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三次来鹤壁,秀美的淇河风光没变,热情的诗人和诗歌亦在!”9月18日下午,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程步涛说。
他说,他第一次来鹤壁,第一次见到淇河是2013年。“一番考察下来,大家对淇河淳朴的天然美大为惊叹,更对它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啧啧称赞!”他说,“鹤壁的淇河文化之所以能闻名全国,除了自身底蕴深厚之外,也跟政府大力弘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程步涛是“中国诗河·鹤壁”首届诗歌大赛评委和颁奖嘉宾(颁奖情况详见今日《鹤壁日报》)。他说:“这个活动很成功。”
“我是第一次来鹤壁,这座城市让我惊叹不已。”9月18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著名诗人、广东省作协副主席、《作品》杂志主编杨克对鹤壁赞不绝口,“鹤壁与传统文化渊源深厚,《诗经》中有39首诗歌描写鹤壁母亲河——淇河,历朝历代诗人描写淇河的诗歌更是有数百首之多,这十分难得,也让人十分羡慕。”
在他看来,淇河作为鹤壁的标志性符号,已和文化、诗歌融合在了一起。
“淇河是一条流淌着的诗河,传统文化又是和现代鹤壁相通的。鹤壁的诗人生于斯、长于斯,更应在诗歌创作中将古诗元素和故土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饱含情感、更优秀的作品。”杨克说。
“鹤壁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诗经》中有39首描写淇河的诗歌,这说明鹤壁人自古就有写诗传统。今天,这里的诗歌爱好者让鹤壁成为一座富有文艺精神的城市。”9月18日下午,著名评论家、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副主席、省文学院院长何弘这样感叹。
何弘对鹤壁的文艺工作者充满敬意:“鹤壁这些年举办了多个像‘中国诗河·鹤壁’这样的高峰论坛(论坛详细内容见9月19日《鹤壁日报》),让我感受到了鹤壁人民对诗歌的喜爱和对文艺的热爱。”
何弘说,这些文化论坛,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它是城市的精神状态和内在价值的体现。
“鹤壁是一座历史文化深厚的城市,发源于淇河文化的《诗经》汇聚了不少古今不朽的篇章。现在,一条‘樱花大道’、一条淇河又引发了那么多人写诗吟诵。”9月18日下午,著名诗人、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武警出版社编审王久辛说。
应邀出席“中国诗河·鹤壁”首届诗歌大赛颁奖礼的王久辛说,目前新诗同质化现象严重,而这次诗歌大赛的众多参赛作品中,涌现出了“淇河诗歌”这一群体。“有很多生动的句子,也有对生活感悟的温暖特质,让人眼前一亮,希望‘淇河诗歌’能够成为影响诗歌历史的诗派。”王久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