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10

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卷 2015年
     

 

文史资料 - 鹤壁史话:孔子与淇澳书院(47)

鹤壁史话:孔子与淇澳书院(47)
 


作者:郭长敏  加入时间:2016-1-15 9:27:38

2016-1-10

在今淇县高村“淇水关”古商业街的中段路东,紧挨“玉生堂”中药店的东侧,淇水西岸边,有处2500平方米的空地,这就是历史上“淇澳书院”及“书房观鱼”的旧址。今日虽然已听不到当年书院朗朗的读书声,看不到孔老夫子讲学的身影,但是书院悠悠的余韵,却折射出淇水关地方文化的古老。

鹤壁古代书院文化的形成,源于卫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开课讲学。故高村“淇澳书院”的建立与发展,与孔子莅卫开课讲学有着直接的关系。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先世为宋国贵族,少年时期家境败落,贫穷而低贱。成年后,做过管理粮草及畜牧的小官。后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开课讲学,曾任鲁国司寇。政治上,从天命论出发,坚持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强调西周奴隶制的“礼治”;教育上,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和“因材施教”、“注意启发”,亦曾提出过“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等论断。这些教育观点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对后世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渗入中国人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孔子一生从事政治、学术和教育活动,相传有弟子三千人,有名可考的七十多人。《论语》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言行及弟子问答的著作,体现了儒家的教育社会、政治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主要资料。孔子晚年,还对我国上古时期的文献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理。现传儒家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都经过孔子的删定或整理,他为我国上古文化的保存做出了重大贡献,更是后来封建社会的思想、道德、政治基础。

 孔子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多才多艺,对治理国家有许多独到的思想和见解,但在当时的鲁国,却没得到重用,处处受到鲁国大夫的排挤。为此,他不得不在晚年的时候,离开家乡,带弟子周游列国,踏上传经授业的旅途。

今天的鹤壁市淇县是当时卫国的国都,国王卫灵公尊重他,人民欢迎他,因之,孔子便选择了卫国。据史料记载,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其中有十二年左右的时间在卫国各地开课讲学,足迹踏遍了今天鹤壁市的鹤壁集、鹿楼集、淇县、浚县的山山水水、村村舍舍,开课讲学,传播文化知识,与当时的卫国人民结下了深厚感情,并受到卫国人民的尊重和爱戴。

相传,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孔子从淇水关上岸,在村朔邑庠讲学,受到卫国国王卫灵公的热情欢迎。卫灵公非常高兴,激动地说:“孔子,金凤啊!凤择枝而栖,卫国吉兆啊!来了好,来了好。”

孔子游历卫国,究竟开过多少学堂,到过多少地方开课讲学,谁也说不清楚,但在孔子讲学的地方办起的书院倒是有文字记载的。

光淇县建的书院就有七处,如:学修书院、作新书院、淇县书院、筠书院、乐莫书院、有斐书院及淇水关的淇澳书院等,这是有文字记载的,大都始于唐代末期,兴盛于明清,至民国以后才改为学堂。

浚县的书院,兴于明朝中期,知道的有两处,即:王阳明的“阳明书院”(又名“东山书院”)和“黎阳书院”等。

现鹤壁市区的鹤壁集和鹿楼集,历史上曾归汤阴县管辖。据考证,乡村一级未建过书院,但儒学性质的学习场所还是有的,孔子游历讲学的传说也有。鹤壁集和鹿楼集的古代教育状况,根据清乾隆《汤阴县志》记载,基本上是沿袭明制,教学设施主要有儒学、书院、社学、义学、私塾等。书院主要集中在汤阴县城,如:精忠书院、主静书院、演易书院等。当时西部山区有钱人家的子弟可以到县城去上书院。后来,教学设施至清朝末年又改为学堂,民国年间学堂又改称学校。

淇县渊源早、比较著名的书院有《学修书院》和《作新书院》。

学修书院:在县城北七里堡村南,当年孔子的讲学处,后建“三教堂”,明崇祯年间重修,乾隆九年知县劳经武为传承孔子的思想和文化,责成该村名士杜丹将“三教堂”改为“学修书院”,以祀先师。解放以后,在学修书院的遗址上建起了七里堡小学,原书院已不复存在。幸好书院当年一对楹柱还保留在学校内,使我们有幸了解到当年孔子来此办学情况。其楹联上写道:“富教两加皇矣圣言传沬土,车徒三至岸然道貌留淇泉”。其中,“富教”即孔子主张的“富民和教民”两项重大措施。“圣言”指圣人孔子之言,“”指淇县古称。下联是说孔子带他的弟子多次到卫国传道授业,而将美好的印象留给了淇河两岸的人民。

作新书院:位于淇县西岗乡马湾村,是在孔子讲学的地方办起的书院,有学田三十亩。是历史上众多书院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一所古代书院。据史料记载,孔子当年曾在这里开课讲学,并由此启程前往陈国。孔子去世后,淇县人民为纪念他,于汉武帝时期在马湾村孔子讲学处修建了“圣人祠”。后来,受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影响,淇县大兴办学之风,陆续在当年孔子讲学处及其他地方开办书院。圣人祠内的这处书院便取名为作新书院,“作新”源自孔子语:“作新民”,意为通过办学来培养新兴的国家栋梁之才。

另外,受此影响,在淇县的介屯村也有书院。有学田二百零二亩,收租充学资。其它无详细记载。

满清入主中国,对书院所保存的元气,犹有馀悸,曾一度抑制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年),正式明令各省建书院,改采鼓励态度,书院渐兴;先后开办了五所书院,即:

淇县书院:在县城,于乾隆十九年建。

筠书院:在县文庙西侧,于乾隆四十七年创建。

乐莫书院:在旧县城西门内,知县劳经武建。

有斐书院:在县东张近村,知县劳经武建。

淇澳书院:在县城北二十里高村桥南,乾隆六年(1741年)由知县劳经武创建于孔子讲学处。先前还在淇水关(高村桥)东门内,建过三教堂,明崇祯间由邑庠生张必达创建。

知县劳经武为什么在高村建“淇澳书院”呢?这跟高村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环境有很大关系。

高村,历史上叫淇水关,是淇县最早的古村落之一,也是我国早期的古关、古驿道之一。很早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到了夏朝形成聚落,早期叫猿店、山河镇,殷商后期改为淇水关,明朝中期称为高村铺、高村店、高村驿,明万历年间更名高村桥,1958年改为高村村,最少有3100年历史,最多在7100年以上。位于县城东北12公里的淇河西岸,东临淇水,西望太行,南北通衢。殷商末年,帝乙迁都邑(今淇县域内),并改邑为朝歌其子帝辛仍以朝歌为都。淇水关为朝歌城北重要关隘和屏障,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历朝各代兵家必争之地。此地不仅是淇水渡口,而且地势险要,又是南北交通之咽喉,故取名“淇水关”。殷帝辛在此筑起了第一道城墙,并派大将黄飞虎在此镇守。相传北大庙是黄飞虎的兵营。历史文化底蕴非常丰厚。

据文物及历史资料佐证,高村(淇水关)是历史上“淇园”、“淇澳”中心所在地,是鹤壁市人民的骄傲。淇园、淇澳的主要特色就是多竹,可谓遍地修竹,蓊蓊郁郁。其种类繁多,赛过江南竹。据传,这里的竹子也是卫武公时所栽。南朝《述异记》有“卫有淇园,出竹,在淇水之上。《诗经》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是也。”黄庭坚《次韵文潜同游王舍人园》云:“移竹淇园下,买花洛水阳。风烟二十年,花竹可迷藏。”卫宗武《和新篁韵》:“竹君清绝润于玉,谱牒出之淇之澳。”都将淇园之竹作为竹文化的源头,与洛阳牡丹相提并论。淇澳,就是高村的代名词。淇园多竹,重点就在临近淇河的高村段。高村的书院命名为“淇澳书院”,出处就在这里。

淇水关东临淇河,其他三面皆是自然形成的深沟,地势险要,聚落封闭,环境优美。明清《淇县志》记载,高村为淇县建制镇。寨垣整齐,修有四门,十分坚固,南北官道由南门到东门穿街而过,绵延约1.5公里,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昔日的淇水关,风景优美,河水碧透,岸柳倒垂,修竹猗猗。南门上方勒石镌着“淇水关”三个刚劲挺拔的盈尺大字,西北门上勒石“山河镇”,东西两门分别勒石“淇澳绿竹”和“行山映翠”,四门高大威严,为古代淇水关胜景之一。

古高村,也就是淇水关,从风水学上看,九龙相聚,是块风水宝地。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300米,就像是一艘稳稳当当泊在淇水里的宝船。村北头是船头,南头是船尾,西南角向南伸出100多米,似船的舵,村北头像船的锚,村的中间部分,房屋台阶很高,楼房居多,远远望去似船舱和桅杆。村子东傍淇河,落差三四米,就像船在水上行走,故而有“水涨船高”一说,历史上洪水再大,高村村也未曾被淹过,村子总比别处高,由此得名高村。至今,群众还流传着“高村高,大水淹不了”的歌谣。也就是说高村的自然环境好,风水好,是块风水宝地。

另外,高村(淇水关)的经济环境好。有史以来商业兴隆发达。高村(淇水关)在历史上,曾为社、里、镇、乡的机关所在地,加之南北通衢,又是著名的码头,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是当时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淇县“九大集市”之一,特别是明清时期,淇水关作为军事要地的色彩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如日中天的商业贸易,那时的淇水关繁华热闹,过往客商云集,大街两旁店铺林立,有馍铺、药铺、肉铺、杂货铺、钱庄、车马店、饭店等,叫卖声声,不绝于耳。据史料统计,历史上高村(淇水关)共有商号155家,银号40余家。这为办书院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物质条件。

由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淇县知县慧眼识珠,决定在此开设书院,一来弘扬儒学精神;二来则作为一条商道驿站,把周边地区的商品运来此地,再把孔子的儒家文化传播到南北东西更多的地方。在开明知县劳经武的精心指导下,在高村集开办了此家书院。由于高村处在淇澳之地,遂命名为淇澳书院。

淇澳书院的具体位置,在高村南北大街中段路东,频临淇河,傍水面街,竹树掩映,环境优美。书院面积约2500平方米,教学主楼9间。书院还有一景,名曰“书房观鱼”,犹如杭州的玉泉,是高村的八景之一。至今淇澳书院遗址尚存。

书院文化对当地文化影响颇大,高村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名士英杰。远的不说,就说近代的。据古碑记载:旧时,高村村有三闫、两段、五李、八张、等十八家做生意,渐成富商望族。清朝时,段家、杨家,人才辈出,贤达林立,有大学士、儒林郎段永睿,处士段锦标,贡生杨楷等。民国时期,李老栋为民除害,绑架伪县长,称一代英豪。解放战争时期,民兵任宝生、李永富,农会主席李廷富、阎喜,村长阎全和同敌人英勇斗争,壮烈牺牲,成为烈士。

    新中国成立后,在上级文化部门的领导下,村里成立了淇水关文艺宣传队,有秧歌、高跷、花船、腰鼓、盘鼓、戏剧等,在县乡文艺汇演中,多次获奖。以至近年,又先后成立了“淇水关书画奇石艺术馆”、“淇水关文化协会”、“淇水关民俗古物馆”、“农村书屋”及“淇水关殷商文化研究会”等。这些,都跟高村历史上的书院文化影响有着直接关系。                                                                                              


 
 
     
鹤壁史话:孔子与淇澳书院(47)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豫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