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9月09日 11:03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后人立的“会盟台”碑。但现在的“会盟台”并非当年武王会盟的地方。
图为扣马村古寨门——“长赢门”。墙上的“扣马”刻石似在诉说当年武王伐纣的故事。
□记者张晓东文图
引子
《厚重河南》“中原会盟”系列报道,先后为大家讲述了“葵丘会盟”、“黄池大会”、“召陵会盟”等诸侯盟誓的故事。
齐桓公也好,吴王夫差也罢,都是当年春秋战国诸侯中的一员,这些诸侯的产生,大多来源于周天子的分封。二周八百年,周初的数百诸侯最终演变为战国七雄,进而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八百年前,周人的先王——周武王姬发也是通过一场会盟,号令诸侯,从而讨伐商纣,最终夺得了天下。
这一次会盟,历史上称为孟津之誓。
故事很简单:周文王姬昌死后,姬发继承王位,是为周武王。武王身负国耻家仇,在太公姜尚的帮助下,在孟津会盟八百诸侯,检阅诸侯兵力。在诸侯们的支持下,武王组织军队向朝歌进军。无道的纣王匆忙间组织大批奴隶应战,但这些奴隶恨透了残暴的纣王,纷纷倒戈。牧野之战,周军大获全胜,纣王自杀,周武王从而成为新的天子。
对于这一段历史,很多人非常熟悉,这并不是《史记》等文献的功劳,神话小说《封神演义》及后来反复拍的电视剧《封神榜》,都给我们讲述过这段夹杂着神话的历史。
历史上真正的武王伐纣,既没有那些魑魅魍魉的斗法,也没有三教封神榜、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等神话传说,但这段历史同样充满了疑惑、谜团和争议。
“中原会盟”系列的最后一篇,让我们回溯到三千多年前,回到那个商亡周兴的中原大地,去感受那似乎存在但似乎并不存在的孟津之誓。
扣马村人的扣马故事
古都洛阳,往北而行,就是孟津。
孟津是一个典型的豫西县城,地形西高东低,邙山横越县境北部,与济源市、孟州市隔黄河相望。孟津地名来源于《尚书》注“孟为地名,在孟置津,谓之孟津”。
孟津县有个镇,名曰会盟镇,据说当年武王就在这里会盟八百诸侯。说起会盟镇的历史,该镇党政办主任李建会说:“会盟镇以前叫旧孟津或老孟津,古代孟津县城的治所就在我们这一片,新中国成立后到了1959年,老县城搬迁到了西边,改名叫老城乡。1994年撤乡设镇,叫会盟镇。”
在李主任的带领下,我们驱车前往扣马村。扣马村在会盟镇的东北角,相传武王伐纣路过这里,被伯夷叔齐两个老顽固扣住马头劝谏,后人就把这里称为扣马村。
扣马村中,有一座砖石结构的古寨门,上面镶嵌“长赢门”石额,寨门墙上,有一块“扣马”刻石。
据村里75岁的退休教师焦海波介绍,这个寨门建于清代同治年间。当时为了抵御兵灾匪患,扣马村人自发修了一座扣马寨,周长约2公里,寨有四门,北门叫“迎恩门”,南门叫“长赢门”,东边是“春旭门”,西边为“宝城门”。可惜,古寨寨墙已损毁殆尽,仅剩下这座作为正门的“长赢门”。
在“长赢门”的东侧,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会盟台”三个字。“这个得澄清下,很多报纸还有电视台以前来我们扣马村采访,看见这个石碑,就认为这是武王会盟处,到处宣传说当年武王在这会盟八百诸侯。”焦海波说,其实这个石碑是前几年弄的,当时来拍电视剧,这个石碑是道具,并不能说明武王就在这个石碑旁会盟的八百诸侯。
李建会告诉记者,历史上黄河在会盟镇一带多次改道,“历史上的古孟津县城如今要么在河道里,要么在黄河河底,据史籍记载武王在孟津会盟,具体在哪儿会盟,也没法考证出来,很多来采访的同志就把这里当做了会盟地。”
尽管我们已经无法得知当年周武王究竟在哪里号令八百诸侯,但“孟津之会”已留在了历史之中,这也是会盟镇人颇为自豪的。
“当年这里是周武王和八百诸侯会盟的地点,不过也有历史学者考证说,其实诸侯没有八百个,是八个诸侯,就是所谓的西伯侯、南伯侯等八方诸侯。”村民焦建甫拿着他写的材料非常认真地让我看。
武王会盟、扣马劝谏这些故事如同扣马村的村名一样悠久,几乎每一个扣马村人都能给你讲述三千多年前的那段往事。
“我几年前到扣马村了解情况,先后听10多个老人讲扣马劝谏的故事,但每一个故事都有完全不同的细节。”李建会感叹说,有的出现叩头流血,有的出现周兵欲杀伯夷叔齐,有的出现伯夷叔齐写诗等,这些细节都是村民自己的想象,“年代太久远了,很多细节后人只能去想象、去发挥,但这些故事他们都知道,说明他们真正是把这些故事看做了自己这个村庄的历史。”
三代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扣马村人口中的武王伐纣故事,自然加入了他们自己的想象和理解,未必严谨和真实。但我们去打量这段夹杂着神话和传说的历史时,也会觉得是那样的疑惑和不解,因为至今那段历史的细节很多史学家也正在考辨中。
在很多人的脑海中,商末周初的商周关系是简单明了的——纣王的残暴昏庸和文王姬昌的忠诚厚道,即使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仍不肯背叛殷商。
不过近些年无论是对文献的考辨还是对甲骨文的研究,史学家倾向认为,周国对商国的叛逆,其实从文王姬昌的祖父太王古公亶父就开始了。《诗经》里也记录了周人的呼声:“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所谓“翦商”就是剪除商国。
周人原是居住在泾水、渭水一带的部落,夏末开始兴起。根据《周本纪》的描述,大约在商初,周人开始形成西北很有势力的一个部族。当时商周处于敌对状态,而《竹书纪年》记载,至少在商王祖乙时期,周人就被商人征服,听从商王的命令。到了商王武丁时期,周正式成为商的一个附属国,商人称呼为“周方”或“周侯”。
周人被迫臣服商人,心底压着不忿,至少从太王时,周人就开始一步步扩充实力,实行“翦商”战略,经过太王、王季、文王至少三代的努力,积蓄了可以抵抗的资本。
太王时期,周人将国都迁往岐下(今岐山、扶风两县接壤处),史称“太王迁岐”。根据《周本纪》的描述,迁于岐下,太王“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这意味着周人开始大规模营造城池、摒弃原始风俗,模仿商人建立国家机构。史学家李学勤先生认为:“迁岐是利用商王武乙主动赐以岐邑的时机,审时度势,顺命而为的重大行动,不仅由此取得了商王朝的认可,还满足了周人领土扩张的企图,是周早期国家由此迈向成熟阶段。”
商之所以认可周,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利用周人来对付西北诸戎。所谓西北诸戎,指的是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民风彪悍、作战凶猛,中原诸侯都非常头疼。根据竺可桢先生的解释,那段时间恰值气候干旱化变迁,西北诸戎纷纷南下,侵扰中原,而周人身处抗击诸戎的一线。商人需要周人为其抵抗诸戎,因而授予其征伐之权,而周人利用征讨诸戎的机会,明奉商廷、暗图扩张。
周人除了征伐燕京之戎失利外,其他都取得了胜利,一时间“遂攘戎狄而戍之,莫不宾服”。
周人经过三代的努力,不仅锻炼出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扩大了疆域,更重要的是打得西北诸戎“宾服”,为后来的伐纣解除了后顾之忧。
|