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1日 22:44:26
鹤壁集为鹤壁市的前身,素有“千年古镇”之称。历史上曾为彰德府“五大重镇”之一,山西通往豫北的出山口和汤阴县西部物资交流的集散地。街道、胡同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商业活动相当繁荣。
新华街是建国后的街名,解放前后群众习惯叫“上街”;东西走向,是鹤壁集的主要街道;约二里多长。
历史上,这条街有各种商店数十家。杂货铺有“同盛昌”、“刘同兴”、“万昌隆”、“常兴隆”等老字号,主要经营绳麻、铁货、寿衣、纸张、文具、烟酒、油盐、酱醋、咸菜等;棉花、粮行有“全泰坊”、“裕泰昌”、“德兴恒”、“义兴公”、“茂盛恒”、“裕兴恒” 等老字号,主要经营棉花、粮食、土布等;中药店有三、四家,其中以“德兴堂”、“德合堂”两家最负盛名;还有一家放帐店叫“义积公”,也有多年的历史;其它还有饭馆、旅社、蔬菜、肉架、土特产、理发、照相、皮麻社、染坊、文具商店等。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由于战乱,商业贸易开始衰落,店铺、手工业寥若晨星。解放后商业、手工业逐渐恢复,集镇日见繁荣。
集内除了东西向的新华街外,还掺有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和众多的胡同。四条大街是:北街、南街、东街、西街;胡同有:焦家胡同、郭家胡同、赫家胡同、刘家胡同、秦家胡同、孙家胡同、冯家胡同、西沟、胡家坑等
据《汤阴县志》和本地众多家谱、墓志铭记载,鹤壁集十有八九是在明洪武、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桐县大槐树下迁移过来的。
据说当时留到鹤壁集的有50户,主要姓氏有:王、常、赫连、焦、郭、刘、秦、孙、冯、李、潘、赵、陈、苏、邵、梁、姚、魏、蒋、韩、杨、豆、张、樊、白、胡、陆、郑、师、高、曹、邓、娄、贺、贾等姓。按照同姓户数多少,择邻择地分住在北街、南街、东街、西街和焦家胡同、郭家胡同、赫家胡同、刘家胡同、秦家胡同、孙家胡同、冯家胡同等。如北街有赫连姓、孙姓、刘姓、冯姓、陆姓、郑姓、胡姓等;南街有郭姓、师姓、蒋姓、杨姓、王姓、白姓、李姓、贾姓、顾姓等;东街有常姓、焦姓、姚姓、魏姓、豆姓等;西街有潘姓、邵姓、曹姓、高姓等;一直繁衍至今。如郭家胡同的郭姓,明朝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至今已29代、约6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曾出过一个明经进士,七个国子监大学生,一个贡生,五个邑庠生。
当然,也不是绝对的,由于种种原因,也有乱住的;更不包括解放后,开办煤矿、建市新迁来的姓氏。
鹤壁集历史上基本以农业为主,但也有兼营商业和手工业的。十九世纪二十年代,鹤壁全集约有土地3500亩左右,居民约500户、3000多口人,平均占地1.1亩多。但每户实际占有却极不平衡。北街占有土地最多,约1500余亩,多半被一家孙姓大户占有;西沟街占地最少,只有150亩左右,是有名的穷街;南街的师姓、郭姓、蒋姓,东街的李姓、焦姓、常姓也占地较多。总之,少地、无地者还占大多数。多半靠租地、当佃户、扛长工维持生计。解放后,实行了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广大农民才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957年3月,鹤壁“以煤建市”,许多设施都建在号称“鹤壁第一街”的新华街和东西南北四条主要街道。市委、市政委员会就设在新华街东端路北天主教堂里;邮电局设在南下街路东;人民医院设在新华街路南;对面是鹤壁市兵役局;新华街中部路北是百货公司;对面是新华戏院;秦家胡同旁边是人民法院;天主教堂的西边是公安局;新华街过了东券是第一小学;新华街西端路北是新华书店;鹤壁集西南地建起了鹤壁矿务局第一煤矿等。至此,鹤壁城市框架已见雏形,成为建市初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虽然时间不到一年,但鹤壁集作为鹤壁市的摇篮、地名发源地,已载入了鹤壁市的史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