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10

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卷 2015年
     

 

评论探讨 - 从“淇上”释为“临清县”说起

从“淇上”释为“临清县”说起
——与燕昭安先生商榷


作者:姚慧明  加入时间:2016-1-19 11:10:19

 事由缘起

鹤壁电视台播出的大型文化专题栏目《淇水三千年》第56期《卫县淇上》中,在讲到唐朝边塞诗人岑参《敬酬杜华淇上见赠,兼呈熊曜》一诗时,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主持人:……燕老师,我们在读古诗的时候,经常会在诗中读到“淇上”这两个字眼,那么“淇上”就是指的淇河流域吗?

 嘉宾:对,“淇上”就是淇河以及河的两岸,而且特别是指淇河下游的这一段。……

 主持人:今天说到熊曜,熊曜是卫县县尉,但是书上和网上都说他是临清县尉,这是为什么呢?

 嘉宾:确实有这么个情况,好多资料在介绍熊曜,说他是临清县尉,因此有的人注解岑参的诗,就把“淇上”说成是临清县,其实这是弄错了。为什么说把“淇上”注释成临清县是错的呢?因为在古代诗文中凡是提到“淇上”从来都是指淇河下游这一带,在现存的上千首提到淇河的古诗里面,“淇上”就是淇河,或者说是淇河这一带地方,这是没有疑问的。

其实笔者早就发现,燕昭安先生,在淇县电视台几年前录制并播出的《朝歌三千年》专题栏目中,就有这种说法。去年燕先生出版的《朝歌三千年》一书中还说:“《鹤壁日报》在第一版搞了个《每日一诗》栏目,在注释岑参的《敬酬杜华淇上见赠,兼呈熊曜》这首诗的时候,他把关键的‘淇上’注释错了,说‘淇上’即临清县。这样注释……缺乏认真的考察论证,是想当然”,“明明是淇河边的卫县,为什么被有的人理解成远在山东的临清县呢?

以上燕先生所说的将“淇上”注释为“临清县”的始作俑者应该就是笔者敝人。

但燕先生将“缺乏认真的考察论证,是想当然”的板子打在敝人屁股上实在有点冤屈。其实笔者在此问题上还真做过一些“考察论证”,岂敢轻易“想当然”。

鉴于“淇上”和“淇奧”“淇园”一样,在古诗文中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同样是研究淇河文化不可绕过的词语之一。借此机会将笔者就“淇上”一词所见到的有关文献资料考据和理解陈述一下,以就教于燕先生和方家,但愿对淇河文化研究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此“淇上”非彼“淇上”

历史文献中记载熊曜做过临清县尉的资料并不缺乏,但却查不出熊曜做过卫县县尉的记载,燕先生对此确认无疑。但燕先生为什么却认定他也做过卫县县尉的呢?

在《淇水三千年·卫县淇上》这一讲中说:“人们对熊曜的了解,只能在几部野史中找到一点点信息”“熊曜不可能一生只在一个地方任职”认为他又当过淇上卫县县尉的事“只是史料中给省略了”,并以《全唐文》介绍熊曜的文字里“只介绍他任‘贝州参军’,难道我们可以因为这个史料,就否认熊曜临清县的县尉吗?”

其实,从逻辑上说,凭“熊曜不可能一生只在一个地方任职”作依据,就推论熊曜也做过卫县县尉,这结论怎会可靠呢?再者,《全唐文》没有说到熊曜做过临清县尉,也没说到他做过卫县县尉,但是《全唐文》同时也未否定他做过临清县尉和卫县县尉,就凭此,燕先生怎么就证明《全唐文》“只是史料中给省略了”熊曜做过两县县尉的史实?这个推论过程也是极不严密,结果也是极其可疑和不确定的。

再者,同一个朝代,同样在卫州或淇县任职,为什么淇县志只记载《淇水三千年·卫县淇上》中提到的晚唐淇县县令崔珏,而“给省略了”盛唐时期的县尉熊曜呢?

燕先生认为“熊曜做过卫县县尉”,也不是纯粹无中生有,那么,支撑这一观点的依据是什么呢?唯一依据只是:岑参《敬酬杜华淇上见赠,兼呈熊曜》这首诗题目中的“淇上”二字,因而诗中记述的熊曜等四人的活动肯定是发生在“淇上”地域内,按燕先生的决断:“古代诗文中凡是提到‘淇上’从来都是指淇河下游这一带……‘淇上’就是淇河,或者说是淇河这一带地方,这是没有疑问的。”如此,诗中熊曜的“县尉”就只能是当时卫州(治所位于原汲县今卫辉市)辖区内的卫县(淇县)县尉了。

可惜,此“淇上”非彼“淇上”,燕先生所谓“古代诗文中凡是提到‘淇上’从来都是指淇河下游这一带……这是没有疑问的。”但实际上还真有点儿“疑问”,如找不到确凿的其他文献依据,只凭“淇上”二字作依据,那么熊曜八成没有做过卫县(淇县)县尉。

“淇上”的渊源及应有的含义

“淇上”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鄘风·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唐代经学家颜师古对“淇上”的解释:“《桑中》之诗,淇上,淇水之上。”此中的“淇水之上”所指,当为2000年前做过近400年卫国都城的朝歌附近的淇水岸旁。这里的“淇上”是有特定条件特定环境的。

古诗文中类似“淇上”构词方式的词语还有诸如“濮上”“洹上”“济上”“淮上”“江上”“河上”等,这些词语通常情况下,均可理解为“x水之上”,“淇上”一词的含义虽非例外,但与其他河流不同的是,淇水的特殊性,历史上淇河的长度、流域面积,以及古诗文中“淇上”一词所指的具体位置,与我们今天对它的认知殊为不同。笔者将“淇上”注释为“临清县”的原因就在这里。

燕先生所谓“古代诗文中凡是提到‘淇上’从来都是指淇河下游这一带”,这是依据今天淇河的长度来说的,历史上的淇河的上、中、下游,与今天迥异。这一说法既显得有点儿武断,又有违有关地理史实。

淇水“本自流入海”

今天的淇河,从山西陵川县方脑岭棋子山发源至浚县新镇淇门入卫河为止,其长度,官方的数字是161.5公里。但2000年前春秋战国时代的这条古老的淇河,因曾汇合清水后大致经由与今天的卫河相仿的水道“本自流入海”,可想它的长度会是今天多少倍。清淇二水汇合后的这条河流的称谓或“清”,或“淇”,或“清淇”均名正言顺。那么,可称“淇上”之处,要比燕先生限定的范围大得太多了。(那时尚不存在卫河,卫河的出现是明朝以后的事,下文还将讲到)。

2000年前的淇河真的是这样的吗?以何为证呢?历史文献典籍的依据还真不少。

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河南浚县大伾山西部古河道考》:“春秋战国时期淇河故道之所以无水,是因为‘河徙南注,清水渎移’的缘故。本来淇河在同山之南绕了一个圈子,汇合清水一块再向东北流去。由于黄河在这里向北倒岸,冲断了淇河的弯曲处。淇河流人黄河,下游自然相应绝流。”淇河断流,形成故渎即淇河故道。这故道就是所谓宿胥故渎,亦即清渎。断流的淇河故道就是汉代所谓的白沟。

顺便说一下,为什么淇河故道称为白沟呢?史念海《河南浚县大伾山西部古河道考》:“只是因为它的河床上遍布着白蚌壳类动物的残骸,呈现一片白色的缘故。淇河断流后,河床显得色白,因而就被称为白沟。”

关于清水与淇水名字混称彼此不分的史实,郦道元《水经·清水》:“以淇、清合河,故受名焉。清水又屈而南……又东入于河,谓之清口,即淇河口也,盖互受其名耳”,此当为权威证据之一。

《全唐文》卷二百六十:“卫州共城县百门陂碑序:‘百门陂,案《水经》出自汲郡共山下,泉流百道,故谓百门。会同於淇,合流於海,鱼盐产利,不可谈悉。’”这“会同於淇,合流於海”,即百泉水汇入淇河直接入海之意。

《新唐书·卷三十九·志第二十九·地理三》“开元二十五年,刺史卢晖自东城、平舒引滹沱东入淇通漕,溉田五百余顷。”滹沱河在今河北石家庄北,保定南。“引滹沱东入淇”的“淇”绝非今天鹤壁境内的淇河,而只能是历史上流经河北境内“自流入海”的古淇河河段。

    《资治通鉴·周纪·第002卷·水经》:“淇水自馆陶清渊东北过广宗县东,为清河,汉因置清河郡”。馆陶县是河北省邯郸市下辖县。即是说北宋时期的《资治通鉴》主编司马光也承认周朝时淇水曾流经河北馆陶县。

浚县大伾山天宁寺大佛楼北崖壁上,镌刻着明·陈大宾的一首诗《同杨侍御毅三月夜登大伾山》:“怪石穹窿夏木阴,移觞倚月共披襟。……淇源秋水萦如练,仰圣高歌绿竹吟。”淇源, 同“淇泉”,淇水和泉源水的合称,此偏指淇水。典出《诗经·竹竿》:“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站在大伾山上是看不到淇水的,这里的淇水实际上是卫水。这证明淇水卫水确可通称的。如此,若将大伾山附近的卫水旁称作“卫上”或“淇上”并无不可。

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先生疏《水经·清水》说得更明白:“清水本自入海,自周定王五年(602),河徙南注,黎阳以北,清水之流遂绝,而故道犹存。今曹操开白沟遏淇水北流,行清水之道。故《淇水注》渭之‘清淇’,互受通称”。

《三国志·魏书一》 :“建安九年(204),春,正月,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东汉建安九年以前,这条淇河故道称白沟,曹操“遏淇水入白沟”之后,这白沟仍称“淇水”、“清水”或“清淇”。隋唐时成为大运河“永济渠”、宋元时因此河曾为朝廷京城运粮食(漕米)或接济军用而称“御河”,明代称卫漕或卫水,清代因该河有源头发源于春秋卫地,终止于天津卫,取其首末两端卫字而名之曰“卫河”,一直沿用至今。

既然如此,燕先生按今天的淇河长度所谓“古代诗文中凡是提到‘淇上’从来都是指淇河下游这一带……这是没有疑问的”的说法还可信吗?

临清县称“淇上”或另有深意

山东省临清县因濒临古清水而得名,知道了历史上清水和淇水可以混称以及临清县名称的来源的史实,那么临清县为什么可以称为“淇上”的问题还需要回答吗?

《敬酬杜华淇上见赠,兼呈熊曜》这首诗,作者岑参在中国文学史上名气很大。岑参20岁至长安,上书求仕无成,后奔走京洛,漫游河朔,经过临清县(淇上)时,与朋友杜华、熊曜相聚,杜华写诗赠岑参,这首诗就是岑参的酬答。诗虽是写给杜华的,但“兼呈熊曜”,实际上是写给他二人的。说明他们之间没有嫌隙,而是志同道合,情意相投,亲密无间。此诗记述他与当时出身于濮阳杜姓大户,怀才不遇,漂泊他乡的杜华,同时从江东而来的岑参胞兄岑况,一起作客于淇上(临清县)县尉熊曜处。主客四人泛舟淇水(其实这淇水当时应叫永济渠),开怀畅饮,弹琴奕棋,叙旧话新,感慨时弊,除了顾影自怜外,尤其对挚友杜华才高而不遇的事深表同情和无奈,只有“共论穷途事,不觉泪满面”而已。

岑参写这首诗时,这条河既然已经成为隋唐大运河的永济渠,诗人为什么仍将它看做历史上曾“本自流入海”的淇水呢?笔者想,是否是因为《诗经》中淇水的名气和厚重的文化蕴含的原因?《诗经·淇奧》时期的“淇上”曾因文武双全、德才兼备、清正廉洁、功德盖世的卫武公而被誉为君子乡,岑参将临清县不称“永济渠上”而特意称为“淇上”,或暗含赞誉或希望临清县尉熊曜具有类似卫武公的君子之风和德政之名的意味儿。

无独有偶,同为唐代名气很大的诗人高适,也有一首将永济渠视为“清淇”的诗《辟阳城》,诗中有这样的诗句“荒城在高岸,凌眺俯清淇。”

所谓“荒城”即辟阳城,辟阳城在唐信都县东南三十五里 (今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白团乡壁阳城村东)。

这首诗大约是高适北使归来,路过辟阳城时,登城怀古,有感而作。内容是鞭笞吕后(吕雉)与审食其淫乱,汉高祖刘邦被戴了绿帽子,反而听信吕雉的话,封审食其为辟阳侯一事。

审食其是什么样的人呢?是沛县人,刘邦的同乡。曾以舍人身份长期照顾刘邦的妻子儿女,渐为吕雉所亲信,因得幸于吕后,方被封为辟阳侯。

高适是位心怀经国济世之志,渴望展志于天下,先穷后达的封疆大吏。曾长期漂泊求仕,屡遭坎坷,亲见民间疾苦和时俗浮薄。发达之前曾隐居淇上(朝歌附近的淇水岸旁),常在诗中倾吐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不满现实的忧愤。高适在《辟阳城》诗中所以斥责讽刺汉高祖盲目擢拔重用让自己戴绿帽子的人,而真正的社会贤能人才,却常常被冷落而不被启用,明显有借古讽今,不满当时社会现实而发泄牢骚之意。

为什么要特意写到“清淇”。这里需说明的是,“清淇”并未流经辟阳城,查看地图,辟阳城南附近确有一条清水河,但中国名叫清水、清河的河流不止一条,作者将这条清水河当做“清淇”,或者有意,或者误识。

不管怎样,这“清淇”一词在诗中应有含义,当不是随意咏及。中国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谏议开始,文人没有不读儒家经典“四书五经”的,作为五经之首的《诗经》,文人们不消说无人不晓。高适曾专门选择淇上为隐居地,应该与他顾及《诗经》的名气,敬慕淇上曾为卫武公君子之乡,以及淇水的厚重文化相关。当他途经辟阳城,忆起汉高祖竟不辨贤愚,任用审食其这样道德败坏之人,不能不与历史上的淇奧君子卫武公的清正廉洁,政德高尚形成鲜明对比,这也许正是他所以在诗中特意咏及“清淇”的深意。

古人将卫河的两个源头河段称为“淇水”

吟及淇河的古诗中,除了上文提到的唐朝诗坛巨擘岑参、高适的两首诗外,可称淇水的河流还涉及到今天卫水的两个源头。比如:

·崔述的《清化镇晚眺书事寄朱松田》诗中竟然有这样的句子:“太行翠屏列,淇水玉带展”,“清化镇晚眺”,清化镇即今天的焦作市博爱县城,在那里“晚眺”竟能看到“淇水玉带展”,可能吗?不可思议。清化镇距离今天的淇河最近距离,少说也有100公里,这是怎么回事呢?

当我偶尔读到20120518日《河南日报·16·旅游》中的一篇文章《焦作净影——太行山中的世外桃源》时,才顿开茅塞。文中有一段这样的话:

“关于卫河的发源,业界曾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发源于河南博爱县之皂角村,这里是原运粮河的起源处。历史上的运粮河由此东北流,汇合新河、沙河、门河、洪水河至合河镇与卫河相接,这是按‘河源唯远’的观点而定的卫河河源,后来,随着运粮河的改道,这种观点已成为史话。第二种说法是山西省陵川县的夺火镇。……卫河上游的主要干流为大沙河。……净影峡谷正是大沙河上游的发源地。第三种说法是河南辉县百泉为卫河之源。”

关于卫河之源,目前所见到的资料,说法存在一些差异。如《水经注·清水》:“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应为卫水源头一说。但这一问题非本文主旨,另当别论。

原来卫河竟然曾经有一个最远的源头发源于博爱县,那么诗人在这里看到“淇水玉带展”原是卫河的一个源头,再由于卫河之前身“清”“淇”混称,在博爱县看到“淇水”,岂非顺理成章了!

卫河的另一个源头是河南省辉县市百泉村的百泉湖,湖的北岸建有卫源庙,湖水曲折南流,称百泉河,注入卫河。全河均在辉县境内。《尚书正义》:“河内共县,淇水出焉。东至魏郡黎阳县入河。”《汉书地理志》:州,共,故国。北山,淇水所出,东至黎阳入河。”看来,古人将发源于今辉县市百泉的古清水称为淇水,也是有根有据的。此种情况古诗文中屡屡可见:

北宋·文彦博《光禄卿孔叔詹墓志铭》:“……苏门之阳,淇园之薮。其泉维深,厥土维厚。公葬于斯,无穷不朽。”“淇园之薮”什么意思呢?薮,泽之别名也,或湖泽的通称。百泉湖旁,曾经是绿竹遍野。即是说,百泉湖是淇园旁的湖泽。正宗的淇园当在朝歌附近的淇水大湾里,而诗人文彦博将百泉湖说成是淇园所在处,也不是平白无故的。 

北宋·邵雍《寄杨轩》:“淇水清且泚,泉源发吾地。流到君家时,尽是思君意。”邵雍宋代名人大家,辉县是他的故乡。他哪会不知道流经《诗经》的淇河的价值?更不会反对将家乡的百泉湖称为淇水之源。

北宋·刘敞《共城寄仲弟》:“共城稻秧如黍禾,共城木少种竹多。……百门苍翠太行麓,百泉清泠淇水澳。……”淇水澳,即淇奧,本应在今淇县北淇河大湾内,此诗中诗人认为在百泉河即古清水上。

北宋著名药学家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郑诗》云:无伐我树杞。陆机云:杞,柳也,其木人以为车毂,共山淇水傍,鲁国汶水傍,纯生杞也。”所谓“共山淇水傍”,共山,辉县百泉北的苏门山,淇水旁,即百泉河古清水傍。

南宋·朱熹注释《诗经·邶风·泉水》“毖彼泉水,亦流于淇”一句时说“毖,泉始出之貌。泉水,即今卫州共城之百泉也。”淇县文史专家认为此“泉水”应为朝歌(今淇县)域内的“太和泉”,即“肥泉”“泉源”。朱熹的注释虽然不对,但他作为儒家学派著名理学家,名气和影响不可小觑。

20100506日,《新乡日报》曾刊登作者尚新娇的散文《流入<诗经>的泉水》,就认为《诗经》中的《泉水》篇和“泉源”都是指的百泉,我市淇县作家韩峰先生专门为此写文章《流入<诗经>的泉水不是百泉》,指出其“驴头不对马嘴”,但确事出有因。

元·许衡有一副联语:“太行西对千峰玉,淇水东窥万斛珠”作者许衡曾隐居苏门山。此联以苏门山为坐标点,西面是秀美如玉般的群峰耸峙,东面满河晶莹剔透得浑如珠玉般的百泉河,但作者认为百泉河就是淇水。

明·宋讷《元方次韵见答复用韵酬之》:“先生家在画图中,修竹幽亭一醉翁。舍后伾山翔白鹤,门前淇水落苍鸿。……”明朝时,大伾山西的这条“本自流入海”的河,名叫“卫漕”,作者仍将它说成是“淇水”。

清·魏源《重游百泉四首:其一》“朝出卫州郭,月白天欲曙。……残雨啸台山,归人淇水渡。”卫州,今卫辉市,隋唐宋称卫州,明清称卫辉府。啸台山,指苏门山,其山顶建有啸台,即阮籍台。淇水渡,此指百泉河上的渡口。

清•戈涛《雨夜》“……应知今夜雨,顿长百泉流。淇水经前渡,苏门忆昔游。……”

·田雯《由般若寺寻梅溪》:“……梅溪何处是,淇上野烟斜。”作者在诗后自注:“寺,潞王宫趾。梅溪,在淇上,耶律楚材读书地。”雍正四库全书本《河南通志》卷五一《古迹上·卫辉府》载:“在辉县西四里百泉之涯”有梅溪。这里的“淇上”,显然是指百泉河上。

·施闰章《苏门山游记》:“海内名泉,不乏见于三百篇者,卫源独焉。所谓‘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是也。……古之人,其皆有乐乎此邪!夫咏柏舟而思共姜之节,歌淇澳而怀卫武之风……”。这段尽情歌咏苏门山秀丽景色的文字,不仅说百泉河是淇水,而且也将“淇澳”移到了百泉河上。

清·王士禧《百泉》“毖彼百泉流,洋洋入淇沚。风动碧波纹,荷花香出水。”

清·李孚青《苏门山》:“淇水东注日不止,苏门瀑布疾如矢……”。

今天百泉是卫水之源,没人再说是淇水之源,百泉河也不能再说成是淇河,这是历史的发展变迁的结果。因此,我们研究淇河文化,当解读咏及淇河的古诗文时,必须了解其创作背景,弄清当时相关的历史地理,河流山川的情况,如果一概以今天的淇河现状来解读它,必然是方枘圆凿,南辕北辙。

小结

看来,古今“淇水”“淇上”的客观状况是有很大差异的。大量文献资料证明,历史上可称“淇上”的地域,是非常广阔的。

这会使我们意识到,作为流域文化的淇河文化,它所涵盖的地域面积曾经是多么可观;这座文化富矿的蕴藏量是多么丰富;它的边缘性临界性是多么典型。燕先生所谓“古代诗文中凡是提到‘淇上’从来都是指淇河下游这一带……这是没有疑问的”这一认知的狭隘性如不澄清,它会导致对某些历史文献尤其是对相关古淇河诗文造成怎样的误读和误解。因此,及时澄清这一谬误,会在加深对淇河文化本质内涵的进一步准确认知、研究、宣传普及诸方面都会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鹤壁电视台 2015-11-11专题栏目《淇水三千年·卫县淇上》。

[2]古诗文网:郦道元《水经注·卷九》

[3]诗经(朱子集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6月出版

[4] 中国哲士网《耶律希逸生平杂考》:http://www.1-123.com/Article/W/wen/wenzong/117022.html

[5]史念海河南浚县大伾山西部古河道考》《历史研究》一九八四年第二期

[6]《淇河古诗三百首》(增编)网络版:http://qhwhyj.cn/qhgs300b/

[7]20120518日《河南日报·16·旅游》


 
     
从“淇上”释为“临清县”说起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豫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