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文化研究10

淇河文化研究  第十卷 2015年
     

 

文艺作品 - 秋 思(散文)

秋 思(散文)
 


作者:郭长敏  加入时间:2015-9-23 17:15:52

2015年9月23日 13:46:30

    步入九月不久,谁知道气候就那么准,一阵风一阵雨;一阵雨一阵凉。说话不及就来到秋天啦。真是应验了民间谚语那句话:“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树上不时掉下一片黄叶,哦——“叶落而知秋”嘛;尽管少男少女,有的还穿着体恤,有的还穿着短裙,不过,年长的人们还是加了外罩。世纪广场的水池边,也冷静了下来,喜欢下水游玩的儿童几乎不见啦。多的就是广场健身的人群,一堆堆,一片片,上千人?说不定我估计的还是少数。

 

既然是秋天啦,关于秋天的说词也多啦——秋高气爽、秋风落叶,秋风过耳,秋水伊人,秋月春风,秋月春花,秋月寒江,天高云淡,春华秋实……等等,能说上一大堆。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是个硕果累累的季节,当然都喜欢它。我的几个文友、摄友,从市区、乡村的不同地方,不同角度,拍了不少照片,大部分都属于秋天的景象:蓝天白云,淇水碧波,百花齐放,百鸟翱翔,旅游的人群,五颜六色的水果,五谷丰登的秋粮……

不知哪个文人概括了一段秋天的话,说得很精彩,很动听:“么季节最忙?秋天,多事之秋;什么季节最公平? 秋天,平分秋色;什么季节最简单? 秋天,一叶而知秋;什么季节最长?秋天,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什么季节最爽?秋天,秋高气爽;什么季节最暧昧?秋天,暗送秋波;什么季节最成功?秋天,春华秋实。”

是啊,我喜欢春天,也更喜欢硕果累累的秋天。夏去秋来,秋意喜人,她像个穿着艳丽、浓妆颜抹的新娘,带着自己的嫁妆,带着自己的风采,带着自己的爱恋,带着自己的厚礼,带着自己的诗意,骄傲地来到人间。

我是个农民的儿子,来到城市工作,一晃就是半个世纪啦。农民对秋天的感情有多深,我熟悉,秋情尽睹,只是不想多说,说也说不完,暂埋下我多情的一笔。但是,入了秋,总是有些心思让我难以忘怀,不吐不快,这种思绪,慢慢地流到指尖上,握着笔的手,情不自禁地把它写出来——

有人称我是“老鹤壁”,我是土生土长的鹤壁人。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呐?我就聊聊鹤壁。

她有一个美丽吉祥的名字,叫鹤壁,相传“仙鹤栖于南山之峭壁”而得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山川秀美,人杰地灵,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独具特色。

 

她有一条河,名叫淇河,是一条古老而美丽的河流;她从远古走来,文脉不断,被誉为史河、诗河、爱情河,总之叫文化河;几千年的岁月沧桑,在淇河两岸演绎出无数动人的故事和诗篇。

 

巍巍太行,屹立万年;悠悠淇水,不绝东流。遥远时空,连缀古老的历史;日月浸润,凝聚为神奇的大地。鹤壁宛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以自己丰富的阅历讲述着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商帝辛、许穆夫人、卫武公、鬼谷子、孙登、孙思邈、孙灵、端木子贡,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书写了一部部传奇,他们的足迹走遍了鹤壁的山山水水,历尽了艰难曲折,其事迹感天动地、激励着后人……

可以说,鹤壁,是个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说她古老,是因为历史久远,源远流长;说她年轻,是因为1957年才跻身于省辖市之列。

鹤壁不大,有两县(浚县、淇县)四区(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总人口140多万人。

鹤壁不小,历史上拥有“四大古都”的大名:商、卫、赵、前秦,皆曾建都于此。远说有7100多年,中说有3000多年,近说也有1276年的历史。地下竟叠压着四座古老的城池。

不错,这就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的古城鹤壁。远播四方,闻名遐迩。

可是,她真正出名,还在今朝——

淇河——《诗经》的源头;

淇河——中国“诗河”;

918日下午,由中国诗歌学会、河南大学文学院、市文联、市作协联合主办的中国诗河·鹤壁”诗歌高峰论坛在我市召开和19第三届“淇水悠悠”大型淇河诗歌朗诵会的举行。这不仅仅是对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的肯定,也是对我市光辉历史的肯定,是新时代浪潮下,在我市焕发出来的崭新的生命力!

 我说,鹤壁的秋天,不浓妆艳抹,也倾国、倾城!

 我爱您,我的家乡!

 我爱您,鹤壁! 


 
     
秋 思(散文)

河南省鹤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网         站长:姚慧明       电话 0392-2621230   电子邮箱: yhm450217@tom.com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 不得复制、翻印、镜像!    设计策划:老农豫ICP0902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