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2 09:13 来自QQ空间日志
近日,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长城内外”摄制组来鹤壁拍《赵长城》专题片,我应邀参加了座谈。现将战国时期赵都中牟及赵长城的情况介绍如下:
赵国古长城遗迹位于鹤壁老市区西7.5公里处的淇滨区大河涧乡窑洞村,该长城至北向南而建,遗址全长2.5公里,横跨三个山峰,从地势看西依太行,东视平原,位居要塞,易守难攻,是理想的战略要地。据史料记载,公元前333年,赵肃侯对齐、魏不满,筑长城以防外敌,是为赵长城。城墙就地取材,全部由青石垒砌而成,整段长城依山势而建,较为古朴、壮观。
该长城由城墙、掩体、指挥所、战壕四部分组成。残城墙高1.5-1.8米,宽0.5--1.2米,倚城墙建有掩体,掩体大小不等,大有5米见方,小有2米见方,掩体的哑玲形了望孔清晰可见,古长城最初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专家通过航拍发现的。经过一糸列的考察论证,认为该长城系战国时赵国所建。是我国至今发现的年代最早,长度最长、构造最完整,功能最齐全的长城,2006年,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战国初期,鲁哀公五年(公元前490年)之前,由于佛肸(名羊舌肸,春秋时晋国大夫)叛赵,中牟一度属卫。公元前490年以后,晋国赵氏又收复了中牟。公元前425年赵国国君襄子死后,赵浣(献候)年少即位,赵国从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迁都到中牟(今鹤壁市境)。第二年,襄子的弟弟桓子(赵嘉)驱逐献侯,自立为国君。仅在位一年。桓子死后。国人以“桓子自立为国君,不符合襄子的意图”为由,于是一起杀掉桓子的儿子,在中牟重新拥立献侯(赵浣)为国君。赵献侯在位十五年(公元前423年─公元前409年)。其后的赵烈侯(赵籍)在位二十二年(公元前408年─公元前387),国都仍设在中牟。桓子嘉、献侯、烈侯皆死于中牟。公元前386年(赵敬候元年)赵国迁都邯郸。赵国在中牟建都前后经历三代国君,约三十八年。
战国初期,中牟地位十分重要。《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称:“王登为中牟令,上言于襄主曰:‘中牟有士曰中章、胥己者,其身甚修,其学甚博,君何不举之?’主曰:‘子见之,我将为中大夫。’相室谏曰:‘中大夫,晋重列也。今无功而受,非晋臣之意,君其耳而未之目邪?’襄主曰:‘我取登,既耳而目之矣,登之所取又耳而目之,是耳目人绝无已也。’王登一日而见二中大夫,予之田宅。中牟之人弃其田耘,卖宅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如文所叙,中大夫是晋国重位,而赵襄子授权中牟令王登以中大夫的授予权,既是对王登的信任,也是中牟地位重要的体现。又,当时设令的地区往往都比较重要,如西门豹即是魏初的邺令,中牟设令也说明了其自身的地位。正是由于这个缘故,赵襄子死后,继位的赵献侯便迁都中牟。
中牟作为赵国都城的时间并不长。据《史记•赵世家》,献侯“治中牟”后,“襄子弟恒子逐献侯,自立于代,一年卒。国人曰恒子立非襄子意,乃共杀其子而复迎立献侯”。重新登位的赵献侯可能仍以中牟为都,《汉书•地理志》赵国邯郸条说“赵敬侯自中牟徙此”。说明迁都邯郸前仍在中牟立都。赵献侯在位十五年,继位的赵烈侯在位九年,又继立的赵武公在位十三年。赵武公之后,赵敬侯继位,“始都邯郸”。如此看来,中牟建都的时间最长也不过三十几年(《元和郡县图志》)。
关于中牟地望之所在?说法各有不同,但大多数史料认为是在今鹤壁市的西部大河涧地区。
参阅我国历史史册: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及其它的《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中国古代史》、《战国策集注汇考》、《史记.赵世家第十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地图集》等史料,都明确标定在今鹤壁市西部牟山一带。初步探察有山西通往华北平原的古官道、赵长城、烽火台、文物遗迹等。
城池为当时七国霸主齐桓公所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战略名城。建筑年代,约在齐桓公称霸主的公元前643年之前。当为齐国之域。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之前,已为晋地。有“齐后伐晋夷仪,晋车千乘在中牟”佐证。
公元前382年,齐、魏助卫攻赵,取赵之刚平,攻至中牟。公元前361年魏迁都大梁,魏以繁阳(今内黄西北)给赵,赵以中牟给魏互换。
赵都中牟时期,赵国境内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如公仲连、牛蓄、荀欣、徐越、壬登等,他们在政治上“倡仁义,行王道”,并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提倡发展手工业和冶炼业,为赵国国力的增强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军事上,他们主张横向联合,与韩、魏联手进攻他国,并向其他地区扩展势力范围。公元前401年至公元前391年,赵国与韩、魏两国联合伐楚,使赵国军威大震,从而进入“战国七雄”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