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8
鹤壁集地区不仅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产丰饶,山川秀丽,而且地方戏曲文化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鹤壁地方戏曲和曲艺源于何时,无史可考,但从鹤壁集古瓷窑遗址出土文物中,就有唐代乐器吹哨的出现,这说明本地区戏曲活动的历史还是比较早的。据《乾隆汤阴县志》卷九《艺文志会记》载:“有会必有戏,非戏则会不闹,会不闹则趋之者寡,而贸易也因之少甚矣。戏因不可少也。”故而,古时候的戏楼多寡反映了当时的庙会兴盛情况,更重要的也反映了那时戏曲活动的盛衰。
据市有关部门普查,鹤壁地区周围农村戏楼有20余处,除鹤壁集东大庙、西大庙古戏楼据说建于北宋初期外,其余大多建于明清时代。如:有碑文可考的大庙坡古戏楼(今毁),有《重修碑》载曰:“道光十年后四月二十二日,地忽震,……戏楼几致倾毁。”记载的虽是地震情况,未说戏楼建造年代,但至少也说明大庙坡戏楼当在道光十年前就有。鹤壁地区西石尚山戏楼(今毁),据碑文所载,建于清嘉庆二十四年。罗村戏楼今尚完好,但建造年代不详。目前,还存在的黄庙沟古戏楼,创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重修于1957年。
反映戏曲活动,戏楼是一个方面,戏剧班社活动则是主要的一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鹤壁地区周围农村仅清末的戏班子就有十一个之多,板凳头戏和围鼓圈戏更是不计其数,在外地搭班串演的老艺人也占有一定数量。
鹤壁集本身建戏班比较晚些。据资料记载,出现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即1903年),鹤壁集西街苏发河、苏黑保、崔麻喜建立了乐腔窝班戏,全班二十八人,个个都吸大烟,故号称“二十八杆大烟枪”。但戏班演员功底扎实,演出质量较高,方圆几百里远近闻名。戏班子中的黑保子、黑相只、黑来山三人都唱黑头,故人们又称“三黑家”的戏,尤其黑保只扮演奸雄入木三分,所以传有“三黑脸不到,去钱五吊”的说法。五十年代初的崔麻喜、黑保子、郭保生、张雪成、王生只我认识。崔麻喜演老生,黑保子演黑脸,郭保生、张雪成演青衣,王生只演小生、武生,功底扎实,扮相俊美,唱、做、念、打,惟妙惟肖,入木三分。他们几个都是“新华剧团”的台柱子。后来又来了,大叶、二叶,大妮、二妮(坤角),更让剧团锦上添花。
在鹤壁集周围农村建班比较早,在群众中影响比较大的戏班主要有嘉庆二十年(1815年)鹿厂村富户程梅拢建的大平调戏窝班;咸丰九年(1859年)黄龙庙沟村李存昌建立的乐腔窝班;咸丰十年(1860年)耿寺村北河沟岸边土窑中成立的大平调窝班戏;同治五年(1866年)潭峪村老寨建立的乐腔窝班戏;同治二十九年(1890年)将军墓村建立的乐腔戏班;光绪6年(1880年)西南山王银山建立的大平调窝班;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王闾寨村杜连余建立的淮调同乐会窝班戏等。
1912年冬,西窑头村田柏有、王九林建立了五调腔戏班;1913年冬,姬家山村姬灿建立了乐腔窝班戏,同时也兼唱五调腔;1920年,庞村李老吉建立起淮调戏班;1931年,赵家厂王老公建立起乐腔戏班,东鹿楼村的司力廷建立起乐腔窝班戏;施家沟村的孙老鹏建立起乐腔窝班戏;1932年耿寺村傅仁修、王金荣拢建起乐腔戏班,兼唱五调腔;1934年冬,罗庄村李吉安建立起五调腔窝班戏;1934年冬,庞村土匪头子扈全禄劫持在浚县演出的一山东豫剧班;1939年又劫持河北省临清县大金牙一京剧班,合称为扈全禄花剧团;三个剧种(河北梆子、河南梆子、京剧)人称“三大兑”;1942年,西鹿楼村张文林、张小根建起乐腔戏班;1945年2月,中石林村王吉拢建大平调同乐会戏班。这些戏剧班社,除在本地演,也到外地演。鹤壁集作为县西繁华集镇,上述班社都来此演出过。因为我年龄尚小,知道的不多。
民国以前的戏曲窝班、戏班,成立的快,建立的多,但也垮的快,散的多。拢建戏曲窝班的多是富户,个别为一般农民,大多是真心热爱戏曲的,也有的是为了捞个好名声。热爱戏曲的为了办戏班,卖地卖粮卖房,甚至倾家荡产,为发展鹤壁地方的民族戏曲事业作出了贡献。如姬家山村的姬灿,为办戏班将地卖掉,黄龙庙沟村的李存昌为办戏班将粮粜出,罗庄的董根成为办剧团将房和地卖掉,谭峪村的牛老寨、王闾寨的杜连余以及赵家厂的王老公为办戏班,弄得家道中落,而鹿楼村的司力廷更惨,为办戏班,搞得倾家荡产,连剧团戏箱也被恶霸和地痞流氓扣压了。我所知道的崔麻喜、黑保子、郭保生、张雪成、王生只等,基本上也是办唱戏,半务农。记得我祖父还和王生只合伙做过生意。鹿楼村的司力廷是团长,据说三十年代还去过延安。
这一时期,一些老艺人蜚声剧坛,在群众中有口皆碑。艺名“卖杆草的”王庆详,自幼学艺、卖艺,足迹遍及鹤壁、汤阴、安阳、滑县、浚县豫北等地,为继承和发展乐腔、五调腔剧种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王吉担任旺妞大平调剧团鼓师,后回中石林村后又积极发展和培养了本地戏曲人才。杜景义,作为本地区淮调戏班的创始人,无论是舞台表演还是舞台美术等,都有创新和开了先河,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借鉴。特别鹤壁集的苏黑保、崔麻喜的唱腔、表演艺术,都很有独到之处,也为艺坛后辈所继承。
1945年7月,鹤壁集地区第一次获得解放建立人民政权之后,民间戏曲活动又开始活跃,很多业余文艺团体先后建立起来,并开展活动。如鹤壁集的建华乐腔剧团、将军墓村的五调腔剧团,元泉村的文艺宣传队(以唱歌剧为主,后改为豫剧团),毕吕寨村淮调剧团,潭峪五调腔剧团、东鹿楼村利华乐腔剧团、大河涧村的豫剧团、罗庄村豫剧团、王马庄村乐腔剧团、马庄村大平调剧团、军王庄村文艺宣传队(以话剧、歌剧为主)东窑头村文艺宣传队(以歌剧为主),中石林村大平调剧团,陈家湾村的坠剧团、大胡村的曲剧团、黄龙庙沟村豫剧团、李古道村大平调剧团。这些业余剧团除在本村自娱自乐外,还经常到外面演出,并多次参加政府组织的文艺汇演。鹤壁集建华剧团排演的《王贵与李香香》多次在本地演出并赴汤阴县城连演,场场受到群众欢迎,并获汤阴县政府的奖励。元泉村文艺宣传队编演的《李同秀抢粮》荣获汤阴县1946年春节文艺汇演一等奖。编演的《解放南京》、《四姐妹闹春耕》先后荣获汤阴县三区1949年、1950年春节文艺汇演剧目一等奖,这个时期本地区剧团还移植了外地的一些优秀剧目,如《小二黑结婚》、《刘胡兰》、《白毛女》等。此外,还自编了一些现代剧目,如话剧《打倒李景生》、《李同秀抢粮》等。
建国以后和五十年代初,正值国家号召恢复生产和抗美援朝时期。各剧种的剧团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上演了许多现代剧目,如《卖余粮》、《柳树井》、《新旧社会对比》。传统剧目也很活跃。鹤壁集建华剧团演出的古装戏《穆桂英挂帅》、《花木兰》、《岳飞传》、《三打祝家庄》、《胡延庆打擂》、《对飞抓》等,连演数场,场场满院,很受群众欢迎。抗美援朝时期,农村各剧团又演出了如《拔界石》、《生产闹纠纷》、《报功单》、《李世杰服现役》等许多现代剧目。这个时期鹤壁集除了原来的崔麻喜、黑保只几位老演员外,已经出现了一批戏曲新秀,如鹤壁集南街人张雪成、郭保生、王生只等。他们唱腔优美,扮相俊秀,功底扎实,既能演“生”,又能演“旦”,很受群众喜欢。
1957年鹤壁建市,又赶上58年的“大跃进”,农村戏曲活动又出现了新的高潮。除了市豫剧团和市曲剧团在城乡演出外,鹤壁集及附近一些文艺团体和剧团,先后编演了一批现代戏,如《两个队长》、《金凤树开花》、《夸夸公社一朵花》等,一时出现了“戏曲热”,但为时不久,由于体制改变和三年自然灾害,这些演出团体先后解散。(注:本文综合了原市郊区王俊智写的文史资料和《文化志》的一些调研资料。顺致谢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