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10

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卷 2015年
     

 

文史资料 - 鹤壁史话:鹤壁市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与成效(54-1)

鹤壁史话:鹤壁市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与成效(54-1)
 


作者:郭长敏  加入时间:2016-1-29 23:47:46

 2016-1-24

六十年代初,鹤壁市市委、市人委(政府)与全国各地一样顺应历史潮流,积极贯彻党中央八届九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实时地进行国民经济调整,以至从1963年开始,从根本上摆脱了“大跃进”“左”倾错误和从60年起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尤其是在工业、农业、手工业、科学、文教卫、法律政治等方面,积极地、实事求是地、务实地展开一系例的工作,使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进一步的发展,整个城市、农村、工矿企业出现了新的气象。

 一、国民经济调整

鹤壁市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大致分两个阶段,为期5年,主要是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第一阶段是从1960年11月,以贯彻落实“紧急指示信”为起点,到1962年的“调整政策”时期,重点是解决吃饭问题和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问题;

第二阶段是从1963年到1965年的“巩固、充实、提高”时期,重点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企业管理,完善规章制度,提升经济效益。

(一)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调整

解决粮食短缺问题是当时面临的首要任务。国民经济调整首先是从调整农业和农村工作政策开始的。主要是围绕贯彻中央《紧急指示信》、《农业六十条》、实施借地政策、调整农业生产关系等进行的。1960年9月,鹤壁市先后召开了三级干部会议和党员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中央关于全党动员,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信,在全市掀起了一个以安排好群众生活为中心的全民性抓生活、办农业生产运动高潮。

1.大办农业,大办粮食。按照中央和省委“通过抓好生活,推动生产,带动一切工作”、“实行低标准、瓜菜代”的指示精神,全市上下大抓粮食生产、分配、加工、调运和供应工作,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保人保畜。一是组织广大农民细收细打,复收复打,地净场光,颗粒归仓。二是增加供给。通过挖掘原有粮食加工潜力和增添加工设备,增加市场供应。如以鹤壁集北站为重点,分别在车站、鹤壁集、中山、大胡、鹿楼建立加工厂,增设钢磨45台,使粮食加工能力达到日产22万斤。并从城建部门抽出100辆手推车,专门负责市内粮食运输。三是组织群众把红薯秧、棉花叶、棉花秆、柿树叶、茅草根等,凡是能制造淀粉和可以食用的,统统收集起来,从科技部门抽调训练了近300名制造代食品的技术人员,设立了十多个生产车间,千方百计采集制造各种代食品。四是调整城乡公共食堂标准:农村食堂,以粗为主,粗细并举。每人每日淀粉二两,蘑菇1至2两,小球藻1克,和一定数量的叶蛋白、人造肉精;城市公共食堂,以细为主,细粗搭配。每人每天人造肉精2至5钱,蘑菇2至3两,小球藻1克,其它1至2两。五是全力支援农业。市委专门成立了支援农业委员会,各厂矿也都组建了支援农业小组,先后投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劳力3.9万人(其中长期下放的6297人,短期支援的3.3万多人),支援各种排灌动力机械60台、工具5451件、小件农具2188件,以及机油、钢材、生铁、木材等生产物资。工业和商业部门安排和扩大了农业机械、小件农具、化肥和其它产品的生产、采购,全市上下开展支农生产。

2.实施“保人保畜”措施。严重缺粮使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饱经饥荒的人们开始面对死亡的威胁,填饱肚子保命成为当时最紧要的任务。从1960 年上半年开始,市委的一项最主要工作就是大办粮食,保人渡荒。在城市,一些生产被暂停,重要的生产领域(如煤炭)实行了多班制。在农村,普遍实行了半日劳动制,规定男社员每月休假两天,女社员休假四天。有的地方甚至采取了只要能保住命什么都不干也行的应急措施。保畜方面,在当时人都没有东西可吃的情况下,牲畜的处境可想而知,农村普遍出现了人与牲畜争食的现象。严重的缺少饲料使各种牲畜的数量急剧下降,有的农村生产队的大牲畜下降达三分之一以上。在最严重的时候,5、6两个月就死亡171头,比三年来每月平均死亡增加一倍。大耕畜的缺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一些重体力农活都转嫁到农民的身上,更加重了农村困难局面。对此,市、县都把保畜当做一项重要工作,不得已采取一些应急措施,如规定:耕畜的所有权可以归大队,也可以归小队,只要能保住耕畜就行。各生产队也根据情况为瘦弱的牲畜建立了疗养院,停止使役,专人喂养。对饲养员和使役员采取增膘奖励、配种奖励和繁殖奖励。这些措施对遏制大耕畜连续下降产生了效果,对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持。

3.贯彻中央紧急指示信。中央《紧急指示信》重点解决的是“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干部特殊化风和“一平二调”问题。从1960年11月起,鹤壁市在组织开展反“五风”运动的同时,各级都成立了退赔办公室,对1958年以来平调的财物进行了全面的清算、退赔,退赔率达到94%以上,其中生产队达到了100%。此举有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很多生产队和社员利用退赔款购置农具、发展生产。如山城人民公社鹿楼大队,在得到10781.64元的退赔款后,全大队拿出1400多元购买生产工具680多件,其中属于社员购买的就有250多件。鹤山公社梨林头大队,社员用退赔款3614.5元购买小件生产工具300多件,猪117头,修补房子54间。加上“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三包奖四固定”、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等政策的落实,有效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自救的积极性,为战胜困难起到了重要作用。

4.贯彻《农业六十条》。1961年6月15日,中央正式下达试行《农业六十条(草案)》的通知。6月21日至7月6日,河南省委召开省、地(市)、县三级干部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会后,鹤壁市迅速拿出了落实措施。考虑到农村工作的复杂性,市、县都采取了先试点,再展开的方法。鹤壁市的试点是在近郊山城公社寺湾大队进行的。 

其具体做法:

一是调整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组织规模。由于人民公社化运动过于强调“一大二公”,公社规模普遍过大。如山城、鹤山公社,共有43个大队、17220户(农户),平均每个大队380户,较高级社时规模大了1.1倍。最大的陈家湾直属大队达1300户。如此大规模的生产队,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不便领导管理和严重平均主义。用群众的话说就是:“高低一拉平,生产泄了劲”。对此,市委本着“有利于生产,有利于经营,有利于组织生活,有利于团结”的原则,结合山区、丘岭区的实际,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因地制宜进行了调整。生产大队规模由原来的43个调整为97个,每队平均170户左右。其中山城公社由31个调整为68个,鹤山公社由12个调整为29个。生产队规模由原来的321个调整为549个,每队平均31户左右。其中山城公社由215个生产队调整为353个,鹤山公社由106个生产队调整为196个。

调整生产队和生产大队的规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在那个“宁左勿右”的年代里,谁都怕带上一顶右倾的帽子,干部群众普遍存在思想顾虑。对此,市委首先从干部的选拔配备做起,学习借鉴郑州市广武、崔庙公社“五要五不要”(干部要积极工作,搞好生产、生活,不能消极怠工、放弃领导;要从团结出发,互相照顾,大公无私,遵守纪律,不准自私本位,混水摸鱼,贪污多占和乱拿东西;要从有利于生产出发,不准影响生产;要爱护集体财物,不准隐瞒、丢失、破坏;要严格一切手续和账目,明确交接责任,不准了草马虎)经验,积极稳妥推进工作。

生产队规模的调整有效改善了农村和农业生产关系。过去干活靠大呼隆的方式被小而灵活的合作小组所取代(尽管这种形式还有弊端,但在当时毕竟前进了一步),严重的平均主义也得到了有效扭转。

二是取消供给制,停办公共食堂。在严重的困难面前,公共食堂的问题越发显现。1961年上半年,鹤壁市开始着手整顿公共食堂。首先对那些已经名存实亡的进行了解散。其次是本着自愿参加、积极办好的原则,对现有食堂进行整顿。在最困难时期,市委先后派出700多名干部到食堂加强工作。到9月中旬,各地相继停办公共食堂,与之紧密联系的供给制也烟消云散。

三是改变基本核算单位。1962年初,为进一步调整农业关系,中央正式下发“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信”,在原来以生产大队为核算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也就是把分配权给了生产队。鹤壁市经过在鹿楼公社大河涧大队3个月的试点后向全市推开。当时除了有些生产大队因规模小,又是一村一队、生产搞得好的外,全市97%以上的生产队实行了这项政策。

这一政策一经实施就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农民称赞变得好,干部称赞中央这步“棋”走得好,是保证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决定性的一着。就效果来看,首先是投工率迅速提升。由于打破了平均主义,使农民深切感到多干就能多得,所以出勤率和劳动效率分别提高20-30%以上。如市郊鹿楼公社鹿楼大队有劳力627个,上年秋后出勤一直没超过400人,执行小队核算后,冬天就是再冷的天出勤也不少于500人。全队还用28天积肥1932万斤,是上年同期的1.4倍。队里1185亩小麦,春节前就施了一遍肥。群众说:“这是公社化以来农活做的最快的一年。”

其次是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很多生产队的社员为解决生产上的困难,积极向队里投资金、投肥料。据鹿楼公社不完全统计,社员自动向队里投资达35465元,买牲口57头、车辆11部。小河涧6个生产队有75户农民兑钱帮助队里买了3辆马车、4头耕畜。山城区马庄第一生产队正式宣布以小队单独核算后,7天内社员向队里投家庭肥12万斤。

第三是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得到调动。生产和分配统一起来后,各队干部在拥有权力的同时,压力也逐渐增大。为争取农业丰收,各队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据不完全统计,1962年春季,仅鹤壁市郊就利用农闲垒好岸豁3100多个,新建公厕576个,社员整修茅厕2263个,开垦荒地700多亩,修水库一座,整地砌岭7万多条,几年失修的堤岸都得到整修,农业生产的主要农活都胜过往年。如冬耕,上年同期只完成54%,今年完成93%。积肥,两个月完成3.4亿斤,是上年同期的141%。基本核算单位下放,由于适应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关系,所以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5.实施“借地政策”。1962年,豫北地区暴雨成灾,再度加重了本就严峻的困难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河南省委作出决定,借给每个农民二三分耕地,让农民生产自救、渡过灾荒。鹤壁市在农村分别实行了借地和减免征购任务政策。这项特殊政策到1964年被终止,农民借走的土地又被重新收回。在这两年多中,全市共向广大农民借出了2.16万亩耕地,占总耕地的9%,使广大农民在最困难时期,暂时拥有了救命般的耕地。

6.巩固农业基础地位。1963年,随着农业政策的一系列调整,农村和农业工作形势有了很大好转。但由于连续几年来“左”的危害,农业问题的积重难返,加上自然灾害的连续不断,农村和农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中央决定继续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就鹤壁市来讲,1962年的粮食总产虽然较上年增长54.07%,但紧张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从1963年开始,又进行了为期3年的继续调整。其主要措施是进一步巩固农业地位、发展农业生产。当年,全市共精简11848名职工充实农业生产第一线;组织了4个支农小组,抽调物资、设备、原材料等支援农业生产;上门给农民修理各种工具,传授技术,培养人才,帮助农民开展生产。同时,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建立了蔬菜基地,增加了产量和品种,改进了田间管理,突出地抓了肥料的供给和使用。这一年,在遭遇特大洪灾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完成3491万斤(不含两县),比1962年增长8.2%,恢复到1957年的98%。

1964 年是鹤壁市农业调整取得较大成效的一年。这一年,全市围绕农业生产掀起了治山治水、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高潮。鹤壁市郊区当年投入劳力三万多个,大干三个月,完成土石方工程282万立方,把十几年失修的地边田埂全部整修了一遍,十几年来被冲垮的岸豁子大部分填垒起来,并封山育林1.2万亩、挖鱼鳞坑20万个、治涧水地800亩,有效提高了保水、保土、保肥的能力。这年,粮食生产实现大幅增收,一举改变了农业人口吃统销粮的局面,全年购销相抵,第一次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1 万斤;社员人均口粮达到316斤,较上年提高6.89%;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展迅速,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22万亩;农业机械和排灌机械达到188台(部),有72个村通了电,有54%的农村人口用上了电。

1965年,在农业战线上继续开展了以农田灌溉和水土保持为中心的水利建设。到年底,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仍然取得了较好的收成。当年,鹤壁市郊农村最高小麦亩产600斤、玉米亩产900多斤、红薯亩产6000斤(丰产田)、蔬菜亩产27000斤,粮食平均亩产336斤,成为建市以来较好的年份。水利建设方面,重点进行了管理配套,兴修了大河涧饮水工程和白龙庙水电工程,使水浇地面积达到28400多亩,较1962年增加十倍多。

农业和农村工作调整极大地改善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村造成的困难局面,扭转了农业生产连续四年大幅下降的势头,并开始逐步回升。粮食总产、农村劳力、农具添置、耕畜、家禽、水利建设等都有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生产管理大大改进,农村和农业生产关系得到初步的改善。当然,由于受历史的局限性,农业方面纠“左”并不彻底,这也是之后鹤壁市在农业和农村工作方面“左”的错误不断反复的原因之一。

(二)精简职工与城镇人口下放

在“大跃进”运动中,随着鹤壁市工业和基本建设规模迅速膨胀、盲目发展,厂矿职工和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到1960年,鹤壁市区总人口达到20282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0773 人,全民职工61614人,为建市初期的几十倍,远远超出了所能承受的能力,加上随之而来的三年困难时期,出现了城市供应困难的紧张局面。相对的农业生产却因劳动力的缺少,受到严重的影响。为此,从1960年开始,鹤壁市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指示,精简机构并从工业战线精简职工,从城市下放人口,大力充实农业生产和重点行业生产第一线,以缓解供需矛盾,减轻城市压力。这次精简的人员重点是支援农业战线,有相当一部分机关干部到农村担任生产队队长,或到公共食堂担任食堂事务长。

精简首先从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国营企业开始,以平均30%左右的比例进行了精简,共精简人员1440名。撤销了工业部、农业部、财贸部、文教部和地方工业协会,合并了基建委员会和经济委员会等机构。各公社也相应进行了大幅度的精简。

1961年,中央调整方针下达后,鹤壁市结合全市工业调整的需要,对各个战线进行了坚决的收缩。工业战线:冶金行业6个企业关停了5个,精简职工11848人,占全行业职工总数的88.7% ;建材行业与陶瓷行业,合并了2个单位,精简职工1195人,占全行业职工总数的69%;纺织和其它行业,采取了压缩和分退,精简职工126人;基建战线,把70个建设单位压缩到3个,精简职工8778人,占全行业职工总数的57.3%;文教战线,压缩初中以上学生1947人,占在校生总数的57.4%。当年,共精简职工和下放城市人口28259人,是地委分配任务的102.2%,是1960年末非农业人口的23.86%。在所精简人员中,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15339人,社办企事业职工1829人,初中以上学生1947人,职工家属及城市居民9144人。在这些人当中,有26728人回到农村,占精简总数的94.5%,其中回本市农村的2975人。

通过大幅度的职工精简和城市人口下放,大大缩短了冶金和基建战线,减轻了城市人口压力。同时,煤炭、机械和轻工业得到了充实,手工业得到了恢复。职工人数同1960年相比,轻工业增长28%,重工业下降15%(其中煤炭职工增长26%)。农业战线得到加强,农村全、半劳力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2.3%上升到36.3%。农、轻、重比例得到初步改善,城市供应压力得到缓解。12月份,非农业人口口粮供应比1960年同期减少36.3%。

1962年,鹤壁市进一步加大精简力度。最初,在4月14日至21日省委召开的精简工作会议上,1962年的精简任务被确定为4600人,但到年底,实际精简职工11075人,为计划的105%,占1961年末职工总数的20%。当年,全市共减少非农业人口14322人,为计划的108.5%,这其中有13894人支援了农业战线。

随着职工精简和城市人口的下放,鹤壁市的农、轻、重失调比例得到很大扭转,特别是城市粮食供应逐渐趋缓。据鹤壁市区1961年9月份的统计,在当年人员精简后,粮食销量大幅下降,月销量由精简前的521万斤减少到313万斤,元至9月份,城市累计减少销粮904万斤。职工工资也由上年12月份全部工资总额313.6万元,降至9月份的254.4万元,月减少开支59.2万元。1962年,这一指数再度降低,在上年的基础上,粮食月销量又减少46万斤,月工资总额减少51万多元,基本达到了减少职工和粮食减少、工资开支减少三相符的目标,供需比例严重失调的矛盾大大改善。

连续两年的职工精简和城市人口下放是鹤壁市历史上的一次人口大迁徙,到1962年9月就基本完成,全市(不含两县)累计减少城市人口近四万人,占到1960年末非农业人口的近三分之一,为保证中央和省委的精简计划做出了巨大贡献。

精简职工和压缩城市人口有效促进了全市国民经济的调整,特别是一万多人下放到农村支援农业生产,使全市的农村劳力得到很大充实。从1962年开始,农业生产开始迅速恢复和发展,与上年相比增长幅度高达25%,农、轻、重关系进一步改善。不过由于对精简政策领会的不透,在精简过程中,出现了不该精简的却精简了。尤其是个别单位的领导干部从个人印象出发,将工厂培养多年的技术工人下放了很多,造成了企业技术力量不足,给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鹤壁史话:鹤壁市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与成效(54-1)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豫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