽,虽被称作驿道,但是在今天看来充其量只是一条乡村小道。在几年前实施村村通工程时,这条古道被改造成了水泥路面。村民们告诉记者,李古道村原来归汤阴县管辖,那时交通不发达,他们去汤阴县城靠步行,这条古道是去县城的必经之路。
李古道村的老年人都还记得,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李古道村的东、西、南、北四面还保留着4道石券结构的大门,这4道大门的遗址现在还被村民们称为“四关”,相传这“四关”就是当年的驿站留下来的。
今年90岁的村民张占文说,当年的“四关”高大且宽敞,能供两三头牲口拉着大车顺利通过。张占文年轻的时候“四关”还在发挥作用,那时李古道村的四面不是关墙就是绝壁和深沟,到了晚上“四关”的大门关闭后,外人未经允许就进不了李古道村,住在村里都感到很安全。“四关”后来年久失修陆续坍塌,仅存于老人们的记忆中了。
记者来到该村的南关和东关,当年的石券大门下的条石、门墩及关墙的部分墙基仍保留在那里。看到这些,不免会让人想到李古道村与古时的驿站是否有什么关联。高二旺博士则说,李古道村的历史值得考究。
李古道村没人姓李
一走进李古道村,一座座古式建筑便映入眼帘。这些古式建筑中有的楼顶有女墙,女墙上有防守用的望孔。这些建筑多数因不能住人而被废弃,有的仅剩下了残垣断壁,给人一种沧桑和厚重之感。
村里的老人们说,这些老房子在他们小的时候就有了,有的老房子早就没人住了,有的老房子的主人姓啥也弄不清了。
令记者感到意外的是,这个村的村名叫李古道,可是在采访时我们见到的众多村民中没有一个是姓李的。
“古道还在,姓李的现在一户也没有了。”有多位村民异口同声地说,他们村里现在只有翟姓和张姓这两个家族了。
村民们告诉记者,他们听老辈人说,从清朝以来李古道村就没有姓李的人家了。在老辈人的传说中,李古道村始于元朝,那时这里是荒山秃岭,有姓李的人最先来到在这里开荒种地、安家落户,姓李的人住在了古道旁边,于是有了李古道村。至于李古道村从什么时候开始没有了姓李的人家,现在村里的人谁都不知道。
李古道村早就没有了李姓村民,那么翟姓和张姓这两个家族在村里的历史情况又怎样?村民们说,这两个家族原来都有家谱,可是他们的家谱在“破四旧”时都被烧掉了。他们曾听老辈人说,村里的翟姓家族最早是在明朝大移民的时候从山西迁移过来的;张姓家族是继翟姓家族之后,大约在清朝初期从石林镇三家村搬迁而来的。
村民们笑着对记者说,他们这两个家族从前分别住在李古道村的两边,双方的小孩子在村中间划有分界线,平时玩耍不能越界,一方的孩子越了界就会被另一方的孩子捉住揍一顿。而现在这两个家族早就交叉盖房居住了。
今年71岁的村民张占祥说,他们村里原来有许多古碑,碑上记载着李古道村的历史,这些古碑绝大部分在“破四旧”时被毁了。“当时都在‘破四旧’,我是村里的民兵连长,就带领民兵把碑都砸碎了。”张占祥说。
李古道村与重本桥
李古道村与村南边的古道之间有条小河叫南涧沟,南涧沟上有座古桥名曰重本桥,这座古桥就位于当年该村南关即南大门的门前,它是李古道村的人来往于古道的必经之桥。
记者来到重本桥时赶上傍晚时分,这时古道南边起伏的山岭在夕阳的映衬下别有一番韵味,令记者不由地哼唱起来:“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据村民们介绍,重本桥下面的南涧沟在十几年前还清水常流,在远处就能听到潺潺流水声,经常有人到南涧沟捉鱼摸虾。这些年由于附近煤矿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使南涧沟成了一条旱沟。
在重本桥的桥头立有一通古碑,其碑文为《重修重本桥碑记》,落款为“乾隆三十三年岁次戊子五月十日”。细细算来,这座桥重修至今已有近250年的历史了。
当年重修的这座桥长约15米、高约5米、宽约4米。高二旺博士介绍,该桥名为重本桥,是取“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之意。古代以农业为本,所以说重农为重本。“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一语就出自《晋书·齐王攸传》;《汉书·景帝纪》中也说:“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清世宗实录》中又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高二旺博士说,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萌芽,才有人提倡“工商皆本”。
高二旺博士的说法在《重修重本桥碑记》中得到了印证。该碑文说:“闻之《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桥梁之设由来旧矣。今李家古道之南涧沟旧有石桥一垄,年来日久不知创于何时。而桥之码头灰石已颓败矣,有本村善人瞿有者触目伤心,矍然曰:兹桥也是吾侪之春耕秋收所必由之径也,使任其颓败,不几荒我祖业矣。于是与合村父老商议,各出资财增其旧制……不数月而功告成焉,嘱予作文以记之。予素不能文,然知斯桥之修其所系非浅,必将使后世之子子孙孙有尽力南亩而渡斯桥,必悠然遐思我先人务本重农之所致……”
从这通碑文可以看出,清朝乾隆年间的人对重本桥都“不知创于何时”,足以说明李古道村历史之悠久。另一方面,正如高二旺博士所说:“能够给一座桥取名为重本桥,又为重修这座桥立碑撰记,说明李古道村的人一直铭记着‘重农务本’的祖训。”
由李古道村的重本桥再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表明中央对农业发展问题高度关注。由此说明,“务农重本,国之大纲”这一祖训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